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知道國家博物館的十大鎮館之寶

2021-03-19 18:35:57 字數 5384 閱讀 2954

1樓:柳笛輕揚

1 彩繪鸛魚石斧圖陶缸,新石器時期仰韶文化。中華人民共和國禁止出境文物第一號。器高47cm,2023年河南省汝州閻村出土,此缸本是盛放人骨所用,上畫鸛鳥叼魚及石斧。

中國的石器時代圖畫極其罕見,而這幅圖是中國現存最大的史前圖畫,價值無可估量。

2 陶鷹鼎,新石器時期仰韶文化。中華人民共和國禁止出境展覽文物,2023年洛桑申奧展覽會七件代表中國文化的文物之一,中國史前雕塑的代表作。這個陶鷹鼎威武雄壯,鷹胸為鼎腹,器口開於鷹背,鷹的雙足和尾部為鼎足,後收的雙翅圍過鼎的中後部,形成一種前撲的動勢。

是中國史前文物中絕無僅有的神品。

3 後母戊鼎,也稱司母戊鼎。中華人民共和國禁止出境展覽文物。中國現存最大的商代青銅禮器。

中國古代對財富的標準是計重製,越重越值錢。大鼎重達832.84公斤,在當時屬於國之重器了。

器身飾獸面紋及夔龍紋,耳外廓飾雙虎食人紋。腹內鑄有「後母戊」三字,字型雄健豐腴。該鼎是商王為了祭祀其母「戊」而作。

大鼎於2023年3月在安陽出土,險些被切割賣走。村民將其埋在土裡,終於熬過了八年抗戰。戰後大鼎被運到南京,由於太重,沒被運到臺灣。

2023年轉交國博。

4 四羊方尊,商代最大方尊。肩部聳出四個卷角羊頭,尊腹為羊的前胸。此尊集線雕、圓雕、浮雕等各種技巧,端莊典雅,鑄造精細,是商代泥範法鑄造工藝的巔峰之作。

這個器物解放前出土於湖南寧鄉,抗戰期間隨湖南省銀行內遷沅陵的途中,車隊遭到日寇轟炸,四羊方尊被炸成了20多塊。之後這些碎片就一直被丟棄在湖南省銀行倉庫的一隻木箱內,直到解放後才被修復,現在幾乎看不到破損的痕跡了。

5 利簋,西周。中華人民共和國禁止出境展覽文物。簋為盛放黍稻之用,常與鼎組合使用,是重要禮器,天子可以用八簋。

此簋是西周最早的青銅器,底部鑄有銘文4行32字,記載武王徵商,在甲子日早晨獲勝,取得了政權,是唯一跟武王伐紂直接相關的歷史實物,價值無可估量。

6 大盂鼎,西周。中華人民共和國禁止出境展覽文物。西周前期重器,鼎為圓體,口沿下環飾六個曲折角獸面紋,足上端飾卷角獸面紋,襯以雷紋為地,內壁鑄銘文19行291字,銘文字型雄渾,有重要的歷史價值。

該鼎於清道光年間出土,曾被左宗棠收藏,是清末海內三寶之一。

7 虢季子白盤,西周。中華人民共和國禁止出境展覽文物。盤為水器,此盤為先秦最大銅盤,堪稱西周青銅器的魁首。

它重400多斤,圓角長方形,盤內底部鑄有銘文8行110字,通篇用韻,四字一句,句式工整,有很高的史料價值。此盤在太平天國戰爭時期被劉銘傳發現,當時是一個馬槽,後來劉家後人將其埋入土中,祕不示人,直到解放後捐獻給國家。

8 九龍九鳳冠,明代。明神宗(萬曆皇帝)孝靖王皇后鳳冠。中華人民共和國禁止出境展覽文物。

出土於定陵。帽胎以漆竹紮成,覆蓋以絲帛面料,鳳冠正面飾以九條等大的騰雲金龍,均口銜珍珠寶石做成的珠滴,與九龍對應的是八隻同樣口銜珠滴的金鳳,加上鳳冠後側正中的一條金鳳,一共是九龍九鳳。這件鳳冠上嵌有寶石百餘顆,珍珠五千多粒,華麗貴重之極。

9 太平天國玉璽,清代。國博有一個很重要的部分是革命博物館,裡面都是近現代文物,所以我在近代和現代文物中各選了一個代表。這個洪秀全的玉璽是中國曆代農民戰爭史中最重要的文物,也是中國近代史上首當其衝的重要史料文物。

