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極殿在古代是用來幹嘛的,故宮裡的太和殿在古代是做什麼用的

2021-03-19 18:26:41 字數 5350 閱讀 8139

1樓:正達美

清代時作為寧壽宮區的主體建築,始建於清康熙二十八年(2023年),初名寧壽宮。乾隆三十七年(2023年)至四十一年(2023年)改建寧壽宮一區建築時,將寧壽宮改稱為皇極殿,作為乾隆皇帝歸政後臨朝受賀之所。

2樓:繼潤

皇極殿就是太和殿,是朝會所在。

皇極殿本名奉天殿,明永樂十八年(2023年)建成,明嘉靖四十一年(2023年)改稱皇極殿。清順治二年(2023年)改名太和殿(俗稱「金鑾殿」)。自建成後屢遭焚燬,又多次重建,今天所見為清代康熙三十四年(2023年)重建後的形制。

太和殿(奉天殿或皇極殿)是中國現存最大的木結構大殿。

3樓:疾風動竹

主要用來舉行各種典禮。望採納

故宮裡的太和殿在古代是做什麼用的

4樓:_深__藍

太和殿是用來舉行各種典禮的場所,但是在歷史上實際使用次數很少。明清時期皇帝登基、舉行盛大典禮、祭祀的地方。是世上最高的重簷廡殿頂建築。

除殿頂一條正脊外,兩層重簷各有四條垂脊。正脊和垂脊不僅使用黃彩琉璃瓦製作的仙人和形象各異的走獸裝飾物,而且殿頂的垂脊獸是唯一十樣俱全的。

明清兩朝24個皇帝都在太和殿舉行盛大典禮,如皇帝登極即位、皇帝大婚、冊立皇后、命將出徵,此外每年萬壽節、元旦、冬至三大節,皇帝在此接受文武**的朝賀,並向王公大臣賜宴。清初,還曾在太和殿舉行新進士的殿試,乾隆五十四年(2023年)始,改在保和殿舉行。

太和殿的建築特徵:

太和殿是世界最高的重簷廡殿頂建築,除殿頂上的一條正脊外,在兩層重簷上,各有四條垂脊(亦稱「岔脊」),兩層重簷有八條垂脊;而每一條垂脊上均有仙人和形象各異的走獸裝飾;八條「垂脊」上,共有88個仙人走獸的裝飾。但每條垂脊上的裝飾物都是一樣的。

太和殿前有寬闊的平臺,稱為丹陛,俗稱月臺。月臺上陳設日晷、嘉量各一,銅龜、銅鶴各一對,銅鼎18座。龜、鶴為長壽的象徵。

日晷是古代的計時器,嘉量是古代的標準量器,二者都是皇權的象徵。殿下為高8。13m的三層漢白玉石雕基座,周圍環以欄杆。

5樓:牙牙的弟弟

太和殿是用來舉行各種典禮的場所。

明清兩朝24個皇帝都在太和殿舉行盛大典禮,如皇帝登基即位、皇帝大婚、冊立皇后、命將出徵,此外每年萬壽節、元旦、冬至三大節,皇帝在此接受文武**的朝賀,並向王公大臣賜宴。

太和殿,俗稱金鑾殿,是明清古代宮殿建築,東方三大殿 之一,是中國現存最大的木結構大殿 。位於北京紫禁城(故宮)南北主軸線的顯要位置,明永樂十八年(2023年)仿南京故宮奉天殿建成,稱奉天殿。

明嘉靖四十一年(2023年)改稱皇極殿,清順治二年(2023年)改今名。建成後屢遭焚燬,多次重建,今殿為清康熙三十四年(2023年)重建後的形制。

擴充套件資料:

故宮三大殿:

1、太和殿

太和殿(明朝稱奉天殿、皇極殿),俗稱「金鑾殿」,太和殿高35.05米,東西63米,南北35米,面積約2380多平方米。長寬之比為9:

