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銖錢是什麼朝代發明的,五銖錢開始於什麼朝代最具收藏價值五銖錢是什麼

2021-03-19 18:20:47 字數 5826 閱讀 1177

1樓:楊凌雲

五銖錢是我國錢幣史上使用時間最長的貨幣,也是用重量作為貨幣單位的錢幣,在我國五千年的貨幣發展史上起到了深遠的影響。 西漢武帝元狩五年(公元前118年),在中原開始發行五銖錢,從此開啟了漢五銖錢的先河。一直到東漢末年為止,除了中間有些小的變動(例如王莽統治的時期)之外,西漢、東漢上下四百年內,五銖錢一統天下。

五銖錢開始於什麼朝代 最具收藏價值五銖錢是什麼

2樓:匿名使用者

五銖錢用重量作為貨幣單位的錢幣,始於118 bc,歷經約400年,是中國錢幣史上使用時間最長的 金屬貨幣。

漢武帝元狩五年,118 bc,開始發行五銖錢,開啟了漢朝五銖錢的先河;直到東漢末年,上下400年內,五銖錢一統天下。

五銖錢在中國五千年貨幣發展史上具有深遠影響,奠定了中國 硬通貨鑄幣圓形方孔的傳統。五銖錢外圓內方,象徵著天地乾坤。

五銖錢用 篆字鑄出「五銖」二字。「銖」是重量單位,一銖等於50克的二十四分之一。

3樓:天蠍的心馳神往

中國正式的通貨,是公元前2世紀由漢武帝規定價值的「五銖錢」。在120年間,漢朝發行了約280億枚「五銖錢」。

4樓:匿名使用者

東漢。公元40年(東漢建武年間),開始鑄造五銖錢,流傳至今

五銖錢開始於什麼朝代

5樓:史談歷史

漢武帝時停鑄半兩,改鑄三銖錢。三銖錢

重8銖,銖字金旁從王,背無輪廓。三銖錢剛鑄一年,武帝又令停鑄三銖,改鑄五銖,錢背增加了輪廓,重5蛛,「因郡國共銖株,又稱郡國錢。又過三年,制赤厭錢(厭指邊緣),輪廓上帶赤色,以一當五,但幣值不足。

到了公元前113年,武帝將鑄錢權收歸**,由上林三官統一鑄造,鑄工精美,以一當一,由於私人仿製費銅費工,無利可圖,民間盜鑄絕跡,五銖錢使用至東漢,鑄數極大,使用極廣,流行時間很長。因前代的銅範常為後代使用,所以要斷代事實上不可能,到東漢和帝(89一105年),五銑」質量逐漸下降,重則只有2~3克、東漢未靈帝時有了四出五銖,即方、孔的四角突出,碰到了錢的外輪。(四出五株錢形常見於西南地區的銅鼓紋節,亦成為反映銅鼓時代的標誌之一。

歷代收藏家喜收當時誤鑄、戲制的傳形五銖(五銖兩字倒排)疊字五銖(五

五、銖銖),舍背五株(兩面有字,或兩面無字)。另有作為壓勝錢的吉語、圖案、人名五銑。五株錢是我國古代很有影響的一種貨幣,存世較多。

與後代方孔圓錢比較,五銖錢方孔較大,字型較大,外輪較狹,文字較峻深。存世的五銖錢一般均為真品,有些作偽者往往用真錢改刻或用廢品翻砂,鑄造「五五」、「銖銖」錢,以為奇貨可居,謀取暴利,應注意察別其真偽。

以上內容源於網路。。。。。。。。

6樓:阿痴海漆定

漢武帝首鑄五銖錢,西漢、東漢、六朝一直到隋朝都有鑄造。

五銖錢是哪個朝代的貨幣?

