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地理概況有哪些

2021-05-25 08:36:32 字數 4988 閱讀 6863

1樓:易書科技

廣東位於中國大陸最南部,陸域東鄰福建,北接江西、湖南,西與廣西接壤,南臨南海,西南端隔瓊州海峽與海南省相望。全境位於北緯20°13′-25°31′和東經109°39′-117°19′之間,北迴歸線橫貫全省中部。廣東陸地面積為18萬平方千米,約佔全國陸地面積的1.

87%。南臨南海,海岸線總長3368千米,島嶼眾多。全省地處低緯度,北迴歸線橫貫陸地中部。

地勢北高南低,境內山地、平原、丘陵交錯。河流大多自北向南流,主要有珠江、韓江、鑑江等。最長的珠江由西江、北江、東江匯流而成,長2122千米,是中國第三大河流。

南大門和海陸兼備的地理位置,使廣東的航運和**發展最早,且經久不衰,成為我國對外**的重要口岸。

廣東北依南嶺,南臨南海,地勢北高南低。境內山地、平原、丘陵交錯,河流大多自北向南流。主要河流有珠江、韓江、鑑江等。

珠江全長2122公里,由西江、北江、東江匯流而成為中國第三大河流;南海沿岸的珠江三角洲、韓江三角洲土地肥沃,物產豐富,是著名的魚米之鄉。

廣東地處**帶,大部分地區屬於**帶季風氣候。夏長冬暖,雨量充沛。年平均降雨量為1500-2000毫米,年平均蒸發量1000-1200毫米,屬溼潤地區。

年平均氣溫自粵北的19℃左右到南端雷州半島增至23℃以上,年平均日照時數自北而南為1750小時至2200小時。全年草木蔥蘢,生機盎然。

年未,全省有土地面積17.98萬平方公里;耕地面積303.7萬公頃;林地面積1017.

6萬公頃,森林覆蓋率57.4%。素有「七山一水二分田」之稱,全省海撥500米發上的山地佔31.

68%,丘陵佔28.54,山地佔16.12%,平原佔23.

66%,河流水面佔1.23%。

全省水力資源理論蘊藏量1072.8萬千瓦,其中可開發裝機為665.5萬千瓦,約佔理論蘊藏量62%左右。

廣東海域廣闊,海岸線長,河網縱橫,山塘水庫、魚塘眾多,水產資源豐富。除可供捕撈海面外,全省有淡水養殖可養面積44.8萬公頃,海水養殖可養面積77.

57萬公頃。淡水養殖主要有鯇、鱅、鰱、鯪、鯉等魚種;海水養殖主要有蝦、蠔等。

全省有活力木蓄積量3.5億立方米,森林覆蓋率達57.4%。

植物種類繁多,逾5000多種,其中稀有植物約54種,大沙欏、黃檀、楠木等屬世界著名珍稀樹種。動物770多種,其中被列入國家級保護的有22種。為保護各類有代表性的自然景觀、植被型別和珍稀野生動植物,全省設立了60多個自然保護區,其中肇慶鼎湖山等被列為世界自然保護區。

廣東地質構造複雜,岩層錯落,礦產資源豐富。目前已知的有130種,其中探明儲量的有91種,以有色金屬居多。保有儲量居全國第一位的有鍺、泥炭等2種;居第二位的有硫鐵礦、鋁、鉍、鉈、銀、油頁岩等6種;居第三位的有鈮、鉭、硒等7種。

廣東省南海油田,包括珠江口、北部灣2個盆地,勘探查明有十個大型油氣田,是一個面積廣闊、儲量豐富的油氣田,具有實際開發的美好前景。

廣東地處低緯度的位置,使廣東全年太陽高度角大,所得到的太陽輻射多,熱量豐富。除粵北山區屬中**帶氣候外,大部分地區為南**帶和熱帶季風氣候型別。氣候溫暖,雨量充沛。

年平均氣溫22.7℃,平均日照時數1750—2200小時;年降雨量1500—2000毫米。無霜期長,絕大部份地區農業生產可一年二熟或三熟。

珠江三角洲和韓江三角洲土地肥沃,物產豐富,是全國農業重要產區,尤其珠江三角洲,商品經濟發達,是全國聞名的富裕地區。

廣東是一個多民族的省份。除漢族外,境內居住的少數民族有瑤、壯、回、滿、畲、黎、苗等42個民族,人口約佔全省的0.6%。

廣東是中國著名的僑鄉。目前祖籍廣東的華僑、華人遍及世界五大洲100多個國家和地區,達2000萬人左右,約佔全世界華僑、華人總數的70%。華僑以泰國、馬來西亞、越南、印度尼西亞、美國、新加坡、加拿大、菲律賓、澳大利亞、英國、祕魯居多。