5,寓意為九五之尊。面積是紫禁城諸殿中最大的一座,而且形制也是最高規格,最富麗堂皇的建築。

太和殿是五脊四坡大殿,從東到西有一條長脊,前後各有斜行垂脊兩條,這樣就構成五脊四坡的屋面,建築術語上叫廡殿式。簷角有10個走獸(分別為 龍、鳳、獅子、天馬、海馬、狻猊、押魚、獬豸、鬥牛、行什),為中國古建築之特例。

大約從14世紀明代起,重簷廡殿是封建王朝宮殿等級最高的形式。太和殿有直徑達1米的大柱72根,其中6根圍繞御座的是瀝粉金漆的蟠龍柱。

殿內有瀝粉金漆木柱和精緻的蟠龍藻井,殿中間是封建皇權的象徵——金漆雕龍寶座,設在殿內高2米的臺上,安放著金漆雕龍寶座,御座前有造型美觀的仙鶴、爐、鼎,背後是雕龍屏。太和殿是故宮中最大的木結構建築,是故宮最壯觀的建築,也是中國最大的木構殿宇。

整個大殿裝飾得金碧輝煌,莊嚴絢麗。太和殿是皇帝舉行重大典禮的地方。即皇帝即位、生日、婚禮、元旦等都在這裡慶祝。

2、中和殿

中和殿(明朝稱華蓋殿、中極殿)是故宮三大殿之一,位於太和殿後。中和殿高27米,平面呈正方形,面闊、進深各為3間,四面出廊,金磚鋪地,建築面積580㎡。黃琉璃瓦單簷四角攢尖頂,正中有鎏金寶頂。

四脊頂端聚成尖狀,上安銅胎鎏金球形的寶頂,建築術語上叫四角攢尖式。中和殿是皇帝去太和殿舉行大典前稍事休息和演習禮儀的地方。

皇帝在去太和殿之前先在此稍作停留,接受內閣大臣和禮部**行禮,然後進太和殿舉行儀式。另外,皇帝祭祀天地和太廟之前,也要先在這裡審閱一下寫有祭文的「祝版」;在到中南海演耕前,也要在這裡審視一下耕具。

3、保和殿

保和殿(明朝稱謹身殿、建極殿)也是故宮三大殿之一,在中和殿後。保和殿高29米,平面呈長方形,面闊9間,進深5間,建築面積1240㎡。

黃琉璃瓦重簷歇山式屋頂。屋頂正中有一條正脊,前後各有2條垂脊,在各條垂脊下部再斜出一條岔脊,連同正脊、垂脊、岔脊共9條,建築術語上叫歇山式。保和殿是每年除夕皇帝賜宴外藩王公的場所。

保和殿也是科舉考試舉行殿試的地方。

6樓:凮起雲湧

太和殿在古代是用來舉行各種典禮的場所。

太和殿明朝朱棣皇帝在位的時候已經建造完成,但是當時不叫太和殿兒叫做奉天殿。到了明嘉靖十一年的時候太和殿有改稱為皇極殿。

一直到清朝入關北京以後再2023年才改成了太和殿。太和殿建造完成以後經常遭到焚燬,因此重建了很多次。

太和殿上承重簷廡殿頂,下坐3層漢白玉臺階,採用金龍和璽彩畫,屋頂畫有神仙走獸一共11件,為中國現存最大木構架建築之一。

7樓:匿名使用者

太和殿其實是用來舉行各種典禮的場所,實際使用次數很少。

明清兩朝24個皇帝都在太和殿舉行盛大典禮,如皇帝登極即位、皇帝大婚、冊立皇后、命將出徵,此外每年萬壽節、元旦、冬至三大節,皇帝在此接受文武**的朝賀,並向王公大臣賜宴。清初,還曾在太和殿舉行新進士的殿試。

現在很多人認為太和殿平時是用於上朝的,其實不是:

關於皇帝上朝的地點,其實不在太和殿,縱觀明清,皇帝一般都是在太和門、乾清門上朝,稱御門聽政,而當有比較緊急或重要的事情時,皇帝則在乾清宮召見大臣,晚清時期慈禧太后垂簾聽政,上朝的地點也因此變為養心殿。