7樓:匿名使用者

漢代漢武帝時停鑄半兩,改鑄三銖錢。三銖錢重8銖,銖字金旁從王,背無輪廓。三銖錢剛鑄一年,武帝又令停鑄三銖,改鑄五銖,錢背增加了輪廓,重5蛛,「因郡國共銖株,又稱郡國錢。

又過三年,制赤厭錢(厭指邊緣),輪廓上帶赤色,以一當五,但幣值不足。到了公元前113年,武帝將鑄錢權收歸**,由上林三官統一鑄造,鑄工精美,以一當一,由於私人仿製費銅費工,無利可圖,民間盜鑄絕跡,五銖錢使用至東漢,鑄數極大,使用極廣,流行時間很長。因前代的銅範常為後代使用,所以要斷代事實上不可能,到東漢和帝(89一105年),五銑」質量逐漸下降,重則只有2~3克、東漢未靈帝時有了四出五銖,即方、孔的四角突出,碰到了錢的外輪。

(四出五株錢形常見於西南地區的銅鼓紋節,亦成為反映銅鼓時代的標誌之一。歷代收藏家喜收當時誤鑄、戲制的傳形五銖(五銖兩字倒排)疊字五銖(五

五、銖銖),舍背五株(兩面有字,或兩面無字)。另有作為壓勝錢的吉語、圖案、人名五銑。五株錢是我國古代很有影響的一種貨幣,存世較多。

與後代方孔圓錢比較,五銖錢方孔較大,字型較大,外輪較狹,文字較峻深。存世的五銖錢一般均為真品,有些作偽者往往用真錢改刻或用廢品翻砂,鑄造「五五」、「銖銖」錢,以為奇貨可居,謀取暴利,應注意察別其真偽。

8樓:匿名使用者

五銖錢始鑄於西漢武帝元狩五年(前118),錢重五銖,上有「五銖」二篆字,故名。錢文「五銖」二字。又名五銖錢。

分列方孔左右,通常是右「五」左「銖」。它的標準重量為4克,錢徑2.5釐米,厚0.

12釐米。

9樓:匿名使用者

秦朝統一文字後,鑄造了秦半兩、漢半兩、五銖錢等

10樓:匿名使用者

應該是漢朝的,漢武帝發行的。

五銖錢是什麼朝代的,值多少錢?求大神幫幫忙。

11樓:偏執且傲嬌

在中國歷史上,先後有10多個王朝和政權,20多個帝王鑄行過五銖錢,其鑄**況大致如下:

漢武帝時,先後鑄行「元狩五銖」「赤仄五銖」和「上林三官」五銖錢。

漢宣帝時鑄「小五銖」錢。

漢孺子嬰居攝二年,王莽鑄五銖錢。

東漢劉玄鑄「更始五銖」錢。

東漢光武帝建武六年,公孫述鑄鐵五銖錢。

東漢靈帝時鑄「四出五銖」錢。

東漢獻帝時,劉備鑄「直百五銖」錢。

三國時,魏明帝鑄五銖錢。

東晉元帝時,沈充鑄「沈郎五銖」錢。

南朝宋文帝時鑄「當兩五銖」錢。

北魏孝文帝時鑄「太和五銖」錢。

梁武帝時鑄鐵五銖錢。還鑄有「大通五銖」「大吉五銖」「大富五銖」「五銖稚錢」「五銖對文」等銅錢。

北魏孝莊帝鑄「永安五銖」錢。

北齊文宣帝時鑄「常平五銖」錢。

西魏文帝時鑄「大統五銖」錢。

東魏孝靜帝時鑄「懸稱五銖」錢。

梁元帝時鑄「十當五銖」錢。

北齊文帝時鑄「兩柱五銖」「四柱五銖」錢。

南朝陳文帝時鑄「五銖一」錢,有的稱為「天嘉五銖」。

隋文帝時鑄「隋五銖」,其中有「置樣五銖」「五銖白錢」等。

除上述外,還有西域古龜茲國鑄的「龜茲五銖」;東漢晚期的「環五銖」「鑿邊五銖」;六朝時的「平當五銖」,等等。

五銖錢的版式比較複雜,如果官爐、私鑄加在一起,大小版別區別均考慮在內的話,目前已經面世的版別大約有幾百個

請問一下各位高手這個五銖錢是哪個朝代的?是不是真的?

