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黨在蔣介石時期的四星上將和上將都有些什麼人

2021-03-19 18:25:26 字數 1918 閱讀 4700

1樓:匿名使用者

2023年4月,國民黨**頒佈《陸軍軍官佐及士兵等級表》,沿用北洋**時期的軍銜制,銜級和銜稱都不變。當時授軍銜沒有統一的機構,國民**可以授,總司令部可以授,軍事委員會可以授,甚至上級機關或軍政長官也可以授。2023年,西北軍閥馬步芳曾把還在小學讀書、只有12歲的兒子馬繼援,委派為青海省南北邊區警備司令部的上校參謀長。

更為荒唐的是,上報到南京**軍政部後,竟然給予正式命令,發給了委任狀。另外,當時軍銜和職務相比,銜高職低的情況比較普遍,軍長大都授上將。一些地方軍閥,手中不過萬把人最多幾萬人,也自封為上將。

2023年,當時蔣介石在一次紀念週上講話說:「國民黨軍隊同列強相比,戰鬥力特弱而將官特多,上將都數不清了。」

為了整頓軍隊軍銜混亂狀況,以適應其軍事上的需要,國民**決定對軍銜進行修訂。2023年7月和2023年1月,國民**重新制定了陸、海、空軍《官制表》和《士兵等級表》。2023年3月,頒佈了新的軍銜等級表,把上將分為第

一、第二兩級,增設特級上將。整個軍銜等級為六等十八級:

將官:特級上將、一級上將、二級上將、中將、少將;

校軍:上校、中校、少校;

尉官:上尉、中尉、少尉;

准尉;軍士:上士、中士、下士;

兵:上等兵、一等兵、二等兵。

海軍士兵分八級,稱謂與北洋**時期相同。

國民**時期的軍佐銜,最初等級設定與北洋**時期相同,但改變了稱謂,即在軍官銜的前面冠以專業名稱,如「軍需少將」、「軍醫中校」、「軍法上尉」等。2023年以後,軍佐銜改用新稱謂,將級軍佐銜統稱「監」,校級軍佐銜統稱「正」,尉級軍佐銜統稱「佐」。

抗日戰爭結束後,國民黨軍隊為適應全面內戰的需要,對各級軍官的服現役限齡作了大幅度降低:一級上將,62歲;二級上將,60歲;中將,56歲;少將,52歲;上校,46歲;中校,44歲;少校,42歲;上尉,40歲;中尉,38歲;少尉,36歲。這在當時主要軍事國家中是比較低的。

國民黨軍隊的上將銜,比較複雜。除了分特級、一級、二級三個檔次外,還有中將加上將銜和追贈上將幾種。

特級上將為最高軍銜,授予陸海空軍最高軍事長官。實際上這一銜級是專為蔣介石而設的。

特級上將、一級上將和二級上將常服的軍銜標誌,抗戰結束前都是金版領章上綴3顆三角星。抗戰以後,常服的軍銜標誌,由領章改為肩章,二級上將為3顆五角星,一級上將、特級上將分別為4顆星、5顆星。因此,也分別被俗稱為「三星上將」、「四星上將」、「五星上將」。

也有人是死後才被追贈的,如張自忠、廖磊等;還有人生前死後都為正式晉升二級上將,如錢大鈞、羅卓英等。

此外,國民**於2023年12月對駐蒙古、新疆、西康、**等地的武職**,頒行了一種特殊的官銜,共分三等十級,其稱謂類似於清末的軍官銜稱:一等一級稱都統、一等二級稱副統、一等**稱協統,二等一級稱都領、二等二級稱副領、二等**稱協領,三等一級稱都衛、三等二級稱副衛、三等**稱協衛,此外還設有準衛一級。

中國的軍銜制從清末建立到**的幾次改動,軍銜等級中都沒有「大元帥」這一級,那麼孫中山和蔣介石等人的大元帥是怎麼回事呢?

實際上,孫中山等人的大元帥並不是軍銜,而是職務,是一種權力象徵。2023年7月張勳復辟後,孫中山即提出擁護約法、恢復國會的主張。8月,孫中山在廣州召開國會非常會議,有130多名議員出席,決議成立中華**軍**,規定軍**設海陸軍大元帥一人,元帥二人,均由國會選舉產生。

大元帥是國家元首兼行政首長,元帥則協助其工作。9月1日國會選舉孫中山為大元帥,桂系軍閥陸榮廷、滇系軍閥唐繼堯為元帥。10日,孫中山在廣州就大元帥職,但陸、唐二人不願和孫中山合作,分別通電拒受元帥職務。

可見,孫中山的大元帥是一種職務,即最高軍政長官,其權力相當於實行「**制」國家的**,即國家元首兼**首腦,而不是軍銜。

其實,在晚清實行軍銜制時,就有陸海軍大元帥一職,是由光緒皇帝兼;光緒病逝後,宣統皇帝即位,因他當時才3歲,大元帥之職由其父攝政王載灃兼。

而**時期的大元帥也不止孫中山一人。北洋**歷屆元首(**或執政),均兼陸海軍大元帥。2023年11月,孫中山督師北上,國民黨元老譚延

國民黨的蔣介石有沒有發過《文紋虎勳章》

這是北洋 頒發的勳章,和蔣介石無關。我曾經看見一個工地正在出土的一個棺材,棺材大頭上的金字清晰可見 一級文虎勳章.文虎 勳章 時期,國內政局一直動盪不定。不同政權統治區所屬的組織機構頒發 使用的徽章,往往帶有政治色彩。由北洋軍閥頒發的這枚 文虎 勳章,就是證明。該勳章 如圖 為銀質,品相完整,重40...

在國民黨統治時期,雨花臺是作為什麼出現的

好像是刑場 槍斃犯人的地方 我記得雨花臺是一個相當於一個陵墓地方吧,就是一些為國捐軀,或者是一些音列就把它買安葬在這裡。1927年以後,雨花臺作為刑場出現。雨花臺位於江蘇省南京市中華門南,是一座松柏環抱的秀麗山崗,高約100 米 長約3.5公里,頂部呈平臺狀,由3個山崗組成。從公元前1147年泰伯到...

抗日戰爭時期國民黨軍為什麼總和新四軍發生摩擦

因為新四軍就在江浙一帶,這一代就算不被國民黨控制也不能讓共產黨打下基礎,而且新四軍戰鬥力還不夠搶數量和戰鬥力比起老紅軍形成的八路軍差太多,這一帶日軍又比不上華北,國民黨的力量相對更強 國民黨在抗戰期間一直沒有放棄內戰 因為當時的國民黨是執政黨 抗日戰爭時期國民黨軍隊和新四軍發生過哪些摩擦 抗日時期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