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說心肝脾肺腎對應金木水火土

2021-03-19 18:27:46 字數 5707 閱讀 2206

1樓:匿名使用者

中醫的理論主要有陰陽五行。

五行:木、火、土、金、水,是五種型別的物質,植物屬木,劇烈的氧化反應生成火,泥土和石頭是土,金屬物質是金,流動的物質是水。中國人把五大行星命名為木火土金水,所以叫五行。

五臟:肝、心、脾、肺、腎,的屬性與以上五種物質的屬性接近和對應。要注意:

肝心脾肺腎並不完全是解剖學的五個內臟。比如心代表了血液迴圈以及中樞神經,脾代表整個消化系統以及代謝功能等。

五時:春、夏、長夏、秋、冬,各個季節對應的五臟肝、心、脾、肺、腎,容易出現病變。

五邪:風、暑、溼、燥、寒,對應五臟懼怕這些氣候。

五方:東南中西北。

五味:酸苦甘辛鹹。酸入肝,苦入心,甘入脾,辛入肺,鹹入腎等等等等,太多太多,博大精深。

心肝脾肺腎與金木水火土的關係?

2樓:匿名使用者

心火,肝木,脾土,腎水,肺金,相剋: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相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

3樓:匿名使用者

心火 肝木 脾土 肺金 腎水。

4樓:累的啥樣

心屬火,肺屬金,肝屬木,脾屬土,腎屬水

人體心肝脾肺腎在陰陽五行金木水火土中各屬什麼?

5樓:匿名使用者

五味與五臟 1、酸生肝:酸味食物有增強消化功能和保護肝臟的作用。常吃不僅可以幫助消化,殺滅胃腸道內的餓病菌,還有防感冒、降血壓、軟化血管之功效。

以酸味為主的酸梅、石榴、西紅柿、山楂、橙子,均含有維生素c,可防癌、抗衰老、防治動脈硬化。 2、苦生心:古有良藥苦口之說,中醫認為苦味食物能洩、能燥、能堅陰,具有除溼和利尿的作用。

像橘皮、苦杏仁、苦瓜、百合等,常吃能防止毒素的積累,防治各種瘡症。 3、甘入脾:性甘的食物可以補養氣血、補充熱量、解除疲勞、調胃解毒,還具有緩解痙攣等作用。

如紅糖、桂圓肉、蜂蜜、米麵食品等,都是補甘食物的不錯選選擇。 4、辛入肺:中醫認為辛味食物有發汗、理氣之功效。

人們常吃的蔥、姜、蒜、辣椒、胡椒,均是以辛味為主的食物,這些食物既能保護血管,有可調理氣血、疏通經絡的作用,經常食用,可預防風寒感冒,但患有痔瘡便祕、腎經衰弱者不可食用。 5、鹹入腎:鹹為五味之冠,百吃不厭。

中醫認為鹹味食物有調節人體細胞和血液滲透、保持正常代謝的功效。鹹味有洩下、軟堅、散結和補益陰血等作用。如鹽、海帶、紫菜、海蜇等屬於優質的鹹味食品。

四、五色、五穀與五臟 1、肝色青:宜食糙米、牛肉、棗、葵;青色應肝,所以想要面色紅潤,不宜以素食為主。 2、心色赤:

宜食小豆、犬肉、李、韭;赤色應心,故而想要面若桃花,可補以維生素c豐富的食物,如西紅柿、橘子、紅蘋果。 3、肺色白:宜食麥、羊肉、杏、韭;白色應肺,想肌膚美白,可常食富含蛋白質的食物,如豆漿、牛奶一類。

4、脾色黃:宜食大豆、慄;黃色應脾,所以面色暗沉的人,可輔以黃色、味甘的食物,如胡蘿蔔、蛋黃等。 5、腎色黑:

宜食肌肉、桃、蔥;黑色應腎,所以膚色較深的人少吃色素新增過多的食物。

五、五官與五臟 1、鼻為肺之官鼻子的外形為胃氣所主,鼻孔為肺氣所主,所以肺開竅於鼻,鼻是肺之官,只要人的肺有病首先就會表現在鼻子上。這裡講的鼻子主要指的是鼻孔裡邊,肺熱則鼻孔出氣粗、熱;肺寒則鼻孔冒涼氣。比如當人得肺病的時候,就會出現喘息鼻張的症狀。

