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革命的由來和意義,工業革命的作用和意義

2021-06-01 14:16:13 字數 4605 閱讀 6635

1樓:樑清風

從技術觀點來看,一切生產都取決於材料的物理、化學和生物的特性,以及可以根據這些特性來進行的生產過程。作為勞動的組織者,管理部門並不直接從事生產技術方面的活動;管理部門只是為生產過程提供組織形式。但是生產過程如果沒有內容,就不完備,內容則是一個技術問題。

上面已經講過,這種技術最先是技能性的、工藝性的技術,後來就越來越具有科學的特色,因為有關自然規律的知識不斷增長,而且取代了工藝的一成不變的傳統和零零散散的知識。因此,勞動從以技能為基礎到以科學為基礎的這一轉變,就可以說成是把科技革命所提供的內容,同受到資本主義管理部門寵愛的嚴格分工與再分工所提供的形式,緊密地結合了起來。

馬克思寫道:隨著大工業的興起,「社會生產過程的五光十色的、似無聯絡的和已經固定化的形態,分解成為自然科學的自覺按計劃的和為取得預期有用效果而系統分類的應用。」(1)但是,馬克思這句話,正如他許多極有啟發性的言論一樣,在當時與其說是對現實的一番描述,不如說是有先見之明的一種透徹見解。

2023年馬克思這句話發表時,「自然科學的自覺按計劃的應用」的時代還不過剛剛開始。十九世紀最後二十年形成一道分界線,表明科學在生產上所起的作用發生了十分重大的變化,以致前後之間的差別——儘管也有相似之處把前後兩個資本主義時期連線起來——是無論怎麼說也很難算是過分的。

科學乃是變成資本附屬品的最後——也是僅次於勞動的最重要的——一項社會財產。科學原屬於業餘愛好者、「哲學家」、萬事通和好學者的活動範圍,它轉變為目前組織嚴密、費用浩繁的狀態,這一番轉變過程,大體上就是科學併入資本主義公司及其附屬組織中去的過程。最初,科學不費資本家「分文」,因為資本家只不過利用已經積累下來的自然科學知識而已;可是後來,資本家有計劃地把科學組織起來,加以利用,從直接屬於他的或從整個資產階級以稅收形式來控制的鉅額剩餘社會產品裡面,出資支付科學教育、科學研究和科學實驗所等方面的費用。

過去曾經是相對地自由浮動的一種社會努力,現在就併入生產和市場之中了。

科學作為對生產無關緊要的一般社會財產,同科學作為生產核心的資本家財產,這二者之間的差別,也就是十八世紀下半葉和十九世紀頭三十多年的工業革命,同十九世紀後幾十年開始、目前仍在進行中的科技革命,這二者之間的差別。毫無疑問,科學在工業革命中起了重大作用。資本主義興起以前——這就是說,在歐洲直到十六世紀和十七世紀以前——西方的基本科學知識,是阿拉伯學術界和中世紀寺院裡儲存下來的古希臘人的基本科學知識。

十六世紀和十七世紀是科學取得進展的時代,這個時代為工業革命提供了一些條件,但與工業革命只有間接、一般和零散的關係——這不僅是因為科學本身在那時還沒有被資本主義組織起來,還沒有受到資本主義機構的直接控制,同時也由於這樣一個重要的歷史事實,即技術是在科學之前並作為科學的先決條件而發展的。因此,與現代的實際情況不同,科學並沒有循序以進地給工業帶路,而往往落在工業技術後面,並從工業技術中成長起來。在資本主義制度下,科學在早期階段並沒有對自然條件有系統地提出重要的新見解,從而使新技術有可能產生,相反,那時的科學往往是伴隨著技術的發展,或者作為技術發展的結果而提出一般性的結論。

*這一點,只要把蒸汽機選來作為主要例證,就可以看得很清楚,因為蒸汽機是說明重要科學原理的例項,而且是工業革命的主要機械裝置。

2樓:匿名使用者

由來是科學技術的進步,意義是解放生產力.

