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飲茶之風何時興起,唐朝飲茶之風興起的原因

2021-03-19 18:38:13 字數 5097 閱讀 7496

1樓:

及至唐代,隨著經濟的普遍繁榮,茶的生產有了進一步的發展,種植面積擴大,品種增加,品質明顯提高,所有這些都為唐中期飲茶風氣的形成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唐代飲茶風氣的形成還與唐代社會狀況有密切的關係。唐王朝是我國封建社會中期極為鼎盛的時代,其時國家空前統一,交通發達。

國家的統一結束了之前**割據的局面,加強了南方與北方、邊疆與內地的聯絡,使南北方之間經常性的經濟文化交流成為可能。同時唐代的交通也十分發達,據《通典東至宋、汴,西至岐州,夾路列店肆,待客酒饌豐溢。每店皆有驢,憑客乘,倏忽數十里,謂之驢驛。

南詣荊、襄,北至太原、范陽,西至蜀川、涼府,皆有店肆,以待商旅。遠適數千裡,不持寸刃。如此發達的交通以及南北統一的大背景,使南茶北運成為可能,飲茶風俗繼續擴大。

茶葉是一種社會消費品,茶葉的消費狀況與人們的生活水平有直接的關係。而唐朝國力強盛,經濟富足。太宗時期的「貞觀之治」以及玄宗的「開元盛世」使「家給戶足,無人窳苦,四夷來同,海內晏然。

」(《通典》)經濟的崛起,人們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為飲茶提供了物質保障。唐王朝中外交往繁榮,社會風氣開放。

這種開放型的風氣使唐朝不僅能繼承六朝文化優良傳統,又敢於突破這些傳統,同時不斷採擷國內外各民族文化的精華。所以說唐王朝的文化獨具開創性,使飲茶風俗在唐朝發展到新的階段。對佛教的吸收以及道教在中國的發展正是唐朝相容幷蓄各種文化的表現。

佛教自天竺傳來後,歷經漢、魏、南北朝而流傳甚廣,又經隋文帝大力提倡,到唐朝時發展到頂峰,其結果是中國化的佛教禪宗的興起。

禪宗的興盛使飲茶習慣在上至皇族世家,下至士大夫文人百姓中風行。僧尼在在學佛時,尤其是在「坐禪」時,很少吃飯和睡眠,故常依賴於茶葉。《封氏聞見記》中雲:

「開元中,泰山靈巖寺有降魔師大興禪教。學禪務於不寢,又不夕食,皆許其飲茶。人自懷挾到外煮飲。

從此轉相仿效,遂成風俗。」唐朝王室自稱是道教教主老子李耳的後裔,有意識地對道教予以扶持,使道教在一個時期內得以大興。道士、女冠在修煉時,須清心寡慾,聚精會神。

為了達到提神、解乏、保健的目的,常常在道觀中飲茶。這也對飲茶風氣產生了一定影響。據竺可楨《中國近五千年來氣候變遷的初步研究》.

唐代是近五千年中最溫暖的時期。溫暖的氣候十分有利於茶樹的生長,使江淮之間也有了種植茶樹的可能。。我們在**唐朝飲茶風氣形成原因時也應該考慮到溫暖氣候對茶葉生產和飲茶風氣的形成所造成的有利影響。

除了以上所舉原因,唐代之所以能夠在全國範圍內內密切的關係。羽之前,雖然飲茶已從南方傳入北方,社會上飲茶的人越來越多,但是還沒有一本專門介紹茶葉的書,人們對茶葉的歷史和現狀缺乏應有的瞭解,許多人知道茶葉的效能和飲用方法,至於茶樹的栽培和茶葉的製作工藝,知道的人就更少了。鑑於此,陸羽寫成《茶經》一部,第一次較全面地總結了唐代以前有關茶葉諸方面的經驗,推動了茶葉生產和茶學的發展。

