古代史書的體例一般分為幾種,中國古代史書體例都有什麼

2021-03-19 18:24:48 字數 4881 閱讀 8491

1樓:一葉落竟知秋

編年體紀傳體

國別體通史 斷代史

2樓:真航

我國的史書卷帙浩繁,種類很多,大致可以分為下列五種。

正史:以紀傳體、編年體的體例,記載帝王政績、王朝歷史,人物傳紀和經濟、軍事、文化、地理等諸方面情況的史書叫正史。如,通常所說的二十四史。

除少數是個人著述(如司馬遷的《史記》)外,大部正史是由官修的。

雜史:只記載一事之始末,一時之見聞或一家之私記,是帶有掌故性的史書。

別史:主要指編年體、紀傳體之外,雜記歷代或一代史,實的史書;有時與雜史難以區分。

野史:有別於官撰正史的私家編寫的史書。

稗史:通常指記載閭巷風俗,民間瑣事及舊聞之類的史籍,如清代人潘永因的《宋稗類鈔》,近代人徐珂的《清稗類鈔》。有時也用來泛指「野史」。

中國古代史書體例都有什麼

3樓:暗器之王

1編年體 :以年代為線索編排的有關歷史事件,如《左傳》。

2紀傳體:通過記敘人物活動反映歷史事件,如《史記》。

3紀事本末體:以事件為主線,將有關專題材料集中在一起。首創於南宋的袁樞。如袁樞的《通鑑紀事本末》。

4國別體:以國家為單位分別記敘的歷史。如《戰國策》。

5通史:不間斷地記敘自古及今的歷史事件,如《史記》。

6斷代史:記錄某一時期或某一朝代的歷史,如《漢書》。

以上六種體例是按照不同標準分的,實際上同一史書按照不同標準可同時歸入不同體例。如《三國志》屬紀傳體、國別體、斷代史。

參考

參考資料:參考

4樓:明夜微涼

魏喜平(發表於《基礎教育研究》2003. 2)

中國古代典籍浩如煙海,而史書則是其中的一枝奇葩。這些史籍在長期發展演變的過程中,又形成了多種體例,猶如奇花異放,色彩紛呈。

先秦史籍,有 記言(如《尚書》、《國語》、《戰國策》等)和 記事(如《春秋》、《左傳》等)之分,有 國別體(如《國語》、《戰國策》等)和 編年體(如《春秋》、《竹書紀年》等)之別。但這些史書,有的失之簡短,有的流於散碎,不具有系統性,就其規模和體制而言,仍尚欠成熟。

史書的真正成熟始於漢代。自漢以後,中國史書(不包括筆記野史)的體制大致可以分為紀傳體(有通史和斷代史之分)、編年體(也有通史和斷代史之分)和紀史本末體三類。如究其特點,則各有所長,亦各有所短。

紀傳體首創於司馬遷的《史記》(第一部紀傳體通史)。這種體例,以人物為中心,通過記敘人物的生平事蹟反映歷史事件,如《史記》中的本紀、世家、列傳都是人物傳記。因而,紀傳體的最大特點就是對歷史人物的生平事蹟記敘集中而清楚。

自《史記》問世以後,中國史書大多以這種體例寫成,從《史記》到《清史稿》的二十五史(除《史記》為通史外餘為斷代史),可謂紀傳體的一統天下。紀傳體深受史家的青睞,這還應歸功於其較合理的編排體例。以《史記》為例,它由本紀、世家、列傳、書、表五部分組成。

本紀以帝王事蹟為綱,按年代順序記敘歷史大事;世家中的部分內容以朝代或諸侯國的事蹟為綱,按年代順序記敘歷史大事。表又分為世表、年表、月表,是以**形式,分別按世代、年、月排列的簡明大事記,以補紀、傳敘述之不足。書記載典章制度的沿革,分門別類地記敘了禮儀(《禮書》)、**(《樂書》)、軍事(《律書》)、曆法(《曆書》)、天文(《天官書》)、祭典(《封禪書》)、水利(《河渠書》)、經濟(《平準書》)等方面的知識和發展概況,具有專門學科史的性質。

如此一來,這部史書不僅體例完備,包舉全面,規模巨集大;而且綱目井然,點線交織,鋪陳有方,使百代以下,「史官不能易其法,學者不能捨其書」(鄭樵《通志考》)。到了《漢書》(第一部斷代史),它取消「世家」,併入「列傳」,稱「本紀」為「紀」,改「書」為「志」,並增加了《地理志》、《藝書志》等綱目。自此以後,其他紀傳體史書雖由於時代特點或史家個人價值取向的差異,在設立條目時有增易,但大都沒有跳出《漢書》所創的體例。