玉璽為清白玉質,印紐兩側均刻著精緻丹鳳朝陽的圖案,四周刻有雙龍雙鳳。璽面長、寬均各二十釐米,比清代皇帝的所有玉璽都大。印面上刻有吉利韻語11句44個字,和歷代國璽都不一樣,十分奇特。

該璽在天京陷落後被曾國藩得到,一直藏於軍機處,解放後歸於中國革命博物館。

10 開國大典油畫。中國現代史上的最重要文物。被譽為「共和國成立的藝術見證」。

2023年董希文作。董希文是國家文物局規定的「作品一律不得出境」的六位大師之一。此畫曾被多次修改,見證了建國初期的歷史。

2023年,高崗集團被清算,於是高崗的原位以一盆鮮花代替。文革期間,*******被批鬥致死,於是在油畫上也被抹去,換成了董必武。2023年,畫家閻振鐸受命,另畫了一幅修改前的原始版本,繼續對外展示。

而記載了各種重大歷史事件的原畫,則成了國博現代史文物中的扛鼎之作,國博新館開館前從未對外展示過。

2樓:匿名使用者

遼寧省博物館現有館藏文物17大類11萬多件,其中一級文物就有486件(套)。遼寧省博物館館長馬寶傑介紹說,為了在免費開放後讓觀眾看到最好的展品,遼博不惜拿出鎮館之寶,推出了7大有特色的展覽。清宮散佚書畫是遼博最知名的品牌,這些末代皇帝溥儀偷運出宮的歷代書畫珍品平時深藏庫中,50多年中僅公開展覽過10餘次。

值此免費對外開放之際,遼博舉辦《清宮散佚書畫國寶特展》,120件昔日深藏宮闈禁地的寶貝將分期分批展出。首批亮相的有中國現存最早的楷書墨跡《東晉楷書曹娥誄辭》、唐代仕女畫孤品《簪花仕女圖》、唐代「草聖」張旭墨跡《古詩四帖》等20多件。此外,《遼河文明展》《中國古代碑誌展》《中國古代貨幣展》《遼代陶瓷精品展》《明清工藝品展》《歷代狀元墨跡特展》等也是精華薈萃。

十大鎮館之寶

一、傳奇國寶《瑞鶴圖》

《瑞鶴圖》現藏遼寧省博物館,是趙佶書畫中的珍品,難得的是詩、書、畫具為上乘之作。圖繪彩雲繚繞之汴梁宣德門,上空飛鶴盤旋,鴟尾之上,有兩鶴駐立,互相呼應。畫面僅見宮門脊樑部分,突出群鶴翔集,莊嚴肅穆中透出神祕吉祥之氣氛。

此幅一改常規花鳥畫構圖的傳統方法,將飛鶴佈滿天空,一線屋簷既反襯出群鶴高翔,又賦予畫面故事情節,這在中國繪畫史上是一次大膽嘗試。繪畫技法尤為精妙,圖中群鶴如雲似霧,姿態百變,無有同者。更為精彩之處,天空石青滿染,薄暈霞光,色澤鮮明,鶴身粉畫墨寫,鶴睛以生漆點染,頓使整個畫面生機盎然。

卷後為徽宗瘦金書題記及詩,款「御製御畫並書」,簽押「天下一人」,觀其書風,健筆開張,挺勁爽利,側峰如蘭竹,媚麗之氣溢位字裡行間。「瘦金體」的出現豐富了我國書法藝術的個性化風格,對後世亦頗有影響。

二、清代雲龍人物紋轉心象牙球

清代雲龍人物紋轉心象牙球,全高52.2釐米,上為一直徑12.9釐米的大球,鏤雕祥雲繚繞,十餘條健龍或藏頭露尾、或藏尾露首穿行於雲層之間;大球內分層透雕二十一個小球,球球相套,層層能轉,滿地紋飾。