工業革命的作用和意義

3樓:匿名使用者

第一次工業革命

1 工業革命極大地提高了生產力,鞏固了資本主義各國的統治。

2 工業革命引起了社會結構的重大變革,使社會日益**為兩大對立階級-工業資產階級和無產階級。

3 工業革命還促進了近代城市的興起。

4工業革命大大密切了世界各地之間的聯絡,改變了世界的面貌,最終確立了資產階級對世界的統治。

5 率先完成了工業革命的英國,很快成為世界霸主,奴役當地人民,加劇了當地的貧困落後,是東方從屬西方

6 同時,他們也在客觀上傳播了先進的生產技術和生產方式,猛烈衝擊著舊思想和舊制度。

第二次工業革命

第二次工業革命的影響可以從4個方面來說:

首先,新能源的大規模應用,如電力,煤炭等,這些新能源的直接促進了重工業的大踏步前進,使大型的工廠能夠方便廉價的獲得持續有效的動力**,進而使大規模的工業生產成為可能,併為之後的經濟壟斷奠定了基礎。

其次,內燃機的發明解決了長期困擾人類的動力不足的問題。內燃機的發明又促進了發動機的出現,發動機的發明又解決了交通工具的問題,推動了汽車,遠洋輪船,飛機的迅速發展,使人類的足跡遍佈了全世界,也讓各個地區的文化,**交流更加便利。

第三,通訊工具的發明。自從19世紀70年代美國人貝爾發明了**之後,人與人之間的交流就不在侷限與面對面的談話。

最後,化工業的迅猛發展。炸藥的發明,大大促進了軍工業的進步,並最終導致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爆發。從煤炭中提取各種化合物,塑料,人造纖維先後被投入實際生活。

上述的四種發明,對第二次工業革命產生了決定性的作用,人類開始通過科學研究來獲得純粹的知識,然後又反過來促進理論的應用

第二次工業革命不同於第一次工業革命的特點:

1發明創造者絕大多數為科研工作者,人才素質高於以工人技師為主的英國工業革命;

2自然科學的新發現較多地應用於工業,科研成果量多質高;而第一次工業革命多為生產經驗的總結和技術改進;

3一開始就呈現出多元化局面,各國都有,相互促進,美、德最多;而第一次工業革命主要集中於英國,之後向其它國家發展;

4側重於重工業和電力業、能源工業領域;而第一次開始於棉紡織業;

5開始於多數國家尚未完成第一次工業革命之時,形成了兩次工業的交叉。

(3)第三次工業革命新特點:

1科學技術在推動生產力的發展方面起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科學技術轉化為直接生產力的速度加快,科學技術對社會勞動生產率的提高和經濟增長的貢獻越來越大;

2規模、深度、影響遠遠超過前兩次,科學和技術密切結合、相互促進,各領域相互促進。

(4)啟發:

1政治變革是科技發展的前提,政治變革解放了生產力,應大膽改革不適應生產力的生產關係的各個環節;

2科技是第一生產力,應大力發展科學技術;

3大力發展科技的同時,應擴大市場經濟,籌集科技發展需要的資金,培養高素質的人才。

2.三次科技革命的相關問題

(1)三次工業革命發生的科技條件和社會原因

近代自然科學的形成,為工業革命提供了條件。蓬勃發展的工場手工業為工業革命積累了大量的生產技術知識和骨幹力量;不斷擴大的市場,迫切需要生產手段的變革;以電學理論及其應用為代表的科學技術的新突破,為第二次工業革命提供了條件。機器大工業的深入發展要求有更先進的動力、交通、和通訊手段;以相對論為代表的科學理論出現了重大突破;科學技術的發展具備了更好的物質和技術基礎;二戰期間和戰後各國對科學技術的迫切需要,促成了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發生。

(2)三次工業革命中,最具代表性的創新標誌

1計算機的發明和使用;2電力的廣泛應用;3原子能技術、航天技術、電子技術為代表的一系列高新技術的應用。

(3)三次工業革命對世界發展的共同影響

1都大大促進了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帶來了工業佈局的新變化。

2都引起了社會關係的重大變革:第一次導致近代社會兩大對立的階級即工業無產階級和資產階級產生,並開始了城市化程序。第二次,壟斷組織產生,並與國家政權結合。

自由資本主義過渡到壟斷資本主義。第三次,國家壟斷資本主義強化,使第三產業比重上升。

3都對世界格局產生巨大影響;第一次,確立了資本主義對世界的統治,殖民擴張造成東方從屬於西方。第二次,資本主義世界體系、殖民體系最終形成,世界成為一個密不可分的整體。第三次,推動了國際經濟結構的調整,世界各國經濟相互依存,聯絡日益緊密。

