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譯《論語》中三句話,翻譯《論語》中的幾句話

2021-05-23 02:05:38 字數 3665 閱讀 8997

1樓:西伯利亞的狼

1、知道的就是知道,不知道的就是不知道,這就是智慧。

2、不要求快,不要貪求小利。求快反而達不到目的,貪求小利就做不成大事。

3、我曾整天不吃飯,整夜不睡覺地思考問題,結果一無所獲,倒不如去學習。」

2樓:暗香吟袖

1.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對待任何事物都要有謙虛誠懇老實的態度。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不要不懂裝懂,自欺欺人

2.無慾速,無見小利。欲速。

則不達;見小利,則大事不成做事不要圖快,不要只見眼前小利,如果只圖快,結果反到達不到目的;只圖小利,就辦不成大事。說明做事不能只圖快不求好,急於求成反而幹不好事。

3.吾嘗終夜不食,以思,無益,不如學也。

我曾整天不吃飯,整夜不睡覺地思考問題,結果一無所獲,倒不如去學習。」

翻譯《論語》中的幾句話

3樓:ヤ摩天輪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遠乎?死而後已專,不亦遠乎?」屬

曾子說:"有抱負的人不可以不剛強,因為他負擔的責任沉重而且路途遙遠.以實現仁德於天下為自己德責任,不也沉重嗎?死後才停止,不也遙遠嗎??

子曰:「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

孔子說:「到了天氣寒冷的時候,才能看出松柏是最後凋零的。」

子貢問曰:「有一言可以終生行之者乎?」

子貢問道:「有沒有一句話可以終身奉行呢?」

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孔子說:「大概就是『恕』了,自己討厭的事情,也不要施加在別人身上。」

4樓:☆仙小謫

遠大理想抱負的人不可以不剛強勇毅,責任很重,路途又很遙遠,把推行仁政當作自己的責任,不是很重?死了才停止,不是很遠嗎

翻譯《論語》中一句話

5樓:匿名使用者

我肆歷十五歲開始立志學習,三十歲能自立於世,四十歲遇事就不迷惑,五十歲懂得了什麼是天命,六十歲能聽得進不同的意見,到七十歲才能達到隨心所欲,想怎麼裂和搜做便怎麼做,也棚模不會超出規矩。

6樓:天青青水潺潺

此文章有衍文,後之註疏家如皇侃、朱熹等對於「耳順」一辭,不得不望文生意,曲為解釋。實則埋則「六十而順」乃一彎褲棚通行語句:為是非善惡,莫逆於心。

純任自然,與道冥合者也。又此文章「知天命」一詞諸家解釋頗多出入,為教訓所言最中肯要:「聖人以己之命聽諸天;以天下之命任諸己。

故棲棲皇皇,不肯與沮溺荷蕢同其辟世,聖人於天道不謂命也。......視百姓之飢寒,不能拯之衽席;視百姓之愚不肖,不能開其習俗,付之無可如何,是不知命。不知命故無以為君子。

————13頁《論語讀訓》程石泉 著 上海古籍出版社

自十五上看去,莫非此志之所就,可謂一步一腳印也;自五十看上下兩截,此前莫不要求歸此本體,此後莫不是此本體之妙用;自七十下看來,只是此信此念揮灑,再不須憑藉,亦無所妨礙,則盡得己,一時便盡得天。當十五志於學,學以入規矩也,三十則果入了規矩,四十不惑則無所出於規矩,五十知天命則知規矩之所從出,六十耳順則見無規矩處有規矩,至於70從心所欲時,可謂以不出規矩而出規矩也,又既活化了,更於世純攜間留下遍滿永恆之規矩;唯不能盡得人道,則或不知有規矩,或不能出規矩。————35頁《論語讀詮》 丁紀 著 四川出版集團.

巴蜀書社

7樓:匿名使用者

我十五歲立志要讀書成才,三十歲能入世自立,四十歲遇事不感到迷惑,五十歲便懂得什麼是命滑轎運,六十歲能瞎拆聽得進不同的意見,到七十歲才能達到隨心所欲,想怎麼做便怎麼做,也不會超信神肆出規矩。

求助《論語》裡一句話的翻譯和賞析,謝謝!

8樓:匿名使用者

學而篇第一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悅乎!

人不知而不 ,不亦君子乎!」 [譯文] 孔子說:「學習了而時常溫習,不也高興嗎!

