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紀80年代以來日本社會出現了什麼新特徵

2021-03-19 18:20:02 字數 3231 閱讀 7004

1樓:匿名使用者

提出實現「政治大國」的戰略口號,謀求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和世界政治大國地位

日本的經濟特點是____

2樓:小內要跳了

二戰以後是製造業迅速發展的經濟時代,適應製造業發展成長起來的日本市場經濟模式,表現出對製造業的適應性和競爭力優勢。 20世紀80年代以來,日本經濟長期不景氣的原因,從深層次上看,實質上是一個日本的市場經濟模式在新經濟時代的失靈問題。從調整模式的角度進行制度和結構的改革來對應新經濟的挑戰,不僅是日本面臨的問題,也是值得中國經濟發展中借鑑的問題。

曾被譽為創造了亞洲奇蹟的日本市場經濟模式,在20世紀80年代以前表現出強大的增長和競爭活力,而在20世紀90年代以來的新一輪的高科技產業發展中卻顯得對應遲鈍,缺乏競爭活力。在短時間內將成功與失敗兩面的先後展現,為我們全面認識日本市場經濟模式提供了正反兩面資料。中國和日本同屬於東亞文化背景下的國家,在經濟模式與發展戰略的選擇上有許多相似之處。

全面的認識日本市場經濟模式對於中國的經濟發展有借鑑意義。

一、創造了製造業輝煌的日本市場經濟模式

從制度看,市場經濟是現代世界各國普遍採用的經濟制度,從模式看,同樣的市場經濟制度卻在不同國家和地區表現為不同的發展模式。同樣的制度之所以表現為不同的模式,就在於構成經濟制度和經濟增長要素在不同的文化背景和特定的歷史條件下采取了不同的組合。日本的市場經濟模式在二戰後經過60年代的經濟恢復,在80年代的高速增長中,逐漸定型。

從構成經濟增長的各要素的關係看,日本市場經濟模式有以下一些特徵:

1、從市場與**的關係看,是典型的**導向型市場經濟模式

從所有制的角度看,日本的市場經濟屬於資本主義體系的市場經濟。從市場與**的關係看,日本的市場經濟屬於**導向型市場經濟。從大範圍來看,具有西方文化背景的西歐和北美的市場經濟大都屬於市場導向型市場經濟,具有東亞文化背景的東亞地區的市場經濟大都屬於**導向型的市場經濟模式。

而日本的市場經濟則是東亞地區最典型的**導向型市場經濟。

從明治維新開始,日本是亞洲地區最早從封建社會走向資本主義社會的國家。二戰之後,也是最早以**導向的市場經濟模式實現經濟高速增長的國家。 **導向型的市場經濟主要表現為**對社會資源的配置方向和配置方式具有更大的權利。

日本**對社會資源配置的調控,主要通過這樣一些途徑來進行。

一是運用產業政策誘導社會資源向**調控的領域和方向配置。從戰後50年代重點發展纖維等輕工業,到60年代重點發展鋼鐵和化學工業,從80年代轉向重點發展電器機械和汽車業,到90年代發展電子機械和資訊產業的選擇,每一次產業的轉換選擇,都是在**產業政策的誘導下進行的。

二是通過**與企業之間建立的「保護」關係,保證企業投資和管理符合**的產業調控的方向。日本**與企業的關係,並不是歐美國家那種純粹的納稅關係。日本**與企業之間,有一種約定俗成的指導和保護的關係。

**與企業的關係,不僅表現在一系列政策指導上,還表現在人際關係上。如在日本存在的「神仙下凡」制度,就是從人際關係方面加強了**對企業指導。在日本存在著論資排輩年功序列制的**升遷制度,由於越往高層,其職位越少。

為了解決到一定年限需要提升的**,而沒有空缺職位的矛盾,採取了從**派到企業任職的制度。這種制度就是所謂的「神仙下凡」。大量****「下凡」到企業,從人際關係上強化了**與企業之間的聯絡。

三是運用**計劃和財政政策對社會資源進行直接配置。日本**對社會資源的直接配置主要表現為兩大方面。一是80年代末經濟不景氣以來,通過發行國債來刺激經濟增長。

其次就是從50年代開始的每10年制定一次的「國土開發綜合計劃」。為了解決地區之間經濟發展的不平衡,推行的國土綜合開發計劃,是日本**按照計劃對開發地區進行直接投資的計劃。儘管這種投資主要是基礎設施的投資,但對整個社會資源的配置具有一定引導作用。

2、從國際與國內市場看, 是對國際市場高度依賴的外向型經濟

由於兩大原因,使日本的市場經濟表現對國際市場的高度依賴性:一是國內資源的短缺。二戰後日本推進大規模的製造業發展過程中,必須大量進口原料和能源。

日本對海外能源的依賴程度高達87%,美國是20%,英國9.3%,西德57.7%,法國80.

