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仇其二出自聖經哪,復仇其二出自聖經哪一篇

2021-06-01 10:50:58 字數 3251 閱讀 7190

1樓:陌陌你真二

七大天使的概念是出自旁經《以諾一書》天使長的名字1聖潔的天使警醒守望,他們的名字記在下面2蘇羅爾(suru'el)是個聖潔的天使,(他)屬於永恆和戰慄。3拉斐爾是個聖潔的天使,(他)有人的靈。4拉吉爾(raguel)是個聖潔的天使,他替世界和光體復仇。

5米迦勒是個聖潔的天使,(他)順服上帝的旨意,對世人和國家施慈愛。6沙拉卡爾(saraqa'el)是個聖潔的天使,他(受託)管理罪人的心靈。7加百列是個聖潔的天使,他管理伊甸園、蛇和基路伯。

不過《以諾書》(其有三卷,分別定名為一書、二書、三書)成書從主前三世紀直到主後一世紀末,代表了以色列亡國之後幾百年沒有上帝啟示時期所產生出來的一種假借聖經某個古人之名,由人按著聖經的先知啟示與預言及警告等體裁自行寫就的一些啟示文學中的一種,裡面結合了當時各種猶太人對彌賽亞、末世審判等的一些理解,並不具有聖經之上帝啟示之無誤與權威。故此不可以稱為《聖經》中的七大天使,這個問題是不準確的

魯迅《復仇其二》寫的到底是什麼意思

2樓:

魯迅的《復仇(其二)》作於2023年的年底,因為五四的退潮和兄弟的反目,他那時的心境頗為落寞,這樣落寞的心境與《聖經》中耶穌受難的故事共鳴,就形成了這篇短文悲憤陰冷的色調。這篇短文對耶穌被釘上十字架的描寫,採用了一種二元對立的結構:兵丁們的釘殺、路人的辱罵、祭司長和文士的戲弄和被同釘的兩個強盜的譏誚,構成了四周無盡的敵意,而耶穌則是在這無盡的敵意中,也在手足的痛楚中,玩味著被釘殺的悲哀和就要被釘殺的歡喜。

耶穌自以為是神之子,要拯救以色列,然而卻受到以色列人的釘殺,這是他感到悲哀的原因;因為要拯救以色列而被以色列人釘殺,他於是對他們的現在懷著仇恨,然而能以自己的被釘殺來反證他們的血腥,卻也體味到一種反抗的歡喜。所以他拒絕「喝那用沒藥調和的酒」,他要以自己絕對的反抗企圖喚醒他們,從而體認到自己對他們的將來所懷著的悲憫,然而釘殺在繼續,敵意與蔑視也不斷地增加,他終於在碎骨的大痛楚中,在遍地的黑暗中,喊出「我的上帝,你為甚麼離棄我」的絕望,在這樣的痛苦的喊聲中,他由神之子而變成了人之子,肉體毀滅所帶來的痛楚超過了精神的痛楚。這也許就是那些釘殺者、辱罵者以及那些戲弄與譏誚者所希望的,但他們還是把他釘殺了。

這樣的釘殺在魯迅看來是尤其地血汙與血腥,然而不但從精神上而且從肉體上徹底地毀滅,卻也正是他以及其他作為中國先知先覺的啟蒙者所不得不面對的處境。在這樣的處境下,自以為擔負著喚醒民眾的責任,卻根本無法擺脫與要麼殘酷地充當殺人者,要麼麻木地充當看客的民眾之間的緊張關係,這或許構成了魯迅以殉難的耶穌自況的前提,而所謂復仇者,則體現在受釘殺時對當權者的殘酷與民眾的麻木的玩味上,這種「較永久地悲憫他們的前途,然而仇恨他們的現在」的精神上的優越感,雖然在最後的肉體毀滅的痛楚中敗落,但魯迅在書寫時所宣洩的憤怒情緒,卻是復仇的另一種形式的實現。

復仇在上帝手中在聖經哪篇

3樓:樂樂區區

申32:35 他們失腳的時候,伸冤報應在我;因他們遭災的日子近了;那要臨在他們身上的必速速來到。

第卅五節開頭的話並不陌生;聖保羅在羅馬書十二章十九節引用它們,雖然兩者的意義頗為不同。保羅看重的是防止他的讀者實行個人的報復,因上帝曾說:『伸冤在我』,**徒必須讓上帝作主。

申命記卅二章確實的教訓是:上帝眷顧其子民是可靠的。身為一個飽受屈辱、挫敗及被擄之國家,以色列人迫切需要軍事上的拯救,卅五節對此提出了保證。

當瑪代及波斯人在塞魯士(舊譯古列,編注)統率之下打敗巴比倫人,且接管了他們的帝國時,卅五節的應許這時候才應驗。波斯人對以色列人的政策完全不同,這事看成是上帝的護佑。然而,我們可以看出這應許是在以色列人既未指望又無盼望之情形底下應驗的。

這在某一方面也是保羅的論點所在:上帝至終要救治其子民之問題,他並未罔顧他們受了不公平之待遇,但採取行動之模式則完全操在他手中。

羅12:19 親愛的弟兄,不要自己伸冤,寧可讓步,聽憑主怒(或作:讓人發怒);因為經上記著:「主說:『伸冤在我;我必報應。』」

來10:30 因為我們知道誰說:「伸冤在我,我必報應」;又說:「主要審判他的百姓。」

「主說:伸冤在我,我必報應。」引自摩西之歌:

