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文《紙的發明》去按什麼順序來介紹自己的發明過程的

2021-03-19 18:23:09 字數 5300 閱讀 9181

1樓:失而復得的嚮往

課文《紙的發明》是按時間順序描寫的,主要內容突出了蔡倫發明的造紙術付出了很大的努力,極大地促進了人類社會的進步和文化的發展,影響了全世界。通過學習這篇課文,我們瞭解了造紙術的發明,造紙術是中國古達四大發明之一,我們要熱愛自己祖國的文化。

2樓:宋令岳乖寶寶

紙的發明這一課是按照時間順序來介紹紙的發明的,我是從早在幾千年前,在大約兩千多年前,大約在一千九百多年前知道的(三年級下冊語文長江第32頁第三題)

3樓:匿名使用者

應該是用,一定的程式製作的

4樓:匿名使用者

紙的發明是按照什麼順序來寫的呀?

紙的發明一文按什麼順序介紹了造紙術發明的原因,發明和改進的過程,以及造紙術。

5樓:匿名使用者

世界上最早的紙是古埃及的紙莎草,這是一種長在尼羅河三角洲類似蘆葦的植物,古埃及人民發現把它莖上的堅硬外殼去掉,裡面的芯剖成長條,連續排列,可以形成易於書寫的「紙」。這就是世界上最早的紙了。

東漢元興元年(105)蔡倫改進了造紙術。他用樹皮、麻頭及敝布、魚網等原料,經過挫、搗、抄、烘等工藝製造的紙,是現代紙的淵源。這種紙,原料容易找到,又很便宜,質量也提高了,逐漸普遍使用。

為紀念蔡倫的功績,後人把這種紙叫做「蔡侯紙」。

紙是漢族勞動人民長期經驗的積累和智慧的結晶,紙是用以書寫、印刷、繪畫或包裝等的片狀纖維製品。一般由經過製漿處理的植物纖維的水懸浮液,在網上交錯的組合,初步脫水,再經壓縮、烘乾而成。中國是世界上最早發明紙的國家。

根據考古發現,西漢時期(公元前206年至公元前8年),中國已經有了麻質纖維紙。質地粗糙,且數量少,成本高,不普及。遠古以來,中國漢族勞動人民就已經懂得養蠶、繅絲。

6樓:左京壽美子

發明者不詳。從迄今為止的考古發現來看,造紙術的發明不晚於西漢初年。東漢元興元年(105年)蔡倫改進了造紙術。

在造紙術發明的初期,造紙原料主要是樹皮和破布。當時的破布主要是麻纖維,品種主要是苧麻和**,最初的紙是用麻皮纖維或麻類織物製造成的,由於造紙術尚處於初期階段,工藝簡陋,所造出的紙張質地粗糙,夾帶著較多未鬆散開的纖維束,表面不平滑,還不適宜於書寫,一般只用於包裝。蔡倫用樹皮、麻頭及敝布、魚網等原料,經過挫、搗、抄、烘等工藝製造的紙,為紀念蔡倫的功績,後人把這種紙叫做「蔡侯紙」。

第一是原料的分離,就是用漚浸或蒸煮的方法讓原料在鹼液中脫膠,並分散成纖維狀;第二是打漿,就是用切割和捶搗的方法切斷纖維,並使纖維帚化,而成為紙漿;第三是抄造,即把紙漿滲水製成漿液,然後用撈紙器(篾席)撈漿,使紙漿在撈紙器上交織成薄片狀的溼紙;第四是乾燥,即把溼紙晒趕或晾乾,揭下就成為紙張。

7樓:廣寰小桂姐

紙的發明是按總分總的順序寫的課文

8樓:產投投資管理部

造紙術——尤其是東漢蔡倫改進的造紙術(又稱「蔡侯紙」),是書寫材料的一次革命,它便於攜帶,取材廣泛不拘泥,推動了中國、阿拉伯、歐洲乃至整個世界的文化發展。

有了文字之後,最重要的就是要有一個很好的載體。古代埃及人利用尼羅河的紙草來記述歷史;在古代的歐洲,人們還長時間地利用動物的皮比如羊皮來書寫文字;而中國,在造紙術發明以前,甲骨、竹簡和絹帛是古代用來供書寫、記載的材料。但是甲骨、竹簡都比較笨重,秦始皇一天光閱讀奏章,就要整整一車;絹帛雖然輕便,但是成本非常昂貴,也不適於書寫。

到了漢代,由於西漢的經濟、文化迅速發展,甲骨和竹簡已經不能滿足發展的需求了,從而促使了書寫工具的改進——紙被髮明出來了。造紙是一項重要的化學工藝,紙的發明是中國在人類文化的傳播和發展上,所做出的一項十分寶貴的貢獻,是中國史上的一項重大的成就,對中國歷史也產生了重要的影響。

9樓:匿名使用者

你們的都太長了,這是要抄死人啊,什麼?

