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二戰後德國的文化,二戰後的德國簡介

2021-03-19 18:19:46 字數 5013 閱讀 8049

1樓:悲觀又傷心

**和重新統一 (1945–1990)

2023年德國被分割槽佔領情況

主條目:2023年後的德國

戰爭使得德國死亡數百萬人,失去奧德河—尼斯河線以東大片領土,1200萬-1500萬德國人從過去的東部領土(東普魯士、 西里西亞、東波美拉尼亞和勃蘭登堡)和東歐其他地區(特別是 蘇臺德)被驅趕出來。德國所有大小城市都變成了廢墟。戰後德國和柏林被分成四塊,分別由英國、美國、蘇聯和法國分割槽佔領:

法國在西南部,英國在西北部,美國在南部,蘇聯在東部。

蘇聯對德國工業設施的掠奪、貨幣以及對其他一些問題的阻撓導致蘇聯與其它三盟國關係僵化以及冷戰開始,最終德國被**成兩個國家:由西方三盟國主導的德意志聯邦共和國,(即聯邦德國、西德)以及由蘇聯主導的德意志民主共和國(即民主德國、東德)。前德國首都柏林由於特殊原因,被分成 東柏林和西柏林。

西柏林是完全被東德領土包圍的西德飛地,有特殊國際法地位(東德官方首都稱呼"柏林"不包括西柏林)。蘇聯由2023年末開始操縱德國統一社會黨的成立,進一步鞏固了德國的**。2023年7月1日西方三盟國向聯邦德國州長移交法蘭克福檔案(frankfurter dokumente),把管轄權交還聯邦德國。

2023年5月23日,德意志聯邦共和國在西方佔領區成立,定都波恩,同時於2023年5月5日宣佈主權獨立。2023年10月7日,蘇佔區成立了德意志民主共和國,首都東柏林。丘吉爾曾經提出德國回覆到2023年前的憲法時代,免於國家**。

在玩著「柏林空運」遊戲的柏林孩童

冷戰中德國成為北大西洋公約與華沙條約的聚焦點。隨著西德的貨幣改革,蘇聯**1948-2023年試圖通過地面封鎖西柏林向西方三盟國施加壓力,使得美國使用後期由運輸機構成的空橋(luftbrücke)維持西柏林的供給。冷戰造成的西德與東德重新軍事化尤其使東德經濟背上了重大的負擔,隨之引起群眾向西德逃亡。

2023年6月17日在東柏林發生**,被蘇聯駐軍和東德人民警察鎮壓。2023年東德為了阻止公民向西德逃亡,在它的柏林管轄區界限上建造柏林牆。與此同時,蘇聯領導人,赫魯曉夫為了支援東德的獨立,號召從全社會主義陣營徵召技術工人和工程師支援因公民逃亡受損的東德工業。

西德在戰後快速恢復並再度崛起,成為歐洲新的重要經濟支柱。冷戰後期,聯邦德國開始了積極爭取國家重新統一的努力。隨著戈爾巴喬夫的上臺,蘇聯在東德立場的迅速軟化;加之民主德國內部激進派的響應和鼓動,在美國的支援和蘇聯的默許下,2023年,柏林牆拆除,2023年10月3日,以東德併入西德的方式兩德重新統一,加速了2023年共產主義在歐洲的崩潰。

德國並且重新成為主權國家。

西德自2023年5月9日加入北大西洋公約組織成員,並且是歐盟前身歐洲煤炭與鋼鐵共同體(europ?ische gemeinschaft für kohle und stahl)以及之後的歐洲經濟共同體(europ?ische wirtschaftsgemeinschaft)建立成員。

合併後的德國現在是歐洲以及歐盟中最重要的國家之一。

二戰後美英法在德國西部,蘇聯在德國東部駐有重兵。德國後來成為北約與華約對峙的最前線。當前北約盟國美國和英國仍在德國維持駐軍,其身份由北約部隊章程(德語:

nato-truppenstatut,英語:status of forces agreement)以及一套複雜的雙邊協議系統管轄。特別是美國在德國還駐有最強的一個裝甲師,並在德國擁有最大的海外空軍基地。

[編輯]

政治主條目:德國政治

德國自2023年起是一個採用議會民主的聯邦制國家,聯邦擁有一個兩院制的議會,各州有在教育、警察和其它方面上高度的獨立主權。

德國的國家元首是聯邦**(bundespr?sident),任期5年,由聯邦大會(bundesversammlung)間接選舉產生。聯邦大會由聯邦議會(bundestag)議員以及同樣數目的各州代表組成,專門選舉國家的元首。