2、目為肝之官 肝開竅於目,得了肝病會在眼睛上有所表現,一般得肝病的人兩個眼角會發青。孩子如果受到驚嚇,鼻樑處常會出現青筋或者青痕,這也與肝有關聯。在中醫的五色和五臟的配屬裡,肝主青色。

這個青色並不是我們平時所見的青草、樹葉的綠色,而是蒼色。肝是從腎水裡面生發出來的,蒼這個顏色是黑色與青色的一個過渡之色。順便談一個問題:

如果人在冬季沒有養好身體,到了春天氣機就生發不起來,就會生病。所以,瞭解顏色和臟腑的對應關係對養生保健是有裨益的,我們平時可以通過觀察臉色的變化對身體的狀況作出判斷。 3、口脣為脾之官 脾開竅於口,口脣是脾之官。

得脾病的人會出現脣黃或者嘴脣四周發黃、嘴脣脫皮、流血等症狀,這些都是陽明燥火太盛造成的。 4、舌為心之官 舌為心之官。心臟有病一般會出現舌頭不靈活、舌捲縮等症狀。

口誤,經常說錯話,也是心氣不足的象。《黃帝內經》上有:心病者,舌捲縮,顴赤。

顴赤是說心臟有病的話,顴骨這個部位會發紅。除了顴骨,我們日常生活中還要留心印堂,因為心病還會表現在印堂處。印堂位於兩眉之間,此處如果突然地發紅,而且圖案如燈花狀,是心神將散的象,我們尤其要當心,這叫「禍福在旦夕間」,可能會有重病突發。

印堂發黑也不是件好事,從中醫的角度講,這相當於水氣凌心,就是腎水太多,心火太弱,腎水上來使心火的功能發揮不了。這也是一個很危險的訊號。我們在日常生活中要對印堂顏色的變化加以小心。

5、耳為腎之官 耳朵是腎之官。耳朵的病都會跟腎相關。《黃帝內經》裡有「腎開竅於耳」的說法。

得腎病的人會有耳聾、耳鳴的症狀。 五官通利則五味、五色、五音方能俱辨。中醫認為五官與臟腑器官的關係極為密切,通過了解五官的病變就可以發現隱藏在身體內的五臟的病變,所以我們要時刻留心五官的變化,才能留意到相關聯的五臟的情況。

具體到五官的養生方法,很簡單:常閉眼,養神;少說話,養心;平穩呼吸,養肺;多食美味,養口;少惹煩雜,非禮勿聽,養耳。

六、五情與五臟 1、心在志為喜」「心在志為喜」是指心的生理功能和精神情志與「喜」有關。《素問?舉痛論》說:

「喜則氣和志達,營衛通利」。喜悅的過程,猶如人體能源(精神能源和機體能源)的釋放過程,獲得釋放的能源,將形成原動力,新的精神活動,並支配著身體活力,創造出新的業績。如:

能提高人的大腦及整個神經系統的活力,充分發揮機體的潛能,提高腦力和體力勞動的效率和耐久力,使人感到生活和工作中充滿樂趣和信心,從而動作起來顯得輕鬆有力、敏捷、準確、精力充沛;能使心臟、血管的肌肉運動加強,血液迴圈加快,新陳代謝水平提高;能擴張肺部,使呼吸運動加強,肺活量增大,有利於肺部二氧化碳和氧氣的交換;能加強消化器官的運動,增加消化液的分泌,從而增進食慾,幫助消化,促進新陳代謝。

2、「肝在志為怒」

怒是人們受到外界刺激時的一種強烈的情緒反應,是一種不良的情志刺激。怒與肝的關係最為密切,故稱「肝在志為怒」。一方面,大怒可以傷肝,導致疏洩失常,肝氣亢奮,血隨氣湧,可見面紅目赤,心煩易怒,甚則可見**、衄血、卒然昏倒、不省人事。

另一方面,如肝失疏洩,也可致情志失常,表現為情緒不穩,心煩易怒。

3、「脾在志為思」

脾在志為思。思,即思慮、思考,是人體意識思維活動的一種狀態。人的思慮的情志活動主要是通過脾來表達的。

思是精神高度集中的思考、謀慮的一種情志。當人沉湎於思考或焦慮時,往往會出現飲食無味、食慾下降。有的婦女可以因為工作緊張,思想高度集中導致月經量少,經期紊亂等,這與脾主統血的功能相一致。