10樓:中國布老虎布藝

按照先後順序,別打了,作者對造紙術佩服的知己

《紙的發明》一課表達了作者什麼之情?

11樓:小爺本無心

《紙的發明》表達了作者對古人聰明才智的讚美之情。

課文按時間順序介紹了紙的發明過程。

望採納,謝謝

12樓:晨曦曦

《紙的發明》一課,表達了作者對祖國古代人民的讚美和對祖國悠久歷史文化的敬仰。這篇課文寫出了紙的發明過程,同時也表明了我國古代文化對世界的影響。

小學三年級下冊課文第十課《紙的發明》的作者是誰?

13樓:課文你來說

本文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學語言室編寫。作者佚名。

《紙的發明》是一篇科普知識短文,主要講了紙的發展歷程,揭開了只有蔡倫改進的造紙術傳承下來的原因,並從中感受到造紙術對人類社會的巨大影響。

紙的發明過程是什麼?

14樓:b清晨

西漢初年,政治穩定,思想文化十分活躍,對傳播工具的需求旺盛,紙作為新的書寫材料應運而生。許慎著的"說文解字",成書於公元100年。許慎認為紙是絲絮在水中經打擊而留在床蓆上的薄片。

這種薄片可能是最原始的"紙",有人把這種"紙"稱為"赫蹄"。這可能是紙發明的一個前奏,關於這種"紙"的記載,可以追溯到西漢成帝元延元年(公元前12年)。"漢書·趙皇后傳"中記錄了成帝妃曹偉能生皇子,遭皇后趙飛燕姐妹的**,她們送給曹偉能的毒藥就是用"赫蹄"紙包裹,"紙"上寫:

"告偉能,努力飲此藥!不可復入,汝自知之!"。

由此推測紙可能與絲有一定關係。

遠古以來,中國人就已經懂得養蠶、繅絲。秦漢之際以次繭作絲綿的手工業十分普及。這種處理次繭的方法稱為漂絮法,操作時的基本要點包括,反覆捶打,以搗碎蠶衣。

這一技術後來發展成為造紙中的打漿。此外,中國古代常用石灰水或草木灰水為絲麻脫膠,這種技術也給造紙中為植物纖維脫膠以啟示。紙張就是藉助這些技術發展起來的。

從迄今為止的考古發現來看,造紙術的發明不晚於西漢初年。最早出土的西漢古紙是2023年在新疆羅布淖爾古烽燧亭中發現的,年代不晚於公元前49年。

2023年5月在陝西省西安市灞橋出土的古紙經過科學分析鑑定,為西漢麻紙,年代不晚於公元前118年。2023年在甘肅居延肩水金關發現了不晚於公元前52年的兩塊麻紙,暗黃色,質地較粗糙。

2023年在陝西扶風中延村出土了西漢宣帝時期(公元前73~49年)的三張麻紙;2023年在甘肅敦煌縣馬圈灣西漢烽燧遺址出土了五件八片西漢麻紙。2023年甘肅天水放馬灘出土的西漢文帝時期(公元前179~前141年)的紙質地圖殘片,表明了當時的紙可供寫繪之用。從上述西漢出土的紙的質量來看,西漢初年的造紙技術已基本成熟。

歷史上關於漢代的造紙技術的文獻資料很少,因此難以瞭解其完整、詳細的工藝流程。後人雖有推測,也只能作為參考之用。總體來看,造紙技術環節眾多,因此必然有一個發展和演進的過程,絕非一人之功。

它是我國勞動人民長期經驗的積累和智慧的結晶。

15樓:小松鼠珊迪

我知道 再生紙製作流程 我告訴你吧

在日常生活中,總會產生各種各樣的廢紙,如商業宣傳單,影印單,廢棄的檔案資料,過期的報紙等。對於這些完成使命的紙張,我們還能拿來幹些什麼呢?

對硬點的紙張或紙板,我們可以拿來做卡片,做一些想像得到的小東西。對薄一點的紙張呢,我們可以剪剪窗花,折摺紙鶴什麼的。那,我們還能將這些廢紙拿來弄點什麼嗎?

想想紙的產生,想想古人手中的魚網碎布,對了,我們可以將一些實在沒用的廢紙、邊角料之類的拿來做再生紙!

那,什麼是再生紙呢,又怎麼做再生紙呢?簡單一點說,再生紙就是我們將不要的紙類「重溶再生」所得到的紙!那怎麼重溶再生呢?其實步驟非常簡單,請看:

1、當然是要準備好足夠的廢紙啦!

這可需要平時的積累哦!接著就是篩選我們手中的廢紙了,對於銅版紙等有些硬度的紙張,可以收集起來備以後他用。而對於普通的影印紙、稿紙、報紙等,就非常適合用來做再生紙了。

其中,最合適、做出來效果最好的是報紙。

2、是碎紙!