「伸冤報應在我」(申三十二35,希伯來聖經;七十士譯本作:「在伸冤之日我必報應」)。本處**的形式,希伯來書十30亦相同,在亞蘭文的舊約聖經中有此形式,當時可能也有希臘文譯本,現在已經不存在了。

這句引文的要點是,既然伸冤與報應是神的特權,就應該讓神來執行。因此,昆蘭團體禁止人私下報復,原因是,根據那鴻書一2,惟有神「向他的敵人施報,向他的仇敵懷怒

魯迅的《復仇》(其二)原文是什麼?

4樓:王宇星的故事

人的**之厚,大概不到半分,鮮紅的熱血,就循著那後面,在比密密層層地爬在牆壁上的槐蠶〔e68a84e8a2ad62616964757a686964616f313333633963332〕更其密的血管裡奔流,散出溫熱。於是各以這溫熱互相蠱惑,煽動,牽引,拚命地希求偎倚,接吻,擁抱,以得生命的沉酣的大歡喜。

但倘若用一柄尖銳的利刃,只一擊,穿透這桃紅色的,菲薄的**,將見那鮮紅的熱血激箭似的以所有溫熱直接灌溉殺戮者;其次,則給以冰冷的呼吸,示以淡白的嘴脣,使之人性茫然,得到生命的飛揚的極致的大歡喜;而其自身,則永遠沉浸於生命的飛揚的極致的大歡喜中。

這樣,所以,有他們倆裸著全身,捏著利刃,對立於廣漠的曠野之上。

他們倆將要擁抱,將要殺戮……路人們從四面奔來,密密層層地,如槐蠶爬上牆壁,如馬蟻要扛鯗頭〔3〕。衣服都漂亮,手倒空的。然而從四面奔來,而且拚命地伸長頸子,要賞鑑這擁抱或殺戮。

他們已經豫覺著事後的自己的舌上的汗或血的鮮味。

然而他們倆對立著,在廣漠的曠野之上,裸著全身,捏著利刃,然而也不擁抱,也不殺戮,而且也不見有擁抱或殺戮之意。

他們倆這樣地至於永久,圓活的身體,已將乾枯,然而毫不見有擁抱或殺戮之意。

路人們於是乎無聊;覺得有無聊鑽進他們的毛孔,覺得有無聊從他們自己的心中由毛孔鑽出,爬滿曠野,又鑽進別人的毛孔中。他們於是覺得喉舌乾燥,脖子也乏了;終至於面面相覷,慢慢走散;甚而至於居然覺得乾枯到失了生趣。

於是只剩下廣漠的曠野,而他們倆在其間裸著全身,捏著利刃,乾枯地立著;以死人似的眼光,賞鑑這路人們的乾枯,無血的大戮,而永遠沉浸於生命的飛揚的極致的大歡喜中。

一九二四年十二月二十日。

註釋:1,本篇最初發表於一九二四年十二月二十九日《語絲》週刊第七期。作者在《〈野草〉英文譯本序》中說:

「因為憎惡社會上旁觀者之多,作《復仇》第一篇」。又在一九三四年五月十六日致鄭振鐸信中說:「不動筆誠然最好。

我在《野草》中,曾記一男一女,持刀對立曠野中,無聊人競隨而往,以為必有事件,慰其無聊,而二人從此毫無動作,以致無聊人仍然無聊,至於老死,題曰《復仇》,亦是此意。但此亦不過憤激之談,該二人或相愛,或相殺,還是照所欲而行的為是。」

知行合一出自哪裡?求原文?「知行合一」出自哪裡?

知行合一,是指客體順應主體,知是指科學知識,行是指人的實踐,知與行的合一,既不是以知來吞併行,認為知便是行,也不是以行來吞併知,認為行便是知。是明朝思想家王陽明提出來的。謂認識事物的道理與在現實中運用此道理,是密不可分的一回事。是指中國古代哲學中認識論和實踐論的命題,主要是關於道德修養 道德實踐方面...

人生有幾多個十年人生有幾多個十年出自哪裡?

簡簡單單地生活 簡單應該成為我們每一個人生活的準則。因為在人生道路上,惟有奉行簡單的準則,才有可能避免誤入阻礙我們成熟的岔路,陷入歧途。就目前的潮流來看,無論是人際關係 社會結構或家庭關係,都同樣有複雜化的趨勢。然而,人們又不約而同地用一種簡化的公式來處理這些關係。所以用 簡單 的態度來處理事務,不...

人生到底有幾多個十年,人生有幾多個十年出自哪裡?

就要看你對自己的人生態度,也許10年也沒有,也許成千上百個十年,成千上百沒太大的可能,因為不是隨便一個人都是偉人,珍惜自己有限的時光,把握自己的生命,能有幾個十年就看自己一個普通的人有一兩個十年我就決得很不錯了,因為那是自己在自己生命中最開心的最幸福的日子,當然 我還沒體會過,呵呵 因為那是我希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