3%,遠高於其他發達國家。為了解決在大量進口中形成對外匯的大量需求和實現國際收支平衡的需要,在增加進口的同時,必須增加出口。所以對國際市場的高度依賴性,就成為日本市場經濟發展不可缺少的條件。

二是二戰之後支撐日本經濟發展所需要的技術和資本的積累,也需要在引進中進行。這些因素使得日本的市場從一開始,就表現出很高的開放性。

從50年代開始,日本就確立了「**立國」 的經濟發展戰略。特別是在60到80年代,日本利用歐美國家和西歐國家進行產業調整的機會,抓住有利時機逐步建立和完善了對外**體制,實現了國內市場與國家市場的接軌。不斷根據國際市場的需求變化,根據互補優勢原則,確定產業發展重點,不斷調整出口**結構,在較短的時間內,使日本經濟在國家分工體系中充分利用國際市場資源方面表現出明顯優勢和強大的競爭力。

戰後日本市場經濟發展過程,是一個不斷在「**立國」戰略指導下走向國際化的過程。從50年代開始這個過程經歷了三個時期:

第一次國際化(2023年~2023年)是以振興出口和促進產業合理化為目標的國際化。處於戰後恢復時期的日本經濟,採取了振興出口,限制進口的國際化政策。

第二次國際化(2023年~2023年)是適應國際經濟自由化而進行的。在這一時期,日本經濟進一步走向自由化的過程經歷了三步。在60年代以前實行的主要是限制外資進入重點產業扶持的政策,通過關稅和數量限制來限制進口。

第二步是從限制進口走向**自由化時期。第三步是從**自由化走向資本投資的自由化。

第三次國際化(70年代到90年代)是以解決**摩擦政策對應為主要內容的國際化。日本的**收支自2023年起完全盈餘化,70年代後期對歐美的**盈餘呈現劇增,如何對應**摩擦成為日本外貿政策的中心。

3、從宗法關係與市場關係混合中生成的企業制度,是一種團隊精神很強的企業制度

在80年代,人們總結日本經濟高速發展成功的經驗中,曾將充滿團隊精神日本企業制度作為主要經驗予以研究。高度敬業和充滿團隊的企業精神是如何形成的,這曾是理論界關注的一個熱門話題。日本企業高度敬業的團隊精神來自其特有的企業制度。

這種企業制度從總體上看,是由兩種力量或兩種因素相互作用的結果。即從封建社會遺留下來的宗法依附關係與市場競爭關係相互作用的結果。

3樓:絢爛清晨

日本從國外進口大量的原料和燃料,如煤﹑鐵礦,然後依靠科學技術和充足的勞動力資源,對進口的原料進行加工,製成工業品大量出口,形成了(以加工**為主的經濟)

4樓:紫衣士

人力資本要素在經濟發展中起強大的推動作用

5樓:heart指尖流逝

進口原料,加工,出口成品

20世紀60年代美國的社會狀況20世紀60年代的美國概況

1 種族平等 約翰遜時代是美國爭取種族平等的分水嶺。約翰遜 幫助美國黑人清除了獲取平等公民身份的法律障礙,從法律上摧毀了種族隔離體系,尤其是大大緩和了南部地區的種族矛盾,為20 世紀70 年代北部資本和外國資本大舉南下,南部經濟的起飛創造了有利環境。2 醫療衛生水準大幅提升。在醫療領域,1965 年...

20世紀30年代的日照,20世紀30年代的日照

樓上的說的很全了,我幫你精簡 一下換2分。1913年2月,日照隸屬膠東道。1925年冬,改屬琅琊道。1928年撤道制直屬於山東省 1936年2月,隸屬山東省第三行政督察專員公署。抗日戰爭時期,國民黨日照縣 仍隸屬該公署。1940年3月16日,中共領導下的日照縣抗日民主 成立。1941年1月,隸屬莒 ...

20世紀20年代中國歷史背景,中國20世紀20年代的時代背景是什麼樣的

中國被列強瓜分1912年辛亥革命之前 社會資本主義發展不是很快辛亥革命後 民主共和觀念深入人心 中國社會上舊的封建習俗與思想也開始變更而且 20年代 帝國主義忙於第一次世界大戰 給中國的發展無形中減少了不小的阻力減輕了對中國的掠奪 中國20世紀20年代的時代背景是什麼樣的 時期的中國相對落後,但是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