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情表》的作者和寫作背景,《陳情表》的作者和寫作資料背景

2021-05-29 17:18:32 字數 4159 閱讀 8606

1樓:匿名使用者

作者仕途

李密,一名虔,字令伯(224—287年),西晉犍為武陽(今四川彭山)人。晉初散文家。曾仕蜀漢,蜀亡後,晉武帝徵他為太子洗(xiǎn)馬時,他寫了這篇表。

  李密的祖父李光,曾任朱提太守。李密從小境遇不佳,出生六個月就死了父親,四歲時舅父又強迫母親何氏改嫁。他是在祖母劉氏的撫養下長大**的。

李密以孝敬祖母而聞名。據《晉書。李密傳》說:

祖母有疾,他痛哭流涕,夜不解衣,侍其基右。膳食、湯藥、必親自口嘗然後進獻。李密幼時體弱多病,甚好學,師事譙周,博覽五經,尤精《春秋左氏傳》,以文學見長。

年輕時,曾任蜀漢尚書郎。魏滅蜀後,徵西將軍鄧艾敬慕他的才能,請他擔任主簿。李密以奉養年邁祖母為由,謝絕了鄧艾的聘請。

泰始三年(267年)晉武帝立太子,慕李密之名,下詔徵密為太子洗(xiǎn)馬(官名,太子的老師)。詔書累下,郡縣不斷催促,這時,李密的祖母已九十六歲,年老多病。於是他向晉武帝上表,陳述家裡情況,說明自己無法應詔的原因。

這就是著名的《陳情事表》,或稱《陳情表》。   《陳情表》辭語懇切,委婉動人。表到朝廷,晉武帝看了,為李密對祖母劉氏的一片孝心所感動,讚歎李密「不空有名也」。

不僅同意暫不赴詔,還嘉獎他孝敬長輩的誠心,賞賜奴婢二人,並指令所在郡縣,發給他贍養祖母的費用。《陳情表》以侍親孝順之心感人肺腑,千百年來一直被人們廣為傳誦,影響深遠。文中的一些詞句如「急於星火」、「日薄西山,氣息奄奄」、「人命危淺,朝不慮夕」等,直至今天人們還經常引用。

  李密在祖母去世服期滿後出仕。在任溫縣(今河南溫縣)令時,政令嚴明,政績顯著,剛正見稱。過去,中山諸王每過溫縣,必苛求供給,當地人民以此為患。

李密到任後,中山諸王進過境仍苛求如故。李密以理力爭,使諸王過境不敢苛求,為百姓辦了件好事。   李密本望到朝廷任職,施展自己的聰明才智,由於朝中無人推薦,最後只做了漢中太守,一年後因作詩抱怨得罪晉武帝,被罷官歸田。

後病卒,終年六十四歲。

《陳情表》,選自《文選》卷三七。原提作「陳情事衷」。   西晉人李密所著,是他寫給晉武帝的奏章。

文章敘述祖母撫育自己的大恩,以及自己應該報養祖母的大義;除了感謝朝廷的知遇之恩以外,又傾訴自己不能從命的苦衷,真情流露,委婉暢達。該文被認定為中國文學史上抒情文的代表作之一,有「讀李密《陳情表》不流淚者不孝」的說法。   三國魏元帝(曹奐)景元四年(263年),司馬昭滅蜀,李密淪為亡國之臣。

司馬昭之子司馬炎廢魏元帝,史稱「晉武帝」。泰始三年(267年),朝廷採取懷柔政策,極力籠絡蜀漢舊臣,徵召李密為太子洗馬。李密時年44歲,以晉朝「以孝治天下」為口實,以祖母供養無主為由,上《陳情表》以明志,要求暫緩赴任,上表懇辭。

  李密早有孝名,據《晉書》本傳記載,李密奉事祖母劉氏「以孝謹聞,劉氏有疾,則涕泣側息,未嘗解衣,飲膳湯藥,必先嚐後進。」武帝覽表,讚歎說:「密不空有名也」。

感動之際,因賜奴婢二人,並令郡縣**其祖母膳食,密遂得以終養。   南宋文學家趙與時在其著作《賓退錄》中曾引用安子順的言論:「讀諸葛孔明《出師表》而不墮淚者,其人必不忠,讀李令伯《陳情表》而不墮淚者,其人必不孝,讀韓退之《祭十二郎文》而不墮淚者,其人必不友。

