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仲,鮑叔牙,齊桓公各有什麼品質

2021-05-11 22:30:51 字數 5551 閱讀 4814

1樓:116貝貝愛

鮑叔牙:推薦賢能,甘居其後的高風峻節的品質。

齊桓公:重用賢能、不計較以前的仇怨和過錯,具有博大的胸懷。

管仲:得到鮑叔牙推薦,擔任國相,整頓行政管理系統,注重經濟和農業,反對空談主義,開創職業技能教育,輔佐齊桓公成為春秋五霸之首。

原文:桓公自莒反於齊,使鮑叔為宰,辭曰:「臣,君之庸臣也,君加惠於臣,使不凍餒,則是君之賜也。

若必治國家者,則非臣之所能也;若必治國家者,則其管夷吾乎。臣之所不若夷吾者五:寬惠柔民,弗若也;治國家不失其柄,弗若也;忠信可結於百姓,弗若也;制禮義可法於四方,弗若也;執枹鼓立於軍門,使百姓皆加勇焉,弗若也。

」桓公曰:「夫管夷吾射寡人中鉤,是以濱於死。」鮑叔對曰:

「夫為其君動也;君若宥而反之,父猶是也。」桓公曰:「若何?

」鮑子對曰:「請諸魯。」桓公曰:

「施伯,魯君之謀臣也,夫知吾將用之,必不予我矣,若之何?」鮑子對曰:「使人請諸魯,曰:

『寡君有不令之臣在君之國,欲以戮之於群臣,故請之。』則予我矣。」

桓公使請諸魯,如鮑叔之言。莊公以問施伯,施伯對曰:「此非欲戮之也,欲用其政也。

夫管子,天下之才也,所在之國則必得志於天下,令彼在齊,則必長為魯國憂矣。」莊公曰:「若何?

」施伯對曰:「殺而以其屍授之。」莊公將殺管仲,齊使者請曰:

「寡君欲親以為戮,若不生得以戮於群臣,猶未得請也,請生之。」於是莊公使束縛以予齊使 ,齊使受之而退。

比至,三釁,三浴之,桓公親逆之於郊,而與之坐而問焉。

白話釋義:

齊桓公從莒國回到齊國(當了國君後),就任命鮑叔牙當太宰,(鮑叔牙)謝絕說:「我,是國君的一個平庸的臣子,您給予我恩惠,不叫我挨凍受餓,就是國君對臣子的恩賜了。如果一定要治理國家,那不是我所能做到的,那大概就只有管夷吾了。

我比不上管夷吾的地方有五點:寬厚仁慈,愛戴人民,我不如他;治理國家是其不丟失權力,我不如他;用忠誠信義結交諸侯百家,我不如他;制定禮法道德規範成為全國人民的行為準則,我不如他;(兩軍交戰)在營門前擊鼓助威,使諸侯百家勇氣倍增,我不如他。」桓公說:

「那個管夷吾用箭射中我的衣帶鉤,因此(我)幾乎死掉。」

鮑叔牙解釋說:「管夷吾是為他的君主而行動;您如果寬恕他的罪過讓他回到齊國,他也會像這樣的。」齊桓公問:

「那怎麼辦?」鮑叔牙回答說:「到魯國去邀請他。

」齊桓公說:「施伯,是魯君有智謀的大臣,他知道我要任用管仲,一定不會給我,那可怎麼辦呢?」

鮑叔牙說:「派人向魯國請求,就說:『我們國君有個不好的臣子在貴國,想要把他在群臣面前處死,所以請求貴國。』那麼就會給我們了。」齊桓公就派使臣向魯國請求,按著鮑叔牙說的做。

齊桓公派人向魯國請求,正如鮑叔牙所說的。魯莊公向施伯詢問這件事,施伯回答說:「這不是想殺他,是想用他治理國家。

管仲,是治理天下的有才之士,他所在的國家一定能在天下如願以償,讓他在齊國,那必定長期成為魯國的憂患啊。」

魯莊公問:「那怎麼辦?」施伯回答說:

「殺了管仲然後把屍體交給齊國使臣。」魯莊公準備殺管仲,齊國的使臣(向莊公)請求說:「我們的國君想親眼看著處死他,如果不能把活的管仲在群臣面前殺了示眾,還是沒達到請求的目的呀,我們請求給我們活得。