(4)後兩次工業革命對東亞地區的影響

第二次:日本兩次工業革命交叉進行,壟斷組織出現,成為亞洲強國,東方其他國家淪為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列強加緊對各國的資本輸出。

第三次:日本成為世界第二號經濟大國。中國改革開放,建立了社會主義的市場經濟。

韓國積極發展高新技術產業,成為世界經濟發展最快的地區。東亞國家經濟發展特別引人注目,為世界經濟注入了新的活力,但機遇與挑戰並存。

(5)第三次科技革命與前兩次相比最大的不同點

科學技術在推動生產方面起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科技轉化為直接生產力的速度越來越快。

(6)美國在第

二、三次科技革命領先的原因及對美國政治經濟的影響

美國在第二次科技革命中領先一步。因為:1南北戰爭中工業資產階級的勝利為工業革命的開展提供了政治保證。

2西部的開發擴大了對商品的需求。3歐洲剩餘資本源源而來。4歐亞移民帶來了先進的科學技術。

5愛迪生、福特、萊特、貝爾等人的眾多發明使美國在電力、交通運輸、遠端通訊等領域領先。

第三次科技革命中領先一步的原因:120世紀初原子、電子方面的理論就出現重大突破。2一戰後美國逐漸掌握了世界經濟霸權,二戰未影響美國本土,因而具有開展科技革命的雄厚物質基礎。

3二戰中贏得戰爭的迫切需求使其**和資本家注重科技投入。4第二次世界大戰推動美國首先突破了原子能的應用,發明了電子計算機。5戰後西歐國家的恢復和新興國家的發展,客觀上為美國提供了廣闊的市場。

共同影響:1大大促進了生產力的發展。19世紀末美國工業產量躍居世界第一。

二戰後至70年代初是以美國為中心的世界經濟格局。2導致了生產關係的調整。19世紀晚期美國產生了壟斷組織,生產和資本集中程度最高。

二戰後國家壟斷資本日益加強。3上層建築的變化。19世紀晚期美國進入帝國主義階段,號稱托拉斯帝國主義。

二戰後過渡到國家壟斷資本主義。4為美國爭霸世界創造了條件。19世紀末20世紀初,美國把侵略矛頭從拉美指向亞洲太平洋地區。

二戰後美國稱霸資本主義世界,妄圖在全球建立霸權。

英國工業革命的後果是什麼,簡述英國工業革命的條件和後果

前提條件 1 隨著英國 君主立憲制的確立,加速了圈地運動 產生了大批無產者 2 同時海外 和殖民地 的開發,使大量財富集中到英國 資產階級手中。3 另外經典力學 熱力學等學科的理論創新也為工業革命帶來了契機。4 資產階級和土地貴族聯盟為基礎的君主立憲制度,從而成為世界上第一個確立資產階級政治統治的國...

高考歷史 關於科學革命和工業革命的

可以從第二次工業革命的特點去理解 我們知道,在第一次工業革命時期,許多技術發明都 於工匠的實踐經驗,科學和技術尚未真正結合 而在第二次工業革命期間,自然科學的新發展,開始同工業生產緊密地結合起來,科學地推動生產力發展方面發揮了更為重要的作用,它與技術的結合使第二次工業革命取得了巨大的成果。例如 法拉...

工業革命的起因,工業革命爆發的深層次原因是什麼?

起因是 最主要bai的原因是市場的需du求擴大刺zhi激生產技術的革新dao另外還有 政治上版,英國資產 階級統治的確立權 資本上,英國海外 和殖民掠奪 勞動力,英國農村實行了圈地運動 技術上,工場手工業中的生產技術知識的積累 原料上,海外掠奪 政治上,英國資產階級統治的確立 資本上,英國海外 和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