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軍夜戰洮河北的洮怎麼讀,前軍夜戰洮河北已報生擒吐谷渾的拼音是什麼?

2021-03-19 18:26:53 字數 6161 閱讀 8560

1樓:匿名使用者

從軍行·大漠風塵 大漠風塵日色昏,

紅旗半卷出轅門。

前軍夜戰洮[táo]河北,

已報生擒吐谷渾。

【作者】:王昌齡 【朝代】:唐 【體裁】:樂府

「前軍夜戰洮河北 已報生擒吐谷渾」的拼音是什麼?

2樓:

【qián jun yè zhàn táo hé běi , yǐ bào shēng qín tǔ gǔ hún】

【出處】

從軍行七首·其四

【原文】

從軍行七首·其四

青海長雲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

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

【註釋】

1、轅門:指軍營的大門。

2、吐谷渾:中國古代少數民族名稱,晉時鮮卑慕容氏的後裔。

【譯文】

塞北沙漠中大風狂起,塵土飛揚,天色為之昏暗,前線軍情十分緊急,接到戰報後迅速出擊。先頭部隊已經於昨天夜間在洮河的北岸和敵人了激戰,剛剛聽說與敵人交火,現在就傳來了已獲得大捷的訊息。

【作者】

王昌齡,唐代詩人。字少伯,京兆長安(今陝西西安)人。一作太原(今屬陝西)人。

開元十五年(727年)進士及第,授汜水(今河南滎陽縣境)尉,再遷江寧丞,故世稱王江寧。晚年貶龍標(今湖南黔陽)尉。因安史亂後還鄉,道出亳州,為刺史閭丘曉所殺。

其詩擅長七絕,邊塞詩氣勢雄渾,格調高昂;也有憤慨時政及刻畫宮怨之作。

「前軍夜戰洮河北,以保生擒吐谷渾」大意

3樓:匿名使用者

從軍行·

大漠風塵 大漠風塵日色昏,

紅旗半卷出轅門。

前軍夜戰洮河北,

已報生擒吐谷渾。

【作者】:王昌齡 【朝代】:唐 【體裁】:樂府

【格律】:○平聲 ●仄聲 ⊙可平可仄 △平韻 ▲仄韻

大漠風塵日色昏,

●●○○●●○

紅旗半卷出轅門。

○○●●○○△

前軍夜戰洮河北,

○○●●○○●

已報生擒吐谷渾。

●●○○●●△

【簡析】:

「大漠風塵日色昏」,由於我國西北部的阿爾泰山、天山、崑崙山均呈自西向東或向東南走向,在河西走廊和青海東部形成一個大喇叭口,風力極大,狂風起時,飛沙走石。因此,「日色昏」接在「大漠風塵」後面,並不是指天色已晚,而是指風沙遮天蔽日。但這不光表現氣候的暴烈,它作為一種背景出現,還自然對軍事形勢起著烘托、暗示的作用。

「紅旗半卷出轅門」,在這種情勢下,唐軍採取什麼行動呢?不是轅門緊閉,被動防守,而是主動出征。為了減少風的強大阻力,加快行軍速度,戰士們半卷著紅旗,向前挺進。

這兩句於「大漠風塵」之中,渲染紅旗指引的一支勁旅,好像不是自然界在逞威,而是這支軍隊卷塵挾風,如一柄利劍,直指敵營。這就把讀者的心絃扣得緊緊的,讓人感到一場惡戰已迫在眉睫。

這支橫行大漠的健兒,將要演出怎樣一種驚心動魄的場面呢?在這種懸想之下,再讀後兩句:「前軍夜戰洮河北,已報生擒吐谷渾。

」這可以說是一落一起。讀者的懸想是緊跟著剛才那支軍隊的,可是在沙場上大顯身手的機會卻並沒有輪到他們。就在中途,捷報傳來,前鋒部隊已在夜戰中大獲全勝,連敵酋也被生擒。

【評析】:

情節發展得既快又不免有點出人意料,但卻完全合乎情理,因為前兩句所寫的那種大軍出征時迅猛、凌厲的聲勢,已經充分暗示了唐軍的士氣和威力。這支強大剽悍的增援部隊,既襯托出前鋒的勝利並非偶然,又能見出唐軍兵力綽綽有餘,勝券在握。

從描寫看,詩人所選取的物件是未和敵軍直接交手的後續部隊,而對戰果輝煌的「前軍夜戰」只從側面帶出。這是打破常套的構思。如果改成從正面對夜戰進行鋪敘,就不免會顯得平板,並且在短小的絕句中無法完成。