三節臺柱,上為六層透雕小象牙球,紋飾同頂上之大象牙球;下有四足座,座上雕人物頂柱狀承盤,玲瓏剔透巧奪天工的雕刻工藝令人歎為觀止。

三、唐《簪花仕女圖卷》

唐代宮庭畫家周■善畫貴族仕女。他筆下的人物衣紋勁簡,色彩柔麗,細緻地描繪了貴婦人閒適生活及孤獨空虛甚至帶有傷感的精神狀態,在挖掘刻畫人物的內心情感方面更趨深刻。他所繪的《簪花仕女圖》主要表現唐代宮廷仕女生活,是體現唐代現實主義繪畫風格的傳世鉅作,是一件傑出的藝術珍寶,為該時期書畫作品中所不多見,具有極高的藝術和史學價值。

畫中人物豐盈的體態,華麗的著裝,加之精巧高雅的表現技巧,充分展現了唐貞元年間貴族生活的一個側面。

四、萬歲通天帖

唐武則天萬歲通天二年(公元697年),以王羲之十一世孫王方慶進獻的王氏一門書帖原跡為底本,由弘文館書手鉤填的《王羲之一門書翰》,為存世王羲之、王獻之書法諸摹本中時代最為可靠、鉤填最精到者,堪稱「天下真跡一等」。王羲之的書法傳世的有兩類:一是木版或石刻的碑帖;二是唐代蠟紙鉤摹的墨跡本。

至於他直接手寫的原跡,在北宋時只有幾件,後來都丟失或被毀掉了,只剩石刻拓本。所以這件唐代的手卷雖為摹本,但其雙鉤填墨的描摹技法使其如實的反映了王氏一門的書法風格,而且其內容豐富,包括王氏一門七人十帖,為我們研究王氏家族書法承傳關係提供了可靠的實證資料。我國著名書法家啟功先生看過遼寧省博物館收藏的這件藏品後曾評價說:

「唐摹王羲之帖,不論是現存的或已佚的,能確證為唐代所摹的已然不易得;如可證在唐代誰原藏、誰摹、何年何月,一一可考的除了這《王羲之一門書翰》卷外,恐怕是絕無的了。」

五、一刀平五千錢

歷代錢幣是遼寧省博物館收藏特色之一,遼博館藏貨幣類文物共計7649餘枚,上迄夏商時代的貝幣,下至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幣及流通紀念幣,歷史跨度巨大,序列性極強,而且不乏多種珍稀品。其中,一刀平五千錢就是稀世之寶之中的珍寶,它又稱金錯刀,青銅材質,錢身由刀環與刀身組成,刀環形如大錢,上有**錯成的「一刀」兩篆字,刀身形如刀,上鑄有「平五千」三篆字陽文。表面無鏽跡,有深褐色包漿,因長期被人收藏撫摸,所以輪廓圓渾,銅色溫潤;錯金字平坦光燦,鑄造美觀精緻,十分工整,是難得的珍品,被後世譽為「錢絕」。

這枚曾經被李佐賢收藏的金錯刀,是王莽統治時期(公元7年)開始鑄造的,當時規定一枚金錯刀摺合五銖錢五千枚,兩枚兌換**一斤。

六、《熹平石經》

《熹平石經》是中國古代最早刊刻於碑石上的官定儒家經書。由權威學者蔡邕、李巡等人主持修訂文字。碑刻內容包括《魯詩》、《尚書》、《周易》、《儀禮》、《春秋》、《公羊傳》、《論語》等七種**,刊刻於64塊巨型碑石之上。

《熹平石經》因始刻於漢靈帝熹平四年(公元175年)而得名,又稱「漢石經」。此石經**每字只用隸書一種字型鐫刻,所以又被稱為「一字石經」。石經刊立於當時的國都洛陽太學講堂門前東側供學子觀摹。

七年後即逢漢末之亂,董卓燒燬洛陽宮廟,太學荒廢。隋開皇六年,石經被載入長安。其後損毀成今之殘石並散失於全國各地。

石經殘石原為近代學者馬衡收藏。其中的一部分為羅振玉購得,後為遼寧省博物館儲存。《熹平石經》以標準的四分體隸書寫就,結字端莊秀美,氣勢沉靜。

七、清刻歷史故事畫象牙板

清刻歷史故事畫象牙板一套12塊、在長10.2、寬6.7釐米的象牙板上用微雕的手法刻繪唐堯、虞舜、夏禹、周武王、周成王、漢高祖、漢光武帝、漢昭烈帝、唐太宗等十二位著名人物的民間傳說。

