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農家生態旅遊主要模式中存在什麼問題

2021-03-19 18:20:30 字數 5134 閱讀 1089

1樓:中國農業出版社

隨著全球生態農業休閒度假旅遊大發展時代的到來,我國國內許多地方也都開發了基於農家生態鏈的休閒農業,例如聯合國環境署命名為「全球生態500佳」的浙江奉化滕頭村、北京大興縣留民營生態農場、遼寧盤錦西安生態養殖場等,特別是在一些大、中城市周邊,以生態農業為特色的休閒旅遊已經成為城市近郊遊的重要組成部分。但在發展過程中,暴露出許多共性的問題值得我們考慮:

(1)脫離農業經營。如有些休閒農業園以農業的名義徵地,然後搞房地產開發,嚴重偏離了主題,往往是人氣沒有增加、地皮沒有增值、收入沒有增長,結果只能是低價轉讓或者關門了事。

(2)模式過於單一雷同,缺乏創新。我國目前大多數休閒農業的產品基本上都停留在吃農家飯、幹農家活、住農家院,再附送一些採摘活動的層次,各專案之間沒有差異。僅北京一地,就有順義的「三高」、昌平的「小湯山」、朝陽的「朝來」、海淀的「錦繡大地」等數家的產品類似,導致市場吸引力的相對下降和相互間競爭的加劇。

(3)缺乏特色。遊客到農家生態遊景點後,往往花費不大,除了少量娛樂和餐飲外,不再有其他的消費,導致景區雖然熱鬧非凡,但最後一盤點還不夠運營費用的。分析原因,造成消費乏力的原因不是遊客的消費能力不足,而是可供選擇的商品較少,許多旅遊產品缺乏特色,遊客有錢花不出去。

(4)受自然氣候條件、農事季節的影響。休閒農業旅遊時間具有明顯的季節性,特別是在北方,淡旺季的反差非常明顯。同時由於客源群體主要是城市人口,週一到週五的生意往往比較冷清,週末又人滿為患,接待能力顯得不足。

目前我國農家生態旅遊發展中存在哪些問題?

2樓:中國農業出版社

(1)經營理念落後,產品缺乏品牌特色和文化內涵。農家生態旅遊的經營者文化素質普遍偏低,經營理念相對落後。目前,農家生態旅遊的經營主體是農民,因其文化素質不高,加之小農思想影響,使得農民的思維特徵偏於實用理性,只注重自身經濟效益,卻無視社會經濟效益,對於農家生態旅遊的發展缺乏全域性和長遠的考慮。

特色和品牌是吸引遊客的關鍵因素,農家生態旅遊開發的初衷,就是為了給城市居民提供一種變換城市生活方式的環境,提供一個認識農村的機會。而事實上,現在農家生態旅遊經營農戶的經營理念雷同化的傾向嚴重,品牌意識淡薄,旅遊產品文化含量低。提供的休閒旅遊產品內容單調,僅限於麻將、棋牌、卡拉ok等娛樂產品,缺乏品位和個性化色彩;對生態文化、鄉土文化、鄉村民俗等文化內涵沒有深入挖掘。

遊客在旅遊活動中缺少健康的娛樂休閒專案和健身的參與性活動及文化的學習性活動。這就忽視了當代遊客的多元娛樂需求和追求健康雅緻型消費方式的潛在需要,導致遊客消費方式呈現快進快出的淺層旅遊狀態,重遊率低,不能適應現代旅遊市場的需求。

(2)經營資金缺乏,缺少統一規劃。現階段我國的農家生態旅遊經營大多以家庭為單位開展經營活動,所以在資金投入方面有一定難度。由於業主前期投資較大,資金**緩慢,而遊客品位要求越來越高,加之經營專案無特色,再投入乏力,久無變化,部分生意萎縮,甚至難以維持經營。

由於缺乏對地理位置、自身資源、本地政策、市場需求、基礎設施、鄉村民俗的調研,及對環境承載力的評估,導致經營農戶盲目投資上專案,所開發的旅遊產品沒有進行科學的可行性論證。有些地方在開發建設上脫離了樸素、自然、協調的基本原則,片面追求規模大和現代化,不僅脫離了農家生態旅遊的內涵,而且破壞了環境和諧,從而降低了旅遊吸引力。

(3)管理體制不健全,服務水平參差不齊。目前,農家生態旅遊尚未納入旅遊或工商部門的正式管理範圍之內,也未向稅收部門納稅,其開業、停業都較隨意,有些農戶為節約成本,找幾個「親戚」就開始經營,還有些根本不具備經營條件也就地開張。因此,一些農家生態旅遊存在「宰客」現象,嚴重影響了農家生態旅遊的形象。

農家生態旅遊的開辦者大多是當地的農民,文化水平相對較低,他們沒有經過專門的業務培訓,服務意識和服務質量較差,整體接待水平較低。而遊客旅遊的一個重要目的就是在娛樂的同時享受優質的服務,遊客在需求不能得到很好的滿足時必然會對農家生態旅遊大打折扣,從而不利於農家生態旅遊的長遠發展。農家生態旅遊雖然數量不少,但規模小,大多處於無序狀態,每個農家生態旅遊各自為戰,沒有統一服務標準和服務理念,很難做大、做好、做強。