有歸僑、僑眷約2000萬人。在海外規模和影響較大的廣東華僑組織有「世界客屬懇親大會」、「國際潮團聯誼會」、「世界中山各中學同學懇親大會」等。另外,廣東毗鄰港澳,祖籍廣東的港澳同胞約有500萬人。

廣大海外僑胞及港澳臺同胞一貫熱愛祖國,尤其是中國實行改革開放以來,積極支援和參與家鄉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為廣東的經濟發展作出了一定的貢獻。

年,廣東省堅持統等城鄉發展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針,採取有力措施,穩定糧食生產,促進農業發展,增加農民收人。全省農業總產值(現價)2154.79億元,此上年增長4.

51%;其中,種植業產值959.97億元,增長5.65%;林業產值61.

72億元。增長3.36%;畜牧業產值571.

09億元,增長1.82%;漁業產值466.45億元,增長4.

77%;農林牧漁服務業產值95.56億元,增長7.8%。

農林牧漁業增加值1261.42億元,增長4.2%;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4365.

87元,增長4%。

糧食生產保持穩定糧食生產面積擴大,總產在大災之年基本保持穩定。全省撂荒拱地恢復生產面積1.59萬公頃,改造中低產田面積12萬公頃;直接補貼種糧大戶5.

7萬戶,受益面積18萬公頃,調動了農民的種糧積極性。全省糧食播種面積刀276.35萬公頃,比上年增長0.

43%,在連續四年下降後首次出現增加的好勢頭;儘管受嚴重早災影晌,糧食總產量仍達到1512.34萬噸,增長0.63%。

動植物防疫工作取得成效在春季防控高致病性禽滾感的阻擊戰中,各級農業部門開展防控工作,成功控制、迅速撲滅疫情,切斷疫情傳播途徑,防止疫情向人傳染,得到農業部的表揚和省委、省**的表彰。加強對其他重大動物疫病的監測和防控,強化動物疫情監測工作,規範疫情報告和工作通報制度;抓好動物免疫工作,提高免疫密度;制定應急預案,建立防疫物資應急貯備制度,為防控重大動物疫病提供了保障。

農村居民收入繼續增加2023年,全省農村居民人均純收人4365.87元,比上年增加311.29元,增長7.

7%,是2023年以來增幅最大的一年;扣除**因素,實際增長4.0%,增幅比上年上升0.6個百分點。

全省第二、三產業發展較快,農村居民外出務工人員增加,企業拖欠民工工資的狀況大有改善。農村居民從事勞務所獲得的工資性收人人均217321公元,增加207.43元,是其增收的主要因素。

不同層次的農村居民收入均有較快增長。按照農戶人均收入水平進行5等分分組(每組各佔總戶數的20%),高收人農戶人均純收人9580.77元,增長8.

3%;中高收人農戶5090.37元、中等收人農戶3768.57元、中低收人農戶2800.

57元,分別增長7.6%、8.0%和8.

6%。由於減免農業稅、實施糧食直補等惠農政策,使低收人農戶的收人水平回升到1657.87元,比上年增長4.

0%。人均純收人1500元以下的困難戶所佔比例由上年的7.0%下降為6.

4%。泛珠三角區城農業合作和外向型農業保持良好發展態勢2023年,建立泛珠三角區域農業合作聯席制度,確立了加強泛珠三角區域農業合作的組織領導機制和銜接落實制度;組織草擬、修改、審定《泛珠三角區域農業合作框架協議》,提出了近期和中長期工作目標。籌辦首屆泛珠三角區域經貿治談會——「農業及農副產品加工專案推介會」,承辦2023年廣東省農產品(成都)交易會。發展具有國際競爭力的農產品,強化質量安全管理,擴大出口。

全省水果出口比上年增長37.8%,疏菜增長加24.7%,成為廣東省創匯農業新的增長點。

農業產業化經營水平提升各級**對農業龍頭企業的培育扶持力度加大,重點扶持的農業龍頭企業數量增加,規摸擴大,實力增強,輻射帶動能力提離。有20家省級農業龍頭企業和5家省級扶貧農業龍頭企業受到省**的表彭。全省各級扶持的農業龍頭企業1083家,其中,國家級的農業龍頭企業29家,省級105家,年銷售收入1億元以上的有150家。

1083家龍頭企業帶動農戶265萬戶,增收51億元,戶均增收1926元。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試點範圍擴大,內部管理制度逐步完善,發展加快。全省有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1042個,帶動農戶83萬戶,會員11萬戶,會員平均增收10%以上,高於全省農民增收平均水平。

農業綜合開發力度加大全年農業綜合開發共投人財政資金3.1億元,建設高標準農田3.37萬公頃,新增糧食生產能力7.