」青城山隱士安子順世通雲。此三文遂被並稱為抒情佳篇而傳誦於世。望採納

陳情表這篇文章的寫作背景是什麼,當時的政局是怎樣的

2樓:wy活個明白

李密自幼喪父,四歲時母親改嫁,依靠祖母劉氏撫養**。李密侍奉祖母甚孝,故以「孝」聞名於鄉里。李密為人剛正,頗有文名,年輕時曾仕蜀漢,屢次出使東吳,表現出相當高的外交才能。

蜀國滅亡後,李密退居家裡侍奉祖母。

晉武帝司馬炎靠野蠻殺戮廢魏稱帝,為人陰險多疑。建國初年,為了穩定局勢,打起了「以孝治天下」的旗號。蜀國滅亡後,晉武帝為籠絡人心,徵召蜀漢舊臣到洛陽任職。

為此,李密曾被地方推薦為「孝廉」和「秀才」,但他沒有接受任命;晉武帝又徵召李密為郎中,李密又未去應詔;不久,晉武帝又徵召他為太子洗馬,李密又上表辭謝;晉武帝很生氣,地方官催逼甚緊。在這種情況下,李密寫了這篇千古聞名的《陳情表》。

文章言辭懇切,真摯動人。千百年來,人們常以「忠則《出師表》,孝則《陳情表》」的高度評價將兩篇文章相提並論,可見李密的《陳情表》具有相當強烈的感人力量。

《陳情表》寫作上有什麼主要特點

3樓:匿名使用者

1.邏輯嚴密嚴密的邏輯,理由在曲折推進中得到清楚的表達,而陳述又是那樣的委婉,令人同情,文章章法搖曳多姿。2.章法多變說理之文有直由曲。思路豁達,辨析透徹

作者的寫作背景

4樓:啪啪

冰心:除了《小資料》介紹的外,需要補充的是:冰心女士早年的**多揭示社會、家庭、婦女等人生問題。

代表作有《斯人獨憔悴》等。《寄小讀者》是她散文最高水平的體現。詩集有《春水》和《繁星》。

這篇文章是冰心女士留美期間在山中養病時寫的。原來是一組,共十篇,我們學習的這篇是第十篇。

這篇小文寫了作者在山中所見的許多可愛的動物和昆蟲的生活情景,寫出了它們給作者帶來的無限的樂趣,也抒發了作者對它們的喜愛之情。

5樓:冰冷公主

冰心在美國留學期間,曾因患病在山中修養,《山中雜記》這組散文就是在那期間寫的.

6樓:琳達倉鼠寶寶

這篇小文寫了作者在山中所見的許多可愛的動物和昆蟲的生活情景,寫出了它們給作者帶來的無限的樂趣,也抒發了作者對它們的喜愛之情。

這篇小文的語言細膩、柔和、含蓄而又清麗,通篇「滿蘊著溫柔」,充分顯示了女性作家的特點,這也是冰心作品的語言特點。愛——對動物的愛,是貫穿全文的一條線索。

7樓:susan許

特全面:

陳情表作者簡介

8樓:匿名使用者

陳情表《陳情表》為西晉李密寫給晉武帝的奏章。文章敘述祖母撫育自己的大恩,以及自己應該報養祖母的大義;除了感謝朝廷的知遇之恩以外,又傾訴自己不能從命的苦衷,真情流露,委婉暢達。該文被認定為中國文學史上抒情文的代表作之一,有「讀諸葛亮《出師表》不流淚不忠,讀李密《陳情表》不流淚者不孝」的說法。

晉武帝徵召李密為太子洗馬,李密不願應詔,就寫了這篇申訴自己不能應詔的苦衷的表文。文章從自己幼年的不幸遭遇寫起,說明自己與祖母相依為命的特殊感情,敘述委婉,辭意懇切,語言簡潔生動,富有表現力與強烈的感染力。相傳晉武帝看了此表後很受感動,特賞賜給李密奴婢二人,並命郡縣按時給其祖母供養。

