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吾爾族的節日風俗是什麼

2021-05-31 12:23:24 字數 4748 閱讀 3466

1樓:靜眸

維吾爾族重大的節日有:古爾邦節

、肉孜節、諾魯孜節。

一,古爾邦節。家家戶戶都要宰羊、煮肉、趕製各種糕點等小吃。屠宰的牲畜不能出賣,除將羊皮、羊腸送交清真寺和宗教職業者外,剩餘的用作自己吃和招待客人。

二,過肉孜節。成年的教徒要封齋一個月。封齋期間,只在日出前和日落後進餐,白天不準進食。

肉孜節意譯為「開齋節」。按伊斯蘭教教規,節前一個月開始封齋。即在日出後和日落前不準飲食,期滿30天開齋,恢復白天吃喝的習慣。

開齋節前,各家習慣炸饊子、油香、烤制各種點心,準備節日食品。節日期間人人都穿新衣服,戴新帽,相互拜節祝賀。節日期間殺羊或駱駝,到清真寺去作聚禮,唱歌跳舞,並舉行賽馬、刁羊和摔跤等活動。

三,諾魯孜節。「諾魯孜」一詞來自古伊朗語,意為「春雨日」。維吾爾族主要聚居在新疆,對他們來說,每年3月20號到22號的諾魯孜節是最重要的節日。

諾魯孜節的儀式在20號的黎明開始,男女老少都要身穿民族盛裝,各家的家長首先起床,在房屋正中燃起一堆松柏樹枝,將冒煙的樹枝在每人頭上轉一圈,預祝他們在新的一年平安快樂。然後,家長要把冒煙的松枝帶到牲畜圈門口,讓畜群從煙上通過,祈求新的一年,牲畜膘肥體壯,迅速繁殖。跟著,人們就要做"諾魯孜飯"(就是家家戶戶用剩餘的糧食和食物,再配上多種佐料煮成的稠粥)。

從當天午時起,維吾爾人相互拜年,等到諾魯孜節過後,在農村,緊張的春耕生產也就開始了。

擴充套件資料

維吾爾族的信仰

維吾爾族群眾現在普遍信仰伊斯蘭教。

歷史上,維吾爾族曾經信仰過薩滿教、摩尼教、祆教、景教和佛教等。

10世紀末,喀拉汗王朝開始信奉伊斯蘭教。到了公元15世紀時,伊斯蘭教在維吾爾族地區逐漸佔據統治地位,成為全民信仰的宗教。

伊斯蘭教有不同的教派,維吾爾族大多數人信仰遜尼派的教法學派之一哈乃斐派。也有相當一部分人信仰神祕主義的蘇菲派,在新疆稱為依禪派。此外,還有少部分人信仰瓦哈比派。

遜尼派自稱正統派,是伊斯蘭教教徒最多的派別,他們篤信胡達和胡達的使者穆罕默德,崇奉《古蘭經》。

禮拜寺是遜尼派教徒進行宗教活動的場所。

新疆的依禪派尊奉遜尼派教義,但是在對《古蘭經》和《聖訓》的解釋上有自己獨特的思想體系,他們提倡「不重今生重來世」,要禁慾、苦行和守貧。

麻札是依禪派教徒活動的中心,朝拜麻札是該教的重要特點

2樓:単聲噵鎝瞹眛

維吾爾族習俗:

維吾爾族的傳統節日,有肉孜節、古爾邦節和諾魯孜節。前兩個節日都**於伊斯蘭教,日期是按伊斯蘭教歷計算的,每年都在移動。

肉孜節又叫「開齋節」,因為它在封齋一個月後舉行,一般要過3天。

古爾邦節又叫「宰牲節」,在肉孜節過後70天舉行,家境好的,都要宰一隻羊。

諾魯孜節是維吾爾族最古老的傳統節日,在春分時節,相當於公曆3月22日。在這一天,要舉行各種慶祝活動和傳統的「麥西萊甫。

婚姻維吾爾族過去曾盛行包辦婚姻,現在自由戀愛較為普遍。婚前,男方必須向女方交財禮。

維吾爾族婚禮由阿訇主持。首先要念「尼卡」確立夫妻關係。「尼卡」儀式結束後,要舉行婚宴,招待各自的親戚、好友與同事。

婚禮有迎新娘儀式、「要力託素西」(意為擋道、攔路)、揭面紗儀式、新郎與新娘為自己的婚禮所舉行的慶賀儀式等。在多數地區,新娘進入新屋後,新郎方面要為男女賓客準備豐盛的宴席。

宴席完了之後,要舉行「麥西來甫」。在這期間,人們會歡歌雀躍,氣氛非常熱烈。在跳舞的過程中,有一對男女會有目的地上來跳舞,男的故意揭開新娘的面紗,女的再蓋上,直到重複三遍時,新娘站起來,向賓客們深深地鞠一躬,而賓客們用掌聲表示這一儀式的結束 。

