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泥在家怎樣燒製

2021-05-27 00:49:27 字數 5887 閱讀 8018

1樓:匿名使用者

軟陶有三種定型方法:

一、水煮定型法:

將成型物品放入鍋中,注入冷水不少於5升,文火加熱至沸騰,開鍋狀態下持續10-20分鐘(視物品體積而定),關火,等水溫自然冷卻後,將物品撈出。

注意:1、最好使用純淨水,自來水含有碳酸鈣,可能會使物品表面「結霜」;定型全過程一定要使用文火,大火會導致物品因內外溫差過大而裂開,一定要緩慢升溫、緩慢降溫。

2、切忌煮之前一定要把作品用耐溫的塑料膜(袋)完全包好, 不要讓水和軟陶直接接觸 這是因為水中有鈣化物, 會附著在軟陶表面很難看的。

二、烘烤定型法:

將成型物品放入烤箱中,設定烘烤溫度為130度左右,烘烤30分鐘左右(視物品體積而定)後,不要立即開啟爐門,等爐溫自然降至室溫時,開門,將物品取出。

注意:如果烘烤後立刻開啟爐門,冷空氣迅速進入爐內,造成物品內外溫差過大,極易開裂,一定要遵循「緩慢升溫、緩慢降溫」的原則。當需要疊積物品烘烤時,建議物品之間以及頂、底都墊上一層錫紙,這樣可以便於熱空氣更好流動且受熱均勻。

軟陶的烘烤方式:

軟陶作品在造型完成之後,都必須經過烘烤箱烘烤,此過程對於軟陶作品有直接的影響。

烘烤軟陶的兩個要素:⑴時間 ⑵溫度,兩個要素都必須控制在理想的狀態下,才能烘烤出完美的軟陶作品。

①時間因素:烘烤軟陶作品要有足夠的烘烤時間,否則作品無法烘烤完全,導致表面易破裂變形。原則上1/4英寸(約6.

4mm)的厚度需烘烤15分鐘, 1/2英口寸(約12.7mm)的厚度需烘烤30分鐘。一般來說,較硬的泥需較長的烘烤時間;較軟的泥需較短的烘烤時間。

必須特別注意的是烘烤時間是指從烤箱達到預定溫度之後到烘烤結束的這段時間。若未事先將烤箱預熱,則烘烤時間要再加上預熱時間才是正確的烘烤時間。(一般烤箱預熱需十分鐘)。

建議讀者將不同大小厚薄的作品分類,把相同厚薄的作品放在一起烤;製作大形軟陶作品時,最好能將內胚先以鋁箔作好,以減薄作品的真正厚度,縮短烘烤時間。

②溫度因素:烘烤軟陶作品要有適當的烘烤溫度,若溫度太低作品無法達到理想的硬度及彈性,容易破損;溫度太高會導致作品表面焦黑或甚至融化變形。所有的軟陶作品烘烤溫度都是130 c/275f,不能超過145 c。

建議讀者在烘烤軟陶作品時,墊一塊磁磚或玻璃片(不能鋪鋁箔),在快烘烤好之前5分鐘,將溫度稍微調高,利用此短時間稍高溫的烘烤方式,可使軟陶作品表面微泛起油亮光澤。若以此方式重複烘烤,效果會更好。

注意:可能是由於臺灣的烤箱及陶土和國內的有一些差別,經過我們的實驗,一般2cm厚的軟陶作品將溫度控制在100度左右,烘烤十分鐘左右就可以成型。冷卻後拿出,如果感覺手感較軟,可以繼續加烤幾分鐘。

溫度過高或時間過長都有可能將軟陶烤焦、烤裂。

初學者可先暫訂在5分鐘,而分成兩段時間烘烤。烤箱不能設定溫度時,則以3-5分鐘為原則,分成2-3次烘烤,但每次烘烤時須等到作品冷卻,才能重覆烘烤。在烘烤過程中不慎將作品烤裂時,可在作品冷卻後,填補上同色系的軟陶土,並加以輕壓、撫平,再加入烤箱中略微烘烤即可。

三、 清蒸定型法:

將成型物品放在蒸架上,注入冷水只要不鍋底不燒乾,文火加熱至沸騰,開鍋狀態下持續10-20分鐘(視物品體積而定),關火,等水溫自然冷卻後,將物品撈出。

注意:最好使用純淨水,自來水含有碳酸鈣,可能會使物品表面「結霜」;定型全過程一定要使用文火,大火會導致物品因內外溫差過大而裂開,一定要緩慢升溫、緩慢降溫,成型後硬度不夠理想,可以用吹風機吹一下,直到硬度和你心意為止.