12樓:王永

五銖錢是我國錢幣史上使用時間最長的貨幣,也是用重量作為貨幣單位的錢幣,在我國五千年的貨幣發展史上起到了一定的影響。 西漢武帝元狩五年(公元前118年),在中原開始發行五銖錢,從此開啟了漢五銖錢的先河。一直到東漢末年為止,除了中間有些小的變動(例如王莽統治的時期)之外,西漢、東漢上下四百年內,五銖錢一統天下。

五銖錢奠定了中國圓形方孔的傳統。這種小銅錢外圓內方,象徵著天地乾坤。在下面用篆字鑄出「五銖」二字。

「銖」是古代一種重量講師單位,一兩的二十四分之一為一銖,因此所謂「五銖」實際上很輕很輕。

13樓:我心恆在

目前來看,你的錢幣,「五」字交筆直接;「朱」字頭方折,「金」字四點就是點,不長,應該是西漢五銖真品。市場價大概3-5元

五銖 錢幣 是什麼朝代的?

14樓:正康三年

是漢代的。

漢武帝首鑄五銖錢,西漢、東漢、六朝一直到隋朝都有鑄造。普通品種的五銖錢比較常見,市價一元到幾元一枚。

漢武帝即位後,「外事四夷,內興功利」急需開闢財源。同時郡國自由鑄錢,造成幣制混亂,物價**,威脅**財政。於是漢武帝公元前118年下令廢除漢初郡國制幣權,改由**統一鑄幣。

設「上林三官」即鍾官(掌鑄錢)、辨銅(掌原料)、均輸(掌制範),組成**鑄幣機構負責鑄造五銖錢,也稱上林錢和三官錢。五銖錢質量高,改變了貨幣混亂現象,有利於**集權和經濟發展。從漢武帝起歷西漢,新莽,東漢,魏、晉、南北朝到隋唐共七百多年。

五銖長期為歷朝法定貨幣。因五鐵錢輕重合宜,中國以「五銖」為主要形制的方孔圓錢還影響日本、安南、朝鮮等國。而泰國現在的貨幣單位仍稱「銖」與此不無關係。

魏晉南北朝是中國**時期,戰爭頻繁,政局動盪,社會經濟遭破壞,史稱此時「錢法大壞」。為了省銅,五銖錢越做越小,有「鵝眼」、「雞目」之稱,更有剪鑿邊圈,稱剪邊五銖,一枚錢改二枚,面額卻大,百當千用。錢幣界把這一時期五銖錢統稱為「六朝五銖」。

六朝即建都南京的三國吳、東晉、南朝宋、齊、樑、陳六個朝代。這一時期五銖錢除鑄造粗劣且錢文革率、筆畫不全。有將「五銖」寫成「五金」者,也有寫成反文「銖五」的。

但期間五銖錢也有個別例外的,如北魏「太和五銖」,「永安五銖」,史稱「重如其文」,質量上乘,不僅使人想到北魏孝文帝的一系列成功改革。

隋朝「五銖錢」與傳聞。

隋代隋文帝鑄造「開皇五銖」結束了漢末以來三百多年錢制龐雜局面,這也是最後一個使用五銖錢的朝代。隋煬帝**,有人辯認隋「五銖錢」五銖的「五」即「x」字左邊加豎|為「|x」,放倒後似為「凶」字。於是有人說是隋的凶兆,預示其滅亡為時不遠了。

故隋朝「五銖錢」較好辯認。其實這種寫法北魏也曾有過,這不過是老百姓藉此詛咒隋**而已。

15樓:藍鳥

五銖錢的鑄造時間非常長,從西漢開始鑄造,一直到隋代,其中很多朝代都有鑄造,版別極多。一般普通的漢五銖存世量大,市場價1到2元一枚,有些朝代的五銖**稍高。

16樓:匿名使用者

西漢元狩五年到唐代武德四年在739年間都鑄過五銖錢,普通的幾毛錢一枚,好版的幾百元也有。您沒有**,無法具體給你準確答案,具體您可以到知銖網的五銖專區,或古泉園地的先秦版去找圖對比檢視,應該有您要的答案。

17樓:匿名使用者

自西安武帝開始至隋末歷朝歷代均有鑄造,樓主這枚應該正反兩面均有五銖兩字,屬於五銖合背,比較稀少,具體**得看實物。

半兩錢和五銖錢分別是什麼朝代的那位君主統治時期開始

18樓:張為臻老師

半兩錢形制為圓形方孔,重12銖(中國古代規定1兩為24銖),有錢文曰「半兩」。「半兩」二字分列方好(即方孔)左右,通常是右「半」左「兩」。戰國末期,秦惠文王二年(前336)「初行錢」,即指秦國開始由王室鑄造貨幣的流行,標明秦國王室專鑄貨幣制度的確立。

