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恨歌的經典句子,《長恨歌》中最經典的一句詩是什麼?

2021-03-19 18:25:47 字數 3578 閱讀 2219

1樓:御血修羅

漢皇重色思傾國,御宇多年求不得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

上窮碧落下黃泉,兩處茫茫皆不見。

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

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

2樓:匿名使用者

自古多情空餘恨,此恨綿綿不絕期

九月九日長生殿,夜半無人私語時

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

3樓:匿名使用者

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 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

《長恨歌》中最經典的一句詩是什麼?

4樓:

「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此句為全詩

中的點睛之句,且之今多為人傳頌。

全詩形象地敘述了唐玄宗與楊貴妃的愛情悲劇。詩人借歷史人物和傳說,創造了一個迴旋宛轉的動人故事,並通過塑造的藝術形象,再現了現實生活的真實,感染了千百年來的讀者,詩的主題是「長恨」。該詩對後世諸多文學作品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全篇分為三部分:開篇至「驚破霓裳羽衣曲」是第一部分,詩人用三十二句的篇幅來寫唐明皇和楊貴妃的愛情生活,並講述了由此帶來的荒政亂國的情形及安史之亂的爆發;

第二部分從「九重城闕煙塵生」到「魂魄不曾來入夢」,共四十二句,寫楊貴妃在馬嵬驛兵變中被殺,以及此後唐玄宗對她的思念; 「臨邛道士鴻都客」至結尾,是全詩的最後一部分,講道士幫唐玄宗到仙山尋找楊貴妃。

擴充套件資料

《長恨歌》一出,關於其主題,便成為歷來讀者爭論的焦點。觀點也頗具分歧。大抵分三種:

其一為愛情主題。是頌揚李楊的愛情詩作。並肯定他們對愛情的真摯與執著;其二為政治主題說。

認為詩的重點在於諷喻,在於揭露「漢皇重色思傾國」必然帶來的「綿綿長恨」,譴責唐明皇荒淫導致安史之亂以垂誡後世君主;其三為雙重主題說。認為它是揭露與歌頌統一,諷諭和同情交織,既灑一掬同情淚,又責失政遺恨。究竟如何,還需從作品本身去分析。

寫作之初,白居易至少在主觀上是同意陳鴻的「懲尤物、窒亂階」之說的,後來在《新樂府》的《李夫人》、《古家狐》中還重複強調了「尤物惑人」、「狐媚害人」的主題,明確宣揚**之為害,但是又承認「人非木石皆有情」,**是消滅不了的,所以解決問題的途徑只好是「不如不遇傾城色」。

但在《長恨歌》的實際寫作當中,他又服從了民間愛情故事所表達的人類的向美本能和情感慾望。這樣,整個故事便具有了更為深刻複雜的涵義:既寫了真美,又寫了真惡,並將兩者直接聯絡在一起;《麗情集》本《長恨歌傳》有一段話:

叔向母曰:「甚美必甚惡。」李延年歌曰:

「傾國復傾城。」此之謂也。

這段話大概可以代表中唐士人對這一 問題的最後思考。白居易寫作《長恨歌》時遵循的一條基本原則是:不因為「甚惡」而抹煞「甚美」。

儘管其主題最後似偏離了對「甚惡」的譴責,但「甚惡」內容本身畢竟沒有被抹煞,反過來又豐富了「甚美」的涵義。

參考資料

5樓:墨墨

我只知道白居易的,最經典的就是「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 還有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 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

芙蓉如面柳如眉,對此如何不淚垂? 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 都挺出名的

長恨歌中句子賞析

6樓:且從容歌舞

(1)馬嵬兵變,楊妃被逼自縊。唐明皇先去皇權又失去愛妃,心中無限悲愁,因此蜀地的青山綠水、月色鈴聲不但不能使他賞心悅目,反而使他觸景傷情,更增加了內心的痛苦。在寫作上,這種透過美景來寫哀情的方法叫反襯,以主觀感受加入客觀景物的方法叫融情入景。

這些手法的運用,可使所表現的感情更深一層,使人覺得迴腸蕩氣。

(2)熬過了春風拂面、桃李盛開的夜晚,卻難度秋風秋雨吹打梧桐落葉的時日。上句呼應前文「春從春遊夜專夜」等句,暗示李、楊昔日形影相隨纏綿甜蜜的愛情;下句開啟下文「西宮南內多秋草」等句,點出李隆基目前形影相弔思戀欲絕的處境。詩人以時光和景物烘托人物的思想感情,把秋天與春天進行近距離地觀照、對比,使李、楊前後境遇的大起大落,更為鮮明地表現出來,給讀者以更強烈的心靈震撼。

(3):有反襯、融情入景、借景抒情、敘事見情、觸景生情等,詳解如下。

從黃埃散漫到蜀山青青,從行宮夜雨到凱旋迴歸,從白日到黑夜,從春天到秋天,處處觸物傷情,時時睹物思人,從各個方面反覆渲染詩中主人公的苦苦追求和尋覓。現實生活中找不到,到夢中去找,夢中找不到,又到仙境中去找。如此跌宕迴環,層層渲染,使人物感情迴旋上升,達到了高潮。

詩人正是通過這樣的層層渲染,反覆抒情,迴環往復,讓人物的思想感情蘊蓄得更深邃豐富,使詩歌「肌理細膩」,更富有藝術。

「黃埃散漫風蕭索,雲棧縈紆登劍閣。峨眉山下少人行,旌旗無光日色薄。」唐玄宗逃往西南的路上,四處是黃塵、棧道、高山,日色暗淡,旌旗無光,秋景淒涼,這是以悲涼的景色來烘托人物的悲思。

