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州八記》包括那些啊,永州八記指的是什麼

2021-05-12 13:59:28 字數 7286 閱讀 4111

1樓:匿名使用者

「永州八記」是唐代文學家柳宗元被貶為永州司馬時借寫山水遊記,書寫胸中回憤鬱的散文答。實際上柳宗元寫的山水記中還有一記,即《遊黃溪記》。由於前八記遺址在永州城郊,歷代文人尋勝較多,故稱《永州八記》。

《永州八記》包括:《始得西山宴遊記》、《鈷姆潭記》、《鈷姆潭西小丘記》、《至小丘西小石潭記》、《袁家渴記》、《石渠記》、《石澗記》、《小石城山記》等

2樓:匿名使用者

始得西山宴遊記,袁家渴記,石渠記,小石城山記,石澗記,至小丘西小石潭記,鈷鉧潭記,鈷鉧潭西小石潭記

永州八記指的是什麼?

3樓:匿名使用者

柳宗元(773年—819年)因「八司馬事件」(805年)貶永州司馬時所寫的八篇散文。《永州八記》依次包括《始得西山宴遊記》、《鈷姆潭記》、《鈷姆潭西小丘記》、《至小丘西小石潭記》、《袁家渴記》、《石渠記》、《石澗記》、《小石城山記》

4樓:匿名使用者

位於永州市郊。柳宗元在永州的十年間,寫有一批山水遊記,後人稱為《永州八記》。

《永州八記》景區可分為兩組:

第一組為元和四年(809)寫的《始得西山宴遊記》、《鈷鉧譚記》《鈷鉧譚西小丘記》、《至小丘西小石譚記》。西山,指瀟水西岸之山,南起朝陽巖,北至黃毛嶺,長亙數裡,現名糧子嶺。柳文所說的「窮山之高而止」,此山頭現位於永州市水房內。

鈷鉧譚,位於柳子廟右側愚溪之旁,前人在溪岸石上刻有「鈷鉧譚」,其泉猶存,尚可飲用。西丘,位於愚溪旁,在今柳子街至人民醫院公路下側,已成為居民區。小石譚,因愚溪下游建水電站,舊址已淹沒,但愚溪水涸時,仍可見「全石以為底」的石板河床。

第二組為元和七年(812)寫的《袁家渴記》、《石渠記》、《石澗記》、《小石城山記》。袁家渴,在永州市區南2.5公里,南津渡的對面沙溝村。

柳文說所的「澄譚淺渚」,現為長約100米寬20米的關刀洲,但村內已無袁姓。石渠,由袁家渴沿瀟水上行半華里,見小溪大石,即其舊址。石澗,沿瀟水下行0.

5公里,見一小溪穿石拱橋入瀟水,即是。小石城山,位於愚溪之北,為黃茅嶺西頭盡處的一座山巒,明代在山腰建「芝山庵」,故又稱為芝山。

5樓:匿名使用者

永州八記即:《始得西山宴遊記》、《鈷鉧潭記》、《鈷鉧潭西小丘記》、《至小丘西小石潭記》、《袁家渴記》、《石渠記》、《石澗記》、《小石城山記》。

6樓:匿名使用者

《始得西山宴遊記》、《鈷鉧譚記》《鈷鉧譚西小丘記》、《至小丘西小石譚記》。《袁家渴記》、《石渠記》、《石澗記》、《小石城山記》。

7樓:衣謐樂憐翠

永州八記是唐代文學家柳宗元被貶為永州司馬時借寫山水遊記,書寫胸中憤鬱的散文。實際上柳宗元寫的山水記中還有一記,即《遊黃溪記》。由於前八記遺址在永州城郊,歷代文人尋勝較多,故稱《永州八記》.

《永州八記》有哪幾個?內容是?