自《漢書》以後的紀傳體史書,便以紀為綱,包舉大端,以列傳和志為目,詳述其事,從而構成了一種以線帶點,以點補線,較為系統而完備的史書體系。這樣,要了解歷史發展的脈胳,可以在紀中找到線索;要掌握人物事蹟或事件發生發展的具體過程,可以在傳中得知詳情;要獲得天文地理、經濟文化等方面的內容,可以查詢志中的有關條目(《三國志》分魏、蜀、吳三志,志中只有紀傳,體例較獨特)。總之,體例全面、綱目清楚、點線互補便是紀傳體史書的第二大優點。

再次,紀傳體史書寫人時以本人傳紀為主,但在他人傳說中也能見其蹤跡,有時二者互為補充映襯,使人物事蹟更為豐富,形象出更趨豐滿。如,在《史紀·項羽本紀》中記項羽焚燒阿房宮欲東歸之後寫道:「項王使人致命懷王。

懷王曰:『如約。』乃尊懷王為義帝。

」在《史記·高祖本紀》中則寫道:「項羽使人還報懷王。懷王曰『如約。

』項王怨懷王不肯令與沛公俱西入關,而北救趙,後天下約。乃曰:『懷王者,吾家頂良所立耳,非有功伐,何以得主約!

平定天下,諸將及籍也。』乃佯尊懷王為義帝,實不用其命。」正是有了《高祖本紀》中的補充,我們才瞭解了項羽當時對懷王的不滿和尊懷王為義帝時的虛假以及他自矜功伐的狂妄。

但是,紀傳體作為一種史書體例,也有其難以克服的痼疾。首先,這種缺憾表現在它在選材上有時就顯得捉襟見肘,顧此失彼。紀傳體史書對歷史事件的具體記敘一般是散見於人物傳記之中,因而對有些歷史事件的斜述就難以做到全面、完整、集中,而對事件的前因後果有時也就交待不清。

相反,對於有些重大歷史事件,在寫與之有關的主要人物時跳不過去非寫不可的內容,這就勢必造成同一事件在不同人物的傳記中重複出現(雖然描寫角度、詳略時有不同)。以《史記》寫「鴻門宴」一事為例,對這一事件的具體過程描寫最為詳盡的是《項羽本紀》,但它卻在《高祖本記》、《留侯世家》、《樊噲滕灌列傳》中逐一出現,只是詳略、側重點和文字上的略有不同而已。陳壽不屑《史記》的極力鋪排,他的《三國志》又以文筆簡練著稱;但對這一缺陷仍無法避免。

如對赤壁之戰一事,《周瑜魯肅呂蒙列傳》中記載最詳,但同一史事也散見於其他人物的傳記之中。《魏志·武帝紀》:「公至赤壁,與備戰,不利。

於時大疫,史士多死者,乃引軍退,備遂有荊州、江南諸郡。」《蜀志·先帝傳》:「先主遣諸葛亮自結於孫權,權遣周瑜、程普等水軍數萬,與先主併力,與曹公戰於赤壁,大破之,焚其舟船。

先主與吳軍水陸並進,追至南郡,時又疾疫,北軍多死,曹公引歸。」《蜀志·諸葛亮傳》:「權大悅,即遣周瑜、程普、魯肅等水軍三萬,隨亮詣先主,併力拒曹公。

曹公敗於赤壁,引軍歸南郡。」《吳志·吳主傳》:「備進住夏口,使諸葛亮詣權,權遣周瑜、程普等行。

是時,曹公新得表眾,形勢甚盛,諸議者皆望風畏懼,多勸權迎之。惟瑜、肅執拒之議,意與權同。瑜、普為左右督,各領萬人,與備俱進,遇於赤壁,大破曹公軍。

公燒其餘船,引退,士卒幾疫,死者大半。瑜等復追至南郡,曹公遂北還,留曹仁、徐晃守江陵,使樂進守襄陽。」以上內容,雖互有補充,但大多重複雷同,顯得繁冗拖沓,有違史書用筆經濟的原則。

而這,卻是被歷代史家奉為正史的紀傳體史書無法克服的通病。

編年體是以年代為線索來編排歷史事件的史書體例。早期的編年體史書要數《春秋》、《竹書紀年》、《左傳》等書(均為通史)。漢荀悅抄撮《漢書》,改紀傳體為編年體,寫成《漢紀》。

自此以後,斷代史編年與紀傳並行。司馬光的《資治通鑑》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下迄五代周世宗顯德六年(公元959年),共16個朝代2023年的歷史,是我國古代一部空前的編年體通史。以後,南宋李燾《續資治通鑑長編》、清代畢沅《續資治通鑑》等書都用這種體例寫成。