喪葬維吾爾族遵照伊斯蘭教規,實行土葬,主張速葬。在超渡亡靈的伊斯蘭教儀式「納瑪孜」結束後,用抬屍床將屍體送至墓地,挖穴安葬,不用棺材,不用任何陪葬品。墓丘多長方形,也有圓形的。

墳地周圍砌圍牆,不許牲畜進入,不許取土挖土。

維吾爾族在死者當日、3日、7日、40日和週年時進行祭奠活動,維吾爾語稱作「乃孜爾」。在所有的祭奠活動中,7日、40日與週年都比較隆重,要宴請親屬、朋友、鄉親與同事做「杜瓦」(祈禱),請阿訇誦經。祭奠中的飯食主要是抓飯等。

按照傳統習俗,凡來參加「乃孜爾」的男子必須頭戴帽子,女子頭戴圍巾。

拓展資料

飲食維吾爾族的傳統飲食以麵食為主,喜食羊、牛肉,蔬菜吃得相對較少。主食的種類很多,最常吃的有饢、抓飯、包子、拉麵等。

饢,是用小麥面或玉米麵製成的,在特製的火坑內烤熟,為形狀大小和厚薄不一的圓形餅。

抓飯,維吾爾語稱「頗羅」,是用大米、羊肉、羊油、食油、胡蘿蔔燜成的一種飯食,味道鮮美。

蒸包子,維吾爾語稱「曼它」;烤包子,維吾爾語稱「撒木薩」,用面做皮,用羊肉丁、羊油拌少許洋蔥做餡,皮薄肉多。

另外有拉麵、炒麵、湯麵、「納仁面」等。名菜有烤全羊、清燉羊肉、烤肉等。

維吾爾族嚴格禁止吃豬肉、驢肉、狗肉、騾肉。

在南疆部分地區還禁食馬肉(北疆牧區或農牧區則無此限制)。

一般未唸經宰殺的牲畜和家禽也禁食。

維吾爾族喜歡飲茶 。

服飾維吾爾族傳統的男子外衣稱為「袷袢」,長過膝、寬袖、無領、無扣,穿時腰間繫一長帶。

女子普遍穿連衣裙,外罩坎肩或上衣。婦女和姑娘都喜歡用天然的烏斯蔓草汁畫眉,染指甲,戴耳環、手鐲、戒指、項鍊等。婦女外出時,要帶頭巾或蒙面紗。

維吾爾族不論男女老幼都喜歡戴「尕巴」(四楞花帽),用黑白兩色或彩色絲線繡出各種民族形式的花紋圖案。過去未婚少女都梳十幾條髮辮,以長髮為美。婚後一般改梳兩條,辮梢散開,頭上別一把新月形的梳子作為裝飾,也有將雙辮盤成髮髻的。

隨著時代的發展,除了傳統的服裝和服飾之外,在城市普遍流行穿時裝 。

建築維吾爾族傳統的庭院式的住宅大致可分為「外間」、「餐室」、「後室」三種基本平面組合形式。

各地區大都以一種形式為主,但同一形式在具體佈局上也有較大差別。

浩瀚的沙漠、劇烈的風沙、夏季炎熱少雨、冬季寒冷的生態環境,使維吾爾族非常注重對環境的改造和美化,因而庭院式的住宅往往開闢有果園花圃、白楊、葡萄棚。

維吾爾族重視房屋的裝飾,呈現出多樣化的裝飾手段。不過,每個家庭牆壁上都掛有壁毯,土坑上都鋪有地毯,這是其共同的特點  。

禮節維吾爾族人路遇尊長或朋友,要把右手放在胸口,男子相見要握手,婦女相見要互相擁抱,貼一下右臉,都以「撒拉木」問安,最後,雙手撫膝躬身道別。晚輩要先向長輩施禮,現在多以握手作為見面禮。

維吾爾族普遍認為賓客盈門是令人羨慕的事。通常客人如果同時到來,要分男女長幼進門,上炕入座,最尊貴及最年長的客人,要坐在炕中間主人特意鋪的褥子上。飯前飯後主人都會提著洗手壺為客人沖洗雙手,一般沖洗三遍,客人不得將水亂甩。

主人先給每人斟一碗茶水,雙手敬上,然後在客人面前鋪開一張餐布,擺上各種點心、瓜果及美食,有條件的還要宰羊款待來賓,讓客人盡情享用。有時主人會彈起都塔爾、熱瓦甫等民族樂器,以歌舞助興。用餐結束時,在年長者的帶領下,要念「都瓦」祈禱。

