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驗經濟時代下,旅遊消費行為表現出了哪些新特徵

2021-03-19 18:19:46 字數 4649 閱讀 1614

1樓:匿名使用者

(一)旅遊消費具有共性——角色扮演的夢幻性

根據心理學理論,人們在不同的場合會扮演不同的角色。一個人在旅遊過程中扮演的則是旅遊者的角色。旅遊者的動機中存在著濃厚的幻想因素,這些幻想因素使得旅遊者角色具有夢幻性,即旅遊主體在旅遊過程中扮演的角色往往與其在常住地角色相差甚遠,具有某種程度的不可思議色彩。

旅遊者常表現出的反璞歸真的兒童稚氣角色、願望實現的成就者角色以及脫離現實的逃避者角色等。

在社會學理論體系中, 「反常態」理論和「神聖」理論也可以用來解釋旅遊體驗的「角色扮演的夢幻性」特點。

「反常態」指社會生活目標和實現生活目標的手段脫節後,給社會群體和社會個體帶來的精神頹廢、行為失常、缺乏生活目標,甚至社會道德敗壞等等異常狀態,是對世俗生活的一種消極的反應。由於社會生活目標和實現目標的手段脫節,人們失去了原有的心理平衡感,變得迷茫,產生緊張感。這就需要通過其他的手段來調節這種脫節帶來的失衡感。

各種形式的旅遊經歷也已被證明是調節這種失衡感的最常用的手段。

人們通過旅遊經歷來「逃避」或者獲得「目標實現」的體驗感。反常態使得旅遊者在旅遊中產生一種 「異種體驗」的渴望,在旅遊中就具體表現為「逃避者」和「反叛者」角色的出現。在旅遊消費中,「反常態」心理的驅使下旅遊者會產生與在常住地時迥然不同的消費行為,如:

願意為一次異域或遠途旅行支付高額的費用;在旅遊中購買各種紀念品經濟學**,吃昂貴的食品,完全超出了平時的生活預算,擺脫常住地的理性束縛並在無人相識的旅遊環境中放縱內心的追求,以夢幻的方式進行旅遊購買活動的。

「神聖」理論。社會學把人的生活分為「神聖」和「世俗」兩部分,認為「世俗世界」以單調和乏味為特徵,表現為「機械的分工」和「刻板的嚴守準則」;而「神聖世界」則呈現出一種「充滿活力 」的全新景象。「世俗世界」長時間的過分單調的刺激會給人們生理和心理帶來壓力,從而使人產生緊張感。

為了緩解或消除這種心理緊張,人們必須通過某種方式來獲得「新的活力」。

「神聖」驅使下的旅遊者的心態是積極的,他們希望通過旅遊經歷來考證生活的意義和存在價值,昇華宗教的信仰追求或者是追蹤某種文化的源頭,進而獲得「神聖」的體驗。不過這裡需要指出的是:人們之所以追求神聖,是因為要緩解「世俗生活」的單一性帶來的緊張感,是想通過感受「神聖世界」的新奇、變化和不可預見性來獲得一種心理補償。

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長時間過分的複雜也會導致過分單調的刺激,進而給人們的生理和心理帶來壓力。因此在「神聖」驅使下的旅遊者往往表現為一定形式的自我約束:其行為方式與其在常駐地的行為方式相差不遠,受其長期的生活方式和價值觀念等的影響。

但這兩類旅遊消費者都渴望通過旅遊獲得自己嚮往的某種「體驗感」,進而實現情緒調節的目的。他們都願意為這樣的體驗付出一定的代價,在旅遊歸來,「體驗感」還會在相當的一段時間內對他們產生影響,這影響波及個人消費,也刺激著下一次旅遊需求的產生。

(二)旅遊消費動機的個體差異

旅遊消費總是體現不同程度的夢幻性,但是,旅遊消費者所處的社會環境、個人的生活經歷、人生閱歷、價值觀、信仰等,使旅遊消費呈現出個體的差異性,行為的特殊性。如表1所示:

什麼是體驗經濟時代

2樓:

目前從美國到歐洲的整個發達社會經濟,正以發達的服務經濟為基礎,並緊跟「計算機資訊」時代,在逐步甚至大規模開展體驗經濟。體驗經濟被其稱為,繼農業經濟、工業經濟和服務經濟階段之後的第四個人類的經濟生活發展階段,或稱為服務經濟的延伸。從其工業到農業、計算機業、因特網、旅遊業、商業、服務業、餐飲業、娛樂業(影視、主題公園)等等各行業都在上演著體驗或體驗經濟,尤其是娛樂業已成為現在世界上成長最快的經濟領域。