寫作背景

當時時局動盪,皇帝希望李密能出來做官。因為李密是蜀國人,在蜀國又以孝著名,當過官很有名氣。所以皇帝希望他能出來做官來服民心,並且希望進一步擴充領土就更加希望天下人以為晉朝清明來進一步取得他國民心。

李密孝順同樣也有著濃厚的忠君思想所謂「一朝君主一朝臣」但他為了保全性命就寫了這篇表。文章敘述祖母撫育自己的大恩,以及自己應該報養祖母的大義;除了感謝朝廷的知遇之恩以外,又傾訴自己不能從命的苦衷,真情流露,委婉暢達。該文被認定為中國文學史上抒情文的代表作之一,有「讀李密《陳情表》不流淚者不孝」的說法。

三國魏元帝(曹奐)景元四年(263年),司馬昭滅蜀,李密淪為亡國之臣。司馬昭之子司馬炎廢魏元帝,史稱「晉武帝」。泰始三年(267年),朝廷採取懷柔政策,極力籠絡蜀漢舊臣,徵召李密為太子洗馬。

李密時年44歲,以晉朝「以孝治天下」為口實,以祖母供養無主為由,上《陳情表》以明志,要求暫緩赴任,上表懇辭。

李密早有孝名,據《晉書》本傳記載,李密奉事祖母劉氏「以孝謹聞,劉氏有疾,則涕泣側息,未嘗解衣,飲膳湯藥,必先嚐後進。」武帝覽表,讚歎說:「密不空有名也」。

感動之際,因賜奴婢二人,並令郡縣**其祖母膳食,密遂得以終養。

在李密寫完這篇表後一年左右的時間,劉氏就去世了。他在家守孝兩年後,出仕官職很小,因為當時的政局已相當穩定,晉武帝不需要李密了,便不再重視他。李密做了兩年官後辭去職務。

作者簡介

李密(224年-287年),字令伯,一名虔,西晉犍為武陽(今四川彭山)人。晉初散文家。曾仕蜀漢,蜀亡後,晉武帝徵他為太子洗(xiǎn)馬時,他寫了這篇表。

幼年喪父,母何氏改嫁,由祖母撫養**。後李密以對祖母孝敬甚篤而名揚鄉里。師事當時著名學者譙周,博覽五經,尤精《春秋左傳》。

初仕蜀漢為尚書郎。蜀漢亡,晉武帝召為太子洗馬,李密以祖母年老多病、無人供養而力辭。祖母去世後,方出任太子洗馬,遷漢中太守。

後免官,卒於家中。著有《述理論》十篇,不傳。《華陽國志》、《晉書》均有李密傳。

《陳情表》的作者是誰,陳情表原文作者簡介

李密,作者簡介 李密 582 619 字法主,長安人,出身貴族。曾祖及祖父為北朝顯貴,父為隋柱國 蒲山 郡公。密襲父爵,為侍從官。大業初年,稱病自免官,閉戶讀書。楊玄感反,李密往投為謀 主。後玄感敗,李密逃亡。時翟讓領導的瓦崗軍已活動於河南東部鄭州 商丘一帶。大業十二 616年 李密投瓦崗軍。瓦崗軍...

陳情表每個字的意思,陳情表每個字的意思。

581字。陳情表李密 臣密言 臣以險釁,夙遭閔凶。生孩六月,慈父見背 行年四歲,舅奪母志。祖母劉,愍臣孤弱,躬親撫養。臣少多疾病。九歲不行。零丁孤苦,至於成立。既無叔伯,終鮮兄弟。門衰祚薄,晚有兒息。外無期功強近之親,內無應門五尺之童。煢煢孑立,形影相弔。而劉夙嬰疾病,常在床蓐 臣待湯藥,未嘗廢離。...

陳情表的作者李密在他的祖母去世後有沒有出來作官,後來他的經歷

李密在祖母去世服期滿後出仕。在任溫縣 今河南溫縣 縣令時,政令嚴明,政績內顯著,剛容正見稱。過去,中山諸王每過溫縣,必苛求供給,當地人民以此為患。李密到任後,中山諸王進過境仍苛求如故。李密以理力爭,使諸王過境不敢苛求,為百姓辦了件好事。李密本望到朝廷任職,施展自己的聰明才智,由於朝中無人推薦,最後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