現在避開對戰爭過程的正面描寫,從側面進行烘托,就把絕句的短處變成了長處。

它讓讀者從「大漠風塵日色昏」和「夜戰洮河北」去想象前鋒的仗打得多麼艱苦,多麼出色。從「已報生擒吐谷渾」去體味這次出征多麼富有戲劇性。一場激戰,不是寫得聲嘶力竭,而是出以輕快跳脫之筆,通過側面的烘托、點染,讓讀者去體味、遐想。

這一切,在短短的四句詩裡表現出來,在構思和驅遣語言上的難度可想而知。

4樓:匿名使用者

「前軍夜戰洮河北, 已報生擒吐谷渾。 」

從軍行七首(其五)

王昌齡大漠風塵日色昏, 紅旗半卷出轅門。

前軍夜戰洮河北, 已報生擒吐谷渾。

「大漠風塵日色昏」,由於我國西北部的阿爾泰山、天山、崑崙山均呈自西向東或向東南走向,在河西走廊和青海東部形成一個大喇叭口,風力極大,狂風起時,飛沙走石。因此,「日色昏」接在「大漠風塵」後面,並不是指天色已晚,而是指風沙遮天蔽日。但這不光表現氣候的暴烈,它作為一種背景出現,還自然對軍事形勢起著烘托、暗示的作用。

在這種情勢下,唐軍採取什麼行動呢?不是轅門緊閉,被動防守,而是主動出征。為了減少風的強大阻力,加快行軍速度,戰士們半卷著紅旗,向前挺進。

這兩句於「大漠風塵」之中,渲染紅旗指引的一支勁旅,好象不是自然界在逞威,而是這支軍隊卷塵挾風,如一柄利劍,直指敵營。這就把讀者的心絃扣得緊緊的,讓人感到一場惡戰已迫在眉睫。這支橫行大漠的健兒,將要演出怎樣一種驚心動魄的場面呢?

在這種懸想之下,再讀後兩句:「前軍夜戰洮河北,已報生擒吐谷渾。」這可以說是一落一起。

讀者的懸想是緊跟著剛才那支軍隊的,可是在沙場上大顯身手的機會卻並沒有輪到他們。就在中途,捷報傳來,前鋒部隊已在夜戰中大獲全勝,連敵酋也被生擒。情節發展得既快又不免有點出人意料,但卻完全合乎情理,因為前兩句所寫的那種大軍出征時迅猛、凌厲的聲勢,已經充分暗示了唐軍的士氣和威力。

這支強大剽悍的增援部隊,既襯托出前鋒的勝利並非偶然,又能見出唐軍兵力綽綽有餘,勝券在握。

從描寫看,詩人所選取的物件是未和敵軍直接交手的後續部隊,而對戰果輝煌的「前軍夜戰」只從側面帶出。這是打破常套的構思。如果改成從正面對夜戰進行鋪敘,就不免會顯得平板,並且在短小的絕句中無法完成。

現在避開對戰爭過程的正面描寫,從側面進行烘托,就把絕句的短處變成了長處。它讓讀者從「大漠風塵日色昏」和「夜戰洮河北」去想象前鋒的仗打得多麼艱苦,多麼出色。從「已報生擒吐谷渾」去體味這次出征多麼富有戲劇性。

一場激戰,不是寫得聲嘶力竭,而是出以輕快跳脫之筆,通過側面的烘托、點染,讓讀者去體味、遐想。這一切,在短短的四句詩裡表現出來,在構思和驅遣語言上的難度,應該說是超過「溫酒斬華雄」那樣一類**故事的

前軍夜戰洮河北,已報生擒吐谷渾。求解釋

5樓:山塘人山塘人

註釋前軍:指唐軍的先頭部隊。洮河:河名,源出甘肅臨洮西北的西傾山,最後流入黃河。

吐谷渾:中國古代少數民族名稱,晉時鮮卑慕容氏的後裔。據《新唐書·西域傳》記載:

「吐谷渾居甘松山之陽,洮水之西,南抵白蘭,地數千裡。」唐高宗時吐谷渾曾經被唐朝與吐蕃的聯軍所擊敗。

譯文先頭部隊已經於昨天夜間在洮河的北岸和敵人了激戰,剛剛聽說與敵人交火,現在就傳來了已獲得大捷的訊息。

前軍夜戰洮河北,已報生擒吐谷渾。

6樓:藍宮雪

吐谷渾,是中國西北古代民族名,原為人名,是遼東鮮卑慕容氏單于涉歸之庶長子,涉歸分戶700使別部以牧。4世紀初,涉歸死,其嫡子奕(一作若)洛環繼為單于,與吐谷渾不和,吐谷渾遂率所部西遷上隴,止於佨罕(今甘肅臨夏桴罕山,即大力加山),以此為據點,子孫相承,侵逼氐羌,成為強部。