有朋友從遠方來,不也快樂嗎!別人不瞭解我,我並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嗎!」 [賞析] 這是開宗明義第一章,是孔子積極向上的人生觀的流露和寫照。

首先要吃透「學而時習之」這句話。學,就是求學,學習,接受教育。學習的目的是各種各樣的,有人是為了掌握一技之長,藉以餬口;有人是為了提高自己的文化素養,提高自身的層次。

孔子學習的主皆是為了做人(修身),也為了做事,做學問。他念念不忘要做一個有道德修養的人,同時爭取實現自己的政治理想;在學問上對過去的文獻著作者做一些整理和刪述工作。孔子從十五歲起,便確立了學習的志向和做人的目的。

「學而時習之」,就是多學習採取「無時而不學、無處而不學、無事而不學」的積極態度。這樣隨時、隨處、隨事都在學習當中,時時、處處、事事都能從中得到啟發、得到教益,因此日有進功,內心充滿著掌握真理的愉快。 第一句話吃準了,下面兩句話就不難理解。

有志同道合的人,從四面八方而來,遠方的朋友來相會,交流為學求益的心得,切磋做人的體會,介紹各地的民情風物、各國的政情,探索做人的道理,砥礪學行,互通訊息,互相增長見識,這些是多麼值得高興的事呀!別人如果對我不理解,或者對一些事物、知識、理論,一時還不知、不會甚至纏夾不清,而我則善於等待人家的自覺理解和逐漸領悟,不把這些放在心上面自尋煩惱,更不會暗自埋怨、自己窩火;這要靠個人的修養和做人的歷練功夫。果能做到這一點,也就達到了一種做人的高度,一種人生的境界,即所謂有道德修養的君子風格!

這三句話,正是人生上講征途中的三個歷程。對第一句話,一個人在少年和青年時期,只要他立志學習,逐漸培養自己自覺的學習熱枕,自覺進德修業,與時俱進,便能漸漸由此番體認。第二句話,要到入世較深的中年時期,經歷學習上的艱難、生活上的困頓和工作的挫失之後,才知道朋友之間人情相親和道義相交之至為珍貴。

第三句話,端賴自己的涵養工夫,要到實年和老年時期,有了豐富的人生閱歷和經歷之後,才有這種平靜的心緒和意境;正所謂「精神到處文章老,學文深時意氣平」。三句話,三層意思,一層楊柳一層風,是一氣相聯的。 總之,孔子認為學習的宗旨,不外乎做人、做事、做學問三個方面。

做人,要走正道,要做一個有理想人格、有道德修養、仁民愛物、嚴格要求自己的人。做事,要勤勤懇懇,忠於職守,敬業樂群,不謀私利。做學問要打好基礎,要耐得住寂寞,不求速效,不計進功,不務虛名。

要「博搜精掇,一以貫之」,並形成自己的見解。對社會、對民族、對國家,乃至對全人類有所奉獻,有所建樹。當你有上述遠大目標之後,你準會隨時、隨地、隨時自覺學習,精進不捨。

這樣的人生是積極進取的人生,也是充滿歡樂和幸福的人生。

滿意請採納

9樓:家幻翠黨菱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學而》)

學習需要不斷複習才能掌握。學了知識,按時複習,這是愉快的事。這裡既有學習方法,也有學習態度。

朋,這裡指志同道合的人。有志同道合的人從遠方來,在一起**問題,是一種樂趣。

人家不瞭解,我卻不怨恨,是君子的風格。這是講個人修養問題。

10樓:鮮思蘭瑞

孔子說:「學了只是然後按時複習它,不也愉快嗎?有朋友從遠方來,不也很快樂嗎?旁人不瞭解自己卻不惱恨,

不也是君子嗎?

賞析對於知識,學是一個認識過程,習是一個鞏固過程,要想掌握更多的知識,必須把學與習統一起來。

有朋友從遠方來,不也很快樂嗎?這句話是孔子對他的**說的,所以朋指的是志同道合的人

旁人不瞭解自己卻不惱恨,

不也是君子嗎?這句話講的是為人態度

,不被人瞭解就煩惱甚至怨恨,勢必會影響自己的學習和工作。

怎樣去掉這三句話的底色,怎麼用三句話表明我是學習UI設計的

1 ui設計師我最喜歡的一份工作 2 我曾經從事過ui設計師工作!3 我曾經在北京一家公司做過ui設計。同樣是教育孩子,三句話怎麼如此不同 農民三句話培養好孩子 1 孩子,爸媽沒本事,你要靠自己 2 孩子,做事先做人,一定不能做傷害人的事 3 孩子,撒開手闖吧,實在不行,回家還有飯吃。城裡人三句話會...

請幫我把這三句話翻譯成法語,急!謝謝啦

我已經把答案准給你了,你收到了嗎?不要說你是2 2專案出去的哈。貌似真的很像。都不知道樓上幾位是怎麼能翻譯成這樣的 同意的看法,不過我也懶惰了。累了。幫我把這幾句中文翻譯成法語 謝謝。j ai recu ton message.j ai cours pendant lundi et vendredl...

螞蟻是怎麼過冬的三句話,螞蟻是怎麼過冬的

冬天快要到來的時候,螞蟻開始搬運各種食物回到蟻巢內,囤積起來,以備過冬,就像我們過 年前買很多年貨用來過年一樣。螞蟻還會 邀請 它們的好朋友 財蟲 介殼蟲 灰蝶幼蟲等來到它們的家裡過冬,這些小動物都是可以分泌蜜露的,這樣,螞蟻就可以在冬天從它們身上得到好吃的營養甜食了。當冬天來了,螞蟻就不再出去覓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