8樓:匿名使用者

太和殿原名奉天殿,所謂奉天,就是遵從天意,受命於天,繼承氣運,行駛老天給予的權利。

皇帝即位、皇帝大婚、冊立皇后、派大將出徵遠方等事件,皇帝都會在太和殿接受群臣祝賀,這樣的儀式叫「朝會」。朝會會用到大量的陳設、樂器等的裝置,規模極大。皇帝會在大殿上接受大臣的叩禮,有時還會在太和殿設宴款待群臣。

平時,太和殿空無一人。

太和殿俗稱金鑾殿,為北京故宮三大殿南面第一座,該殿是明清兩代北京城內最高的建築,開間最多、進深最大和屋頂最高的大殿,堪稱中華第一殿。因皇帝登基、冊立皇后等重大儀式都在此進行。它是皇權的象徵,因而在各種形式上都刻意追求,以示與眾之不同。

太和殿始建於明永樂四年(2023年),建成於永樂十八年,原名奉天殿。「廣三十丈,深十五丈」,即長95米,寬48米,面積達4522平方米。

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都建在三層漢白玉石建成的基臺上,合稱「三大殿」。「三大殿」和東面的文華殿、西面的武英殿合稱「外朝」。三大殿建立在紫禁城的中軸線上,太和殿的皇帝寶座正好就在這條中軸線上。

這條中軸線正是明朝時北京城的中軸線。

永樂十九年(2023年)遭雷擊焚燬,正統元年至正統六年重建。

嘉靖三十六年四月丙申,遭雷擊焚燬。四十一年,完成重建,改名為皇極殿。

萬曆二十五年大火,天啟七年重建。

清順治二年改名為太和殿。

順治三年和康熙八年各重修一次。

康熙十八年十二月初三半夜,由於太監失誤,太和殿西邊御膳房失火,太和殿再次被焚燬。康熙三十四年至三十六年重建。現存的太和殿即是這一次重建之後的成果,僅為原奉天殿的一半大小,所以相對原來建築的基座較小。

辛亥革命後,清遜帝仍居後宮。袁世凱意圖復辟帝制,以三大殿為宮殿,對內外裝潢有所改動。其中寫有殿名的匾額上面的滿文被鑿去,漢字移至中間。

太和殿長64米,寬37米,面積2368平方米,殿高26.92米,加上下面的須彌座和高達8.13米的三層臺基,共高35.

05米。臺基上有大量的龍鳳石雕。太和殿殿頂用的是重簷廡殿頂設計,只有宮內最尊貴的建築才能使用這樣的設計。

殿頂正脊兩端的螭吻是宮內最大的,垂脊上共有琉璃製成的仙人走獸11個,也是宮內所有宮殿中最多的。太和殿共有楠木立柱72根,最高的12.7米,最粗的直徑1.

06米。原楠木巨柱早已毀於大火,今太和殿的柱子乃是清朝重建時用松木拼接而成。其中包括寶座旁的6根瀝粉蟠龍金柱,是宮內其它建築物沒有的。

殿內的天花、藻井等的設計,也是所有宮殿中等級最高的。

太和殿前的露臺,也就是「丹陛」上,擺放著一些陳設品。比如說東西兩側有銅製龜、鶴一對,裡面中空,有重大典禮時用作燃放檀香。此外還有計時用的日晷、象徵性的衡量儀器嘉量、鑄造於乾隆年間的香爐等。

太和、中和與保和三大殿所在的臺基上,設定有龍的頭部形狀的排水口。下雨時,排水頭一起噴水,形成「千龍吐水」的景觀

9樓:匿名使用者

b 太和殿

太和殿(the hall of supreme harmony)

俗稱「金鑾殿」,位於紫禁城南北主軸線的顯要位置,明永樂十八年(2023年)建成,稱奉天殿。嘉靖四十一年(2023年)改稱皇極殿。清順治二年(2023年)改今名。

自建成後屢遭焚燬,又多次重建,今天所見為清代康熙三十四年(2023年)重建後的形制。

太和殿面闊11間, 進深5間,建築面積2377.00㎡,高26.92m,連同臺基通高35.