4、「肺在志為憂(悲)」

古代醫家對憂愁的患者仔細觀察分析後發現,肺是表達人的憂愁、悲傷的情志活動的主要器官。當人因憂愁而哭泣時,會痛哭流涕,涕,就是肺分泌的黏液。人哭泣的時候,肺氣盛,黏液分泌增多,而肺開竅於鼻,所以涕就從鼻中流出了。

肺主氣,為聲音之總司,憂愁悲傷哭泣,還會導致聲音嘶啞、呼吸急促等。肺主皮毛,故憂愁會使人的面部皺紋增多。

5、「腎在志為恐」

恐為腎志,腎是人們表達驚恐之志的主要臟器。恐是人們對事物懼怕的一種精神狀態,對機體的生理活動是一種不良的刺激。《素問?

舉痛論》說:「恐則氣下,驚則氣亂。」即是說明驚恐的刺激,對機體氣機的執行可產生不良的影響。

「恐則氣下」,是指人在恐懼狀態中,上焦的氣機閉塞不暢,可使氣迫於下焦,則下焦產生脹滿,甚則遺尿。「驚則氣亂」,則是指機體正常的生理活動,可因驚慌而產生一時性的擾亂,出現心神不定,手足無措等現象。

七、五季與五臟 1、春宜升補:春季陽氣初生,大地復甦,萬物生髮向上,內應肝臟,應根據春季的特性,因勢利導,應用桑葉、菊花、生薑等升散之品以充分調動人體的陽氣,使氣血調和。 2、夏宜清補:

夏季炎熱、火邪熾盛,萬物繁茂,內應心臟,應根據夏令之時,人體臟腑氣血旺盛,採用金銀花、荷葉、蓮子等清淡、清熱之品調節人體陰陽氣血。 3、長夏宜淡補:長夏時值夏、秋之際,天熱下降,低溼上蒸,溼熱相纏,內應脾臟,應採用赤小豆、綠豆、藿香等淡滲之品,利溼健脾以達到氣血生化有源。

4、秋宜涼補:秋季陽氣收斂,陰氣滋長,氣候乾燥,內應肺臟,此時五臟剛從夏季旺盛的代謝中舒緩過來,應採用百合、黑芝麻等滋陰生津之品,以調節夏季臟腑功能的失調。 5、冬宜溫補:

冬季天氣寒冷,陽氣深藏,內應腎臟,此時應根據冬季封藏的特點,以桂圓、核桃仁、阿膠等溫補之品來滋補人體氣血之不足,是臟腑的氣血旺盛,適應自然界的變化。

八、五液與五臟 汗、涕、淚、涎、唾五種分泌物或排洩物稱之為五液。五液由五臟所化生,即心為汗,肺為涕,肝為淚,脾為涎,腎為唾。五液由五臟所化生並分屬於五臟,故稱五臟化液,又稱五臟化五液。

五液屬津液範疇,皆由津液所化生,分佈於五臟所屬官竅之中,起著濡養、滋潤以及調節津液代謝的作用。五液的化生、輸布和排洩是在津液的化生、輸布和排洩的氣化過程中完成的,是多個臟腑,特別肺、脾、腎等綜合作用的結果。但五臟是髒象學說的核心,故又將汗、涕、淚、涎、唾分屬於五臟。

故曰:「人之一身,有涕、淚、涎、唾、便、溺,皆屬一水之化,而發於九竅之中」(《質疑錄》)。「汗與小便,皆可謂之津液」(《讀醫隨筆·氣血精神論》)。

五臟與五液的關係是津液代謝過程中,整體調節與區域性調節的統一。 1.汗為心之液:什麼是汗?