」於是魯莊公吩咐**管仲來交給齊國使臣,齊國使臣領回管仲便離開了魯國。

等他到(齊國)的時候,齊桓公多次沐浴並用香料塗身。親自到城外迎接他,和他坐下來一起談論天下大事。

此文出自《國語·齊語》

寫作背景:

齊桓公小白原想命鮑叔牙為相, 鮑叔牙向齊桓公推薦了管仲, 但管仲人在魯國,齊桓公就以向魯國討要罪人為由, 向魯國要回管仲。魯國的施伯瞭解管仲是有才之人, 想殺掉管仲, 幸虧齊國使者向魯莊公請求活捉管仲回國並得到應允, 管仲方能安全回到齊國。

春秋時期齊國著名政治家、軍事家,周穆王之後代。管仲少時喪父,老母在堂,生活貧苦,不得不過早地挑起家庭重擔,為維持生計,與鮑叔牙合夥經商。

後從軍,到齊國,幾經曲折,經鮑叔牙力薦,為齊國上卿(即丞相),有「春秋第一相」之譽,輔佐齊桓公成為春秋時期第一霸主,所以又說「管夷吾舉於士」。

管仲和鮑叔牙初為至交,管鮑分金的故事千載流傳。這篇文章記述了鮑叔牙深知管仲之才,向齊桓公推薦管仲,並設巧計迎回管仲的故事;讚揚了鮑叔牙之人能讓、舉賢薦能的高風亮節和齊桓公重視人才、不計前嫌的博大胸懷。

2樓:匿名使用者

管仲:**公子小白一箭,最後被鮑叔牙推見給齊桓公,是治國能臣。品質:

優秀鮑叔牙:伯樂級人物,相中了管仲,並且推見給齊桓公,並使得管仲能力得到了證明。品質:

優良齊桓公:鮑叔牙和管仲的老闆,春秋第一個霸主。品質:

質檢員,不在品檢之列。附:公子小白就是齊桓公。

鮑叔牙在仁愛方面有哪些品質?

3樓:易書科技

管仲與鮑(bào)叔牙自年輕時就交情很好,且都深知對方為人。早年,二人曾一起出行,去外地做生意,當時鮑叔牙家境寬裕,而管仲家境貧寒,因此,在二人經商分利的時候,鮑叔牙管仲經常佔鮑叔牙的便宜。鮑叔牙則是一個心胸豁達之人,對管仲的私心從不斤斤計較,於是,二人就這樣和睦相處著。

後來,管仲與鮑叔牙都棄商從政,但卻有著不同的政治選擇。管仲作了公子糾的師傅,鮑叔牙作了公子小白的師傅,二人隨著主人各奔東西。齊國內亂之時,公子小白與公子糾的鬥爭異常激烈,管仲也因曾謀刺公子小白而與公子小白結怨極深,可這一切並未影響鮑叔牙與管仲的關係,二人依舊情深意厚。

公子小白成為齊國的國君後,讓人送管仲回齊國,並下令殺死管仲。齊桓公的師傅鮑叔牙得知,立即到府勸諫,他對齊桓公提出重用管仲,說:「齊國欲強盛,桓公欲霸天下,非管仲不可。

」然後,他又靜下心來向齊桓公細細陳述管仲的一腔智謀與抱負。齊桓公是個極大度的國君,他聽了鮑叔牙一番勸告,就不計前嫌地請回管仲,委以重任,並給以豐厚的禮待。

管仲到齊國後,果然沒令推薦他的鮑叔牙及重用他的齊桓公失望。他積極地在齊國實施了一系列的內政改革,使齊國國內政治、經濟得到穩步發展,之後,又輔佐齊桓公「九合諸族,一匡天下」,順利登上春秋列國第一霸主之位。齊桓公對管仲愈發信任和器重,委以重任,並不斷獎賞提拔他。

儘管自己推薦的管仲在齊國地位日漸高過自己,鮑叔牙也無怨無悔,只一心在旁出謀獻策。對此,管仲心中無限感激,他曾對人說:「吾始困時,嘗與鮑叔賈(ɡǔ),分財利多自與,鮑叔不以我為貪,知我貧也。

