篆體字是什麼時代的篆書在什麼朝代出現的

2021-05-10 09:47:33 字數 5183 閱讀 5962

1樓:匿名使用者

篆書是大篆和小篆,最早可能出現於夏朝。 大篆是西周時期普遍採用的字型,相傳為夏朝伯益所創。針對不同的書寫媒介,大篆亦有金文(或稱「鐘鼎文」)、籀文之別。

小篆是在秦始皇統一中國後(前221年),推行「書同文,車同軌」,統一度量衡的政策,由宰相李斯負責,在秦國原來使用的大篆籀文的基礎上,進行簡化,取消其他六國的異體字,創制的統一文字漢字書寫形式。一直在中國流行到西漢末年(約公元8年),才逐漸被隸書所取代。但由於其字型優美,始終被書法家所青睞。

又因為其筆畫複雜,形式奇古,而且可以隨意新增曲折,印章刻制上,尤其是需要防偽的官方印章,一直採用篆書,直到封建王朝覆滅,近代新防偽技術出現

2樓:匿名使用者

始於秦朝李斯的小篆。

3樓:明合英姒醜

篆體,漢字古代書體之一,是大篆、小篆的統稱。廣義包括隸書以前的所有書體以及延屬,如甲骨文、金文、石鼓文、六國古文、小篆、繆篆、九疊篆等;狹義就是指大篆和小篆。

大篆,指甲骨文、金文、籀文、六國文字等,它們儲存著古代象形文字的明顯特點。

小篆,指在秦始皇統一中國後(前221年),推行「書同文,車同軌」,統一度量衡的政策,由宰相李斯負責,在秦國原來使用的大篆籀文的基礎上,進行簡化,取消其他六國的異體字,創制的統一文字漢字書寫形式。為秦代的通用文字,大篆的簡化字型,其特點是形體勻逼齊整、字型較籀文容易書寫。

甲骨文是中國已發現的古代文字中時代最早、體系較為完整的文字,在中國商代後期(前14~前11世紀)王室用於占卜記事而刻(或寫)在龜甲和獸骨上的文字。

篆書在什麼朝代出現的

4樓:王王王小六

篆書,在周代就已經出現,產生於春秋戰國,流行於秦朝。

周代時期,鑄刻在鐘鼎彝器上的銘文即金文又稱"鐘鼎文"廣泛流行。秦始皇大統後,統稱為"小篆",也稱"秦篆"。據文獻記載,秦以前漢字書體並無專門名稱,而小篆是由春秋戰國時代的秦國文字逐漸演變而成的。

擴充套件資料

篆書的特徵有:

1、標準篆書體的體式是排列整齊、行筆圓轉、線條勻淨而長,呈現出莊嚴美麗的風格,與甲骨文、金文相比,字形修長、而且緊畫、向下引伸,構成上密下疏的視覺錯感,這與自上而下的章法佈局也有關係。

2、篆書線條勻稱無論點畫長短,筆畫均呈粗細劃一的狀態。

3、篆書曲筆弧線,體正勢圓 ,篆字都是中鋒用筆,一律曲筆弧線,結體平正,橫必平,豎必直,形體大小均勻,體勢以圓為主,方中有圓。

4、因為篆書外形整齊圓潤,所以篆書筆畫相對於檔書和行草書而言要簡單一 點。但是篆書筆畫也隱藏著必要的起、行、收的過程。

5樓:匿名使用者

秦朝篆書是大篆、小篆的統稱。大篆指甲骨文、金文、籀文、六國文字,它們儲存著古代象形文字的明顯特點。小篆也稱「秦篆」,是秦國的通用文字,大篆的簡化字型,其特點是形體勻逼齊整、字型較籀文容易書寫。

在漢文字發展史上,它是大篆由隸、楷之間的過渡。

6樓:萬波隨

大篆,從漢代以來,一般人都認為是周宣王(公元前827年)時太史籀所造。如漢書藝文志載史籀十五篇,班固注:「周宣王太史作大篆十五篇。

」許慎也說: 「宣王太史籀著大篆十五篇,與古文或異。」古文或異者,也就是太史籀就古文加以增損而成,故大篆又稱為「籀文」。

因此後人都認為大篆是古文之後的一種形體了。

大篆字型,在傳世的石刻文字,當以石鼓文最具代表性。此種石器,無疑是中國最古而又最可信的石刻遺物。今藏在北京故宮博物館。《石鼓文》在書法史上有承前啟後的重要地位。

石鼓文最古的拓本為世所知者,是浙江省寧波的範氏天一閣藏宋拓本。

石鼓文的字型,大致介於周金文與秦小篆之間。可知確是秦始皇以前之物,應當是屬於籀書的系統。相對小篆而言,可稱為大篆,是大篆文字的代表作。

其字型類小篆而較繁複,似宗周彝器而較端整,堪稱為典重嚴整。康有為在其《廣藝舟雙楫》一中稱石鼓文為:「金細落地,芝草團雲,不煩整裁,自有奇。

體稍方扁,統觀蟲籀,氣體相近,石鼓既為中國第一古物,亦當為書家第一法則也」。可謂讚賞之至。石鼓文向為藝林所寶,但北宋以後,帖學大興,少人臨之,直至清代中葉以後,考古尊碑之風復熾,石鼓文字,尤為書家推重。

吳大,能得其典重嚴整韻致。吳昌碩則發其遒古為雄拔之氣。兩人書法,皆雄視當代 為後世所重。

7樓:匿名使用者

篆體是主要在秦朝和秦朝之前使用的字型,不過漢儀篆書這種字型是最近設計的.