表現了漢皇心中纏綿悱惻、揪心裂肺的「恨」。及行程和內心更顯淒涼與落寞。

「蜀江水碧蜀山青,聖主朝朝暮暮情。行宮見月傷心色,夜雨聞鈴斷腸聲。」在蜀地,面對著青山綠水,還是朝夕不能忘情,蜀中的山山水水原是很美的,大自然的美應該有恬靜的心境才能享受,他卻沒有,所以就更增加了內心的痛苦。

這是透過美景來寫哀情,景色愈麗,心情愈哀,使感情又深入一層。行宮中的月色,雨夜裡的鈴聲,本來就很撩人意緒,詩人抓住這些尋常但是富有特徵性的事物,把人帶進傷心、斷腸的境界,再加上那一見一聞,一色一聲,互相交錯,在語言上、聲調上也表現出人物內心的愁苦悽清,這又是一層。行宮見月,想那曾一同望月的人,如今何在呢?

月圓了,月缺了,似乎都不再是往昔的月,「思君如滿月,夜夜減清輝」啊。夜雨聞鈴,定然有風,有風而鈴聲聞,可見夜之空寂,人之心情更加悲涼。風聲,雨聲,鈴聲,清晰入耳,聲聲擾人心緒,撩人愁思。

——借景抒情

「天旋地轉回龍馭,至此躊躇不能去。馬嵬坡下泥土中,不見玉顏空死處。君臣相顧盡沾衣,東望都門信馬歸。

」還都路上,「天旋地轉」,本來是高興的事,但舊地重過,玉顏不見,不由傷心淚下。敘事中,又增加了一層痛苦的回憶。於快樂中寫悲情,愈見情悲。

躊躇,信馬,不忍離去,不想離去又不能不去,只好信馬由韁緩緩去,心無著落之淒涼可見。風景依稀似去年,同來望月人何在? ——敘事見情

「歸來池苑皆依舊,太液芙蓉未央柳。芙蓉如面柳如眉,對此如何不淚垂。春風桃李花開日,秋雨梧桐葉落時。

西宮南內多秋草,落葉滿階紅不掃。梨園**白髮新,椒房阿監青娥老。夕殿螢飛思悄然,孤燈挑盡未成眠。

遲遲鐘鼓初長夜,耿耿星河欲曙天。鴛鴦瓦冷霜華重,翡翠衾寒誰與共。悠悠生死別經年,魂魄不曾來入夢。

」回長安後,白日裡,由於環境和景物的觸發,從景物聯想到人,景物依舊,人卻不在了,禁不住就潸然淚下,從太液池的芙蓉花和未央宮的垂柳彷彿看到了楊貴妃的容貌,展示了人物極其複雜微妙的內心活動。「夕殿螢飛思悄然,孤燈挑盡未成眠。遲遲鐘鼓初長夜,耿耿星河欲曙天」。

從黃昏寫到黎明,集中地表現了夜間被情思縈繞久久不能入睡的情景。這種苦苦的思戀,「春風桃李花開日」是這樣,「秋雨梧桐葉落時」也是這樣。及至看到當年的「梨園**」、「阿監青娥」都已白髮衰顏,更勾引起對往日歡娛的思念,自是黯然神傷。

——觸景生情

夕殿螢飛思悄然,孤燈挑盡未成眠。遲遲鐘鼓初長夜,耿耿星河欲曙天。鴛鴦瓦冷霜華重,翡翠衾寒誰與共。

悠悠生死別經年,魂魄不曾來入夢。直接描摹漢皇的輾轉反側,徹夜不眠。想要入眠做夢夢見故人竟不能入眠,好不容易入眠,竟也看不見麗人的影子。

——敘事見情

賞析白居易《長恨歌》左右,賞析白居易《長恨歌》1000字左右

作為一代文人,白居易可謂是一個成功者。他的現實主義的筆,寫出了多少個淒冷的場面,敲響了一次又一次警鐘。他的 長恨歌 可謂是他一生的代表作。詩以喜劇開頭而轉成悲劇,雖然作者的立意是 欲懲尤物 卻成了一首愛情的頌歌。這首敘事詩的最成功處就是抒情,相當複雜的情節只用精煉的幾句就交代過去,而著力在情的渲染,...

分析白居易長恨歌的藝術特色,白居易長恨歌的藝術特色和主題是什麼

從 漢皇重色思傾國 起第一部分,敘述安史之亂前,玄宗如何好色 求色,終於得到了楊氏。而楊氏由於得寵,雞犬 並反覆渲染玄宗之縱慾,沉於酒色,不理朝政,因而釀成了 漁陽鼙鼓動地來 的安史之亂。這是悲劇的基礎,也是 長恨 的內因 六軍不發無奈何 起為第二部分,具體描述了安史之亂起後,玄宗的倉皇出逃西蜀,引...

長恨歌的寫作突破,長恨歌的寫作手法特點?

臺灣知名學者王德威曾在 海派作家 又見傳人 一文中評價王安憶,認為她的創作是對海派女作家張愛玲的繼承與補充,都善寫上海的風情與女人,但筆鋒卻不相同,張愛玲是抱著反諷的心情來精雕細琢,而王安憶是平淡的 同情的態度來講述故事,自創作以來就不斷對 的創作技巧與形式進行創新與研究,曾經從事過傷痕文學 知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