2樓:墨香之肉肉

將成型物品放入烤箱中,設定烘烤溫度為130度左右,烘烤30分鐘左右(視物品體積而定)後,不要立即開啟爐門,等爐溫自然降至室溫時,開門,將物品取出。

注意:如果烘烤後立刻開啟爐門,冷空氣迅速進入爐內,造成物品內外溫差過大,極易開裂,一定要遵循「緩慢升溫、緩慢降溫」的原則。當需要疊積物品烘烤時,建議物品之間以及頂、底都墊上一層錫紙,這樣可以便於熱空氣更好流動且受熱均勻。

軟陶的烘烤方式:

軟陶作品在造型完成之後,都必須經過烘烤箱烘烤,此過程對於軟陶作品有直接的影響。

自己燒製陶瓷的方法

3樓:匿名使用者

以做陶瓷碗為例,具體步驟如下:

1、首先要把陶瓷泥壓出空氣,放到一個可以旋轉的盤子上,啟動馬達,讓這個盤子旋轉起來。這樣,方便於製作碗體。

2、然後,就可以製作出你心裡的模型了。先用手掌輕輕的擠壓泥堆中部,使其上部慢慢地拱起來,千萬別擠斷了,也不要壓得太窄,否則壓出來的碗就會像沙漏一樣了。

3、接著,在拱體(現在還不能稱之為碗)的周圍擠壓,給碗塑型,免得太大了,也是為了碗能光滑,圓潤。切忌在這時用力不能忽大忽小,擠壓程度也不能忽深忽淺。如果這樣,碗就變成橢圓形的。

4、就把碗的中間用大拇指往下壓,使其中部變為中空的,這樣碗才能盛東西。然後,用大拇指和其餘四指擠壓碗壁,使其儘量變窄,但不要太窄,否則碗壁太薄,易碎。之後,用手掌平壓碗頂,壓一下就好了,不要太重,目的只在於使碗頂在同一水平面上。

5、最後,就是用手把碗取下來,千萬別把碗形弄壞了,在接下來就是風乾,一個星期左右,再把碗放到窯裡燒,也分兩道:第一道叫素燒,可以在上畫一點畫或寫上字,再去燒第二道。第二道是上釉,也叫釉燒,這樣一件碗就算完成了。

擴充套件資料

保養方法:

一、瓷器都是易碎品,在儲存時應注意防震、防擠壓、防碰撞。鑑賞藏品時要注意不要碰撞、摔落,儘量不用汗手摸。看藏品時最好戴上手套,桌上用絨布墊好,賞看時不要互相傳遞,一人賞看結束應重置於桌上,其他人再捧持觀賞。

二、瓶、罐、 尊等瓷器一般是由下而上兩段拼接而成,移動時不能一隻手提物件上部的脖子。正確的方法是,一手拿住脖子,一手托住底。有的瓶、罐、尊裝飾有雙耳,在取放時 不能僅提雙耳,以免折斷或損壞。

三、剛買回來的高溫釉或釉下彩瓷器,應先放在清水中浸泡1小時,再用洗潔精洗掉外表的油汙,用毛巾擦乾水分後用盒子裝上,盒中應有泡沫充墊,且加了泡沫後直徑不能超過藏品0.5釐米,藏品放在盒中應鬆緊適當,同時應避免擠壓,以防損傷藏品。

四、 出土的低溫釉及釉上彩。在釉彩上會滲入很多雜物,甚至會出現脫釉脫彩的現象,應先在胎釉之間加入少量的粘合劑,在彩上再塗較軟的粘合劑以防彩釉大面積脫落。

五、在洗刷油汙等積垢時,應掌握以下技巧和方法:

1、一般的汙漬可以用鹼水清洗,也可用肥皂,洗衣粉清洗,再用淨水衝淨。

2、冬季洗刷薄胎瓷器,要控制好水溫,以防冷熱水的交替使瓷器發生爆裂。

3、彩色瓷器,有的因色彩中鉛的成分較多,出現泛鉛現象,可先用棉籤蘸上白醋擦洗,再用清水洗淨。

4、如果瓷器有開片或衝口裂紋等現象,汙漬容易「沁」入其中,可用牙刷蘸些酸性液體刷洗。

4樓:牽著你的手

陶瓷製作過程可以分為原料製作(釉料和泥料的製作)、成型、施釉和燒製四個階段。以下將對這些階段進行詳細說明:

一、原料製作

1.釉料製作

釉料→球磨細碎(球磨機)→除鐵(除鐵器)→過篩(振動篩)→成品釉

2. 泥料製作

泥料→球磨細碎(球磨機)→攪拌(攪拌機)→除鐵(除鐵器)→過篩(振動篩)→抽漿(泥漿泵)→榨泥(壓濾機)→真空練泥(練泥機、攪練機)

二、成型

1. 拉坯成型法:適用於製作圓形、弧型等渾圓的造型,比如盤子、碗、罐子等等,它的特點是作品挺拔、規整,器物的表面會留下一道道旋轉的紋路。

① 釉下:泥料→泥餅(手工)→搓泥(手工)→拉坯(拉坯機又名陶藝機)→乾燥(自然風乾留10%水份)→修坯(陶藝工具)→乾燥(烘乾箱)→釉下裝飾(在泥坯上直接進行繪製,如青花)→上釉(施釉機)→風乾

② 釉上:泥料→泥餅(手工)→搓泥(手工)→拉坯(拉坯機又名陶藝機)→乾燥(自然風乾留10%水份)→修坯(陶藝工具)→乾燥(烘乾箱)→上釉(施釉機)→風乾

2. 泥板成型法:利用陶土碾成、拍成或切割成板狀,來鑲控制作器物的方法,叫做泥板成型法。

這種方法在陶藝製作中運用廣泛,變化豐富。傳統的紫砂器就是用泥板成型來製作的。泥板成型的器物可隨陶土的溼度加以變化。

比較溼軟泥板可以扭曲、卷和等方法自由變化,隨意造型;稍乾的泥板可以鎮粘製作成比較挺直的器物。泥板的厚度隨器物製作大小而定,但應注意泥板的厚度要均勻。

泥板成型法需要使用泥板成型機。

3. 泥條盤製法:陶藝成型技法中最為方便、造型表現力最強的技法之一。

可以製作出其他任何成型方法所能做出的作品,如圓形、方形、異形乃至雕塑等等。用泥條盤製法製作陶藝,一方面是泥條可以自由地彎曲與變化,方便製作一些比較複雜的、不太規整的、較隨意的陶塑,再者就是它能夠保留泥條在盤築時留下來的手工痕跡和一道道盤旋的紋理,當然也可以修整得不留痕跡。

泥條盤製法需要使用泥條成型機和手工轉盤

4.徒手捏製法:可以最直接地表達作者的手法和構想,需要使用手工轉盤

5. 手工雕塑成型:雕塑是雕、刻、塑三種製作方法所塑造的藝術形象。

主要為為浮雕和圓雕兩種。雕塑是三維的實體,為照顧到各個視角之間的關係,要經常轉動雕塑臺,不斷進行觀察比較。泥塑工具,可用於刮、削、貼、挑、壓、抹、泥塑和造型。

三、施釉

施釉講究技巧,釉層好壞直接影響到燒製後作品的成功與否,施釉有噴釉、醮釉、澆釉、刷釉、蕩釉等各種技法,有時需要綜合運用。施釉時可以使用專業的施釉工作臺,能夠有效減少釉料的擴散,並進行釉料**。

吹釉的釉層一般以0.8mm-1.8mm為準,也就是熟稱的瓜子餡薄度,表面處理有釉上、釉中、釉下之分,釉中介於釉上釉下之間經過二次燒成,釉下是在泥坯上直接進行繪製創作在施於釉,釉上是則在燒製好的白瓷胎上進行繪製創作,顏色在作品上很關鍵,顏色起到了烘托作品作用增加作品內涵,顏色搭配有些講究,紅色代表著熱情、生命、戰爭、白色代表著純潔、高尚。

黃色代表著溫馨,藍色代表著海洋,天空,寬闊。

裝飾的方法有彩繪、劃花、剔花、堆花、貼花、壓印花、噴花,透雕、捏雕、鏤空,剪紙,膠泥,鑲嵌,印花,泥漿灌注疊壓裝飾,膠泥拉坯裝飾,纖維織物裹包裝飾等等裝飾諸多方法處理。這些完成關鍵還要進行火的鑄就,在窯火的燒製中(1300℃)左右溫度的窯火使泥燒結成結晶體,顏色釉髮色。出窯冷卻後作品才正直成功。