8樓:康熙御賞

篆書分大篆和小篆。大篆是東周時期使用的文字,只有部分國家使用。小篆是秦始皇統一中國後為了統一文字,由李思創造。

由於書寫複雜、不便普及,秦亡後,小篆就退出了歷史舞臺。可以說大小篆是被民間流行的隸書取代的。隸書跟現代的繁體字變化已不大,簡單易懂,在西漢時期全國統一使用隸書。

篆書徹底退出歷史舞臺。

篆體字的歷史 從什麼時候人們開始寫篆體字

9樓:手機使用者

篆體字是大篆、小篆的統稱。大篆指甲骨文、金文、籀文、六國文字,它們儲存著古代象形文字的明顯特點。小篆也稱「秦篆」,是秦國的通用文字,大篆的簡化字型,其特點是形體勻逼齊整、字型較籀文容易書寫。

在漢文字發展史上,它是大篆由隸、楷之間的過渡。

漢字經過了6000多年的變化,其演變過程是:

甲骨文 → 金文 → 小篆 → 隸書 → 楷書 → 行書

(商) (周) (秦) (漢) (魏晉) 草書

以上的「甲金篆隸草楷行」七種字型稱為 「漢字七體」

中國文字——漢字的產生,有據可查的,是在約公元前14世紀的殷商後期,這時形成了初步的定型文字,即甲骨文。甲骨文既是象形字又是表音字,至今漢字中仍有一些和圖畫一樣的象形文字,十分生動。

到了西周後期,漢字發展演變為大篆。大篆的發展結果產生了兩個特點:一是線條化,早期粗細不勻的線條變得均勻柔和了,它們隨實物畫出的線條十分簡練生動;二是規範化,字形結構趨向整齊,逐漸離開了圖畫的原形,奠定了方塊字的基礎。

後來秦朝丞相李斯對大篆加以去繁就簡,改為小篆。小篆除了把大篆的形體簡化之外,並把線條化和規範化達到了完善的程度,幾乎完全脫離了圖畫文字,成為整齊和諧、十分美觀的基本上是長方形的方塊字型。但是小篆也有它自己的根本性缺點,那就是它的線條用筆書寫起來是很不方便的,所以幾乎在同時也產生了形體向兩邊撐開成為扁方形的隸書。

至漢代,隸書發展到了成熟的階段,漢字的易讀性和書寫速度都大大提高。隸書之後又演變為章草,而後今草,至唐朝有了抒發書者胸臆,寄情於筆端表現的狂草。隨後,糅和了隸書和草書而自成一體的楷書(又稱真書)在唐朝開始盛行。

我們今天所用的印刷體,即由楷書變化而來。介於楷書與草書之間的是行書,它書寫流暢,用筆靈活,據傳是漢代劉德升所制,傳至今日,仍是我們日常書寫所習慣使用的字型。

到了宋代,隨著印刷術的發展,雕版印刷被廣泛使用,漢字進一步完善和發展,產生了一種新型書體——宋體印刷字型。印刷術發明後,刻字用的雕刻刀對漢字的形體發生了深刻的影響,產生了一種橫細豎粗、醒目易讀的印刷字型,後世稱為宋體。當時所刻的字型有肥瘦兩種,肥的仿顏體、柳體,瘦的仿歐體、虞體。

其中顏體和柳體的筆頓高聳,已經略具橫細豎粗的一些特徵。到了明代隆慶、萬曆年間,又從宋體演變為筆畫橫細豎粗、字形方正的明體。原來那時民間流行一種橫劃很細而豎劃特別粗壯、字形扁扁的洪武體,像職官的銜牌、燈籠、告示、私人的地界勒石、祠堂裡的神主牌等都採用這種字型。

以後,一些刻書工人在模仿洪武體刻書的過程中創造出一種非顏非歐的膚廓體。特別是由於這種字型的筆形橫平豎直,雕刻起來的確感到容易,它與篆、隸、真、草四體有所不同,別創一格,讀起來清新悅目,因此被日益廣泛地使用,成為16世紀以來直到今天非常流行的主要印刷字型,仍稱宋體,也叫鉛字型。

在中國文字中,各個歷史時期所形成的各種字型,有著各自鮮明的藝術特徵。如篆書古樸典雅,隸書靜中有動,富有裝飾性,草書風馳電掣、結構緊湊,楷書工整秀麗,行書易識好寫,實用性強,且風格多樣,個性各異。

10樓:甲寅虎

戰國時候的秦國 開始用篆,初期為大篆(大篆指甲骨文、金文、籀文、六國文字),那個時期是百家爭鳴時期,所以字型也沒有得到統一,各國都有自己的文字使用!到了秦始皇統一六國以後當時**才統一的文字為小篆!代表作有李斯的《嶧山碑》、《泰山碑》、《琅琊碑》等!