吾嘗為鮑叔謀事而更窮困,鮑叔不以我為愚,知時有利有不利也。吾嘗三仕三見逐於君,鮑叔不以我為不肖,知我不遭時也。吾嘗三戰三走,鮑叔不以我為怯,知我有老母也。

公子糾敗,召忽死之,吾幽囚受辱,鮑叔不以我為恥,知我不羞小節而恥功名不顯於天下也。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鮑子也!」可以說,在管仲與鮑叔牙的友情中,鮑叔牙的寬厚仁和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正是因為鮑叔牙的謙和忍讓,才使得他與管仲的友誼萬古常青。

人們常說只有永恆的利益,沒有永恆的友誼。確實,很多友誼在面對共同的利益時灰飛煙滅了。可鮑叔牙的寬容之心,卻使他與管仲的友誼經受住了名和利的考驗,締造了這難得的不朽神話。

因此,在營建友誼的程序中,只要保持一顆仁和、寬容的心,就會使友誼終究戰勝利益而成為永恆。對於涉世未深的年輕人來說,沒有什麼比朋友更重要的了。因此我們要切記,做任何事都不能以犧牲友誼為代價,只有爛漫的友誼之花,才能結出豐碩的成功之果。

鮑叔牙、管仲的故事

4樓:匿名使用者

家鄉書場小畢哥,講述管仲和鮑叔牙的故事?

5樓:森海和你

1、鮑叔牙的故事——管鮑之交

起初,管仲和鮑叔牙合夥做買賣。管仲家裡窮,出的本錢沒有鮑叔牙多,可是到分紅的時候,他卻要多拿。鮑叔牙手下的人都很不高興,罵管仲貪婪。

鮑叔牙卻解釋說:「他**是貪這幾個錢呢?他家生活困難,是我自願讓給他。

」有好幾次,管仲幫鮑叔牙出主意辦事,反而把事情辦砸了,鮑叔牙也不生氣,還安慰管仲,說:「事情辦不成,不是因為你的主意不好,而是因為時機不好,你別介意。」管仲曾經做了三次官,但是每次都被罷免,鮑叔牙認為不是管仲沒有才能,而是因為管仲沒有碰到賞識他的人。

管仲曾經帶兵打仗,進攻的時候他躲在後面,退卻的時候他卻跑在最前面。手下的士兵全都瞧不起他,不願再跟他去打仗。

鮑叔牙卻說:「管仲家裡有老母親,他保護自己是為了侍奉母親,並不真是怕死。」鮑叔牙替管仲辯護,極力掩蓋管仲的缺點,完全是為了愛惜管仲這個人才。

管仲聽到這些話,非常感動,嘆口氣說;「生我的是父母,瞭解我的是鮑叔牙啊!」管仲和鮑叔牙就這樣結成了生死之交。

2、管仲的故事——尊王攘夷

這則典故的原意是尊奉周王為中原之主,抵禦北方遊牧民族。後來成為面對外族入侵時,結成民族統一戰線的同義詞。

齊桓公執政期間,在管仲的輔佐下,對內政、經濟、軍事等多方面進行改革,積累了雄厚的物質基礎和軍事實力,打出了「尊王攘夷」的旗幟,以諸侯長的身份,挾天子以伐不敬。

齊桓公實行的「尊王攘夷」政策,由管仲提出,使其霸業更加合法合理,同時也保護了中原經濟和文化的發展。為中華文明的存續做出了巨大貢獻。

3、鮑叔牙的故事——勿忘在莒

公元前667年,鄭國與齊國結盟,回國後,桓公、管仲、鮑叔牙、甯戚四人曾在一起飲酒,飲到高興時,桓公對鮑叔說:「為什麼不給我祝酒?」

鮑叔捧杯而起說:「希望您別忘記流亡在莒國的時候,希望管仲別忘記被綁在魯國的時候,希望甯戚別忘記車下喂牛的時候。」桓公離席再拜說:

「我和兩位大夫能夠不忘記您的忠告,國家就一定沒有危險了。」

4、鮑叔牙的故事——推薦管仲

齊襄公十二年(公元前686年),齊桓公打敗公子糾,穩定局面,開始治理齊國。這個時候他想任用一直追隨自己的師傅鮑叔牙為齊相。對此,鮑叔牙做了兩件事,一為將管仲從魯國手裡救出來;二是婉拒齊相之位,反而推薦當年差點要了齊桓公性命的管仲為齊相。