05m,為紫禁城內規模最大的殿宇。其上為重簷廡殿頂,屋脊兩端安有高3.40m、重約4300kɡ的大吻。

簷角安放10個走獸,數量之多為現存古建築中所僅見。

太和殿的裝飾十分豪華。簷下施以密集的斗栱,室內外樑枋上飾以和璽彩畫。門窗上部嵌成菱花格紋,下部浮雕雲龍圖案,接榫處安有鐫刻龍紋的鎏金銅葉。

殿內金磚鋪地,明間設寶座,寶座兩側排列6根直徑1.00m的瀝粉貼金雲龍圖案的巨柱,所貼金箔採用深淺兩種顏色,使圖案突出鮮明。寶座前兩側有四對陳設:

寶象、甪(音錄)端、仙鶴和香亭。寶象象徵國家的安定和政權的鞏固;甪端是傳說中的吉祥動物;仙鶴象徵長壽;香亭寓意江山穩固。寶座上方天花正中安置形若傘蓋向上隆起的藻井。

藻井正中雕有蟠臥的巨龍,龍頭下探,口銜寶珠。

太和殿前有寬闊的平臺,稱為丹陛,俗稱月臺。月臺上陳設日晷、嘉量各一,銅龜、銅鶴各一對,銅鼎18座。龜、鶴為長壽的象徵。

日晷是古代的計時器,嘉量是古代的標準量器,二者都是皇權的象徵。殿下為高8.13m的三層漢白玉石雕基座,周圍環以欄杆。

欄杆下安有排水用的石雕龍頭,每逢雨季,可呈現千龍吐水的奇觀。

明清兩朝24個皇帝都在太和殿舉行盛大典禮,如皇帝登極即位、皇帝大婚、冊立皇后、命將出徵,此外每年萬壽節、元旦、冬至三大節,皇帝在此接受文武**的朝賀,並向王公大臣賜宴。清初,還曾在太和殿舉行新進士的殿試,乾隆五十四年(2023年)始,改在保和殿舉行,「傳臚」仍在太和殿舉行。

太和殿是紫禁城內體量最大、等級最高的建築物,建築規制之高,裝飾手法之精,堪列中國古代建築之首。

古代三皇五帝是指誰

三皇五帝都指的是誰?三皇五帝,是中國在夏朝以前出現在傳說中的 帝王 現在看來,他們都是部落內首領,由於實力強 容大而成為部落聯盟的領導者。基本上,無論是按照神話傳說,還是史書的記載,都認為三皇所處的年代早於五帝的年代。但是不同史家對 三皇五帝 都有不同的定義。三皇有五說,五帝也有五說。三皇燧人 伏羲...

有點好笑,在古代鼎是人用來煮火鍋的嗎?鼎到底是幹什麼用的啊

鼎有三足四組之分,三足鼎的主要用途是烹煮食物,鼎的三條腿便是灶口和支架,腹下燒火,可以熬煮油烹食物。四足鼎主要是祭祀神靈的一種禮器。鼎是青銅器的最重要青銅器物種之一,是用以烹煮肉和盛貯肉類的器具。三代及秦漢延續兩千多年,鼎一直是最常見和最神祕的禮器。最初的鼎是由遠古時期陶製的食具演變而來的。鼎的主要...

中國古代神話中地府中十殿閻王是哪十位

閻王觀念 十殿閻羅。閻羅王被認為是地獄的主宰,掌管地獄輪迴。大約在南北朝期間由印度傳入中國。由於閻王的信仰與中國本土宗教道教的信仰系統相互影響,演變出具有漢化色彩的十殿閻王中國佛教中,有十殿閻羅之說。此說源於唐代,相傳天帝冊封閻羅王,由閻羅王統率地獄和五嶽衛兵。地獄更分為十殿,十殿各有其主和名號,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