8樓:蘭少寨

永州八記有《始得西山宴遊記》、《鈷母潭記》、《鈷母潭西小丘記》、《至小丘西小石潭記》、《袁家渴記》、《石渠記》、《石澗記》、《小石城山記》等。

永州八記

柳宗元始得西山宴遊記

自餘為僇人,居是州。恆惴慄。時隙也,則施施而行,漫漫而遊。

日與其徒上高山,入深林,窮回溪,幽泉怪石,無遠不到。到則披草而坐,傾壺而醉。醉則更相枕以臥,臥而夢。

意有所極,夢亦同趣。覺而起,起而歸。以為凡是州之山水有異態者,皆我有也,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

今年九月二十八日,因坐法華西亭,望西山,始指異之。遂命僕人過湘江,緣染溪,斫榛莽,焚茅茷,窮山之高而上。攀援而登,箕踞而遨,則凡數州之土壤,皆在衽席之下。

其高下之勢,岈然窪然,若垤若穴,尺寸千里,攢蹙累積,莫得遁隱。縈青繚白,外與天際,四望如一。然後知是山之特立,不與培塿為類,悠悠乎與顥氣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與造物者遊,而不知其所窮。

引觴滿酌,頹然就醉,不知日之入。蒼然暮色,自遠而至,至無所見,而猶不欲歸。心凝形式,與萬化冥合。

然後知吾向之未始遊,遊於是乎始,故為之文以志。是歲,元和四年也。

鑽鉧潭記

鑽鉧潭,在西山西。其始蓋冉水自南奔注,抵山石,屈折東流;其顛委勢峻,蕩擊益暴,齧其涯,故旁廣而中深,畢至石乃止;流沫成輪,然後徐行。其清而平者,且十畝。有樹環焉,有泉懸焉。

其上有居者,以予之亟遊也,一旦款門來告曰:「不勝官租、私券之委積,既芟山而更居,願以潭上田貿財以緩禍。」

予樂而如其言。則崇其臺,延其檻,行其泉於高者而墜之潭,有聲潀然。尤與中秋觀月為宜,於以見天之高,氣之迥。孰使予樂居夷而忘故土者,非茲潭也歟?

鑽鉧潭西小丘記

得西山後八日,尋山口西北道二百步,有得鑽鉧潭。潭西二十五步,當湍而浚者為魚梁。樑之上有丘焉,生竹樹。

其石之突怒偃蹇,負土而出,爭為奇狀者,殆不可數。其嶔然相累而下者,若牛馬之飲於溪;其衝然角列而上者,若熊羆之登于山。丘之小不能一畝,可以籠而有之。

問其主,曰:「唐氏之棄地,貨而不售。」問其價,曰:

「止四百。」餘憐而售之。李深源、元克已時同遊,皆大喜,出自意外。

即更取器用,剷刈穢草,伐去惡木,烈火而焚之。嘉木立,美竹露。奇石顯。

由其中以望,則山之高,雲之浮,溪之流,鳥獸之遨遊,舉熙熙然回巧獻技,以效茲丘之下。枕蓆而臥,則清冷冷狀與目謀,瀯瀯之聲與耳謀,悠然而虛者與神謀,淵然而靜者與心謀。不匝旬而得異地者二,雖古好古之士,或未能至焉。

噫!以茲丘之勝,致之灃、鎬、鄠、杜,則貴遊之士爭買者,日增千金而愈不可得。今棄是州也,農夫漁父過而陋之,賈四百,連歲不能售。

而我與深源、克已獨喜得之,是其果有遭乎!書於石,所以賀茲丘之遭也。

至小丘西小石潭記

從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聞水聲,如鳴佩環,心樂之。伐竹取道,下見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為坻,為嶼,為嵁,為巖。青樹翠蔓,蒙絡搖綴,參差披拂。

潭中魚可百許頭,皆若空遊無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動;俶爾遠逝,往來翕忽,似與遊者相樂。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滅可見。其岸勢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樹環合,寂寥無人,悽神寒骨,悄愴幽邃。以其境過清,不可久居,乃記之而去。