吐谷渾死,長子吐延繼位。昂城(今阿壩)羌酋姜聰刺吐延,傷致命,死時囑咐其子葉延迅速保衛白蘭(今青海巴隆河流域布蘭山一帶)以鞏固其統治。葉延在沙州(今青海省貴南縣穆克灘一帶)建立慕克川總部,設定司馬、長史等官。

以祖父吐谷渾為其族名,從此,吐谷渾由人名轉為姓氏和族名。

7樓:就是

吐谷渾一、吐谷渾的族稱、遷徒和建國

吐谷渾又稱吐渾、退渾,是我國西北的古代民族之一。原為鮮卑慕容部的一支,先祖遊牧於徒河青山(今遼寧省義縣東北)。公元3世紀末至4世紀初,即晉太康四年至十年(283—289年)左右,鮮卑單于涉歸庶長子吐谷渾,因與以母貴繼單于位的嫡弟若洛廆(慕容廆)不和以及開拓新牧場的需要,率所部1700戶從遼東慕容鮮卑中分離出來,西遷到今內蒙古自治區陰山。

313年(西晉永嘉末)左右,又從陰山南下,經河套南,度隴山,至隴西之地枹罕(今甘肅省臨夏市)西北的罕原。以此為抿點,子孫相承,向南、北、西三面拓展,統治今甘肅省南部、四川省西北和青海省等地的氏、羌等族。 317年(東晉建武元年),吐谷渾卒,長子吐延嗣位。

329年(咸和四年),吐延為昂城(今四川省阿壩境)羌酋姜聰所刺,臨終時囑長子葉延速保白蘭(今青海省巴隆河流域布蘭山,即柴達木盆地都蘭縣一帶),以鞏固其統治。葉延在沙州立總部,仿漢族帝王傳統,以其祖吐谷渾之名為氏,「亦為國號」。初步形成了一套簡單的管理國家的政治機構。

從此,「吐谷渾」由人名轉為姓氏、族名乃至國名。由於地處黃河之南,其首領受大夏、劉宋等封為河南王,故又被稱為河南國。此外,西北諸民族又以「阿柴虜」或「阿貲虜」、「貲虜」等作為對吐谷渾部眾的賤稱。

疆域東起洮水,西至白蘭(今青海省都蘭縣、巴隆縣一帶),南抵昂城(今四川省阿壩境)、龍涸(今四川省松潘縣),北達青海湖一帶。最盛時轄地西至今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若羌縣、且末縣;北隔祁連山,與河西走廊毗鄰。後期的政治中心在伏俟城(今青海湖西15裡,共和縣鐵卜卡古城)。

在長期發展過程中,原為遼東鮮卑一支的吐谷渾逐漸與羌、氏、漢、匈奴、西域胡、高車等一些民族融合成為新的民族共同體。

二、吐谷渾的發展及與周鄰諸民族之關係

在十六國、南北朝群雄割據、政權更迭的情況下,吐谷渾以數千之眾立足於強悍的群羌之中,地貧力薄而能周旋於強國之間,延續整整3個世紀,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很重要的一點,就是與吐谷渾統治者善於利用各種矛盾,比較明智地處理與周鄰諸民族的關係分不開的。

吐谷渾統治的地區,原是羌族聚居之地,氏、羌為其主要部眾。吐谷渾八代主阿豺(阿柴、阿犲)(417—426年在位)時,「兼併羌、氏,地方數千裡,號為強國」。慕璝時(426—436年在位),「招集秦、涼亡業之人及羌、戎雜夷,眾至五六百落,南通蜀漢、北交涼州、赫連,部眾轉盛」。

可見,羌、氏之向背,直接影響到吐谷渾的盛衰。吐谷渾統治者除用武力加以**,驅使羌民為其耕牧外,對羌族上層還採取籠絡手段,羌人在吐谷渾政權中,官至高位的為數不少,如司馬薄洛鄰、長史鍾惡地、司馬乞宿地等,均成為吐谷渾政權中的砥柱。吐谷渾統治者正是聯合羌族上層穩定境內統治,進而不斷髮展與周邊諸民族的關係。

從吐延建立政權六傳至阿豺,為吐谷渾逐漸發展階段。其時,北部先後建有前涼、前秦、後涼、西秦、南涼、北涼、夏等政權,雖比吐谷渾要強大,但由於彼此之間爭戰不休,既無力吞併吐谷渾,又不甘於坐視吐谷渾壯大。其中西秦、後涼與吐谷渾鄰近,曾向南擴張,佔據了一些原屬吐谷渾控制的澆西、漲川、甘鬆等郡。

