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怎樣參與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

2021-03-19 18:20:13 字數 4804 閱讀 2880

1樓:匿名使用者

現代科學技術與文化知識對於農村社會政治經濟的影響作用已經愈發顯著。大學生群體作為文化知識傳承與創新的主導力量,如何在迴應新農村建設對人才的期盼中,為自身發展尋求最佳定位,也為農村經濟發展做出應有貢獻,應該是我們關注和研究的課題。

一、從「知青下鄉運動」到「新農村建設」

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是一項涉及農村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和黨的建設的綜合性工程,是積極推進改革開放、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和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具體要求,同時也是一項促進就業的積極政策。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一個根本前提,是要造就一批有理想、有文化、懂科學、善管理的新型農民,基於這一前提,廣闊的農村沃土需要和呼喚廣大大學生立足新的起點、展現新的風貌,肩負起時代賦予的重任,為新農村建設建功立業。

我們倡導新一代知識青年繼續傳承中國知識分子勇於承擔、無私奉獻的優良傳統,義無反顧地擔當起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重任,同時,也要用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客觀分析當年的「知識青年上山下鄉運動」,進而對當下新農村建設與大學生的歷史使命作整體的把握,使之沿著正確的軌道健康發展。

歷時20餘年的知識青年上山下鄉運動起源於20世紀50年代中期,隨著當時我國城鎮就業壓力的增大,而農村又需要有文化的知識青年,國家開始鼓勵部分城鎮知識青年支援農村和邊疆建設,這與當前國家面臨的就業形勢在歷史條件上有一定的相似之處。應當客觀地指出,文革前早期的知識青年上山下鄉是基於拓寬就業途徑、支援農村建設的指導思想和知識青年自覺自願的行動,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國家的就業壓力,並且,知青在傳播文化科學知識,推動農業發展方面都做出了一定的貢獻。因而,這一時期的知青下鄉工作總體是健康的。

但不幸的是,知青下鄉在後期「文革」特定的歷史條件下,政治色彩日益突出,上山下鄉被作為培養革命事業**人的必然途徑,最終演變成了史無前例的政治運動的組成部分。這一沉痛的歷史教訓值得我們汲取。

對歷史和現實的客觀分析表明,「文革」期間知青下鄉與當前我們倡導的大學生投身新農村建設存在著本質的區別。首先,前者借力於政治手段,帶有明顯的強制力。後者則是倡導運用非強制力的市場經濟方法,按照市場需求與實現大學生自我價值相統一的導向,吸引大學生自覺自願地支援農村基層建設;其次,文革期間的知識青年上山下鄉是在我國長期推行的單一呆板的計劃經濟體制背景下,囿於所有制的限制,使知青下鄉之路越走越窄。

而當代大學生投身新農村建設,則是在充滿生機活力的改革開放大好形勢之下,多元就業觀念、靈活就業模式和**行為的有力政策支援,為大學畢業生在農村施展才華提供了寬廣的前景;第三,文革期間上山下鄉的約1700萬知識青年,其文化程度多為初、高中畢業生,加之「再教育」理論的影響,多以從事繁重體力勞動為主,青年們所接受的鍛鍊是以喪失正規教育和正常就業為代價的,很難發揮知識對農民的反哺作用。而今大學生到農村就業,則是要把自己所掌握的專業技術知識轉化成為推動新農村建設的槓桿與動力。就業問題顯然是一個經濟範疇,歷史經驗證明,試圖通過政治干預下的知青運動來解決大學生就業問題,是對經濟規律的違背,作為一種權宜之計和短期行為,其路徑只能越走越窄,進而損害個人、殃及社會,最終造成更嚴重的政治問題,因而是不可取的。

總之,深刻認識「知青上山下鄉運動」與當代大學生投身農村建設的區別,有助於我們準確理解和把握大學生投身新農村建設的現實意義和必將產生的歷史意義。

二、從人力資源到人力資本

人是發展農業、建設新農村的最重要的資源,是生產力中的決定性因素。而知識型勞動者所具有的能力應該有機會創造出更多的使用價值。大學生作為一種寶貴的人力資源,應當是農村經濟社會發展中富有驅動力的知識群體,是一支先進生產力。

為發揮大學生在新農村建設中的先進生產力作用,有必要立足當前國家經濟與社會發展現實,依據市場經濟的規律和國家長遠發展規劃,把大學生投身農村建設列入長遠的勞動發展和勞動力資源轉移計劃。應當注意到,城市化道路雖然是世界發展的總趨勢和國家現代化發展的要求,但城市化建設畢竟是一個漸進的過程,特別是基於我國這樣一個尚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發展中國家的國情來看,農村人口占全國總人口的80%以上,這樣的國情決定了要真正消除城鄉差距將是一個漫長的歷史過程。在當前工業化、城鎮化加速的背景下,城鄉差距也在不斷擴大,2023年,農民的人均純收入是3255元,城鎮居民的可支配收入為10493元,兩者的收入比為3.