陸羽在《茶經》中大力提倡飲茶,如果沒有陸羽的大力倡導,唐代飲茶風氣的形成恐怕就沒有如此迅速。正如聞見記》中所說:「因鴻漸之論,廣潤色之,於是茶道大興。

」陸羽《茶經》記錄了茶的飲用歷史,是唐朝以及唐以前有關茶事的總結。從《茶經》中我們可以瞭解唐朝人的飲茶習慣。 希望這個回答對你有幫助

唐朝飲茶之風興起的原因

2樓:不曾明瞭

一、唐代茶風的社會條件和背景

自神農氏發現茶為有用之物始,至唐歷經數千年,因社會長期處於動亂之中,用茶的演變程序緩慢曲折。唐朝始,國家統

一、經濟繁榮、文化昌盛、社會安定,整個社會充滿了生機和活力,這一巨集觀背景和發展趨勢,有力地推動了社會各業包括茶業的發展: 野生茶樹普遍實行人工栽培種植,全國產茶區域據《茶經》記載已達8個區,包括42個州和一個郡;至德宗建中元年(公元780年),全國產茶量已達100萬老擔(約10萬噸);茶稅收入40萬貫,茶葉產值突破400萬貫;製茶技術有了新的突破,發明了蒸青製法,提高了茶葉品質,使茶不僅具食用、藥用等功能,且大大增強了茶的品飲價值;飲茶方式首次程式化、規範化;茶藝、茶道及茶文化基本形成,等等。這一切又為唐代飲茶的普及和飲茶風尚的形成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提供了必要的條件。

唐朝統一強盛,令中國人重新樹立起對自身的信仰、認定生命的價值、追求更加美好和諧的生活。在這樣的特定時代背景中,茶以其滌煩除膩、健體輕身、祛病延年、修身養性等功效吻合時代的需求,而使飲茶之習蔚然成風。

唐朝的統

一、交通的發達、開明的經濟政策,促使商人積極販茶、賣茶、為飲茶的傳播和普及提供了不可缺少的市場條件,而促成「舉國之飲」、「比屋皆飲」的飲茶之勢。茶藉助貫道發達的交通,大量湧入北方,使飲茶在佔當時全國三分之二的北方傳播開來。

二、皇家的重視和倡導

據《神農本草》所記傳說:「神農嘗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可見茶最初被當作一種具有解毒療疾奇特功效、並帶有神祕色彩的珍貴之物,因而為歷代帝王所鍾愛和用享,飲茶一直是一種權貴的象徵,至唐時,飲茶因適應宮廷統治需要而得到大力和重視提倡。

唐貞觀15年(公元641年),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給吐蕃贊普松贊干布時,茶作為陪嫁之物而入藏。《**政教鑑附錄》稱:,茶葉亦自文成公主入藏也。

」隨之**飲茶習俗蔚為時尚。此後,以奶與肉食為主的邊民得茶之大益,達到「守可三日無糧,不可一日無茶」的程度,於是自唐代開始了與加給(今維吾爾族)等邊地民族長達數世紀的「茶馬交易」。很顯然,皇帝以茶和親、以茶輸邊,為的是強國固邊,以示福惠邊民。

唐代宗開始(公元762年),為滿足宮廷對名茶的需要,建立了定時、定點、定量、定質的貢茶制,並責成專門官吏督造貢茶入貢事宜。如大曆五年(公元770年)在浙江顧清山建立的我國歷史上第一所貢茶院,其產製規模之巨集大,至今也屬罕見。史載:

採製盛期,「役工三萬人」,僅常年從事製茶的「工匠千餘人」「歲貢達一萬八千斤」之多。宮廷對貢茶的需要及因此而設施的貢茶制,客觀上刺激了茶葉的生產,對興起竟制佳品名茶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每年入貢的茶葉,為示皇恩,皇帝皆於清明節舉行茶宴,分踢群臣功戚,《全唐文》載有柳宗元「為武中函謝賜新茶表」和劉禹錫「代武中垂謝新茶表」(兩篇),表明在宮廷,茶被統治者作為安撫邊蕃和臣下的特別「禮遇」。

唐德宗建中元年(780年),首開「稅天下茶」,「十取其一」,貞元九年(公元893年)上茶稅「歲則四十萬貫」。稅額十分可觀,使茶葉生產的經濟地位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茶業的發展進一步得到國家的重視和倡導。

