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對火星的探索中,人類取得了哪些成就

2021-03-19 18:19:29 字數 5013 閱讀 3846

1樓:由依

2023年美國向火星發射「海盜1號」和「海盜2號」飛船,其軌道器和著陸器分別從空間到地面對火星99%的面積開展了多項勘測,採集土壤標本進行化驗。研究表明,火星表面環境極端惡劣,連生命力極強的微生物也未能發現,更沒有什麼火星人!

之後人們收集到12塊火星隕石,其中2023年美國學者在南極洲發現一塊重1.9kg的火星隕石(alhs,4001),發現其上有原始細胞化石,碳氫化合物及碳酸鹽,類似於地球原始生命活動產物,一時又將火星生命探索推向高潮。

半世紀以來,美國、前蘇聯、歐洲、日本等陸續向火星發射三十八艘探測裝置,其中二十一艘失敗,十七艘成功,五個著陸器先後登陸,獲空間、地面**二十多萬張,資料三萬多份。最近兩艘是2023年分別發射,2023年1月3日登陸的「勇氣號」和1月25日登陸的「機遇號」火星探測車(高智慧機器人)。經定點勘測,證實火星上存在一定數量的水(冰),看到了火星遠古海洋和洪水氾濫的殘跡,科學界認為火星過去曾是一個溫暖潮溼的世界。

水是生命之先決條件,以上探測成果為解答火星生命之謎提供了線索,為地球人類未來對火星之改造、開發和利用開闢了前景。

有報道美國擬於2023年派出機器人去挖取火星岩石和土壤標本回地球化驗, 2023年發射火星通訊衛星,通過國際合作-2023年建造火星軌道空間站,爭取本世紀中實現地球人類之火星旅遊及下世紀之火星移民。

舉例說明人類探索微小世界取得了哪些成果

2樓:夏天要吃菠蘿

1、2.食品工業:人們通過觀察知道有的微生物對人有益,利用它們可以改善我們的生活。

比如釀酒,製作醬油、醋、黴豆腐、泡菜、奶品、麵包、饅頭、臘肉等都要依靠微生物。其中利用酵母菌發麵的原理是:酵母菌分解麵粉裡的糖類,排出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在加熱時體積急劇膨脹,從而使饅頭、麵包內部疏鬆多孔。

2、克隆:2023年的夏天,一隻叫多莉的綿羊在蘇格蘭誕生了。為了培育多莉,研究人員首先從一隻母羊體內取出一個卵細胞,去除它的細胞核,隨後把一隻6歲成年的母羊體細胞中的細胞核植入這個去核的卵細胞,最後把這個卵細胞移植到第三隻羊的子宮裡。

5個月後多莉誕生了。它和那隻提供細胞核的6歲成年母羊在遺傳上是相同的,多莉是那隻羊的克隆。

3、醫藥方面:觀察工具的改變使人類發現了微生物(如原生動物以及藻類、細菌、病毒、病原體等),但是很長的一段時間內,人們不知道微生物有什麼作用,它們和人類有什麼關係。法國科學家巴斯德是第一個把微生物和疾病聯絡起來的人。

巴斯德發現傳染病是由微生物造成和傳播的,於是發明了巴氏消毒法,廣泛用於奶製品和釀酒業,以及殺死液體中的細菌。 後來弗萊明發現了青黴素,從而使千萬人免於受肺炎等疾病的侵染致死。這些年來人們不斷髮明和研製了許多藥物,以抵抗和**各種疾病的危害。

鼠疫、結核病敗血症、霍亂、白喉、痢疾、傷寒、天花等傳染病慢慢地被征服了。然而細菌也有抗藥性,直到今天,人們還和細菌進行著一場你死我活,我進你退的鬥爭。

4、汙水和垃圾處理:微生物在自然界中,還扮演著另一個十分重要的角色——汙水和垃圾的處理者。幾乎所有的汙水處理都是靠微生物的作用完成的。

汙水和汙物處理中既需要微生物分解和除掉各種有害物質,還要依靠微生物除臭,汙水和汙物的處理速度、處理效果取決於微生物的種類和功能。

5、土壤的改良和淨化:土壤中有許許多多的微生物,主要有細菌、真菌、放線菌、藻類和原生動物,它們與土壤的肥力有關,有的能把生物屍體分解為植物需要的營養,有的能和生物共生,起到固氮的作用。比如在豆科植物根部生長的許許多多小圓球是根瘤菌,根瘤菌吸收並固定大氣中的氮提供給植物作為肥料,同時吸收植物中的碳水化合物作為自身的營養。

因此人們把豆科植物比喻成巧妙的生物固氮工廠。如果土壤中有了大量的根瘤菌,可少施或不施氮肥,還能提高土壤肥力,同時還能節約由於生產氮肥需要的電力以及減少水質和土壤的汙染。