秦朝末年獄吏們覺得小篆字型書寫很麻煩,逐漸的簡化出現了隸書,西漢取代秦朝後 也統一文字 即 隸書 史稱漢隸 !代表作有《曹全碑》《史晨碑》《張遷碑》等!兩漢時候 戰事很多又逐漸出現 了 急就章即章草(隸書的草寫體)而後是草書!

三國時候 的劉德升 變隸為行 行書逐漸成形,後期的胡昭 鍾繇是其傳承,真書在這個時候也逐漸的出現以鍾繇為代表,其代表作為《宣示表》!兩晉時期的行書體達到巔峰 代表人物為王羲之 天下第一行書蘭亭序 ,其作品已是曠古至今一驥絕塵了!真體楷書也在不斷髮展。

隋唐時期正楷定型,史稱唐楷!代表人物有歐陽詢的《九成宮》 顏真卿《多寶塔》 柳公權《金剛經》等,中國的漢字發展在這個時期達到鼎盛時期,完美定型!在以後的朝代更替延續中也沒有影響到漢字的傳承!

一家之言 粗略**

11樓:匿名使用者

秦朝的時候的李斯 好像研究統一的這個字型

**錢幣篆體字是什麼?哪個年代的?謝謝!

12樓:匿名使用者

宣和通寶篆書,北宋末期宋徽宗時代,較常見的宋錢。

13樓:陶心齋主

您的這一個錢幣,是宋代的錢幣篆書「宣和通寶」錢幣品種,屬於常見版式品種,有一定存世量,品相好的市場上一般在20元左右,超過這一個**,市場上可以大量**的;可以當一個品種收藏,一定要好好儲存!

小篆是什麼時候出現的

14樓:豆村長de草

小篆產生於戰國後期的秦國,通行於秦代和西漢前期。秦始皇統一天下之後,實行了一連串的改革;其中,統一文字就是一項十分重要的政策。此種書體上承東周時秦國器銘與刻石文字,會融各地書風而成,為中國第一次統一之字型,居書史轉變之關鍵。

春秋戰國時期,諸侯割據,各國的漢字出現了簡繁不

一、一字多形的情況。秦始皇滅六國後,下令以秦國的「小篆」作標準,統一全國文字。篆體,又稱為「篆書」,是小篆、大篆的合稱,因為習慣上把籀文稱為大篆,故後人常把「篆文」專指小篆。

擴充套件資料

中國文字發展到小篆階段,逐漸開始定型(輪廓、筆劃、結構定型),象形意味消弱,使文字更加符號化,減少了書寫和認讀方面的混淆和困難,這也是我國歷史上第一次運用行政手段大規模地規範文字的產物。

秦王朝使用經過整理的小篆統一全國文字,不但基本上消滅了各地文字異行的現象,也使古文字型異眾多的情況有了很大的改變,在中國文字發展史上有著重要的角色。

印章中的篆書是什麼字,印章上的篆體字是什麼

這個印章文字是正的 不是題主映象過的吧 從右上角開始逆時針迴文旋讀的話是 靜顯密探。印章上的篆體字是什麼 印章上寫的字從右到左 分別是 周素娟 周素娟 方篆寫法 周素娟 小篆寫法 周娟章吧?沒研究過,看形狀像 釋文 靈州丞印 1 經典繁方篆 現代字型,所以只可能是現代仿刻的。2 印章字序的排列應是右...

求問這個是什麼字篆書,求問這個篆體字是什麼字

大清乾隆年制 的六字款 上下讀,從右往左 年乾大制隆清 這樣排列的 求問這個篆體字是什麼字 藝術的藝字 第二個去掉了雲字底,第三個去掉了草字頭,是第一種的簡化,都是藝字的繁體字的篆書 篆字查詢 求問這是什麼字!謝謝,等 這是蔡曉華三字。可以對比 圖中底款篆體三字,右為 蔡,左為 曉華。合起來為 蔡曉...

請問專家,下面印章的篆書是什麼,篆體印章上的字是什麼?

正確釋文 潘承弼監拓記。是 承 非 丞 承丞 潘丞弼監拓記 一個叫 潘丞弼 監管拓印的 印記章 篆體印章上的字是什麼?釋文 靈州丞印 1 經典繁方篆 現代字型,所以只可能是現代仿刻的。2 印章字序的排列應是右上 右下 左上 左下,而不是此印的右上 左上 右下 左下。3 印章篆文太過齊整,邊緣清晰,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