同遊者:吳武陵,龔古,餘弟宗玄。隸而從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袁家渴記

由冉溪西南水行十里,山水之可取者五,莫若鑽鉧潭。由溪口而西,陸行,可取者**,莫若西山。由朝陽巖東南水行,至蕪江,可取者三,莫若袁家渴。皆永中幽麗奇處也。

楚越之間方言,謂水之反流為「渴」。渴上與南館高嶂合,下與百家瀨合。其中重洲小溪,澄潭淺渚,間廁曲折,平者深墨,峻者沸白。舟行若窮,忽而無際。

有小山出水中,皆美石,上生青叢,冬夏常蔚然。其旁多巖詞,其下多白礫,其樹多楓柟石楠,樟柚,草則蘭芷。又有奇卉,類合歡而蔓生,轇轕水石。

每風自四山而下,振動大木,掩苒眾草,紛紅駭綠,蓊葧香氣,衝濤旋瀨,退貯溪谷,搖飃葳蕤,與時推移。其大都如此,餘無以窮其狀。

永之人未嘗遊焉,餘得之不敢專焉,出而傳於世。其地主袁氏。故以名焉。

石渠記自渴西南行不能百步,得石渠,民橋其上。有泉幽幽然,其鳴乍大乍細。渠之廣或咫尺,或倍尺,其長可十許步。

其流抵大石,伏出其下。逾石而往,有石泓,昌蒲被之,青鮮環周。又折西行,旁陷岩石下,北墮小潭。

潭幅員減百尺,清深多倏魚。又北曲行紆餘,睨若無窮,然卒入於渴。其側皆詭石、怪木、奇卉、美箭,可列坐而庥焉。

風搖其巔,韻動崖谷。視之既靜,其聽始遠。

予從州牧得之。攬去翳朽,決疏土石,既崇而焚,既釃釃而盈。惜其未始有傳焉者,故累記其所屬,遺之其人,書之其陽,俾後好事者求之得以易。

元和七年正月八日,鷁渠至大石。十月十九日,逾石得石泓小潭,渠之美於是始窮也。

石澗記石渠之事既窮,上由橋西北下土山之陰,民又橋焉。其水之大,倍石渠三之一,亙石為底,達於兩涯。若床若堂,若陳筳席,若限閫奧。

水平布其上,流若織文,響若操琴。揭跣而往,折竹掃陳葉,排腐木,可羅胡床十**居之。交絡之流,觸激之音,皆在床下;翠羽之水,龍鱗之石,均蔭其上。

古之人其有樂乎此耶?後之來者有能追予之踐履耶?得之日,與石渠同。

由渴而來者,先石渠,後石澗;由百家瀨上而來者,先石澗,後石渠。澗之可窮者,皆出石城村東南,其間可樂者數焉。其上深山幽林逾峭險,道狹不可窮也。

小石城山記

自西山道口徑北逾黃茅嶺而下,有二道:其一西出,尋之無所得;其一少北而東,不過四十丈,土斷二川分,有積石橫當其垠。其上為睥睨樑欐之形;其旁出堡塢,有若門焉,窺之正黑,投以小石,洞然有水聲,其響之激越,良久乃已。

環之可上,望甚遠。無土壤而生嘉樹美箭,益奇而堅,奇疏數偃仰,類智者所施也。

噫!吾疑造物者之有無久矣,及是,愈以為誠有。又怪其不為之中州而列是夷狄,更千百年不得一售其伎,是固勞而無用,神者倘不宜如是,則其果無乎?

或曰:以慰夫賢而辱於此者。或曰:

其氣之靈,不為偉人而獨為是物,故楚之南少人而多石。是二者餘未信之。

9樓:匿名使用者

永州八記

柳宗元始得西山宴遊記

自餘為僇人,居是州。恆惴慄。時隙也,則施施而行,漫漫而遊。

日與其徒上高山,入深林,窮回溪,幽泉怪石,無遠不到。到則披草而坐,傾壺而醉。醉則更相枕以臥,臥而夢。

意有所極,夢亦同趣。覺而起,起而歸。以為凡是州之山水有異態者,皆我有也,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

今年九月二十八日,因坐法華西亭,望西山,始指異之。遂命僕人過湘江,緣染溪,斫榛莽,焚茅茷,窮山之高而上。攀援而登,箕踞而遨,則凡數州之土壤,皆在衽席之下。

其高下之勢,岈然窪然,若垤若穴,尺寸千里,攢蹙累積,莫得遁隱。縈青繚白,外與天際,四望如一。然後知是山之特立,不與培塿為類,悠悠乎與顥氣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與造物者遊,而不知其所窮。