農業經濟、工業經濟和服務經濟到體驗經濟之間的演進過程,就象母親為小孩過生日、準備生日蛋糕的進化過程。在農業經濟時代,母親是拿自家農場的麵粉、雞蛋等材料,親手做蛋糕,從頭忙到尾,成本不到1美元。到了工業經濟時代,母親到商店裡,花幾美元買混合好的盒裝粉回家,自己烘烤。

進入服務經濟時代,母親是向西點店或超市訂購做好的蛋糕,花費十幾美元。到了今天,母親不但不烘烤蛋糕,甚至不用費事自己辦生日晚會,而是花一百美元,將生日活動外包給一些公司,請他們為小孩籌辦一個難忘的生日晚會。這就是體驗經濟的誕生。

體驗經濟基本特徵

一、非生產性 體驗是一個人達到情緒、體力、精神的某一特定水平時,他意識中產生的一種美好感覺,它本身不是一種經濟產出,不能完全以清點的方式來量化,因而也不能象其它工作那樣創造出可以觸控的物品。

二、短週期性 一般規律下,農業經濟的生產週期最長,一般以年為單位,工業經濟的週期以月為單位,服務經濟的週期以天為單位,而體驗經濟是以小時為單位,有的甚至以分鐘為單位,如網際網路 。

三、互動性 農業經濟、工業經濟和服務經濟是賣方經濟,它們所有的經濟產出都停留在顧客之外,不與顧客發生關係;而體驗經濟則不然,因為任何一種體驗都是某個人身心體智狀態與那些籌劃事件之間的互動作用的結果,顧客全程參與其中。

四、不可替代性農業經濟對其經濟提供物--產品的需求要素是特點,工業經濟對其經濟提供物--商品的需求要素是特色,服務經濟對其經濟提供物--服務的需求要素是服務,而體驗經濟為其經濟提供物--體驗的需求要素是突出感受,這種感受是個性化的,在人與人之間、體驗與體驗之間有著本質的區別,因為沒有哪兩個人能夠得到完全相同的體驗徑歷。

五、深刻的烙印性 任何一次體驗都會給體驗者打上深刻的烙印,幾天、幾年、甚至終生。一次航海遠行、一次極地探險、一次峽谷漂流、一次乘筏衝浪、一次高空笨豬跳、一次洗頭按縻,所有這些,都會讓體驗者對體驗的回憶超越體驗本身。

六、經濟價值的高增進性一杯咖啡在家裡你自己衝,成本不過2毛錢,但在鮮花裝飾的走廊、伴隨著古典輕柔**和名家名畫裝飾的咖啡屋,一杯咖啡的**可能超過10元,你也認為物有所值;在家裡燒一盆洗頭水,成本不會超過一元,但在洗頭洗腳城找一下放鬆、快慰的感覺,一次可能會花上幾百元;截止目前,有幸進入太空旅遊的只有美國富翁丹尼斯.蒂託和南非商人馬克.沙特爾沃斯,他們各自為自己的太空體驗支付了 2000萬美元的天價。

而一個農民二畝地種一年的產值不過上千元,一個工人加班加點幹一個月的工資也不過千元。這就是體驗經濟,一種低投入高產出的暴利經濟。

體驗經濟與生產商

在體驗經濟中,生產商有六種增加消費者對自身產品需求的方法:

第一、將產品融入帶有體驗性的品牌之中。這意味著,創造一種品牌形象,強調消費者購買、使用或佔有該產品時的良好體驗,耐克鞋、哈雷摩托車都是這樣做的,著名的「intel inside」營銷攻勢的目標也是如此;

第二、隨著消費者對體驗的需求增加,他們對能夠幫助產生體驗的物品的需求也會增加。這時需要提供更多的刺激感覺的道具,如紀念品;

第三、在產品中加入更多的能引發消費者在感覺上的共鳴的元素;

第四、有意造成產品的短缺,激發消費者的佔有慾;

第五、組織產品俱樂部;

第六、發起有關產品的特別活動。

體驗經濟可以造成一種幻覺:企業把每一位消費者都看做獨特的個人,進而滿足他們的個性化需要。想一想去拉斯維加斯遊覽的經歷,在迪斯尼樂園遊玩的經歷,在硬石餐廳吃飯的經歷,以及在耐克城買鞋的經歷。

