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的創世觀是什麼以佛教看,上帝是誰?

2021-05-17 20:15:51 字數 6209 閱讀 3348

1樓:劉水羊

早期佛教只關注生老病死,本身沒有創世主的觀念,「佛陀」的意思是覺悟者,佛教後來的創世觀主要參考了印度其他文化的神話傳說,尤其是婆羅門教文化。《中阿含經》、《起世經》、《大樓炭經》、《摩訶僧只律》、《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破僧事》等漢譯佛典(經、律、論)中,比較詳細地記敘了佛教創世的神話。

原始佛教針對婆羅門教的梵天創世說,而提出了「五蘊論」。蘊亦作陰,五蘊原意為五種類別或五種積聚,原始佛教將萬事萬物的組成分為五種因素,稱為「五蘊」或者「五陰」。佛教認為宇宙沒有絕對權威的主宰者,世間一切都是有生有死,變化無常的。

佛教不像**教,認為世間是上帝創造的,而認為世界和生命是由色、受、想、行、識五種原素構成的。

2樓:匿名使用者

佛教不主張「神創論」。

也不是唯物主義的「自然論」,也不是生物學的「進化論」。

佛教是「緣起論」。

3樓:匿名使用者

《楞嚴經》卷四:佛言:「富樓那,如汝所言,清淨本然云何忽生山河大地?

汝常不聞如來宣說『性覺妙明,本覺明妙』?」富樓那言:「唯然,世尊,我常聞佛宣說斯義。

」佛言:「汝稱覺明,為復性明,稱名為覺?為覺不明,稱為明覺?

」富樓那言:「若此不明名為覺者,則無所明。」

佛言:若無所明,則無明覺。有所非覺,無所非明,無明又非覺湛明性,性覺必明,妄為明覺。

覺非所明,因明立所,所既妄立,生汝妄能,無同異中,熾然成異,異彼所異,因異立同,同異發明,因此復立無同無異。如是擾亂,相待生勞,勞久發塵,自相渾濁,由是引起塵勞煩惱,起為世界,靜成虛空。虛空為同,世界為異,彼無同異,真有為法。

覺明空昧,相待成搖,故有風輪執持世界。因空生搖,堅明立礙,彼金寶者,明覺立堅,故有金輪保持國土。堅覺寶成,搖明風出,風金相摩,故有火光為變化性。

寶明生潤,火光上蒸,故有水輪含十方界。火騰水降,交發立堅,溼為巨海,幹為洲潬。以是義故,彼大海中火光常起,彼洲潬中江河常注。

水勢劣火,結為高山,是故山石擊則成炎,融則成水。土勢劣水,抽為草木,是故林藪遇燒成土,因絞成水。交妄發生,遞相為種,以是因緣,世界相續。

複次,富樓那,明妄非他,覺明為咎;所妄既立,明理不逾,以是因緣,聽不出聲,見不超色,色香味觸六妄成就,由是分開見覺聞知;同業相纏,合離成化,見明色發,明見想成,異見成憎,同想成愛,流愛為種,納想為胎,交遘發生,吸引同業,故有因緣生羯羅藍、遏蒱曇等,胎、卵、溼、化隨其所應,卵唯想生,胎因情有,溼以合感,化以離應,情、想、合、離更相變易,所有受業,逐其飛沉,以是因緣,眾生相續。

富樓那,想愛同結,愛不能離,則諸世間父母子孫,相生不斷,是等則以欲貪為本。貪愛同滋,貪不能止,則諸世間卵、化、溼、胎隨力強弱遞相吞食,是等則以殺貪為本。以人食羊,羊死為人,人死為羊,如是乃至十生之類,死死生生,互來相啖,惡業俱生,窮未來際,是等則以盜貪為本。

汝負我命,我還汝債,以是因緣經百千劫常在生死。汝愛我心,我憐汝色,以是因緣經百千劫常在纏縛。唯殺、盜、淫三為根本,以是因緣,業果相續。

富樓那,如是三種顛倒相續,皆是覺明明瞭知性,因了發相,從妄見生,山河大地諸有為相,次第遷流,因此虛妄,終而復始。

(法雨語譯:佛說:「富樓那!

如你所問,真心自性既然清淨本然,為什麼忽然生出山河大地等世界永珍,你不是常聽我講『性覺妙明,本覺明妙』的道理嗎?」富樓那說:「是的,世尊!