(4)基礎設施不完善,環境衛生質量不達標。農家生態旅遊開展地區一般是市郊和農村地區,很多地方基礎設施建設滯後,影響了旅遊的開發。首先,交通問題突出。

通往農舍的道路較差,交通不太方便。由於外地遊客對當地地理環境不熟悉,而又缺少明顯的指示牌,可進入性差。其次,休閒設施欠缺。

很多農家生態旅遊休閒設施過於簡陋,缺少可供遊人舒適停留的設施,如樹蔭下的涼亭、坐椅、茶室等。再次,配套設施不齊全。醫療保健站、藥店、小超市、理髮店等配套設施都還不健全。

此外,供水、供電不足、排汙不暢、垃圾和生活汙水隨意排放,這些都影響了農家生態旅遊的可持續發展。

由於長期以來不良的衛生習慣及衛生基礎條件欠缺等原因,農家生態旅遊的衛生狀況不達標現象嚴重。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大部分的農家生態旅遊沒有衛生許可證和營業執照,從業人員沒有健康證,住宿和飲食環境衛生、安全存在嚴重的隱患。2023年廣西桂林農家生態旅遊中出現的80多名遊客群體中毒事件就是一個例子。

近幾年,一些地方對農家生態旅遊給予保護的政策,大量發展,特別是在連點成片地方的農家生態旅遊地區,隨著經營規模的擴大,帶來了一系列的環境問題。以幾年前火爆一時的鬆華壩片區農家生態旅遊為例,這裡地處昆明市飲用水源區,但是很多農家生態旅遊產生的垃圾仍用火燒,生活汙水也隨意排放,成為鬆華壩水質惡化的一個重要原因。因此,對農家生態旅遊的衛生、環保狀況進行嚴格的監督管理勢在必行。

(5)宣傳力度不夠,**意識不強。大多數農家生態旅遊經營者市場**意識不強,缺乏主動宣傳和參加集體**的積極性。加之經營規模小而分散,與旅行社等服務機構聯絡不密切,沒有形成較完整的宣傳營銷網路體系,導致其資源和產品的知名度難以擴充套件,品牌效應難以形成。

現階段農家生態旅遊存在哪些不足之處?

3樓:中國農業出版社

(1)對農家生態旅遊的內涵認識不足。許多經營者誤以為農家旅遊就是到農村觀光,因而不珍惜寶貴的自然資源和農村特色,大興土木,甚至變更土地用途,建園造景。開發經營者過分重視了經濟發展,忽視了文化層面,開發前缺少可行性研究和合理的規劃,造成鄉村旅遊地逐漸城鎮化,不重視對農村文化內涵的深入挖掘,使農村特色大打折扣。

(2)開發模式單一,缺乏特色。經營者對農家生態旅遊的理解過於狹隘。部分的農家生態旅遊只是以餐飲為主,大多數遊客只進行玩牌、卡拉ok、聊天等,缺乏體驗、休閒專案;還有部分農家生態旅遊僅僅停留在觀光、採摘和垂釣等專案上,以滿足遊客的物質需求為主,缺乏精神需求和氛圍。

這些都沒有體現出農家生態旅遊的內涵。

(3)缺乏科學合理的農家生態旅遊發展規劃(盲目開發)。一些地方在發展農家生態旅遊時,沒有將農村旅遊資源的開發納入區域旅遊開發的大系統,進行統籌安排,全面規劃。而是任由經營者進行盲目的投資與開發,個別地方甚至出現了遍地開花和重複建設的現象,導致資源開發的形式單

一、水平不高、檔次低下、特色不強,從而缺乏對客源市場的吸引力,難以形成集聚效應和規模效應。

(4)基礎設施不健全,衛生條件差。部分農村的建設基本上停留在自然的狀態,缺乏統一規劃和要求,因此街道、道路標識牌等方面存在的問題,導致旅遊者在有些地區因看不到路標而找不到目的地,也有些地方駕車行走艱難。其次,鄉村的客房衛生條件差,尤其是廚房和廁所的衛生條件與國家標準相差甚遠。

(5)快速發展與環境保護不同步。在利益面前,經營者往往忽視了旅遊業對資源與環境造成的惡性破壞,忽視了對資源與環境的保護。農家生態旅遊的快速發展帶來了較大的汙染源,又加上環保措施不健全,區域環境問題日趨嚴重。

(6)管理人才欠缺。農家生態旅遊接待點的管理隊伍水平參差不齊,缺乏高水平的管理人才和經營人才,一般從業人員也因為缺乏培訓而服務不規範、不到位,標準不統一,相關部門對行業的管理指導還沒有完全到位。

(7)開發深度不夠。目前,農家生態旅遊產品普遍偏重外部條件的建設,從而忽視對農家樂村野文化內涵的挖掘,導致了「農」韻和「野」味不足。

我國農家生態旅遊中環境教育存在什麼問題?