引觴滿酌,頹然就醉,不知日之入。蒼然暮色,自遠而至,至無所見,而猶不欲歸。心凝形式,與萬化冥合。

然後知吾向之未始遊,遊於是乎始,故為之文以志。是歲,元和四年也。

鑽鉧潭記

鑽鉧潭,在西山西。其始蓋冉水自南奔注,抵山石,屈折東流;其顛委勢峻,蕩擊益暴,齧其涯,故旁廣而中深,畢至石乃止;流沫成輪,然後徐行。其清而平者,且十畝。有樹環焉,有泉懸焉。

其上有居者,以予之亟遊也,一旦款門來告曰:「不勝官租、私券之委積,既芟山而更居,願以潭上田貿財以緩禍。」

予樂而如其言。則崇其臺,延其檻,行其泉於高者而墜之潭,有聲潀然。尤與中秋觀月為宜,於以見天之高,氣之迥。孰使予樂居夷而忘故土者,非茲潭也歟?

鑽鉧潭西小丘記

得西山後八日,尋山口西北道二百步,有得鑽鉧潭。潭西二十五步,當湍而浚者為魚梁。樑之上有丘焉,生竹樹。

其石之突怒偃蹇,負土而出,爭為奇狀者,殆不可數。其嶔然相累而下者,若牛馬之飲於溪;其衝然角列而上者,若熊羆之登于山。丘之小不能一畝,可以籠而有之。

問其主,曰:「唐氏之棄地,貨而不售。」問其價,曰:

「止四百。」餘憐而售之。李深源、元克已時同遊,皆大喜,出自意外。

即更取器用,剷刈穢草,伐去惡木,烈火而焚之。嘉木立,美竹露。奇石顯。

由其中以望,則山之高,雲之浮,溪之流,鳥獸之遨遊,舉熙熙然回巧獻技,以效茲丘之下。枕蓆而臥,則清冷冷狀與目謀,瀯瀯之聲與耳謀,悠然而虛者與神謀,淵然而靜者與心謀。不匝旬而得異地者二,雖古好古之士,或未能至焉。

噫!以茲丘之勝,致之灃、鎬、鄠、杜,則貴遊之士爭買者,日增千金而愈不可得。今棄是州也,農夫漁父過而陋之,賈四百,連歲不能售。

而我與深源、克已獨喜得之,是其果有遭乎!書於石,所以賀茲丘之遭也。

至小丘西小石潭記

從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聞水聲,如鳴佩環,心樂之。伐竹取道,下見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為坻,為嶼,為嵁,為巖。青樹翠蔓,蒙絡搖綴,參差披拂。

潭中魚可百許頭,皆若空遊無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動;俶爾遠逝,往來翕忽,似與遊者相樂。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滅可見。其岸勢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樹環合,寂寥無人,悽神寒骨,悄愴幽邃。以其境過清,不可久居,乃記之而去。