漢武帝初鑄三銖錢,元狩五年(前118)廢除半兩錢,始鑄五銖錢。——常識歷史篇。

19樓:

半兩錢是

戰國末期,秦惠文王二年(前 336)「初行錢」,即指秦國開始由王室鑄造貨幣的流行,標明秦國王室專鑄貨幣制度的確立。秦始皇統一中國後,廢除戰國時期流通的刀、布、郢爰和貝幣等大小、形制、重量和貨值不一的龐雜混亂的六國貨幣,把秦統一貨幣的政策和圓形方孔的半兩錢在全國範圍內推行。

五銖錢是漢代

漢武帝時停鑄半兩,改鑄三銖錢。三銖錢重8銖,銖字金旁從王,背無輪廓。三銖錢剛鑄一年,武帝又令停鑄三銖,改鑄五銖,錢背增加了輪廓,重5蛛,「因郡國共銖株,又稱郡國錢。

又過三年,制赤厭錢(厭指邊緣),輪廓上帶赤色,以一當五,但幣值不足。到了公元前113年,武帝將鑄錢權收歸**,由上林三官統一鑄造,鑄工精美,以一當一,由於私人仿製費銅費工,無利可圖,民間盜鑄絕跡,五銖錢使用至東漢,鑄數極大,使用極廣,流行時間很長。因前代的銅範常為後代使用,所以要斷代事實上不可能,到東漢和帝(89一105年),五銑」質量逐漸下降,重則只有2~3克、東漢未靈帝時有了四出五銖,即方、孔的四角突出,碰到了錢的外輪。

(四出五株錢形常見於西南地區的銅鼓紋節,亦成為反映銅鼓時代的標誌之一。歷代收藏家喜收當時誤鑄、戲制的傳形五銖(五銖兩字倒排)疊字五銖(五

五、銖銖),舍背五株(兩面有字,或兩面無字)。另有作為壓勝錢的吉語、圖案、人名五銑。五株錢是我國古代很有影響的一種貨幣,存世較多。

與後代方孔圓錢比較,五銖錢方孔較大,字型較大,外輪較狹,文字較峻深。存世的五銖錢一般均為真品,有些作偽者往往用真錢改刻或用廢品翻砂,鑄造「五五」、「銖銖」錢,以為奇貨可居,謀取暴利,應注意察別其真偽。

五銖錢是哪個朝代,五銖錢是什麼朝代的,值多少錢?求大神幫幫忙。

漢朝。五銖錢用重量作為貨幣單位的錢幣,始於公元前118年,歷經約400年,是中國錢幣史上使用時間最長的金屬貨幣。五銖錢在中國五千年貨幣發展史上具有深遠影響,奠定了中國硬通貨鑄幣圓形方孔的傳統。五銖錢是什麼朝代的,值多少錢?求大神幫幫忙。在中國歷史上,先後有10多個王朝和政權,20多個帝王鑄行過五銖錢...

五銖錢是哪個朝代的貨幣五銖錢幣哪個朝代?

漢代漢武帝時停鑄半兩,改鑄三銖錢。三銖錢重8銖,銖字金旁從王,背無輪廓。三銖錢剛鑄一年,武帝又令停鑄三銖,改鑄五銖,錢背增加了輪廓,重5蛛,因郡國共銖株,又稱郡國錢。又過三年,制赤厭錢 厭指邊緣 輪廓上帶赤色,以一當五,但幣值不足。到了公元前113年,武帝將鑄錢權收歸 由上林三官統一鑄造,鑄工精美,...

五銖錢收藏價值鑑賞,漢朝五銖錢幣,是否有收藏價值

上星五銖真品無疑市價60元。隋五銖 隋文帝開皇元年 公元581年 始鑄,又叫 開皇五銖回 或稱 置答樣五銖 錢文 五銖 二字篆書,筆畫精整,邊緣較寬,面無好廓,五 字上下左端有豎紋,錢背肉好均有廓。五 字交筆有圓曲與斜直兩種,朱 頭多呈方折。外廓甚闊,面無穿廓,五 字交筆直,近穿處有一道豎畫。文帝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