鮑叔牙深怕魯國因向齊國謝罪而殺害管仲,便暗地送信給魯國說:「管仲是齊國國君的死仇,齊國國君必要親手殺死他。」魯國新敗,只得囚送管仲回齊國。

小白做了國君,念念不忘一箭之仇,日夜想殺管仲。

鮑叔牙先去見桓公賀喜說:「管仲天下奇才,齊國得到他,豈不可賀。」桓公切齒道:「我恨不得食其肉,寢其皮,焉能用他!」

叔牙正色勸說道:「難得的是臣下忠於其主啊,如果你重用了管仲,以他的加倍忠心和才能,可以替你射得天下,豈射鉤可比呢?」桓公點點頭說:「好吧,我暫且聽你的話,先不殺他」。

齊桓公欲拜叔牙為相,鮑叔牙誠懇地辭謝說:「主公如果只想管理好齊國,有高傒和我就夠了。如想建樹王霸天下的不世功業,那非用管仲不可!」

齊桓公問:「為什麼一定要用他做宰相呢?」鮑叔牙說:

以我與管仲相比,我有五點是不如他的:寬厚仁慈,能安撫百姓,這我不如他;治理國家,能抓住根本,我不如他;忠信可結於諸侯,我不如他。

能給國家制定規範和禮儀,我不如他;能站在軍門前指揮練武,使將士勇氣倍增,我更不如他。管仲有了這五個強項,所以要是他當宰相的話,一定可以使齊國很快強盛起來。」桓公沉吟說:

「那我得先試探一下他的學問再說。

叔牙搖搖頭,進言說:「非常的人,必須以非常的禮節相待才行,天下的人知道主公尊賢禮士,不計私怨,會有更多的人來齊國效忠盡智!」

齊桓公恍然大喜,即命人擇定吉日良辰,用「郊迎」的大禮,親自迎接管仲並同車進城。桓公與管仲一連談論三日三夜,句句投機,即拜管仲為相國,且尊稱為「仲父」。

5、管仲的故事——智過鬼泣谷

管仲攻打山戎,一次虎兒斑對齊桓公和管仲說,前面是鬼泣谷。如果山戎佈下埋伏,我們就是插翅也休想過去。他對虎兒斑說,將軍既然有所顧慮,那你就跟在大軍的最後吧,又命令王子成父、趙川二將按令牌所指行事。

第二天天剛亮,齊軍用木樁騎在馬上假裝中了埋伏。山戎中計,主將密盧中箭,他手下一員大將衝進重圍,把負傷的密盧搶了回去,往山戎的另一部落孤竹國逃去。

為什麼說齊桓公死於管仲的人才政策

因為一開始齊桓公有他的得力助手管仲,但是後來管仲去世了,他的身邊缺少人才,沒人為他出謀劃策,加之其它各國都在紛紛招募人才,都在強大,以及其他種種原因,導致最後鼎鼎有名的齊桓公變成了配角。只能說齊桓公的運氣沒有那麼好,天時地利人和沒有佔,所以一代霸主地位不保 因為管仲是齊桓公的得力助手,但是管仲去世之...

對齊桓公的評價觀點加理由,對齊桓公的評價

錘基lol說了幾句將計就計 對齊桓公的評價 齊桓公是重視人才,且有雄才大略的政治家。在人才上他重用了曾經差一點要了他命的管仲為相,而且尊重他稱為 仲父 在管仲的傾心治理下齊國力強盛,成為春秋時期第一個霸主,他打著尊重周王室的旗號,打擊其他不聽話的諸侯國,使齊國成為當時各諸侯國心服的霸主,周王室也承認...

齊桓公稱霸的最主要原因,齊桓公首先稱霸有諸多原因,最重要的原因在於

樓上回答的都是他的具體改革措施和出力最大的人,其最主要的同時也是最根本的原因其實是 想要讓自己的國家國富兵強,提高國家實力,可以在眾諸侯國中取得霸主的地位。分析 要當霸主,得有實力壓下別人,如果壓不下,那需要打就打 齊桓公任用管仲改革。積極改革內政,發展生產 同時改革軍制,組成強大的常備軍。桓公任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