使交易成為記憶是新經濟的關鍵,這種新經濟面對的是那些在電腦和電視螢幕前長大的消費者。

體驗經濟與旅遊產業的審美

馬克思早就說過,憂心忡忡的窮人和滿眼是利害計較的珠寶商都無法欣賞珠寶的美,旅遊活動也是如此。葉朗先生在國內較早地提出:「旅遊,從本質上說,是一種審美活動。

離開審美,還談什麼旅遊?……旅遊活動就是審美活動。」于光遠先生同樣強調:

「旅遊是現代社會生活中居民的一種短期的特殊的生活方式。這種生活方式的特點是:異地性、業餘性和享受性。

」他們都強調了旅遊活動的休閒性與審美性,這是非常有見地的。我們從中國古代對「遊」字的解釋同樣可以獲得對旅遊活動的休閒與審美特徵的啟示。「遊」的字義在《說文》中如解釋為「旌之垂」,其本義是旌旗的垂落,自由自在地漂游,可引申為自由自在。

朱熹這樣解釋「遊」:「玩物適情」,意為愉悅中的生命體驗自由。由此我們可以這樣理解旅遊的含義:

人在旅途(旅),自由地體驗與欣賞(遊),旅遊的意義就是自由生命的自由體驗。前面所述伽達默爾論「節日」的意義也同樣適用於旅遊,旅遊正是人的真正自在自為的生活體驗。

旅遊需要休閒的狀態,旅遊需要自由的感受,旅遊需要藝術的想象,旅遊需要審美的情趣。阿爾卑斯山上山的公路上立著一塊提示牌:「慢慢走,請欣賞」,這正道出了旅遊的真諦。

日本著名美學家今道友信將審美知覺表述為「日常意識的垂直中斷」,這也可以作為旅遊狀態的描述。真正的旅遊者不應該是浮光掠影、走馬觀花、直奔目的地的匆匆過客,而應該是玩物適情、情與物遊、品味全過程的體驗者。這就需要我們在旅遊景觀的營造、旅遊服務的提供等各方面充分地考慮人的休閒、審美與體驗的需求。

如何提升旅遊景觀的審美境界,如何提升旅遊服務者自身的審美文化素質,如何引導旅遊者的審美情趣,已是人文旅遊刻不容緩的重要課題。

2023年美國戰略地平線llp公司的共同創始人約瑟夫·派恩和詹姆斯·吉爾摩撰寫的《體驗經濟》一書中將體驗定義為「企業以服務為舞臺,以商品為道具,以消費者為中心,創造能夠使消費者參與,值得消費者回憶的活動」,體驗經濟是通過滿足人們的各種體驗的一種全新的經濟形態。人類的經濟生活,自誕生之日起,經歷了農業經濟、工業經濟、服務經濟與體驗經濟4個發展階段。體驗已經逐漸成為繼農業經濟、工業經濟和服務經濟之後的一種主導型經濟形態。

越來越多的消費者渴望得到體驗,愈來愈多的企業精心設計、銷售經驗。在體驗經濟中,企業不再僅是銷售商品或服務,它提供最終體驗並充滿感情的力量,給顧客留下難以忘卻的愉悅記憶。

從這個角度上說,在體驗經濟時代,顧客每一次購買的產品或服務在本質上不再僅僅是實實在在的商品或服務,而是一種感覺,一種情緒上、體力上、智力上甚至精神上的體驗。旅遊是一種天然的體驗經濟,它作為人們求新、求異、求奇、求美、求知的一種重要途徑,本身就是一種體驗經濟。我們對旅遊活動的休閒、審美與體驗性質,應該有充分的認識,本刊願為**這些話題作出自己的努力。

有人認為,在市場經濟時代,為人民服務過時了,你怎么看

為人民服務是我們社會的宗旨,無論什麼時候都不會過時。在市場經濟時代,大力發展經濟,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也是為人民服務的表現之一。因為我們是為人民服務的,所以,我們如果有缺點,就不怕別人批評指出。不管是什麼人,誰向我們指出都行。只要你說得對,我們就改正。你說的辦法對人民有好處,我們就照你的辦。精兵簡政 這...

網際網路時代背景下的經濟形勢和前景分析是怎樣的

網際網路只是個平臺,線上對接線下,你可以把網際網路當作一個平臺,網際網路會影響一部分市場,但總體經濟肯定不是網際網路一個影響的。總體來看,網際網路長期的發展趨勢是,更加方便,智慧,人性化。以後一切生活相關的都會更見便捷和智慧。網際網路,始於1969年 己酉年 的美國,又稱因特網,是全球性的網路,是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