中唐酒道大行,耗糧日漸增加,人口也日趨增多,朝延為節約糧食,確保人民生活所必須,一邊禁酒、一邊倡導飲茶,以茶代酒,於國於民皆有大益。

不僅如此,唐代宗後,朝廷內凡舉考、論經修志、較量文章,「宮人已下待茶湯。」唐時,中國成為世界文化經濟交往中心,贈茶又是外交活動的重要內容,使得飲茶習俗隨之流傳國外。

唐代最高統治者直接提倡飲茶、熱衷茶事,皆因茶體現了皇家的意志,適應統治的需要,利於國家的統

一、社會的安定、經濟的繁榮。因而茶的地位由此上升到國家政治經濟的高度。

三、文人士大夫的褒揚

唐以前文人士大夫就介入飲茶活動、與茶結下緣份,並有作品留世。但唐之前的茶詩文零星散見。唐朝的統一強盛、國泰民安、寬鬆開明的文華背景為文人提供了優越的社會條件、激發了文人創作的激情,加之茶能滌煩提神、醒腦益思而深得文人喜愛,文人士大夫面對名山大川、稀疏竹影、夜後明月、晨前朝霞盡興飲茶,將飲茶作為一種愉悅精神、修身養性的手段,視為一種高雅的文化體驗過程。

因此,自唐以來,從流傳下來的茶文、茶詩、茶畫、茶歌等來看,無論是從數量到質量、還是從形式到內容,都大大超過了唐以前的任何時代,這對飲茶風尚的形成產生了重要的影響。

唐代茶詩多達數百首,題材涉及茶的栽、採、制、煎、飲,以及茶具、茶禮、茶功、茶德等等,可以說在唐代不飲茶做不了名詩人,名詩人不能不寫茶。

唐代詩人有極為廣泛的活動範圍,在飲茶習慣尚未普及和逐漸普及過程中,詩人們利用交遊、酬唱機會,寫下了大量的動人茶詩,言茶妙用、宜茶功效、普及飲茶知識。人們通過這些動人的茶詩,得以瞭解茶功用,這無疑推動並加快了飲茶風尚的形成。

四、禪宗佛教與茶一味

《封氏聞見記》又載:「茶,一南人好飲之,北人初不多飲。開元中,泰山靈巖寺有降魔大師大興禪教,學禪務於不寐,又不餐食,皆許其飲茶,人自懷挾,到處煮飲。

從此轉相仿效,遂成風俗,」這段文字證實,唐代飲茶習俗的興起,尤其是佔當時全國三分之二人口的北方的飲茶,與佛教傳播關係甚為密切。飲茶藉信佛而盛行。

從法門寺唐代地宮出土的唐僖宗供奉佛骨舍利的系列金銀精美茶具來看,其造形和紋飾具有濃厚的佛教文化色彩,且入藏地宮供奉佛骨舍利、反映唐代以茶敬佛、獻佛的習俗,唐皇室宗佛以茶敬佛的風尚對佛教在全國的傳播及飲茶習俗的形成產生了極大的影響。

佛教自漢代傳入中國,脫胎變革為禪宗佛教後,至唐代逐漸向全國傳播開來,為社會各階層所接受,達到中國佛教最隆盛程度。此時,名僧輩出,僧居佛剎遍及全國各地,僧人數以十萬計,禪宗佛教提倡坐禪,通過身體的修練達到精神的昇華。坐禪夜不能睡,且只允許早、中兩餐進食,以便身心輕安、靜坐斂心、專注一境、最終「頓悟成佛」。

而坐禪時間長達三個月之久,空腹長時間靜坐,需要一種既符合佛教教義戒規,又能清心提神、補充過午不食的營養,茶性寧靜清雅、質樸致和、淡泊去欲,「最宜精行儉德之人」(《茶經》),僧人從飲茶實踐中發現,飲茶即可提神醒腦、消除疲乏、修身養性,又能補充水分,獲得豐富的營養,因而茶深得僧人喜愛,與佛結下不解之緣,成為適應佛教生活一日不可缺少的必需品,飲茶逐漸成為寺院生活的重要內容,飲茶之風傳遍各大小寺廟。