「陽加於陰謂之汗」(《素問·陰陽別論》)。「陽」,是指體內的陽氣;「陰」,是指體內的陰液。所謂「陽加於陰謂之汗」,是說汗液為津液通過陽氣的蒸騰氣化後,從玄府(汗孑l)排出的液體。

汗液的分泌和排洩,還有賴於衛氣對腠理的開闔作用。腠理開,則汗液排洩;腠理閉,則無汗。因為汗為津液所化,血與津液又同出一源,因此有「汗血同源」之說。

血又為心所主,汗為血之液,氣化而為汗,故有「汗為心之液」之稱。正如李中梓所說:「心之所藏,在內者為血,發於外者為汗,汗者心之液也」(《醫宗必讀·汗》)。

由於汗與血液,生理上有密切聯絡,故它們在病理上也互相影響。就汗與血液的關係而言,汗出過多,可耗血傷津。反之,津虧血少,汗源不足。

故臨床上出現血虛之候時,應慎用汗法。「奪血者無汗,奪汗者無血」的道理就在於此。就汗與心的關係而言,汗出過多,耗傷心的氣血,則見心悸怔仲等。

由於汗出是陽氣蒸發津液的結果,故大汗淋漓也會傷及人的陽氣,導致大汗亡陽的危候。反之,當心的氣血不足時,也會引起病理性的出汗,如心氣虛,表衛不固而自汗;心陰虛,陽不斂陰而盜汗。 2.涕為肺之液:

涕是由鼻內分泌的粘液,有潤澤鼻竅的功能。鼻為肺之竅,五臟化液,肺為涕。在肺的生理功能正常時,鼻涕潤澤鼻竅而不外流。

若肺感風寒,則鼻流清涕;肺感風熱,則鼻流濁涕;如肺燥,則鼻幹涕少或無涕。 3.涎為脾之液:涎為口津,唾液中較清稀的稱作涎:

涎具有保護和清潔口腔的作用。在進食時涎分泌較多,還可溼潤和溶解食物,使之易於吞嚥和消化。在正常情況下,涎液上行於口但不溢於口外。

若脾胃不和,則往往導致涎液分泌急劇增加,而發生口涎自出等現象,故說脾在液為涎。 4.淚為肝之液:肝開竅於目,淚從目出。

淚有濡潤、保護眼睛的功能。在正常情況下,淚液的分泌,是濡潤而不外溢,但在異物侵入目中時,淚液即可大量分泌,起到清潔眼目和排除異物的作用。在病理情況下,則可見淚液分泌異常。

如肝的陰血不足,淚液分泌減少,常現兩目乾澀;如風火赤眼,肝經溼熱,可見目眵增多,迎風流淚等。此外,在極度悲哀的情況下,淚液的分泌也可大量增多。 5.唾為腎之液:

唾與涎同為口津,即唾液。較稠者為唾,較稀薄者為涎。脾之液為涎而腎之液為唾:

唾液除了具有溼潤與溶解食物,使之易於吞嚥,以及清潔和保護口腔的作用外,還有滋養腎精之功:因唾為腎精所化,多唾或久唾。則易耗腎精,所以氣功家常吞嚥津唾以養腎精。

五臟 心肝脾肺腎 對應的五色 顏色 及五味 味道

五行五臟 五色五方 五情五味 五官木肝青東 怒酸目火心 赤南喜苦 舌土脾黃思 甘口金肺白 西悲辛鼻水 腎黑北恐鹹耳 1 紅色入心,紅色屬於五行中的火,在五臟對應上入心,多食能增強心臟之氣,提高人體組織中細胞的活性。2 黃色 益脾 黃色入脾,脾胃在中醫的五行上講是屬於土髒,偏好黃色,黃色食物是最能護脾...

人的心,肝,肺,胃,腎,脾,在體內有什麼作用,還有出現問題有

主要是起到執行氣虛的作用,缺一不可,必須要保護好你的五臟的。比如肝臟是藏血,脾臟是統血的。腎,胃,肝,膽,脾,肺等各自在人體中有什麼作用 腎 腎臟的主要功能是生成和濃縮尿液,排出人體代謝廢物,如尿素 尿酸 藥物及其代謝產物等,同時腎臟還具有內分泌功能和調節人體水 電解質及酸鹼平衡的功能,例如促紅細胞...

在中醫理論中,情緒對心肝脾肺腎有影響,比如我記得的是長笑會傷心,那其他的會傷什麼器官呢

怒傷肝 喜傷心 思傷脾 悲傷肺 恐傷腎 注意這裡都是指的過度的 怒傷肝 喜傷心 思傷脾 憂悲傷肺 恐傷腎 是各種情緒要動bai 用不同髒du腑的能量。喜對心,即心調動能量zhi產生喜得反應,當dao然,人體也是很版神奇的,當然權你是可以讓自己產生 喜 換言之,你是可以主動的調動心的能量。不過果度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