4樓:中國農業出版社

(1)相關政策法規調控約束不力。在政策法規調控約束方面,存在著「重學校環境教育,輕社會環境教育」的失衡現象。現實情況是,國家對學校環境教育進行了一定的政策制定和制度安排,使學校環境教育獲得了一定的法律地位和政策支援,取得了一定的教育效果。

然而,對於社會環境教育,特別是以生態旅遊活動為媒介的生態旅遊環境教育,則沒有通過相應的政策和制度途徑來使其成為生態旅遊開發者及經營管理者的法定或約定義務,以致上述負有環境教育義務的主體對開展環境教育缺乏應有的壓力和動力,其積極性和主動性難以被調動。

(2)經費**無可靠保障。上述政策法規調控約束的不力又進一步影響到農家生態旅遊環境教育實施中的經費**保障。由於沒有對經費的**作出剛性的規定,也沒有對經費安排作出彈性的指導,環境教育經費的**就只能依靠單位領導或決策層的生態自覺和生態意識這一非常不確定的因素。

結果,農家生態旅遊普遍缺乏專門的、足夠的經費用於環境教育設施的建設和人員的培訓。

(3)缺乏對環境教育內容、形式的系統規劃。從中外環境教育的實踐和研究成果來看,完整意義的環境教育應包括環境知識、環境問題、環境審美、環境倫理、環境法律、環境安全、環境行為等一系列內容。然而,現實中,絕大多數的農家生態旅遊區對環境教育的內容和形式缺乏系統的認知,對生態旅遊者的環境教育往往僅停留在教育生態旅遊者如何正確處理隨手垃圾的層次上,且教育形式也只限於路邊的指示牌提醒,或偶爾伴有經營農戶的口頭提醒,沒有形成系統的、科學的旅遊區環境教育解說系統,導致環境教育的層次低、效果差。

(4)缺乏對旅遊者環境行為的有效監控和干預。農家生態旅遊環境教育應以農家生態旅遊者在旅遊過程中的生態化旅遊行為(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環境行為)之付出為外在行為目標。為達此目的,要求對旅遊者的環境知識、環保技能等的傳授與對其行為的引導和監控同步進行,特別是對旅遊者的問題行為及時進行提醒和勸阻,以防止危害結果的發生。

現實中,環境教育主體對客體環境行為監控和干預的「不作為」而放任自流的現象普遍存在——部分旅遊者製造「垃圾文化」、造成「白色汙染」等與此不無關聯。

(5)缺乏多元教育主體的聯動和廣泛的社會參與。生態旅遊環境教育是一種全程教育,應該貫穿到農家生態旅遊活動的各個環節。與旅遊六大要素「食住行遊購娛」相關的組織,如旅行社、旅遊區、農戶、飯店等均應成為環境教育的主體,都有結合服務或產品進行「遊中」環境教育的義務。

現實中,旅行社、旅遊區對環境教育尚有一定的「作為」,而其他組織和個人則往往淡出環境教育的視野,沒有表現出應有的「作為」。此外,旅遊企事業單位之外的其他多元主體(如科研機構、大眾傳播**等)對「遊前」和「遊後」環境教育參與的廣度和深度均不夠,尚沒有發揮其應有的環境教育作用。

(6)相關學術研究嚴重匱乏。農家生態旅遊環境教育需要教育學、心理學等相關科研成果的理論指導,以達到最優化的教育效果。然而,現實情況是,國內外針對生態旅遊環境教育課題的學術研究異常匱乏,國內情況更甚。

農家生態旅遊與環境之間存在怎樣的辯證關係

1 環境是影響農家生態旅遊的關鍵要素。對農家生態旅遊而言,遊客的旅遊目的主要是對良好生態環境的享受和對鄉村文化環境的體驗。環境的型別和質量,對農家生態旅遊有著直接的影響。優美的自然環境 良好的生態環境 豐富的文化遺產,為農家生態旅遊提供了廣闊的天地,使其產生更大的吸引力來促進旅遊業的發展 相對的,如...

農家生態旅遊的起源是什麼,什麼是農家生態旅遊

對於農家生態copy旅遊來說,溯源有bai著非常重要的意義。農家du生態旅遊的出zhi現是建立在城鄉dao差異達到一定程度,利用農村特有的自然風光和傳統文化來吸引城市遊客的,可見,推動農家生態旅遊的一個重要動力就是城鎮化。所以,農家生態旅遊的興起最先出現在城鎮化比較早 水平比較高的西方發達國家。西方...

雲南省農家生態旅遊發展經歷了哪些階段

可以預見,我國農家生態旅遊要走的路還很長。在總結現階段農家生態旅遊發展經驗的同時,結合我國農家生態旅遊發展特點 問題與趨勢,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來發展我國的農家生態旅遊。1 在發展主流形態上,將以 民宿 為主體的鄉村休閒度假作為農家生態旅遊的重要替代形式。休閒度假旅遊是建立在旅遊基礎上的行為情趣,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