我常聽佛宣講這個道理。」佛說:「那你所認為的覺與明,到底是自性本覺本來妙明,才稱它為妙明的正覺呢?

還是自性本覺本來不明,因有所明才稱為妙明的正覺呢?」富樓那說:「如果這個不明稱為覺性,那它就是無有所明。

」佛說:假如它無有所明,那就是沒有這個不明的明覺,因為有所明瞭那就不是你所指的那個不明的覺性,無所明瞭那就是無明,無明又不是本覺澄湛妙明的自性,由此可見,自性本覺必定妙明,那個因有所明而稱為的明覺,是虛妄不實的。本覺的體性並非是所明的物件,因為妙明堅執要有所明,於是把本覺妙明的體性妄立為所明的物件,所明既然虛妄地確立了,你的能明之性也就虛妄地生起了,覺性與妙明本是一體,覺性就是妙明,妙明就是覺性,根本就沒有相同與不同的分別,只是因為一念妄想心,熾然成了兩個不同的方面,有了能明與所明、能覺與所覺的不同,但在不同中又有相同之處,覺即是明,明既是覺,這種同與不同的相互發明,因此又可以說,既不是絕對的同,也不是絕對的不同,這樣同與不同擾動雜亂,覺明互照的對待久了,就會發生「疲勞」的病態,而幻現出物質色相等塵境,形成混沌渾濁的狀態,由此而引生的塵勞煩惱,動起就成為世界永珍山河大地,靜態的就形成為虛空,虛空的體性都是相同的,世界萬有的形相,就各有不同了,但世界和虛空都是妙明正覺的自性真心所幻現,它們之間無所謂同與不同,都是識心分別之有為法。

(易有:無極生太極,太極生兩儀。即此義也)

覺明互照,虛空與晦昧的色塵相對待,形成運動的世界(風大),轉動不停的效能執持著這個世界(地球繞太陽運轉,太陽系又在銀河系中運轉,大概四億年一個週期),因為虛空而有世界的運轉(星球在虛空中運轉),因為堅固的妄想而妄立質礙之物,那些實體的物質(地大)就是堅固的妄想所妄立,物質凝聚保持不變就有國土有形成。妄想堅固而有大地的生成,妄心動搖而有運動的特性生出,物質運動產生摩擦,就有了火大(火光、溫度)變化的效能。妄想凝結的物質能夠溶化,隨著火性的光熱上蒸,就有水輪(液態的物質)含藏於十方世界。

火的特性蒸騰,水的特性潤下,火性、水性相交而形成的物質,溼的就是大海,乾的就是陸地,就是因為這個緣故,所以大海中經常有火光爆發,陸地上常有江河的流注,水勢弱於火勢,水火相結就成為高山,所以山上的石頭,用力打擊時,就發出火焰,岩石融化就成為岩漿。土勢弱於水勢,水土相結就生出花草樹木,所以林草遇到火燒就成為土質,盡力絞擰就成為水漿,妄想凝結交相發生,遞相變易,互為種因,就是這個因緣,物質世界相續不斷。

再說,富樓那!堅執要有所明的妄想,不是別的東西,實際上就是覺明的心體妄有所明的過錯,山河大地及虛空等所明的妄想塵境既然成立了,那麼你所能明白的道理,就不會超出這個認知範圍之外,因為這個緣故,眾生聽不能超出聲音,見不能超出物質色相,色聲香味觸法等六種虛妄的塵境成就了,妙明的覺性也就分開為見聞嗅嘗覺知等六根的效能。相同業力的眾生(胎生、卵生)糾纏在一起,合潤成形則是溼生(如含蠢蠕動之類的微生物),離此託彼則是化生(如天道及地獄道眾生)。

能見之性妄有所明,物質色相就顯現,見到色相就有情想的形成,情想與所見不同就形成憎惡,情想與所見相同就形成欲愛,流注欲愛就成為造業受生的種子,吸納情想則結成為胞胎,當交媾發生之時,就吸引相同業緣者入胎,因緣具足(一自業,二父,三母)而生成為胞胎的初形。胎卵溼化都是隨其業力所感而生,卵生是因思慕懸想而生,胎生是因欲愛迷戀之情而有,溼生則是溼氣合感而成形,化生則以離此託彼而應化。情想合離的業因相互變易轉換,所有受業力支使的眾生,便隨逐著各自的業力,飛潛浮沉於世間,由於這種因緣,所以眾生世界相續不斷地存在。