22:1。與此同時,農村現代化建設以及文教、衛生等社會事業也與城市存在著巨大的差距,農村社會與農業經濟發展對各類專業人才的需求日益迫切。

相形之下,大批城市青年特別是大學畢業生則滯留城市,更加劇了城市就業崗位的稀缺狀況。這種「無業可就」和「有業不就」的雙重就業格局,非常值得**和大學生的深思。因為,人力資源只有在有機會創造價值的時候才能轉化成為人力資本。

特別是對於我們這樣一個高等教育大眾化程度相對偏低的國家而言,高知識群體人力資源的閒置會增加社會成本,降低勞動生產力。長此以往,有可能造成大學生社會責任心的缺失,乃至影響社會價值觀的塑造與社會文化思潮的取捨。所以,**要統籌規劃畢業生資源的開發利用,把畢業生支援農村建設納入國民經濟及社會發展的階段目標來從長計議,進而促**力資源到人力資本的轉化。

一是要把引導大學生投身新農村建設作為一項人才投資工程列入新農村建設的人力資源成本,對參加農村建設的大學生在工作條件、生活條件和政治福利待遇方面給予必要的長效物質支援;二是藉助市場規則,為大學生創造農村發展機遇。按照誰投資、誰受益的原則,吸引大學畢業生自覺投身新農村建設;三是制定和實施積極的農村就業政策,在勞動人事制度、戶籍管理、檔案管理、社會保障等政策導向上,為大學生消除後顧之憂,從而實現新農村目標下大學生自我追求與政策導向的和諧統一。

三、從知識汲取到知識反哺

在知識經濟時代,知識已經成為社會生產力諸要素中起決定性作用的主導因素。生產力要素的這種變革,要求國家在實施城市反哺農村、工業反哺農業新農村發展戰略的同時,採取知識反哺農民的策略,進而發揮知識要素對於新農村建設的推動作用。目前,我國農民的科學知識素養水平還較低,尤其是職業技能普遍缺乏,在農村4.

97億勞動力中,受過職業技術培訓的不足5%,受過技能培訓的僅為1%。由此可見,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關鍵在於要培養一批懂科學、有知識的新型農民。說大學生是先進生產力,是因為大學生是學習、理解和傳播人類與民族文化的先進代表,能把文明的程序呈現給農民,並在與新農村建設互動的環境中用知識反哺農民,以簡捷、高效、科學的手段把人類知識成果普及給農民,進而促進新型農民的成長,催生新的農村精神的形成。

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指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是我國現代化建設中的重大歷史任務,要按照「生產發展、生活富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要求,紮實穩步地加以推進。」這20字方針非常明確地提出了新形勢下農村經濟、政治、文化和社會發展的目標和要求,進而也為大學生投身新農村建設指明瞭定位和切入點。新農村建設作為一項涵蓋農業、資源、環境、人口、教育、衛生等多領域的龐大系統工程,需要多學科、多專業、多渠道、多形式的智力資源輸入,從而提供了大學生為農村建設施展才華的寬廣舞臺。

生產發展是建設新農村的物質基礎和基本前提。當前制約農村發展生產的因素一是專業技術人才缺乏,二是農村基層幹部和農民群眾文化技術水平較低,三是專業化、規模化程度不高。這就需要一大批懂科學知識、有技術專長的大學生投身農村鄉鎮企業和農業生產建設,改變傳統落後農業增長方式,構建以現代農業為基礎、以農村工業為主導、以服務業為紐帶的產業發展新格局,致力於農業生產方式的合作化、生產工具的機械化、面向市場,走區域化種植、規模化生產、集約化和產業化經營的道路,不斷提高科技進步對農業生產發展的貢獻率。