同遊者:吳武陵,龔古,餘弟宗玄。隸而從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袁家渴記

由冉溪西南水行十里,山水之可取者五,莫若鑽鉧潭。由溪口而西,陸行,可取者**,莫若西山。由朝陽巖東南水行,至蕪江,可取者三,莫若袁家渴。皆永中幽麗奇處也。

楚越之間方言,謂水之反流為「渴」。渴上與南館高嶂合,下與百家瀨合。其中重洲小溪,澄潭淺渚,間廁曲折,平者深墨,峻者沸白。舟行若窮,忽而無際。

有小山出水中,皆美石,上生青叢,冬夏常蔚然。其旁多巖詞,其下多白礫,其樹多楓柟石楠,樟柚,草則蘭芷。又有奇卉,類合歡而蔓生,轇轕水石。

每風自四山而下,振動大木,掩苒眾草,紛紅駭綠,蓊葧香氣,衝濤旋瀨,退貯溪谷,搖飃葳蕤,與時推移。其大都如此,餘無以窮其狀。

永之人未嘗遊焉,餘得之不敢專焉,出而傳於世。其地主袁氏。故以名焉。

石渠記自渴西南行不能百步,得石渠,民橋其上。有泉幽幽然,其鳴乍大乍細。渠之廣或咫尺,或倍尺,其長可十許步。

其流抵大石,伏出其下。逾石而往,有石泓,昌蒲被之,青鮮環周。又折西行,旁陷岩石下,北墮小潭。

潭幅員減百尺,清深多倏魚。又北曲行紆餘,睨若無窮,然卒入於渴。其側皆詭石、怪木、奇卉、美箭,可列坐而庥焉。

風搖其巔,韻動崖谷。視之既靜,其聽始遠。

予從州牧得之。攬去翳朽,決疏土石,既崇而焚,既釃釃而盈。惜其未始有傳焉者,故累記其所屬,遺之其人,書之其陽,俾後好事者求之得以易。

元和七年正月八日,鷁渠至大石。十月十九日,逾石得石泓小潭,渠之美於是始窮也。

石澗記石渠之事既窮,上由橋西北下土山之陰,民又橋焉。其水之大,倍石渠三之一,亙石為底,達於兩涯。若床若堂,若陳筳席,若限閫奧。

水平布其上,流若織文,響若操琴。揭跣而往,折竹掃陳葉,排腐木,可羅胡床十**居之。交絡之流,觸激之音,皆在床下;翠羽之水,龍鱗之石,均蔭其上。

古之人其有樂乎此耶?後之來者有能追予之踐履耶?得之日,與石渠同。

由渴而來者,先石渠,後石澗;由百家瀨上而來者,先石澗,後石渠。澗之可窮者,皆出石城村東南,其間可樂者數焉。其上深山幽林逾峭險,道狹不可窮也。

小石城山記

自西山道口徑北逾黃茅嶺而下,有二道:其一西出,尋之無所得;其一少北而東,不過四十丈,土斷二川分,有積石橫當其垠。其上為睥睨樑欐之形;其旁出堡塢,有若門焉,窺之正黑,投以小石,洞然有水聲,其響之激越,良久乃已。

環之可上,望甚遠。無土壤而生嘉樹美箭,益奇而堅,奇疏數偃仰,類智者所施也。

噫!吾疑造物者之有無久矣,及是,愈以為誠有。又怪其不為之中州而列是夷狄,更千百年不得一售其伎,是固勞而無用,神者倘不宜如是,則其果無乎?

或曰:以慰夫賢而辱於此者。或曰:

其氣之靈,不為偉人而獨為是物,故楚之南少人而多石。是二者餘未信之。

柳宗元(773年-819年),字子厚,河東(今山西永濟)人。少精敏絕倫,為文卓偉精緻,為時輩推仰。貞元九年(793年)進士。

又中博學鴻辭科,授集賢殿正宇。調藍田尉,拜監察御史。他和劉禹錫等人蔘加了王叔文集團革新政治的活動。

順宗時,官禮部員外郎。王叔文失敗後,貶永州司馬,十年後調柳州刺史,死於貶所。世稱柳柳州或柳河東。

有《柳河東全集》。

柳宗元《永州八記》都是八記,永州八記是哪八記

永州八記 包括 始得西山宴遊記 鈷姆潭記 鈷姆潭西小丘記 至小丘西小石潭記 袁家渴記 石渠記 石澗記 小石城山記 等 始得西山宴遊記 鈷姆潭記 鈷姆潭西小丘記 至小丘西小石潭記 袁家渴記 石渠記 石澗記 小石城山記 永州八記是哪八記 永州八記 包含 始得西山宴遊記 鈷鉧潭記 鈷鉧潭西小丘記 至小丘西...

永州八記指的是什麼《永州八記》是什麼???

柳宗元 773年 819年 因 八司馬事件 805年 貶永州司馬時所寫的八篇散文。永州八記 依次包括 始得西山宴遊記 鈷姆潭記 鈷姆潭西小丘記 至小丘西小石潭記 袁家渴記 石渠記 石澗記 小石城山記 位於永州市郊。柳宗元在永州的十年間,寫有一批山水遊記,後人稱為 永州八記 永州八記 景區可分為兩組 ...

評論一下永州八記,《永州八記》是一組有名

永州八記是唐代柳宗元所寫的有連續性的山水遊記,共八篇,後人稱為 永州八記 其中 小石潭記 最有名。分別是 始得西山宴遊記 鑽鉧潭記 鑽鉧潭西小丘記 至小丘西小石潭記 袁家渴記 石渠記石澗記小石城山記 始得西山宴遊記 自餘為僇人,居是州。恆惴慄。時隙也,則施施而行,漫漫而遊。日與其徒上高山,入深林,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