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經上說的如來藏,三摩地,真如本性,是不是都是意思

2021-05-22 15:37:39 字數 1190 閱讀 7687

1樓:匿名使用者

還是有差別的,個人淺見僅供參考:

真如就是空,空是對有而說,空是真如,有就是妄了,這個是通教思想(大乘佛法四個次第,藏教、通教、別教、圓教),還不圓滿,還有對待。通教思想說空、真如是本來面目。

如來藏,圓教來說,就是我們的本來面目、妙明真心,非空非有,即空即有。這和《心經》是一致的,空與有是一個東西,就是如來藏,空即是色色即是空。通教說真如是本來面目,說真如本性,只承認了空,把有漏掉了,而在《楞嚴經》中說,「言妄顯諸真,妄真同二妄」,是方便對有說空,立妄顯真,實則真妄是一,為了區別真如本性,《楞嚴經》說我們的本來面目是「真真如性」,也就是如來藏。

那麼真如就是空如來藏,萬有萬法就是不空如來藏。

三摩地就是正定,也叫三昧。有出定入定,就不是大定,真正的大定是楞嚴大定,是法華三昧,無出無入,吃飯、睡覺、工作,無時不在定中。

2樓:東山無人

如來藏又稱為阿賴耶識、藏識、真如。《入楞伽經》

卷七(大一六·五五六中):『阿梨耶識者名如來藏,而與無明七識共俱。

三摩地又稱三昧、三摩提、三摩帝、三摩底、三麼地、三昧地等,華譯為定,即住心於一境而不散亂的意思。三摩缽底又稱三摩缽提、三摩拔提、三摩跋提,是禪定的一種。

真如本性,即佛性,即十二因緣觀,即自性空。見此即是見佛見性

佛經中的三摩地,指的是什麼?什麼是三昧?

3樓:匿名使用者

您好師兄,很榮幸與您交流:三昧 乃正定 正受也 由唸佛故 都攝六根 淨念相繼 念至心佛雙亡 雖佛號明明 而無能念所念之相可得 三昧現前也。南無阿彌陀佛

4樓:匿名使用者

三摩地翻譯漢語就是禪。簡稱三昧。譯為靜慮,是制心一處思維觀修之義。

5樓:網友

在下愚見,三摩地就是三昧的別稱,三昧指「心一境性」,就是一念不生或版者高度專權注。現代人修三昧不建議,除非專修,有很清淨的道場或者地方,還需要有供養。修三昧第一步八關齋戒,最基本的。

肉一點不能碰,如果對肉菸酒這些東西升起一點點慾望,你的修行全部被毀。第二步需要博學多聞,否則種種境界不能辨別,恐怕要瘋掉。也需要很好的助因,就是清淨無人打擾的環境,不吵鬧,無事可做,當然也不能有手機上網。

有大阿羅漢指導最好,當然沒有因緣那也不要氣餒強求。多讀佛經就好。強烈建議你們不要出家修行,現在末法時代和尚已經成為一種職業和作秀的代名詞。

佛經上說人身難得,佛經上說 「人身難得,中國難生,佛法難聞,信心難起。」是什麼意思?

按照佛經記載,末法時期,未來佛彌勒佛要下世渡人。因此,我們不難推測,為了能在末法時期可以得到未來佛的渡化,宇宙眾生都會想辦法來到世間,可是來到世間以後有多少人還能記起來時的願望呢?人身難得,中土難生,佛法難聞 這句話內有深意啊 六道輪迴啊,六道中有無量眾生。全世界才有那麼幾十億人得人身,你說難不難啊...

為什麼佛經上說男兒身比女兒身好啊

男身具七寶,何名七寶?一有志氣之寶,到處遊行無畏。二有主為之寶,行事善掌權衡。三有成家之寶,善能生財立業。四有安生之寶,善能輔君養親。五有聖智之寶,善能決斷是非。六有安邦之寶,舉理上下皆從。七有定性之寶,善能親賢襲聖,是名男子七寶。女身有五漏,何名五漏?一漏不能為身主,二漏不能為家主,三漏不能為人主...

假如西遊記的如來佛祖用時光機穿越到陰曹地府用哆啦A夢如果電話

首先,到陰曹地府為啥用的是時光機?任意門不好麼?還是說要回到特定時間的陰曹地府去?然後用如果 亭說如來佛祖遇到閻王爺。遇到就遇到唄,閻王除了給如來行個禮也沒啥了啊,陰曹地府裡閻王又不大,還有地藏菩薩在呢,而地藏菩薩也是如來系統裡的,閻王差了好幾級呢 假如108歲翟梓萌用時光機在2007年使用哆啦a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