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農氏和炎帝到底什麼關係

2021-05-15 20:18:00 字數 5825 閱讀 8491

1樓:真宮寺風

神農氏是家族名,炎帝是首領名,炎帝傳了九代。

有熊和神農是兩個分支。一個在山陝一帶,一個在山東一帶,黃帝和炎帝合併就是華夏族前身。

2樓:海煙人

炎帝與神農氏絕非一人,是一個歷史時期的人物,但相差數十代。在古帝王體系中,仍有三代之差。神農氏為華夏民族農業發明的始主,而炎帝則是神農氏之後,原始社會氏族部落的首領和政治領袖。

一、異說紛爭,各執有據。

讓我們先看下最早最原始的春秋時期記載,或許能明白一些理辭。《管子·封禪第五十》記載:「管仲曰:

古者封泰山禪樑父者七十二家,而夷吾所記者十有二焉。昔者無懷氏封泰山,禪云云;虙羲封泰山,禪云云;神農封泰山,禪云云;炎帝封泰山,禪云云,黃帝封泰山,禪亭亭。」《史記》也有相同記載。

在漢唐之前,對泰山封禪,不是功德卓著的帝王,一般不般貿然封禪。在春秋之前有古帝王封禪72家,管子曰:「無懷氏、虙羲氏、神農氏、炎帝」。

從管子之言中可以得知,在神農氏之前只有部落首領,沒有「帝王」。炎帝是一個跨時代的人物,在神農氏之後才有了帝王之說。另據《管子·侈靡第三十五》記載:

「故書之帝八,神農不與存,為其無位,不能相用。」說明神農氏不是帝王,不在「八帝」之列,以後將神農與炎帝混淆的說法必定有誤。

「八帝」究竟是誰呢?答案只有一個,即「八代炎帝」。《御覽·卷七十八》記載回答了這個問題:

「神農氏姜姓也。母曰任姒,有喬氏之女,名登,為少典妃。遊於華陽,有神龍首感女登於常羊。

炎帝人身牛首,長於姜水,有聖德。以火承木,位在南方主夏。故謂之炎帝。

都於陳,作五絃之琴。凡八世,帝承,帝臨,帝明,帝直,帝來,帝哀,帝榆罔。又曰,本起烈山,或時稱之。

一號魁隗氏,是為農皇,或曰帝炎。諸侯夙沙氏叛不用命,炎帝退而休德。夙沙之民,自攻其君,而歸炎帝。

營都於魯,重八封之數(筆者認為,應為八卦),究八八之禮,為六十四卦。在位一百二十年而崩,葬長沙。」

二、炎帝神農,一家之說。

炎帝神農氏一家之說,不是今天的學者故意渲染,無理爭端,而是古史志記載十分模糊,導致百家爭鳴,意見紛呈。《史記·五帝本紀》記載:「神農氏,姜姓也。

母曰任姒,有嬌氏女登,為少典妃,遊華陽,有神龍首感生炎帝,人身牛首,長於姜水,有聖德,以火德王,故號炎帝,初都陳,又徙魯,又曰魁隗氏,又曰連山氏,又曰列山氏。」《類聚·卷十一》記載:「炎帝神農氏,姜姓也。

人身牛首,長於姜水,有聖德,都陳,作五絃之琴,始教天下種谷,故號神農氏。諸侯夙沙氏叛不用命,箕文諫而殺之。炎帝退而修德,夙沙之民自攻其君,而歸炎帝。

」春秋時期管子對此事記述的十分清楚,「炎帝」與「神農氏」有所區別。《管子·輕重戊·第八十四》記載:「神農作,樹五穀淇山之陽,九州之民乃知穀食,而天下化之。

」《屍子》記載:「古之人皆食禽獸肉,至於神農,人民眾多,禽獸不足,於是神農因天之時,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耕作,神而化之,使民宜之,故謂之神農。」作者認為,炎帝是神農氏的後代,或者說是神農氏的孫子輩,在無懷氏之後,統一了各氏族部落,走向帝王統治地位稱之「炎帝」。

說明神農氏與炎帝的發展應當是有一個漫長的歲月和過渡時期。

為什麼叫「炎帝」呢?