四、燒成

① 釉下:裝匣→進窯→裝置溫度→燒煉(電窯或汽窯)→出窯

② 釉上:裝匣→進窯→裝置溫度→燒煉(電窯或汽窯)→燒製好的白瓷坯上繪製創作(如:貼花)→烤花(烤花爐)

在實際陶藝創作中,除了上述的三個階段,還需要注意一些輔助和準備階段:

1. 一般釉料買回來兩三天就會沉澱,這時需要利用攪拌機把釉攪勻;

2. 工作時如果需要臨時快速配釉,可以利用快速球磨機解決;

3. 如何提高效率:利用車模機自己製作石膏模時,由於石膏模不能含有氣泡,因此需要真空高壓注漿系統,其主要工作原理為將已攪拌好的含水率在40%-60%的泥漿加註進真空攪拌桶內,當漿料進入攪拌桶時,開動真空泵,進行抽真空,當漿料裝至2/3桶位時,停掉漿閥,停掉真空泵,開動空壓機,將空壓機的壓力上升到規定值後(一般在2.

5-4kg)時,開啟出漿閥門,將無空氣的泥漿注進已注漿架內的石膏模中;

4. 為了提高成瓷表面光潔度,需要使用磨光機;

5. 為了**泥料充分利用,可利用真空練泥機重新練泥。

6. 窯爐的選擇:窯是指溫度達到1000℃以上的統稱為窯;爐是指溫度在1000℃以下的統稱為爐。

窯又分為電窯和汽窯,同時還分為梭式窯,所謂梭式窯是指帶窯車的窯(一般是0.6立方米以上帶窯車)。正常情況下,汽窯溫度定為1400℃,高溫電窯定為1300℃,低溫窯定為800℃以下。

在選擇窯爐時,其專業知識比較強,一般對燒出的產品釉變和釉色要求高,應選擇汽窯,因為汽窯通過操作可以燒氧氣焰和還原焰。氧化焰是燒出成瓷,還原焰是燒釉色和釉變的。電窯只能燒氧化焰,中溫烤花爐只能烤成瓷釉上裝飾。

所以選擇窯爐應掌握上述基本知識。

7. 泥釉的選擇:一般為選用瓷泥的溫度在1230℃以下為好,用時在選釉的時候注意其釉的溫度低於泥的溫度2℃-4℃為好。

陶藝成型方法除了上述方法外,還有修坯、盤築(分為螺旋盤築、卷壓盤築)、團泥成型、泥板卷接、實泥成型、泥印成型、注漿成型、利坯成型等等諸多方法,這些方法互為章法,相互摻雜,能否融會貫通,需要在實踐過程中逐漸掌握。利用上述各種工具和技巧,加上平時的仔細觀察與思考、大膽的創造挖掘,您必定能製作出一件件精美的作品來。

陶泥做杯子過程,陶泥在家怎樣燒製?

陶泥製陶杯 1 杯體成型 用石膏製作杯體模具,其中杯身為一個模具,杯把為一個模具。杯身模具為機壓模具,杯身是用機器壓製出來的 杯把模具為注漿模具,杯把是用手工注漿工藝製作出來,然後將杯把跟杯身粘連在一起。2 洗坯 將成型後的杯體上粗糙的部分洗平整 光滑。3 上釉 杯體上釉。4 燒成 用1300攝氏度...

幹陶泥怎樣變軟,陶泥如何變軟

1 燒陶 如果你的陶抄泥已經乾透,先不要加水bai,要在太陽下暴du晒,再打得更碎,zhi讓它徹底乾透,然後不停地dao弄得更碎,直至成粉末狀,過羅篩出更細緻的粉末,摸上去要比麵粉細膩,這樣的就可以了,再加一些水,揉成泥團,就可以隨心捏成自己想要的形狀,然後燒製成型,2 翻模 也在太陽下晒,但是要加...

怎麼讓陶泥變軟,陶泥硬怎麼變軟

不需要化學藥品。1 燒陶 如果你的陶泥已經乾透,先不要加水,要在太陽下暴晒,再打得更碎,讓它徹底乾透,然後不停地弄得更碎,直至成粉末狀,過羅篩出更細緻的粉末,摸上去要比麵粉細膩,這樣的就可以了,再加一些水,揉成泥團,就可以隨心捏成自己想要的形狀,然後燒製成型,2 翻模 也在太陽下晒,但是要加水,把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