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說孟德爾是生物的遺傳之父

2021-05-30 19:52:28 字數 3867 閱讀 1378

1樓:清塵遠

他通過豌豆實驗,得出了遺傳的第一和第二定律,即基因的分離定律和自由組合定律。

2樓:匿名使用者

孟德爾2023年7月20日出生於奧地利西里西亞,是遺傳學的奠基人,被譽為現代遺傳學之父。孟德爾通過豌豆實驗,發現了遺傳規律、分離規律及自由組合規律。

3樓:匿名使用者

是他最早發現並提出遺傳的兩大定律,即基因的分離定律和自由組合定律。

4樓:匿名使用者

因為他在當時人們不理解的環境下獨立完成了豌豆的一。二對雜交性狀分離的實驗。並總結了分離定律和自由組合定律

5樓:手機使用者

因為他是第一個利用統計學發現並提出遺傳的兩大定律的 分離定律和自由組合定律

為什麼稱孟德爾為現代遺傳學之父

6樓:匿名使用者

19世紀50-60年代,奧地利牧師、業餘科學家孟德爾在捷克的一所修道院裡,對於豌豆觀察研究了8年,從而發現了生物遺傳的規律。但是,他的這一發現並不能被當時的人所理解,直到20世紀,人們才能理解他的發現的意義。根據豌豆各種各樣的生長變化,孟德爾向人們展示了什麼是遺傳的顯性定律、分離定律和獨立分配定律。

後來,人們尊稱他為「遺傳學之父」。

孟德爾為什麼稱為遺傳學之父,結合實驗

7樓:聽風

孟德爾,2023年7月20日出生於奧地利西里西亞,是遺傳學的奠基人。

孟德爾的豌豆雜交實驗非常成功,他通過分析豌豆雜交實驗的結果發現了生物遺傳的規律,即分離規律及自由組合規律:分離定律指一對遺傳因子在雜合狀態下並不相互影響,而在配子形成中又按原樣分配到配子中去。獨立分配定律指兩對或兩對以上的基因在配子形成過程中的分配彼此獨立。

由於雌雄配子的隨機組合,因而在子代中出現各種性狀的各種組合,而且按一定的比例出現。

由於孟德爾對遺傳學的巨大貢獻,孟德爾被稱為「現代遺傳學之父」。

8樓:你是教書先生

不知道啊,我也正在努力的找

孟德爾和摩爾根哪個是遺傳學之父

9樓:匿名使用者

一般而言,遺傳學之父是孟德爾,而現代遺傳學之父是摩爾根。

二者區別在於,孟德爾時期並不清楚遺傳因子的本質,只是發現了遺傳的部分現象並形成基本定律,而在摩爾根時代已經基本瞭解了遺傳因子的生化基礎(染色體和基因的概念)並瞭解其是如何在生物體內傳承,雖然在摩爾根死後數年dna雙螺旋結構才被發現。

其實,很多資料中,這兩位遺傳學巨匠的確有「爭奪遺傳學之父」之嫌,有時候不必太過在意,只要知道二者有思想上的相互繼承、發揚、傳承就好。

10樓:情意小軒

我們教科書裡是這樣寫的:

遺傳學之父-----孟德爾

染色體遺傳理論的奠基人-----摩爾根

孟德爾遺傳定律是什麼內容

11樓:晴晴

孟德爾遺傳定律一般指孟德爾遺傳規律

孟德爾定律由奧地利遺傳學家格里哥·孟德爾在2023年發表並催生了遺傳學誕生的著名定律。他揭示出遺傳學的兩個基本定律——分離定律和自由組合定律,統稱為孟德爾遺傳規律。

分離定律:在生物的體細胞中,控制同一性狀的遺傳因子成對存在,不相融合;在形成配子時,成對的遺傳因子發生分離,分離後的遺傳因子分別進入不同的配子中,隨配子遺傳給後代的現象叫做孟德爾分離定律。

自由組合規律(law of independent assortment)是現代生物遺傳學三大基本定律之一 。當具有兩對(或更多對)相對性狀的親本進行雜交,在子一代產生配子時,在等位基因分離的同時,非同源染色體上的基因表現為自由組合。其實質是非等位基因自由組合,即一對染色體上的等位基因與另一對染色體上的等位基因的分離或組合是彼此間互不干擾的,各自獨立地分配到配子中去。

因此也稱為獨立分配律。

12樓:匿名使用者

1.基因的分離定律

。2.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

孟德爾定律由奧地利遺傳學家 格里哥·孟德爾在2023年發表並催生了遺傳學誕生的著名定律。他揭示出遺傳學的兩個基本定律—— 分離定律和 自由組合定律,統稱為 孟德爾遺傳規律。

1.概述

在孟德爾(gregor johann mendel)以前,孩子為什麼像父母這樣的遺傳現象沒有明確的科學解釋,當時比較流行的 融合說或者 混合說將這種現象解釋為:母方 卵子與父方 精子中存在的「某種液體」混合、是孩子繼承父母兩方特徵的原因。與此相對,孟德爾自立 粒子說並且預言,決定父母方性質的是某種單位化的粒子狀物質。