而吐谷渾根據自身的情況,除對西秦來攻作必要的回擊外,採取了周旋於各對立政權之間,與各方都保持政治、經濟交往的策略,以求自己的生存與發展。

371年(晉鹹安元年,前秦建元七年),由於前秦勢力向西發展,前燕滅亡,仇池降附,吐谷渾碎奚恐殃及己身,因而遣使獻馬5000匹、金銀500斤於苻堅,堅封之為安遠將軍、川侯。當時對吐谷渾威脅最大的是西秦,為了確保北境的安寧,碎奚子視連在位時(376—390年),被迫向西秦稱臣納貢。此時吐谷渾的政治中心已由川(今甘肅省甫西傾山東北)西移至沙州(今青海省貴德、貴南兩縣一帶)。

西秦一方面多次遣兵擊敗吐谷渾,限制其向北面發展;另一方面又對吐谷渾統治者封王賜爵,「拜視連沙州牧、白蘭王」,以示籠絡。吐谷渾對西秦時而稱臣納貢,時而兵戎相見。

視連死後,子視署繼位。史稱視署「性英果,有雄略」,大力吸收漢文化,「司馬、博士皆用儒生」。拒絕西秦乞伏乾歸遣使封其為「使持節、都督龍涸已西諸軍事、沙州牧、白蘭王」的稱號。

398年(東晉隆安二年),為乞伏益州率軍所敗,退保白蘭,遣使認罪,以子宕豈為質,乾歸妻以宗女。

400年(隆安四年),視黑卒,弟烏紇提繼立。

405年(義熙元年),為乾歸所敗,亡走南涼,死。視署子樹洛幹立,少年英武,率殘部數千家保於莫河川(地在今甘肅省西傾山東北),「自稱大都督、車騎大將軍、大單于、吐谷渾王。化行所部,眾庶樂業,號為戊寅可汗,沙雜種莫不歸附」。

不僅從西秦手中收得川之地,而且擊敗南涼太子禿髮虎臺(武臺),奪回澆河重地。

417年。義熙十三年),乞伏熾磐率軍大敗樹洛幹及其弟阿豺,樹洛幹退保白蘭,憤而發疾卒。

阿豺繼立,自號驃騎將軍、沙州刺史。並乘西秦與北涼不斷戰爭之機,奪回沙州、澆河舊地,繼而向西北擴充套件到弱水(今甘肅省張掖河)南,向南擴充套件至龍涸、平康(今四川省黑水縣蘆苑鎮北)。

419年(東晉元熙元年),乞伏熾磐遣軍擊敗弱水南吐谷渾別部覓地,阿豺遂於421年(永初二年),遣使降於西秦。為了抵抗來自北邊西秦的威脅,遣使至劉宋,欲聯宋抗秦。426年(北魏始光三年)阿豺病卒,從弟慕璝立,與北涼盧水胡沮渠蒙遜、夏國鐵弗匈奴赫連定及劉宋聯合,共同以抗西秦。

431年(神

洮字怎麼讀,這個「洮」怎麼讀

洮 讀音 t o 二聲。解釋 1.盥洗。2.古同 淘 洗去雜質。組詞。1 洮洮 t o t o 形容人品高潔。2 洮河 t o h 水名。在甘肅省西南 借指洮硯。3 洮硯 t o y n 由洮河出產的優質綠石製成的名貴硯臺。4 洮盥 t o gu n 盥洗。5 洮汰 t o t i 沖洗 洗滌。6 ...

鹽城到河北承德縣多遠的路程,鹽城怎麼到河北

你好,首先你要搞清楚是不是清檯還是邢臺,但是如果到邢臺就有直接到達的車了 車次如下 方案1 鹽城 鄭州 邢臺 旅行最省錢 出發車次 鹽城發車 到達鄭州 旅行時間 旅行距離 此區間票價 k419 k418 泰州 蘭州 18 43 03 38 8小時55分鐘 692公里 94元 中轉車次 鄭州發車 到達...

河北外國語的學費怎麼這麼貴啊,河北外國語學院學費如何?

外國語學校一般學費都要貴一些,因為辦學成本的原因,比如,通常要聘請外教等。河北外國語學院學費如何?獎學金是有,但是這是每個大學都有的,當然,重點不在這,你要是想拿獎學金,累死你,各種招生,各種為學校做事,不然 呵呵噠 那破學校,學費高的不得了,還要你必須交一堆錢,什麼物業費,生活用品費,都好幾千!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