3萬噸,扶持產業化經營專案11宗,帶動農民增收2.6億元。東西兩界和粵北地區農業現代化示範區建設進展順利,示範輻射效應逐漸顯現,示範區內農業生產條件得到改善,土地產出率、勞動生產率逐漸提高,農民增收幅度高於周邊地區;珠江三角洲地區各類現代農業園區建設穩步推進。

農產品質量安全工作取得新進展「無公害食品行動計劃」全面實施。農業部門累計創辦了71個省級農業標準化示範區和一批市級農業標準化示範區,組織制定省級農業標準101個。全省21個地級市、56個縣、27個大型農產品批發市場建立了農產品質最安全檢側中心(站),農產品質量安全監測體系進一步完善。

農產品質量認證發展較快,全省通過認證的省級無公害農產品基地660個,產品共1206個;綠色食品企業110家,有效期內產品數224個;累計評出「廣東省名牌產品(農業類)」116個。整頓和規範農資市場秩序,毒鼠強專項整治達到預期目標,質量安全事故大幅減少。

農業科技工作取得新成效省人大農科議案實施效果明顯,基層農業技術推廣體系改革試點工作啟動。「躊越計劃」、「948計劃」、「沃土工程」、「植保工程」和「種子工程」等專案繼續實施,先進適用技術廣泛推廣應用,科技成果的轉化率和轉化速度提高。全省主要農作物良種覆蓋率93%,家禽良種覆蓋率85%,豬良種覆蓋率95%。

農業科技下鄉和培訓工作有較大的突破,全年深人一線科技人員11萬人次,服務農戶162萬戶次,舉辦各類培訓班3300期,培訓農民36萬人次。

扶貧開發工作取得新突破認真落實省委、省**實施「十項民心工程』的決定,14個市、80個縣(市、區)全面啟動農村安居工程。全年籌集資金3.9億元,按整村推進動工改造貧困戶危房共347條村2.

36萬戶。農田基本建設「大禹杯」競賽活動取得明且成效,受益貧困村173條。省屬水庫移民住房改造工作較快推進,動工興建移民住房1.

06萬戶。產業化扶貧效果良好,扶貧農業龍頭企業帶動貧困農戶23萬戶,戶均增收2400元。珠三角經濟發達市對口幫扶和省直機關掛鉤扶貧向廣度和深度發展。

「生態家園畜民計劃」和「一鄉一品」活動紮實推進,推動了田區生態壞境建設,主導產品逐步形成,帶動了一批農民脫貧致富。

農村集體資產和財務管理水平提高農村集體資產產權關係及分配製度改革穩妥推進。農村財務管理和監督體制有所創新,全省六成村已實行會計委派、選聘或**制;兩成以上的村實行農經電算化管理。農村財務公開內容逐步規範,有96%的村實行財務公開,近六成村達到了規範化公開。

農村財務民主管理制度逐步健全,集體經濟審計監督工作繼續加強,農村集體資產和財務管理監停初步實現制度化、規範化。

青海省的人文地理有哪些,青海地理概況有哪些

1 中國位於亞洲東部 太平洋西岸,它的版圖被形象地比作一隻頭朝東尾朝西的金雞。2 中國陸地面積約 960萬平方公里,在世界各國中,僅次於俄羅斯 加拿大,居第三位,差不多同整個歐洲面積相等。3 中國領土東西跨經度有60多度,跨了5個時區,東西距離約 5200公里。4 中國領土南北跨越的緯度近50度,南...

北京市自然地理概況,自然地理概況

北京市地處華北平原的西北邊緣,全市土地面積16410.54km2。地勢西北高 東南低,西 北 東三面環山,西部山區統稱為西山,屬太行山脈 北部山區統稱軍都山,屬燕山山脈 東南部是一片緩緩向渤海傾斜的平原。北京市最高峰東靈山海拔2303m,最低點在通縣柴廠屯一帶,海拔僅有8m。北京市東部與天津市毗鄰,...

廣東地理高考,廣東高考地理怎樣學習

我也是08年高考的地理生,對於高考的地理,你大可放心.因為只要你有一定的水平,無論地理的難度深淺,對比歷史 政治來說還是有原始分優勢的。往年的高考用標準分,因為地理生很少,即使拿很前的名次也只有700來分,而現在不同了,用原始分,一分就是實實在在的一分,是直接算入總分的。廣東地理卷的水平在全國確實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