富樓那!因為情想與欲愛相互糾結,欲愛之心不能捨離,所以世間的父母子孫,代代相生,沒有間斷,這些都是以欲愛的貪戀為根本。貪戀與欲愛共同滋長,貪慾之心不能止息,所以世間卵化溼胎的眾生,都隨著他們各自力量的強弱,遞次相互吞食,這些都是以殺戮的貪戀為根本。

因為人吃羊肉,所以羊死後就會轉生為人,吃羊的人死後墮落為羊,這樣十種不同種類的眾生,死死生生,輾轉報復,我吃你、你吃我,相互食啖,這些與生命共存的惡業惡習,窮盡到未來時空的邊際,都是以盜取的貪戀為根本。於是你欠了我的命,我再討還你的債,因為這種因緣,縱然歷經百千劫的時間,仍然在生死中流轉,你愛我的心,我憐你的色,因為這種因緣,縱然歷經百千劫的時間,仍然在情愛中纏綿繫縛,以殺生、偷盜、淫慾三種習氣為根本,由於這些因緣,所以業力果報就相續不斷地存在。富樓那!

這三種相續的顛倒妄想,都是因為正覺妙明的自性真心,妄生明瞭的知性,因明瞭的知性而妄生山河大地等世界永珍,並且有成住壞空等次第的遷變流轉,都是因此虛妄的顛倒妄想,以至於終而復始,相續不斷。)

4樓:手機使用者

許多人打著佛教的旗號,幹著吃喝玩樂損人利己的勾當。我認識1個青年信佛的,1頂點好事也不幹。1頂點正經事也不敢。

5樓:大道教育

佛家認為,世界存在是多維的,不同的世界以不同的劫數經歷著成住壞滅的迴圈。每一劫是結束,也是開始。要問最初的開始,那就是無量劫無始。

6樓:匿名使用者

凡所有相皆是虛妄。

因果報應。

7樓:雪落三千紅塵界

佛教是「業力」創世觀。

8樓:堅強活者

法界本無相,一切皆是虛妄。佛只是人的一種精神信仰,是人的一種精神寄託

以佛教看,上帝是誰?

9樓:匿名使用者

大梵天。上帝是封神榜裡鴻均老祖;西遊記裡太乙救苦大天尊。

10樓:匿名使用者

巴利語中,相當於其它宗教創世上帝一詞的是issara(梵文is-vara),毗溼努或梵天。

佛陀在好多場合中,否定了永恆靈魂的存在,只在為數不多的情況下否定了創世上帝。但是,佛陀從來沒有承認創世上帝的存在,無論它是一種力量或一有情。

雖然說,佛陀沒有置超人的上帝於人類之上,有些學者則說佛陀在此特別重大的矛盾問題上保持了特有的沉默。以下的摘錄將明白無誤的表明佛陀對創世上帝觀念的看法。

在《增支部》中,佛陀說出了流行於當時的三種不同思想,其中一個就是:「一個人無論經歷快樂、痛苦或不苦不樂,此等全是上天的造作。」(1)

根據這種觀點,我們是創造者的意志所造。我們的歸宿完全掌握在他的手中。我們的命運由他預先制定,而他給予被創造者所謂的自由意志則是一徹頭徹尾的謊言。

在《尼乾經》中,佛陀駁斥了這種宿命論的觀點。他說:「故爾,由於上天的造作,人們成為**者、偷盜者、不貞潔者、謊言者、謗言者、惡語者、貪慾者、歹毒者、邪見者。

因此,對於那些由上帝創造出來的人,他們既沒有希望也沒有能力和必要作此事或不作彼事。」(2)

在此經典中,佛陀講到了從事自我苦修的天衣派行者,評說道:「諸比丘,若有情眾生經歷的苦樂為上帝創造,那麼,此等天衣派行者一定是由**的上帝創造的。因為,人們得承受如此悲慘的痛苦。」

《堅固經》(3)講述了一個喜好打聽的比丘同所謂的創世者之間一段幽默的對話。一位比丘,希望弄懂物質存在的終結,來到大梵天王前,問道:

「朋友,於何處地水火風四大消失,不留任何痕跡?」對此,大梵天回答道:「出家人,我是梵天,大梵天王,最上有倩、無上者、天主、得勝者、統領者,一切過去未來諸有情之父。」

比丘又一次重複了他的問題,大梵天王再一次給予同樣教條的回答。

當比丘第三次提出這個問題時,大梵天王一手抓住他的手臂,把他拉到一旁,開誠佈公地說道:

「出家人,這裡的天人都這樣認為:梵天見一切,知一切,洞察一切。但是,出家人,我不知道此地水火風消失於何處,不復存在。

所以,出家人,你舍離佛陀,妄想在其它地方得到這個問題的答案,這實是一種罪惡。回去吧,出家人,回到祈願者的身邊,向他請教這個問題。按照祈願者的解釋而信仰。

」追溯所謂創世者大梵天王之初,佛陀在《阿逸夷經》(4)中說:

「諸**,此有情第一個出身(在一新世界誕生中),如是想:『我是梵天、大梵天、毀滅者、一切見者、施一切者、世界之主、造作者、創世者、天主、施予者、我之主,現在將來一切有情之父。此間有情皆我所創生。

為何如此?因為先前我曾如是想:其他有情或許也會來到此等生命世界。

這就是我意念之聲,此等有情果真出現。』」

「這些自他而後生的有情眾生也如是思:『此應供者一定是梵天、大梵天、征服者、一切見者、施一切者、世界之主、造作者、創世者、天主、施予者、我之主、現在將來一切有倩之父。』」

「諸**,於此,第一個出現於此世間之有情生存時間長,相貌較莊嚴。力量較大,但在他以後而生的有情則生存的時間較少,相貌一般,力量較小。諸**,若有情從彼界而亡,來生此界,如是來已,其人或許離棄在家生活而出家,如是出家、勤勉、精進、虔誠、實在、富有智慧,速證喜樂禪定,以此喜悅之心,憶想前生之處,但不再記得比此前生更早之事。

其人即說:『彼是應受恭敬之梵天,征服者、一切見者、施一切者、世界之主、造作者、創世者、天主、施予者、我之主、現在將來一切有情之父。我們由他而生,他是常一,永恆不變。

他將永遠永遠存在。但是,由他創造而來此世間的我們都是無常的、變化的、不定的、短暫的、註定要消亡的。』」

「如是萬物之初有所定。此正如你所宣說的傳統學說,即為,此乃梵天、天主所為。」

在《般達龍本生故事》(5)中(543),菩薩這樣質問創世者所謂的神聖公正:

「有眼之人皆能見到疾病,

梵天為何沒把所創造之人塑造好?

如果他法力無邊,

為何他又很少伸出他祝福之手?

為何他創造之人又都慘遭痛苦?

為何他不給他們施予快樂?

為何欺騙、謊言和無知如此盛行?

為何虛偽如此囂張?真理和正義如此衰落?

數落你梵天非正義,

創造了容納錯誤的世界。」

在《大菩提本生經》(6)中(528),菩薩反駁了一切皆是萬能者所造的理論,他指出:

「若有萬能之主的存在,

支配一切眾生的苦樂和善惡,

此天主沾滿了罪惡。

人類只能按其意志行事。」

佛教的價值觀是什麼?

佛教的價值觀 佛教所觀之宇宙萬事萬物實相,無一不是自己現前一念心性的隨緣顯現的虛妄相,因果不失。所以,佛教視宇宙一切萬事萬物,皆是一心隨緣所現的因緣所生法,如是因得如是果,無不圓滿 一切萬法,不變隨緣,隨緣不變 萬物平等不。二 自他不二 於一切萬事萬物,皆不執著 無緣大慈,同體大悲也。佛教的核心價值...

佛教觀定是什麼意思,佛教中觀是什麼意思

佛教觀定是巴利語vi mam sa sama dhi。為增大 四神足 中之第四 觀三摩地斷行成就神足 而得之禪定。就是修習 觀無量壽經 入定的意思啊!觀定為增大 四神足 中之第四 觀三摩地斷行成就神足 而得之禪定。佛教中觀是什麼意思 1 佛教中中觀的意思是最中或至中。謂中觀學就是系統的介紹法性空慧宗...

佛教的標誌是什麼,卍 佛教的標誌是什麼?

一 佛教教旗 目前我們在許多寺院的法會上看到的佛教教旗是美籍波蘭人奧爾高特根據佛陀成道時聖體放出的六種光色設計的,並在1952年舉行的世界佛教徒聯誼會第二次大會上得到確認。六種光色為藍 黃 紅 白 橙及前五色的混合色。其構圖,縱橫均為藍 黃 紅 白 橙等色,象徵人類的各種膚色。其中,橫的表示全世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