故事分別為軒轅創造指南車、武王大會孟津、漢高祖置酒沛宮、漢昭烈帝三顧茅廬、唐太宗嘉納十思等。雕線內填黑漆,如同白描人物畫。微雕,俗稱「鬼工活」,意思是人的工力所不能及,此套作品在10倍放大鏡下觀察,雕線遒勁流暢,人物神態栩栩如生,如《唐太宗嘉納十思》中的唐太宗垂眉順目,面容謙和,對面隔桌平坐的諫官頭戴官帽,雙臂置於桌上,揚眉展目,振振有詞,一副反客為主的姿態,整個畫面表現出諫官直言不諱、唐太宗從諫如流的和諧場面。

八、紅山文化玉豬龍

紅山文化後期,約距今5000~2023年。是遼西地區空前絕後的玉器繁榮時期,在玉器的器型種類和數量上都有飛躍性的進展。遼寧建平出土的玉豬龍是紅山文化後期玉器製品,豬首龍身,通體呈雞骨白色,區域性有黃色的土沁。

龍體蜷曲,首尾相連,器體厚重,造型粗獷。豬首形象刻劃逼真,肥首大耳,大眼闊嘴,吻部前突,口微張,露出獠牙,面部以陰刻線表現眼圈、皺紋。**的環孔光滑,背部有一可穿繩系掛的小孔。

玉豬龍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徵,也是目前所知時代最早的龍形器物之一。

九、《山茶蛺蝶圖》

緙絲是有著悠久歷史的手工藝品,它以本色生絲為經,各色彩絲為緯,用「通經斷緯」的織法織成,正反面的花紋和色彩完全相同。南宋高宗(1127~1162)時著名的女緙絲藝術家朱克柔,遼博館藏的《山茶蛺蝶圖》就是她的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作品,該圖緙織迎風盛開的山茶花,左上角一隻蝴蝶向山茶飛來。山茶花的花瓣重疊清晰,層層褪暈表現明暗的變化。

葉脈清楚,在風中反轉的前後片也表現的惟妙惟肖。最奇妙的是一片葉子被蟲咬的痕跡也表現得真實生動。這兩件作品全部平織,沒有鉤織,使整個畫面乾淨利落,主題鮮明,色彩的選擇恰倒好處,不愧為傳世名品。

十、清徐揚《姑蘇繁華圖》

清代徐揚所作的《姑蘇繁華圖》卷長12.5米,是遼博館藏書畫作品中比較長的一幅作品。徐揚是乾隆時期著名的宮廷畫家,很受乾隆的器重和賞識。

此圖是他懷著感恩的心情,傾力繪製的風俗畫鉅作,畫面設色淡雅,格調清新自然,繪有漁犢書樵等各色人物4000餘個,精緻而生動地表現了清乾隆年間蘇州一帶的繁華景象。

各省博物館鎮館之寶都是什麼,各地博物館的鎮館之寶有哪些

1.北京故宮博物院 張擇端 清明上河圖 清明上河圖,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為北宋風俗畫,北宋畫家張擇端僅見的存世精品,屬國寶級文物,現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清明上河圖寬25.2釐米,長528.7釐米,絹本設色。作品以長卷形式,採用散點透視構圖法,生動記錄了中國十二世紀北宋都城東京 又稱汴京,今河南開封...

臺灣博物館三大鎮館之寶是什麼圖

故宮鎮館三寶 范寬 溪山行旅圖 郭熙 早春圖 李唐 萬壑松風圖 故宮鎮館三寶 范寬 溪山行旅圖 郭熙 早春圖 李唐 萬壑松風圖 故宮三寶 翠玉白菜 肉形石 毛公鼎 翠玉白菜 肉形石在臺北故宮分類上不算國寶,只算上重要文物 毛公鼎是據今2800多年前周宣王時期的 國之重器 王羲之的 快雪時晴帖 元代專...

四川博物館有哪四大鎮館之寶,四川省博物館到底有幾個館 還有 鎮館之寶是啥子

四川博物館的四大鎮館之寶為 鄖縣人頭骨化石 曾侯乙編鐘 越王勾踐劍 元青花四愛圖梅瓶,請速採納,謝謝 這是湖北省博物館的四大鎮館之寶。四川省博物館到底有幾個館 還有 鎮館之寶是啥子 四川博物院目前擁有14個展廳,包含書畫 陶瓷 青銅器 民族文物 工藝美術 藏傳佛教 萬佛寺石刻 張大千書畫 漢代陶石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