為滿足禪宗佛教用茶的需要,各大小寺院大力種茶製茶、研茶,現流傳下來的多數名茶、皆產自仙居名山的寺廟。如,長興吉祥寺的紫筍、霍山長嶺庵的霍山黃芽、廬山招賢寺的廬山雲霧、蒙山智炬寺的蒙頂雲霧、當陽玉泉山玉泉寺的仙人掌茶、黃山鬆谷庵、雲谷寺的黃山毛峰、徽州松蘿庵的徽州松蘿、杭州龍井寺的龍井,等等舉不勝舉,這其中的名茶,有的直接以產茶的寺廟名命名,如徽州松蘿、杭州龍井等;有的甚至直接以創制名茶的僧人法名為名如:徽州老竹大方,有的是僧人專為拯救民間病人採製而著名,如:

九華山的黃石毛峰,佛教界廣為種茶、製茶、研茶,對促進茶葉的生產及品質的提高作了歷史性的貢獻。此外,寺院有「茶頭」僧專事燒水煮茶,以備獻茶待客,有「施茶」僧專為遊人香客惠施茶水,有名僧著茶書、寫茶文、作茶詩,世界第一部茶學專著《茶經》的作者陸羽即是一名僧。佛教寺院興起的種茶、製茶、研茶、尤其是飲茶風尚,在唐朝佛教極大的社會影響下,由僧及俗,促成了唐朝「風俗貴茶」的局面。

概而言之,佛中有茶、茶中有佛、佛離不了茶,茶因佛而興,所以有「茶佛一味」或「茶禪一味」之說。

綜上所述,唐朝飲茶風尚成因,有其社會條件和基礎。沒有盛唐的社會背景和條件難以產生茶人興茶、皇家重茶、文人寫茶、佛教崇茶、商人販茶、舉國飲茶的社會現象。茶詩文的創作傳播普及了飲茶知識、宜傳了茶的功效,對飲茶風尚起了推波助瀾的作用;商人積極經銷茶葉,繁榮了茶葉市場、方便了人們飲茶,對飲茶風尚的普及作出了保障;「茶佛一味」,促成飲茶風尚的形成,統治階級對飲茶的倡導和重視,使茶的地位上升到國家政治經濟的高度,在全國產生上行下效的效應,而使飲茶風尚達到了高潮,並持久而穩定的發展。

唐朝飲茶之風興起的原因,唐代飲茶之風盛行原因

一 唐代茶風的社會條件和背景 自神農氏發現茶為有用之物始,至唐歷經數千年,因社會長期處於動亂之中,用茶的演變程序緩慢曲折。唐朝始,國家統 一 經濟繁榮 文化昌盛 社會安定,整個社會充滿了生機和活力,這一巨集觀背景和發展趨勢,有力地推動了社會各業包括茶業的發展 野生茶樹普遍實行人工栽培種植,全國產茶區...

我國飲茶之風風靡全國始於

中國是茶葉的原產地,飲茶歷史悠久。早在四千年前的神農時期,我們的祖先就發現了茶及其藥用價值,人們也養也了煎煮飲茶的習俗。根據現在的研究表明雲南的西雙版納是茶樹的原產地。人工栽培茶樹的最早文字記載始於西漢的蒙山茶。唐代時,茶聖陸羽在公元758年左右撰寫了世界第一部茶葉專著 茶經 三卷,系統地總結了種茶...

關於飲茶的詩句,關於「飲茶」的詩句有哪些?

日高丈五睡正濃,軍將打門驚周公。口雲諫議送書信,白絹斜封三道印。開緘宛見諫議面,手閱月團三百片。聞道新年入山裡,蟄蟲驚動春風起。天子須嘗陽羨茶,百草不敢先開花。仁風暗結珠蓓蕾,先春抽出 芽。摘鮮焙芳旋封裹,至精至好且不奢。至尊之餘合王公,何事便到山人家?柴門反關無俗客,紗帽籠頭自煎吃。碧雲引風吹不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