如果天晚了,主人總要熱情挽留,拿出最好的被褥給客人用。客人臨走時,主人總要送出大門以外,目送客人遠去  。

3樓:營養創造

維吾爾族是一個多源民族,最主要的**有來自蒙古草原的回紇人和

南疆綠洲上的土著居民。這兩部分人於公元840年大規模匯合,至16世紀初完全融合完成。在漫長的歷史發展過程中,維吾爾族人創造了優秀的文化,有著獨特的民族節日風俗。

維吾爾族信奉伊斯蘭教,傳統節日有:古爾邦節、肉孜節、諾魯孜節等。

古爾邦節。維吾爾族十分重視傳統節日,尤其以過」古爾邦」節最為隆重。屆時家家戶戶都要宰羊、煮肉、趕製各種糕點等。

屠宰的牲畜不能出賣,除將羊皮、羊腸送交清真寺和宗教職業者外,剩餘的用作自食和招待客人。

過肉孜節。過肉孜節時,成年的教徒要封齋1個月。封齋期間,只在日出前和日落後進餐,白天絕對禁止任何飲食。

肉孜節意譯為「開齋節」。按伊斯蘭教教規,節前一個月開始封齋。即在日出後和日落前不準飲食,期滿30天開齋,恢復白天吃喝的習慣。

開齋節前,各家習慣炸饊子、油香、烤制各種點心,準備節日食品。節日期間人人都穿新衣服,戴新帽,相互拜節祝賀。節日期間殺羊或駱駝,到清真寺去作聚禮,唱歌跳舞,並舉行賽馬、刁羊和摔跤等活動。

諾魯孜節。「諾魯孜」一詞來自古伊朗語,意為「春雨日」。相當於伊朗古太陽曆的每年三月二十二日,也即公曆3月22日。

達一天相當於漢族的春分,故而「諾魯孜」節也叫迎春節。維吾爾族主要聚居在新疆,對他們來說,每年3月20號到22號的諾魯孜節是最重要的節日。諾魯孜節的儀式在20號的黎明開始,男女老少都要身穿民族盛裝,各家的家長首先起床,在房屋正中燃起一堆松柏樹枝,將冒煙的樹枝在每人頭上轉一圈,預祝他們在新的一年平安快樂。

然後,家長要把冒煙的松枝帶到牲畜圈門口,讓畜群從煙上通過,祈求新的一年,牲畜膘肥體壯,迅速繁殖。跟著,人們就要做"諾魯孜飯"(就是家家戶戶用剩餘的糧食和食物,再配上多種佐料煮成的稠粥)。從當天午時起,維吾爾人成群結隊地相互拜年,等到諾魯孜節過後,在農村,緊張的春耕生產也就開始了。

諾魯孜節是伊朗和中亞的節日,是為進入春耕生產,綠化、美化、淨化環境做準備的節日。

4樓:煙狼

維吾爾族信奉伊斯蘭教。傳統節日有:肉孜節、古爾邦節、諾魯孜節等。

維吾爾族十分重視傳統節日,尤其以過「古爾邦」節最為隆重。屆時家家戶戶都要宰羊、煮肉、趕製各種糕點等。屠宰的牲畜不能出賣,除將羊皮、羊腸送交清真寺和宗教職業者外,剩餘的用作自食和招待客人。

過肉孜節時,成年的教徒要封齋1個月。封齋期間,只在日出前和日落後進餐,白天絕對禁止任何飲食。肉孜節意譯為「開齋節」。

按伊斯蘭教教規,節前一個月開始封齋。即在日出後和日落前不準飲食,期滿30天開齋,恢復白天吃喝的習慣。開齋節前,各家習慣炸饊子、油香、烤制各種點心,準備節日食品。

節日期間人人都穿新衣服,戴新帽,相互拜節祝賀。

節日期間殺羊或駱駝,到清真寺去作聚禮,唱歌跳舞,並舉行賽馬、刁羊和摔跤等活動。

維吾爾族風俗作文,維吾爾族的風俗習慣作文50字

維吾爾族是一個熱情好客的民族,他們的見面禮節也是十分講究的。按傳統的習慣,維吾爾族一般不施握手禮,而是按宗教的禮節,即把右手放在左面的胸前,點頭 鞠躬並說 薩拉瑪裡坤 祝福平安的意思 如果一個人一下子碰到十幾個人,那麼對十幾個人都可施這種禮節。在維吾爾族的禮節中,十分尊重長者,見了長者。要起立問候,...

維吾爾族民族概況是什麼,維吾爾族簡介。

維吾爾族人口約有721萬餘,是我國較大的少數民族。他們主要分佈在天山以南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的喀什 和田 阿克蘇 阿圖什 庫爾勒等地。維吾爾族的先民為 丁零 和 敕勒 後來成為 回鶻 公元840年,漠北迴鶻諸部因戰爭離散,西遷定居新疆的一支回鶻人,先後融合當地突厥語遊牧部族 移居西域的漢人 操印歐語系...

關於維吾爾族的,關於維吾爾族的資料

關於維吾爾族的資料 維吾爾 是維吾爾族的自稱,意為 團結 或 聯合 維吾爾族主要聚居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天山以南的喀什 和田一帶和阿克蘇 庫爾勒地區,其餘散居在天山以北的伊犁等地,少量居住在湖南桃源 常德等地。建國後,推廣使用以拉丁字母為基礎的新文字,現兩種文字並用。維吾爾族也有屬於自己獨特的文化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