**的權利受到限制,其角色大部分都是象徵性的。

德國聯邦議會由兩院組成,兩院一起組成了德國的立法機構。聯邦議會現擁有598席,代表由直選或間接選舉產生,任期4年,設有聯邦議會會長(bundestagspr?sident)一人,在國內外禮儀上享有僅次於聯邦**的第二高地位。

聯邦參議院(bundesrat)擁有69席,代表則來自16個聯邦州(bundesl?nder),參議院主席(bundesratspr?sident)由州總理輪流擔任,在國內外禮儀上享有第三高地位。

德國總理(bundeskanzler/in)雖然在國內外禮儀上僅享有第四高地位,卻是德國聯邦的**首腦。總理往往是議會多數黨的成員,由議會選舉產生。聯邦**設副總理一人,目前由勞動與社會部長(bunde**inister für arbeit und soziales)兼任。

現行的基本法(grundgesetz)力圖避免重蹈魏瑪共和國的覆轍,規定了例如總理的間接產生、政黨必需獲得5%選票或3個直選席位才能進入議會、只有下院全體議員都同意繼任者之後才能免去總理、軍隊除救援外不許使用於國內事務等等。也正因為如此,到目前為止的歷屆德國**都是聯合內閣。此外基本法中的1至20款(「人的尊嚴不可被侵犯」等)被看做是不許被更改的部分。

德國聯邦的憲法體制(ve***ssungsrecht)由基本法、統一協議(einigungsvertrag)以及其它國際協議組成,各州另外有自己的憲法,但受聯邦憲法體制約束。

德國擁有一個分立的聯邦司法系統,且違憲審查權採集中制,故設有聯邦憲法法院、聯邦最高行政法院、聯邦最高普通法院以及對財政、勞工以及社會議題方面有管轄權的法院。又因為德國為歐洲共同體的成員,歐洲法院(europ?ischer gerichtshof)的判決對其有拘束性。

,各州另外設有州憲法法院(landesve***ssungsgericht)。公民在充分理由情況下可以通過行政訴訟撤銷或廢止**行政的行政行為,通過憲法訴訟解除**立法,通過歐洲法院確保歐體與歐盟條約適用的一致性,這樣就確保了憲法解釋的統一性、歐盟條約在全歐洲解釋的統一性並保護了公民的基本權利。

文化主條目:德國文化

德國對世界文化貢獻良多。德國是多位著名**家的搖籃,如貝多芬、**、勃拉姆斯和瓦格納等;著名的詩人則有歌德,海涅和席勒;哲學家有康德、黑格爾、費爾巴哈、馬克思和尼采,以及科學家如愛因斯坦,馬克斯·普朗克,卡爾·弗里德里希·高斯等。至今德國科學家一共獲得了超過60項諾貝爾物理、化學和生理醫學獎。

德國是導彈、火箭的發源地,也是現代計算機技術的創始人馮·諾依曼的祖國。

德國官方語言是德語,屬於印歐語系、日耳曼語族。

德國是多種思想的發源地。

19世紀在德國誕生了世界上第一個共產黨--德國社會民主工黨,這是馬克思親自建立的,第一國際也產生於德國。馬克思死後,德國社會民主工黨中的一部分人放棄階級鬥爭,走議會路線,被列寧抨擊為「修正主義」,在此基礎上產生了第二國際,德國是歐洲第二國際的大本營。由此可見德國工人運動和社會主義的傳統極為深厚。

20世紀30年代,在希特勒策動下,德國成為國家社會主義的發源地。

德國法典是有世界重大影響的法典,它和法國《拿破崙法典》構成大陸法系的基石。

德國擁有優秀的現代陸軍傳統,其軍制為日本、中國等學習西方現代軍事的國家所效仿。尤其是德國的參謀部系統相當先進,它是世界上最先建立完善的參謀部系統的國家。德國陸軍的技戰術在世界處於領先地位,其坦克閃電戰術屬於世界首創。

德國海軍傳統不如英美深厚,但其潛艇部隊訓練有素,技戰術屬於世界領先水平。

二戰後的德國簡介

2樓:湯姆遜衝鋒槍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德國作為戰敗國,被當時國際兩大陣營的老大——美國和前蘇聯接管,從中修起一面柏林牆,把德國分成了東德和西德,美國控制的是西德。不過90年以後柏林牆被推倒,東德西德又合併,於是成為現在的德國。