編年體史書根據事件發生、發展、結束的先後來寫,按年編次,以年月為經,以史事為緯,材料被安排得井井有條,避免了復沓和零碎,也容易看出同時期各事件的前後聯絡。但是,在編年體中,同一時期的幾件事情往往參差錯落,犬牙互動,記事就難免前後割裂,有時首尾也不能連貫,甚至有一件事相隔數卷的情況,給查閱帶來極大的不便,以致司馬光在完成《資治通鑑》之後又編成《資治通鑑目錄》30卷以備查檢,朱熹更編《資治通鑑綱目》以明其條理。另外,這種體例以記政治事件為主,以時間一以貫之,不分項設目,因而也就不易從中把握人物的生平全貌,不易從中瞭解當時的典章制度、文化經濟等的發展源流。

南宋史學家袁樞,把《資治通鑑》分事立目,抄輯成書,稱《通鑑紀事本末》,創立了史書紀事本末的體裁,從此形成了三體並行的局面。以後《宋史紀事本末》(明陳邦澹撰)、《元史紀事本末》(作者同前)、《左傳紀事本末》(清谷應泰撰)等本末體史書相繼問世,並且在設立專題上突破了《通鑑紀事本末》只寫政治、軍事大事的侷限,把內容擴充套件到了職官科舉、經濟水利、天文地理等方面。

紀事本末以事件為綱,將有關專題材料集中到一起,分類編篡,各篇自立標題,各詳其起訖,部目分明,記事完整,始末了然。這一體例在記事上雖然避免了紀傳體和編年體的一些不足,但各篇目相對獨立,篇目之間的連貫性較差。

人類歷史本來是一條讓人眼花繚亂、色彩斑斕的長河,要想用一種體例把這條長河的主幹支流、驚濤漣漪、珍珠泥沙都盡善盡美地展示給後人,看來的確不是一件易事,難怪歷代史家殫精竭慮,多方營謀,不斷探索,也終難找到一種一勞永逸的方案。看來,折衷的辦法只能是多體並存,互為補充了。

5樓:微笑の劍神

編年體——《資治通鑑》

國別體——《戰國策》

紀傳體——《史記》

我國史書編寫的體例有哪些

6樓:匿名使用者

史書體例,主要有六種:(1)編年體:以年代為線索編排的有關歷史事件,如《左傳》。

(2)紀傳體:通過記敘人物活動反映歷史事件,如《史記》。 (3)紀事本末體:

以事件為主線,將有關專題材料集中在一起。首創於南宋的袁樞。如袁樞的《通鑑紀事本末》。

(4)國別體:以國家為單位分別記敘的歷史。如《戰國策》。

(5)通史:不間斷地記敘自古及今的歷史事件,如《史記》。 (6)斷代史:

記錄某一時期或某一朝代的歷史,如《漢書》。 以上六種史書體例是按不同標準劃分的,實際上同一史書可能同時屬於多個不同史書體例。如《史記》屬於紀傳體、通史;《三國志》屬於紀傳體、國別體、斷代史。

中國古代較重要的史書記載體,中國古代史書體例都有什麼

史書體例有 編年體 紀傳體 國別體 斷代體1 編年體 史書編著的一種體裁。編年體史書是按在世皇帝的年號記載 即按年代順序記載 歷史事件。代表作 資治通鑑 由宋代司馬光編纂,是我國現存編年體史書中影響最大的一部 此外,編年體史書還有孔子 春秋 春秋三傳 左丘明 左傳 又名 春秋左氏傳 春秋公羊傳 春秋...

中國古代史書按成書的年代排列都有哪些

春秋,左傳,國語,竹書紀年,吳越春秋,越絕書,史記,漢書,後漢書,三國志,晉書,宋書,南齊書,梁書,陳書,魏書,北齊書,周書,南史,北史,隋書,新舊唐書,新舊五代史,資治通鑑,通鑑紀事本末,三朝北盟彙編,宋史,遼史,金史,元史,明史,清史稿 1 史記 西漢 司馬遷 2 漢書 東漢 班固 3 後漢書 ...

遊戲一般分為哪幾種,遊戲分為哪幾種?

樓上的超級詳細,收藏.我再把範圍放大就是 mmorpg 網路遊戲 休閒 競速體育 戰略 射擊單機遊戲 多了哦,就和樓上一樣.灰原悵 的的確夠經典,我也收藏了 分網路遊戲,單機遊戲,電視遊戲,電子遊戲。rpg是角色扮演遊戲 rpg不是角色扮演遊戲嗎?單機遊戲 趣味遊戲,智力遊戲,熱門遊戲 網路遊戲 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