《御覽·卷七十八》為我們記載歷史的真諦:「炎帝人身牛首,長於姜水,有聖德。以火承木,位在南方主夏。

故謂之炎帝。」《左傳·昭公十七年》記載:「郯子曰:

吾祖也,我知之。昔者黃帝氏以雲紀,故為雲師而云名。炎帝氏以火紀,故為火師而火名。

」看來是因主南方,以火師而名。黃帝的來歷與之基本相同。《史記·五帝本紀》記載:

「節用水火材物,有土德之瑞,故號黃帝」筆者認為,在炎帝執政時期,大面積的火燒原野而耕的場面,對開發土地起到了積極的作用。《易繫辭·下》記載:「大皞帝包(苞)犧氏,風姓也。

母曰華胥,燧(遂)人之世,有大人跡出於雷澤。華胥履之,而生包犧。長於成紀,蛇身人首,有聖德,取犧牲以充包廚,故號曰包犧氏。

後世音謬,故或謂之伏犧,或謂之虙犧。一號皇雄(熊)氏,在位一百一十年。我包犧氏沒,女媧氏代立為女皇,亦風姓也。

女媧氏沒,次有大庭氏,柏黃氏,**氏,慄陸氏,騼連氏,赫胥氏,尊盧氏,混沌氏,皞(昊)英氏,有巢氏,朱襄氏,葛天氏,陰康氏,無懷氏,凡十五世皆習包犧氏之號也。」無懷氏,為神農氏與炎帝的中間的一個重要交替期,在此交替期,先由神農氏代替了無懷氏,成為中國古代第一個稱帝的始祖。司馬遷在這個問題上說,他對神農之前事不知到,故在《史記·食殖列傳》中記載:

「夫神農以前,吾不知已。」

三、早期神農,始於行山。

最無爭議,最早的史書是春秋管子之言。《管子·輕重戊·第八十四》記載:「神農作,樹五穀淇山之陽,九州之民乃知穀食,而天下化之。

」從「淇山」之陽的地名考證,《淇州志》記載,淇山,在邑之西,因淇水故名。「淇山」即今天的陵川大片的山林。《說文》記載:

「水名。又名「淇河」,淇水出河內共北山,東入河。或曰出隆慮西山。

」古為黃河支流,自河南省林縣東南曲折流至今汲縣東北淇門鎮南入黃河。準確的地名說明了一個不爭的事實,神農氏最早生活繁衍在太行山巔。《呂氏春秋·審分覽》記載:

「神農十七世有天下,與天下同之也。」《戰國策·魯語上·展禽論祀爰居》記載:「昔烈山氏(神農氏)之有天下也,其子曰柱,能殖百穀百蔬。

」「柱」是一個十分引人注目的名字,他就是神農氏的兒子,叫柱,真正為農業之神的就此人也。柱,在歷史上沒有被列入帝王之位,只是神農氏的代表人物。《管子·侈靡第三十五》記載:

「故書之帝八,神農不與存,為其無位,不能相用。」說明「神農」不再「八帝」之列。故然「為其無位,不能相用」。

真正列入史冊的是神農的孫子輩,從臨魁開始稱帝。在高平地區一直沿襲著一種古老的習俗,在新婚燕爾舉行婚典儀式時,必須要用「火柱沾醋」的方式才能完成婚禮大典,向來賀者表明新人是神農氏的後代。我們可以從唐代,武則天天授二年(691年),牛元敬《重修清化寺碑記》中找到答案,「此山炎帝之所居也。

……播生嘉穀,柱,出茲山矣。」《竹書紀年》記載:「炎帝神農氏,其初國伊,又國耆,全而稱之,又號伊耆氏。

」伊耆國又在那裡呢?《史記·周本紀》記載:文王「明年敗耆國。

」《尚書》曰:「西伯既戡黎,祖伊恐,奔告於王。」鄭玄註釋:

「耆者,又作黎。」《經義述聞》雲:「黎老者,耆老也。

古字黎與耆通。」伊耆國,就在長治縣與高平交界處的古黎都。

《御覽·卷七十八》記載:「凡八世,帝承,帝臨,帝明,帝直,帝來,帝哀,帝榆罔。又曰,本起烈山,或時稱之。

一號魁隗氏,是為農皇,或曰帝炎。諸侯夙沙氏叛不用命,炎帝退而休德。夙沙之民,自攻其君,而歸炎帝。

營都於魯,重八封之數,究八八之禮,為六十四卦。在位百二十年而崩,葬長沙。」《路史》記載的更為準確:

「神農納奔水氏之女,曰聽沃,為妃,生帝魁,魁生帝承,承生帝明,明生帝直,直生帝氂,氂、(釐)生帝哀,哀生帝克,克生帝榆罔。凡八代,五百三十年,而軒轅氏興焉。」《帝王世紀》記載:

「炎帝神農氏,姜姓也,曰任已,有蟜氏女,名曰女登,少典正妃,遊華山之陽,有神龍首感女登於尚羊,生炎帝。人身牛首,長於姜水,有聖德,繼無懷之後。本起烈山氏,或稱烈山氏,在位一百二十年而崩。

納奔水氏女,曰聽沃,生帝臨魁。」在此有差錯的地方是「帝氂(犛)也用釐(釐)」與「帝來」,在名字上出現問題。有稱「氂」、「釐」、「來」三個字的,同為一人,但不知那個準確。

筆者傾向前者,重要的史書多稱「氂」。筆者認為,八世炎帝,特別是炎帝之祖父輩,有可能是從陝西姜水發展,在兒子「柱」時,遷居在太行山上黨生活。第一代炎帝魁,其祖父輩為神農氏,很可當時還沒有掌控政權。

仍然「以耕施教,以教掌政」,逐步成為統領農業生命的大族,被尊榮為帝王。神農氏部落的最後衰落是在末代炎帝榆罔之手。黃帝三戰得志,而榆罔炎帝率部流亡湖北隨州、湖南長沙,死在長沙。

榆罔執政和生活同樣在上黨地區,長治市榆社縣城,即榆罔的治政中心。榆次市的地名來歷與其有直接的聯絡,故名棆次。晉東南地區的地名,非同尋常,一些古老的地名背後隱藏著重要的歷史資訊,一個地名就是一部史實。

《山海經·卷十八·海內經》記載:「炎帝之妻,赤水之子聽沃(訞)生炎居。炎居生節並,節並生戲器,戲器生祝融。

祝融降處於江水,生共工。共工生術器,術器首方顛,是復土壤,以處江水。共工生后土,后土生噎鳴,噎鳴生歲十有二。

炎帝之孫伯陵,伯陵同吳權之妻阿女緣婦,緣婦孕三年,是生鼓、延、殳。」這可能是炎帝之妻另一支嫡親之族。《路史》記載「神農納奔水氏之女,曰聽沃,為妃,生帝魁。

」《帝王世紀》記載:「炎帝神農氏,姜姓也,曰任已,有蟜氏女,名曰女登,少典正妃,遊華山之陽,有神龍首感女登於尚羊,生炎帝。人身牛首,長於姜水,有聖德,繼無懷之後。

」在此「赤水」、「奔水」、「姜水」三者必有誤差。筆者認為「姜水」準確性大於其他。《山海經·卷十八·海內經》記載:

「黃帝妻雷祖,生昌意。昌意降處若水,生韓流。韓流取淖子曰阿女,生顓頊。

」「頭觸不周山」故事,再次說明炎帝、黃帝之後的第二次爭奪帝位。共工系炎帝的之曾孫,顓頊系黃帝之曾孫。雖然共工再次敗陣沒有當上帝王,古人卻為後人記載了第二次爭峰的地點在「不周山」,「不周山」也在羊頭山之周鄰。

《山海經·卷二·西山經》記載:「又西北三百七十里,曰不周之山,北望諸毗之山,臨彼嶽崇之山,東望泑澤,河水所潛也,其原渾渾泡泡。」《山海經·卷十六·大荒西經》記載:

「西北海之外,大荒之隅,有山而不合,名曰不周,有兩黃獸守之。有禹攻共工國山。」《淮南子·天文訓》記載:

「昔者共工與顓瑣爭為帝,怒而觸不周之山。按《山海經》大荒之隔,南山而不合,名曰不周,蓋因山之不合,遂生共工觸山之神話。」筆者對此認為,「共工頭融不周山」和「禹攻共工」的故事,就發生在羊頭山周邊山區。

「不周山」在長治市屯留縣西。「嶽崇」即指太嶽山,「渾渾泡泡」即指黎城縣濁漳河。大明《潞州志》記載:

「按《書·禹貢》漳水二。一出長子縣鹿谷山,即發鳩山,名為濁漳。酈道元謂之衡水,又謂橫水,東至鄴合清漳。

」炎帝之伯陵之封地在高平市寺莊鎮伯方村,「伯方」來歷因「伯陵方國」故名。

四、榆罔南遷,守塋神農。

為什麼稱之為神農氏?《神農本草》記載:「炎帝神農氏,長於姜水,始教天下耕,種五穀而食之,以省殺生。

故人號曰神農。」《左傳·昭公十八年》記載:「宋、衛、陳、鄭皆火,梓慎登大庭氏之庫以望之。

」注正義田,「大庭氏,古天子之國名也,先儒歸說,皆雲炎帝號神農氏,一曰大庭氏。」《路史·後記》記載:「炎帝神農氏,姓伊耆,名軌,一曰石年。

是為后帝皇君,炎精之君也。母安登感神於常羊,生神農於列山之石室,生而九井出焉。」魏晉《風土記》記載:

「神農城在羊頭山,其下有神農井,皆指此地也。地名井子坪,有田可種,相傳神農氏得嘉穀於此,始教播種,謂之五穀畦。」羊頭山有可能是石年神農時代,為炎帝早期之父。

《呂氏春秋·審分覽》記載:「神農十七世有天下,與天下同之也。」我們要注意一個問題,宋代《路史》記載為「七十世」。

說明「十七世」與「七十世」可有很大的差距,筆者認當《呂氏春秋》當實、可信。《路史》記載:「神農氏七十世有天下,軒轅氏興,受炎帝參盧禪,封參盧於潞,守其先塋,以奉神農之祀。

參盧之後,政衰,其國浸削。至春秋時,為晉之附庸焉。蓋因國小,無綱紀祀法,而民俗鄙陋,頗同夷狄。

然以火王,猶知尚赤,古謂之赤狄。潞氏潞子嬰兒,娶晉景公之姊伯姬為夫人。其臣酆舒**,虐伯姬而殺之。

魯宣公十五年夏六月,晉荀林父帥師滅潞,事載《左傳》。今潞城縣東北四十里有古潞城,即其國也。其國至神農冢一百六十里。

」這段文字記載,十分清晰的告知後人,黃帝戰敗炎帝后,又封祀其後參盧留在羊頭山守塋,祀奉先祖。早期的神農氏以及榆罔之前的七代炎帝,都可能葬於上黨不同地方,如黎城、潞城、黎都、榆社等地。神農先塋,毫無疑問的講葬在長子、長治、高平三縣交匯地段的羊頭山。

《潞州志·陵墓誌》記載:「潞子嬰兒墓,在縣東北五十里續村。」也葬在太行山上。

北魏《風土記》記載:「羊頭山,北有谷關,即神農得嘉穀處。」隋開皇五年(585)《寶泰寺碑記》曰:

「秦將定燕卒之鄉,炎帝獲嘉禾之地。」《太平寰宇記》記載:「百穀山與太行、王屋皆連,風洞泉谷,崖壑幽邃,最稱嘉境,昔神農嘗百穀於此,因名山建設廟,仲春上甲日致祭。

山東南相傳為炎帝陵,石甃尚存。」古載文字內容又為我們記載了歷史的真諦,羊頭山所葬之主應當為早期神農。神農在位期間,已經開闢了碩大的疆土面積。

《玉海·卷十七》記載了這一歷史貢獻:「諸子稱神農之王天下,地東西九十萬裡,南北八十五萬裡。」

炎帝神農氏的十大功績指哪些,炎帝 神農 神農氏指的是同一個人嗎?

一 制耒耜,種五穀,奠定了農工基礎。耒耜的使用和種五穀,解決了民以食為天的大事,促進了農業生產的發展,為人類由原始遊牧生活向農耕文明轉化創造了條件。二 嘗百草,開醫藥先河。據 帝王世紀 載,神農 嘗味草木,宣藥療疾,救夭傷人命 為嘗百草,一日之間而遇七十毒。炎帝炎帝在與大自然,與疾病作鬥爭中,為後世...

神農和女媧是真實存在的嗎,伏羲,女媧,神農氏這些人是真實的還是就是神話傳說

伏羲 女媧,確實有這兩個人。只是他們的神話傳說已經距離我們太遙遠了。但是我相信。黃帝 炎帝 蚩尤,堯 舜 禹,確實有這些首領帝王。而且有完善的史料記載。女媧是上古神話中的創世女神.神農氏是傳說中的農業和醫藥的發明者。遠古人民過著採集和漁獵的生活,他發明製作木耒 木耜,教會人民農業生產。反映中國原始時...

中國民俗神農和年是什麼關係,軒轅和神農是什麼關係?

神農辨藥嘗百草的故事,是一則著名的中國古代神話傳說。神農氏本是三皇之一。有一次他見鳥兒銜種,由此發明了五穀農業,因為這些卓越的貢獻,大家又稱他為神農。他看到人們得病,又到都廣之野登建木上天帝花園取瑤草而遇天帝贈神鞭,神農拿著這根神鞭從都廣之野走一路鞭一路回到了烈山。神農嘗百草多次中毒,都多虧了茶解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