有碎紙機的話可以用碎紙機幫忙,但是碎紙機出來的紙,並不是理想的碎紙,我們還要再將其剪成更碎的小紙屑,這樣子,才更方便以後的步驟哦。

3、就是關鍵的泡紙過程了。

紙泡的怎樣,影響到再生紙最後的質量哦!找一個容器,最好是臉盆或桶,將我們辛苦剪好的紙屑倒進去吧,然後往裡面倒水,其中,以熱水的浸泡效果較好,但是冷水也是一樣可以使用。畢竟,我們不可能一直保持水溫很高。

熱水下去之後,稍微攪拌幾下,保證水位線高於紙屑。等水溫緩和後,用手搓一搓紙屑,加快紙泡開的過程。這個步驟,平時有空就可以做做。

這樣子,大概5天至一週後,紙就差不多泡開了。如果自己還不滿意,可以再多泡一些日子,平時多攪拌一下,搓一搓。

還有哦,再生紙的顏色也可以是多彩的哦。在泡紙的過程中,我們可以往水裡加一點無汙染的顏料,也可以加點撕碎的凋落的葉子花瓣,這樣做成的再生紙,會有一種很不同感覺哦!

4、做模型咯

紙泡開之後,就要開始做再生紙咯。想好我們打算做什麼小東西沒啊?那就可以開始咯!

找一塊木板,記得最好是有一面是較光滑的哦,這樣利於以後的揭紙!然後將泡開的紙平鋪於板上,並用抹布等吸收多餘水分,縮短晾乾時間。

鋪紙的同時,我們可以注意將其鋪成我們想要的形狀哦,還可以再上面加點花樣!那就看大家的創意咯!

5、晾乾

剛鋪好的紙,溼嗒塔的,最好可以在太陽底下晾上幾個小時(陰乾也可以哦,不過時間就要久一些了),等到徹底幹掉之後,再從邊緣開始揭,完全乾的時候,可是非常好揭的哦。

經過以上幾個步驟,我們就拿到自己做的再生紙咯!對完工的再生紙,怎麼讓它成為一樣有用的東西呢?那就要我們大家動動腦筋,發揮創意咯。像是卡片,像框,筆筒,掛件……

紙的發明過程**:

《紙的發明》這一篇課文,為什麼造紙術的發明是中國對世界文明的偉大貢獻之一?用簡短的一句話說一說

16樓:暮靜雨

紙是中國古代勞動人民長期經驗的積累和智慧的結晶,它是人類文明史上的一項傑出的發明創造。

中國是世界上最早養蠶織絲的國家。中國古代勞動人民以上等蠶繭抽絲織綢,剩下的惡繭、病繭等則用漂絮法制取絲綿。漂絮完畢,篾席上會遺留一些殘絮。

當漂絮的次數多了,篾席上的殘絮便積成一層纖維薄片,經晾乾之後剝離下來,可用於書寫。這種漂絮的副產物數量不多,在古書上稱它為赫蹏或方絮。這表明了中國古代造紙術的起源同絲絮有著淵源關係。

17樓:**座靳雅婷

造紙術是人民的經驗而成的

18樓:匿名使用者

是的,這種情況還是挺常見的,你多問問就會明白事情的變化和發展的,是

19樓:匿名使用者

因為他這個積累了很多人的經驗。

軍神這篇課文按什麼順序來寫的,軍神課文是按什麼順序寫的?

按時間順序寫的,要寫了,在 樹上的眼睛是不使用麻醉劑,堅韌不拔的精神 按時間順,主要寫 在受傷後,用他鋼鐵般的意志,做完了手術。是我 按時間順序寫的。主要寫了 在受傷後不用麻醉劑。主要寫 大元帥在受傷後,不用麻藥,進行手術,忍受著巨大疼痛,是我們的軍神 時間順序 希望有用 有用的話請點贊?時間順序 ...

課文從上課寫到下課是按什麼順序寫的

從上課寫到下課是按時間順序寫的,即按照事理髮展過程的先後來介紹某一事物的說明順序。凡是事物的發展變化都離不開時間,如說明生產技術 產品製作 工作方法 歷史發展 文字演變 人物成長 動植物生長等等,都應以時間為序。它在文章中使用恰當就可以起到畫龍點睛的效果,說明清楚,使讀者一目瞭然,所以在文章時間順序...

故宮這篇課文按什麼的結構介紹了北京故宮

由特點到用途的順序說明.是封建皇帝施行統治權力 故宮博物院 中介紹太和殿的部分的說明順序是怎樣的?1.太和殿是前朝。作者為什麼要把太和殿作為解說的重點?主要按照由外到內,乃至整個故宮的重點建築物 2,舉行重大典禮的場所 3.太和殿在整個建築群中 故宮這篇課文,作者是按什麼順序介紹故宮建築的?空間順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