雖然合併,但是東西德經濟差距還是不小,每年前西德要補助給前東德500億歐元左右的資金。

2023年5月8日希特勒無條件投降。根據《克里米亞宣告》和《波茨坦協定》規定,戰敗的德國應該成為一個統

一、獨立、愛好和平與民主的國家,在這樣的國家沒有出現以前,德國暫由蘇聯、美國、英國和法國四國分割槽佔領,首都柏林也由四國分割槽管制。

由於東西方盟國的立場、目的和利益不同,對各項協議都作了有利於自己的解釋,就德國的統一和柏林問題等,四國及其佔領區的各派政治力量了激烈複雜的鬥爭。2023年6月,美、英、法三國佔領區合併,並於2023年5月23日單獨成立了德意志聯邦共和國,簡稱聯邦德國或西德,9月20日阿登納組成第一屆聯邦**;同年10月7日,蘇聯佔領區也宣告成立了德意志民主共和國,簡稱民主德國或東德。自此,統一的德意志國家一分為二,在世界舞臺上同時出現兩個德國。

兩個德國均是主權國家,都獲得了許多國家的承認,並與之建立了外交關係;2023年又同時被接納為聯合國的成員國;雙方又都參加了不同性質的軍事、政治、經濟集團。近年來,兩國之間的關係已有所改善,2023年簽訂了《關係基礎條約》,各自承認對方為主權國家,相互建立正常的睦鄰關係,互設常駐代表機構;兩國領導人進行互訪,就兩國關係和國際問題交換意見。兩個德國要不要統一,在什麼基礎上實現統一,應由兩國人民自己決定。

「西柏林問題」是怎麼回事?

柏林原稱「大柏林市」,第二次世界大戰前為德國的首都。戰後,根據有關國際協定,柏林同整個德國一樣被蘇、美、英、法四國分割槽佔領,初期還設有統一的反法西斯市**。2023年,美、英、法佔領區合併,成立了「三聯佔區」;同年,蘇聯佔領的東部地區成立了大柏林臨時民主**;2023年,西方三國又在西部搞市議會選舉,組成西柏林市**。

至此,一個完整的柏林**成東、西柏林兩部分。西柏林座落在民主德國境內,成了「孤島城市」;東柏林為德意志民主共和國首都。

西柏林面積為480平方公里,佔整個柏林的54%,2023年有人口190萬,是全柏林人口的62%。西柏林是一個不獨立立的特殊政治單位。它遠距離聯邦德國,最近距離也有180公里。

它與西德的交通聯絡,有航空線三條(稱為空中走廊)、鐵路三條、公路三條和二條水路。它雖然在司法、經濟、財政、貨幣和社會制度等方面同聯邦德國一體化,西德在國際組織和國際會議中可代表西柏林的利益,但不是西德的組成部分;儘管它也成立了市**,但仍處於西方三**事佔領之下,美、英、法三國還是西柏林的最高當局。四國的軍事車輛仍可以在整個柏林市巡邏。

由於蘇、美、英、法四國及兩個德國的立場、利益不同,東西方就有關西柏林的主權及其重大問題了激烈鬥爭,兩個柏林也同兩個德國一樣在六十年代初以前關係非常緊張,特別是2023年8月民主德國在西柏林周圍修築「柏林牆」後,柏林的緊張局勢達到了頂峰。後來隨著兩個德國關係的不斷改善,特別是2023年9月四國簽訂了「四方協定」後,柏林局勢有所緩和。但由於各方對關協定條文均作有利於自己的解釋,因此,雙方圍繞柏林的地位等問題仍不時發生爭執。

二戰後是怎麼瓜分德國的,二戰德國戰敗後,被瓜分了嗎。現在的德國是怎麼來的。

看看這bai 個,du還zhi是地圖 dao來的 專生動屬 被蘇聯和美國分割槽管制,分為東德和西德,並由一道牆一分為二,叫做柏林牆,也是美蘇冷戰的前哨 二戰德國戰敗後,被瓜分了嗎。現在的德國是怎麼來的。談不上瓜copy分。根據盟軍的協議,攻打柏林由蘇聯人單獨完成,但是佔領柏林必須由美國,英國,法國,...

二戰後至今國際政治格局的演變,二戰後世界政治格局的演變過程總 結。

二戰前夕召開的雅爾塔會議,是二戰之後國際從凡爾賽 華盛頓體系轉變內為雅爾塔體系。容 由於二戰後西歐各國經濟能力大幅度削弱,美國為了穩定自己得霸權不讓新興的社會主義國家蘇聯奪走,美國國務卿馬歇爾提出馬歇爾計劃,對西歐各國經濟上的援助。並且與歐洲各國建立了以美國為首得 北大西洋公約組織 稱北約。而以蘇聯...

二戰後的社會主義國家有幾個,二戰後除了蘇聯外還有十五個社會主義國家,是哪幾個?

二戰前成為社會主義國家並且經歷了二戰還存在,以及二戰後陸續出現國的社會主義國家共有25個。按照中國的觀點,當今的社會主義國家只剩下五個 中華人民共和國 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 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 寮國人民民主共和國 古巴共和國。二戰前後都存在的社會主義國家有 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 捷克斯洛伐克社會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