3樓:因為不懂才註冊

人類探索微小世界的成果 人類利用微生物以及生物方面所取得的成果,主要體現在一下幾個方面: 1.醫藥方面:

觀察工具的改變使人類發現了微生物(如原生動物以及藻類、細菌、病毒、病原體等),但是很長的一段時間內,人們不知道微生物有什麼作用,它們和人類有什麼關係。法國科學家巴斯德是第一個把微生物和疾病聯絡起來的人。巴斯德發現傳染病是由微生物造成和傳播的,於是發明了巴氏消毒法,廣泛用於奶製品和釀酒業,以及殺死液體中的細菌。

後來弗萊明發現了青黴素,從而使千萬人免於受肺炎等疾病的侵染致死。這些年來人們不斷髮明和研製了許多藥物,以抵抗和**各種疾病的危害。鼠疫、結核病敗血症、霍亂、白喉、痢疾、傷寒、天花等傳染病慢慢地被征服了。

然而細菌也有抗藥性,直到今天,人們還和細菌進行著一場你死我活,我進你退的鬥爭。 2.食品工業:

人們通過觀察知道有的微生物對人有益,利用它們可以改善我們的生活。比如釀酒,製作醬油、醋、黴豆腐、泡菜、奶品、麵包、饅頭、臘肉等都要依靠微生物。其中利用酵母菌發麵的原理是:

酵母菌分解麵粉裡的糖類,排出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在加熱時體積急劇膨脹,從而使饅頭、麵包內部疏鬆多孔。 3.農、林業方面:

農、林業上進行品種改良,提高產品的數量和質量,也充分利用了放大鏡和顯微鏡的作用,如袁隆平的雜交水稻培育。雜交水稻要在水稻花的花蕊上進行,水稻開的花很小很小,因此尋找雄性不育的野生稻和進行雜交工作必須利用放大鏡和顯微鏡。雜交水稻培育成功,不僅在很大程度上解決了我國人民的吃飯問題,而且也是解決21世紀全球糧食問題的法寶。

4.土壤的改良和淨化:土壤中有許許多多的微生物,主要有細菌、真菌、放線菌、藻類和原生動物,它們與土壤的肥力有關,有的能把生物屍體分解為植物需要的營養,有的能和生物共生,起到固氮的作用。

比如在豆科植物根部生長的許許多多小圓球是根瘤菌,根瘤菌吸收並固定大氣中的氮提供給植物作為肥料,同時吸收植物中的碳水化合物作為自身的營養。因此人們把豆科植物比喻成巧妙的生物固氮工廠。如果土壤中有了大量的根瘤菌,可少施或不施氮肥,還能提高土壤肥力,同時還能節約由於生產氮肥需要的電力以及減少水質和土壤的汙染。

目前在我國的西部大開發建設中,一些農業微生物學工作者,大力提倡在西部沙漠、戈壁、荒坡多種植豆科樹、草,增加肥力,綠化黃山荒坡,防止水土流失,促進農、林、牧業的發展。世界上有不少科學家在對根瘤菌進行研究方面取得了新的成就,如日本科學家在世界上首次破譯了一種控制根瘤菌數量的遺傳基因密碼,這將使在貧瘠的土地上培育出不需要施肥的作物成為可能。 因化肥、農藥過量使用導致的農田土壤汙染已成為重痾沉疾,而土壤汙染帶給水果、糧食、蔬菜的汙染以及對人類造成的危害是不可低估。

淨化土壤也要靠微生物發揮作用。 5.克隆:

2023年的夏天,一隻叫多莉的綿羊在蘇格蘭誕生了。為了培育多莉,研究人員首先從一隻母羊體內取出一個卵細胞,去除它的細胞核,隨後把一隻6歲成年的母羊體細胞中的細胞核植入這個去核的卵細胞,最後把這個卵細胞移植到第三隻羊的子宮裡。5個月後多莉誕生了。

它和那隻提供細胞核的6歲成年母羊在遺傳上是相同的,多莉是那隻羊的克隆。 克隆是人們生產具有所需性狀生物的先進技術。克隆技術的成功,使人們培養人體器官,用以替換病人的器官使之**成為可能。

6.汙水和垃圾處理:微生物在自然界中,還扮演著另一個十分重要的角色——汙水和垃圾的處理者。

幾乎所有的汙水處理都是靠微生物的作用完成的。汙水和汙物處理中既需要微生物分解和除掉各種有害物質,還要依靠微生物除臭,汙水和汙物的處理速度、處理效果取決於微生物的種類和功能。 7.