由於當時的技術水平的侷限孟德爾沒能完全解釋這裡的粒子是什麼,我們知道這裡的粒子就是 遺傳因子。可以說孟德爾為以後的遺傳因子理論奠定了框架基礎,這一發現具有歷史性的意義。

可惜在孟德爾生前,這一發現沒有得到充分的矚目。但是也沒有完全被埋沒,如19世紀中葉,威廉姆・霍克、阿爾貝爾特・布朗貝里、伊萬・舒馬爾豪森、海德・貝利等人都在各自的**中提到了孟德爾定律。此外, 大不列顛百科全書2023年版已經有了對孟德爾研究的介紹。

2023年荷蘭的雨果·德·弗里斯(hugo de vries),德國的卡爾·柯靈斯(carl correns)和 奧地利的契馬克(erich von tschermak)、各自獨立研究再次發現了這一定律。經過對過去文獻的調查,最終發現了孟德爾的**。並且以此將這一定律命名為「孟德爾定律」。

為這一定律命名的是柯靈斯,孟德爾個人沒有將之稱為「定律」。

2.理論與應用價值

從理論上講, 自由組合規律為解釋自然界生物的 多樣性提供了重要的理論依據。導致生物發生變異的原因固然很多,但是, 基因的自由組合卻是出現生物性狀多樣性的重要原因。比如說,一對具有20對 等位基因(這20對等位基因分別位於20對 同源染色體上)的生物進行雜交,f2可能出現的表現型就有2^20=1048576種。

這可以說明為什麼世界生物種類為何如此繁多。

分離規律還可幫助更好地理解為什麼近親不能結婚的原因。由於有些遺傳疾病是由隱性 遺傳因子控制的,這些遺傳病在通常情況下很少會出現,但是在近親結婚(如 表兄妹結婚)的情況下,他們有可能從共同的祖先那裡繼承相同的致病基因,從而使後代出現病症的機會大大增加。因此,近親結婚必須禁止,這在我國婚姻法中已有明文規定。

孟德爾遺傳規律在實踐中的一個重要應用就是在植物的雜交育種上。在雜交育種的實踐中,可以有目的地將兩個或多個品種的優良性狀結合在一起,再經過自交,不斷進行純化和選擇,從而得到一種符合理想要求的新品種。比方說,有這樣兩個品種的番茄:

一個是抗病、黃果肉品種,另一個是易感病、紅果肉品種,需要培育出一個既能 穩定遺傳,又能抗病,而且還是紅果肉的新品種。你就可以讓這兩個品種的番茄進行雜交,在f2中就會出現既抗病又是紅果肉的新型品種。用它作種子繁殖下去,經過選擇和培育,就可以得到你所需要的能穩定遺傳的番茄新品種。

13樓:

遺傳學的兩大定律:

1。基因的分離定律。

雜合體中決定某一性狀的成對遺傳因子,在減數**過程中,彼此分離,互不干擾,使得配子中只具有成對遺傳因子中的一個,從而產生數目相等的、兩種型別的配子,且獨立地遺傳給後代,這就是孟德爾的分離規律。

2。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

具有兩對(或更多對)相對性狀的親本進行雜交,在f1產生配子時,在等位基因分離的同時,非同源染色體上的非等位基因表現為自由組合,這就是自由組合規律的實質。也就是說,一對等位基因與另一對等位基因的分離與組合互不干擾,各自獨立地分配到配子中。

兩個都由孟德爾提出。

具體內容見

遺傳學有三大定律,第三個定律是基因的連鎖和交換定律,是由美國的遺傳學家摩爾根(1866-1945)揭示的

孟德爾遺傳定律總結,孟德爾的遺傳定律有什麼意義?

孟德爾定律儘管後來稍微做了些修改,但它們仍是現代基因科學的開端。孟德爾進行大量的實驗 孟德爾記錄的結果超過了21000株個體植物!並用統計方法對這些結果進行分析,才能歸納出他的定律。遺傳定律是對人類知識的重要補充。並且我們的遺傳學知識在未來可能會得到更多的應用。孟德爾功不可沒。孟德爾作為一名業餘科學...

孟德爾遺傳定律的實質,關於孟德爾遺傳定律的實質理解

我認為你主要是染色體上的基因在減數 的過程的位置變化還不是很清楚。我覺得用語言描述,也許沒有 來的直觀,你看看這個圖,能解開你的疑問嗎?分離定律 減1時期同源染色體的分離,如ab分離開,cd分離開 而這裡就要注意,兩組同源染色體分開後,隨即又怎樣組合到一起呢?這就有2種情況。1 a c和b d 2 ...

孟德爾遺傳規律的發現歷程,近代遺傳學之父孟德爾是如何發現遺傳定律的

孟德爾於1854年夏天開始用34個豌豆株系進行了一系列實驗,他選出22種豌豆株系,挑選出7個特殊的性狀 每一個性狀都出現明顯的顯性與 形式,且沒有中間等級 進行了7組具有單個變化因子的一系列雜交試驗,並因此而提出了著名的3 1比例。豌豆具有一些穩定的 容易區分的性狀,這很符合孟德爾的試驗要求。所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