生活富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是建設新農村的必然要求和標誌性體現。其內涵就是要千方百計促進農民增加收入;就是要大力改善農村教育、文化、醫療、社會保障、基礎設施條件;就是要營造生態環境良好、生活環境優美的美好農民家園。這意味著,創造農村居民寬裕、殷實的生活圖景,需要大學生用智慧和汗水去描繪;普及農村九年義務教育、掃盲教育、職業教育需要大學生用知識去反哺農民父老鄉親;改善農村醫療衛生條件需要大學生用專長來造福農民百姓;發展農村新文化需要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的青年知識分子為之提供強大的精神動力和智力支援;營造村容整潔的農村生活環境,需要大學生在完善農村基礎設施、水電、道路、通訊、廣播、電信等多方面各盡所能。

管理民主是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政治和組織保障。作為新農村建設的重要任務之一,農村基層民主政治建設,需要通過健全和完善民主選舉、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等村民自治機制和增強農民群眾的主人翁意識來實現。這就需要一批政治可靠、業務精通、德才兼備的大學生投身和參與農村基層管理,為新農村建設提供管理人才支撐,並能夠承擔起農村基層組織建設和黨員先進性教育的政治重任,做好新形勢下的群眾工作,不斷增強基層黨組織的創造力、凝聚力和戰鬥力。

總之,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所面臨的諸多課題和重任,有賴於大批受過高等教育的專門人才承擔起以知識反哺農民的重任

大學生如何為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做貢獻

2樓:匿名使用者

大學生應該響應國家新農村建設的號召。

1、做現代農業的有效推進者

大學生作為先進文化的承載者,責無旁貸地要站在了培訓和教育新型農民的第一線,這既是一種挑戰也是一種機會。大學生走進農村應根據各自的情況在培訓農民致富和培訓農民推進農村現代化經營管理,以及培訓農民發展經濟等方面有所作為。同時,現代農業的發展離不開村級民主建設,大學生應該做農村民主建設和管理的創新者,利用自己的知識優勢把創新精神貫徹到每一個工作細節當中。

2、成為農村的有用之才

大學生要勇敢接受時代賦予自己的歷史使命,成為無愧於時代、高素質的創新型人才。「機遇不是明天,也不是後天,就是現在!用我們的知識,去服務新農村建設,成為新農村建設中的有用之才也是實現自身人生價值的有效途徑之一。

只有農村發展了我們的國家才是真正的發展,只有農民富裕了我們的國家才是真正的富裕。相信大學生的參與,新農村建設一定會如虎添翼,發展的更好、更快!

3、時刻保持清醒的頭腦

面對大好機遇,身為大學生的我們應保持清醒頭腦,堅持市場調節和國家需要相統一,尊重價值規律,不隨波逐流,西部需要人才,東部也需人才,跟據實際情況綜合考慮就業去向。不要一窩蜂地當西部志願者,造成國家教育資源和人力資源巨大浪費大學生是年輕的一代,應樹立正確就業觀念,與世俱進,提高認識,拼棄錯誤就業觀念不斷充實頭腦、活躍思維、加強修養,用政治理論武裝頭腦。無論身處何地,都要自尊自愛,保持一箇中國人優秀形象,防止我國出現人才流失;時刻等待祖國的重用,克服祖國發展的障礙,必能實現自我價值與社會價值的統一。

大學生怎樣樹立社會主義法制觀念,大學生如何樹立社會主義法治觀念?

大學來生是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建設的自 重要力量,bai必須加強社會du主義法律修養。不僅要學習zhi法律知識,掌dao握法律方法,參與法律實踐,培養社會主義法律思維方式,而且要樹立法律信仰,宣傳法律知識,敢於同違法犯罪行為作鬥爭,自覺維護社會主義法律權威。大學生如何樹立社會主義法治觀念?大學生是社會主...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大學生應該堅持怎樣的理想

人生的價值與意義是自己賦予的,其它任何人強加給你的都不是你的人生,而是別人的人生,所以要想知道人生為何,只有問問你自己的心,心之所至,就是你人生的方向,不要用別人的標準要求自己,否則你永遠是舞臺上的舞者,用一生的時間去演繹別人,這是人生最大的悲哀!適合你的才是最好的,能讓你感受到快樂的,就是指引你幸...

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基本要求及重大意義

一張白紙!怎麼建設?沒有方法建設!沒有符合意願!沒有任何義意!等我來提方案!等老百姓自己來建設!才有實在義意!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重大意義是什麼?十一五 期間,解決好 三農 問題仍然是全黨工作的重中之重。為此,十一五 規劃明確提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重大歷史任務,其重大意義在於 第一,建設社會主義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