微電子技術:顯微技術還促進了微電子儀器的研製。美國的科學家已經研製成功一種微型電動馬達。

這種微型馬達的直徑僅0.07毫米,厚度是0.25毫米。

有了這種馬達,將來人們大約可以製造大批在人體內執行的裝置,擔負運輸和清除有害物質的工作。

4樓:李健宇

生物方面:克隆羊等生物技術;醫藥方面:通過顯微鏡發現許多人類的細菌積病毒,並與它們鬥爭;環保方面:利用微生物分解垃圾和汙水……等。

5樓:匿名使用者

抵抗征服疾病,釀酒,泡菜,發麵,製作酸奶,克隆生物,處理垃圾和汙水等。

6樓:開心李小雅

你很好人類也好永愛中圍

中國在宇宙探索方面取得了哪些成就

7樓:匿名使用者

神州五號載人飛船

2023年10月15日9時整,火箭在震天憾地的轟鳴中騰空而起,急速飛向太空。

10月15日9時10分左右,飛船進入預定軌道。從這一刻起,楊利偉成了浩瀚太空迎來的第一位中國訪客.

神州六號載人飛船

2023年10月12日09:00時,神州六號從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

10月17日4時33分,神舟六號飛船著陸成功.

「嫦娥一號」

中國發射的第一顆繞月球飛行的衛星.

2023年10月24日18點05分04秒,搭載著我國首顆探月衛星嫦娥一號的長征三號甲運載火箭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三號塔架點火發射。

「嫦娥一號」肩負4項任務

1,獲取月球表面三維影像

2,分析月球表面有用元素含量和物質型別的分佈特點

3,探測月壤特性

4,探測地月空間環境

嫦娥一號探月衛星發射成功在政治、經濟、軍事、科技乃至文化領域都具有非常重大的意義。

政治領域:嫦娥一號發射成功體現了中國強大的綜合國力以及相關的尖端科技,是中國發展軟實力的又一象徵,表明了中國在有效地掌握和利用太空巨大資源、實現科研創新、凝聚民心、增強國家競爭力等一系列遠大目標的決心與行動。嫦娥一號在十七大勝利閉幕之際成功發射升空,無疑是對中共十七大獻禮的最好禮物。

經濟領域:將帶動資訊、材料、能源、微機電、遙科學等其它新技術的提高,對於促進中國社會經濟的發展和人類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隨著我國空間技術的進步和深空探測的深入,對相關材料的需求必將促進相關行業、產業得到更大的發展。

同時,月球上特有的礦產資源和能源是對地球上礦產資源的補充和儲備,將對人類社會的可持續發展產生深遠的影響。月球表面具有極其豐富的太陽能,月壤中蘊藏的豐富的氦3也能提供新型核聚變的材料,應用前景廣闊。

軍事領域:表明我國的導彈技術\火箭技術都進入世界領先行列.

科技領域:將促進中國航天技術實現跨越式發展和中國基礎科學的全面發展。月球探測將推進宇宙學、比較行星學、月球科學、地球行星科學、空間物理學、材料科學、環境學等學科的發展,而這些學科的發展又將帶動更多學科的交叉滲透。

文化領域:嫦娥奔月的成功帶給中國人的是加快發展的堅定信心,通過**以各種形式傳播「嫦娥奔月」的科普知識、時代意義,公眾接受了氛圍良好的愛國主義教育和科學啟蒙。

人類對火星的探測有哪些

隨著空間技術的發展,人們利用空間探測器來對天體進行考察。從1964年到1977年,美國陸續對火星發 水手號 和 海盜號 兩個系列共8個探測器,其中特別是1971年11月,水手9號 對火星表面的大部分割槽域照了相,從而使人們對火星的表面有了比較完整 清晰的認識。1976年7月和9月,海盜1號 和 海盜...

人類對海洋的資源開發利用,還取得了那些巨大的成就

沿海各地根據自身區位優勢和特點,發展出形式多樣的產業叢集。如膠東半島的海水養殖和海產品精深加工產業叢集,舟山 福州等地的遠洋漁業產業叢集,天津 青島等地的海水淡化及綜合利用產業叢集,環渤海 長三角 珠三角的海洋工程裝備製造業叢集和涉海金融服務業叢集等等。在過去的40年中,我國已經形成了以海洋環境監測...

近代前期,各階層的探索取得了一系列成就但最終未能使中國實現近

這裡的近代前期我認為指1840年鴉片戰爭到辛亥革命前。農民階層領導太平天國,主要成就是三個,一是 田畝制度,二是洪仁玕的資政新篇,三是打擊清王朝。前兩者都是突破,都沒有成功。原因在於 戰亂環境 不符合實際。最後失敗是受到中外反動勢力的聯合絞殺。地主階層領導洋務運動,成就是建立了了初步的工業。北洋艦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