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裡那句不怕別人誤會自己,就怕自己誤會別人那句怎麼說

2021-05-10 18:39:39 字數 4668 閱讀 8528

1樓:半路遇到狗

原文【子曰:「不患人之不 己知,患不知人也。】 --出自《論語·學而》

譯文孔子說:「不要擔心別人不瞭解自己,只擔心自己不瞭解別人。」

註釋患:憂慮,擔心。

人:指別人。

不己知:「不知己」的倒裝,不瞭解自己,是否定句中代詞賓語前置。

之:助詞,無意。

不能:沒有能力(才能)

也:一樣,相等

別人不瞭解我,我還是我,於是我自己並沒有什麼損失。所謂「人不知而不慍」,不值得憂慮,更不用怨天尤人。

相反。「畫虎畫皮難畫骨,知人知面不知心。」我不瞭解別人,則不知道別人的是非邪正,不能親近好人,遠離壞人,這是值得憂慮的。

當然,說是這麼說,要真正做到卻是不容易。所以聖人不僅在《學而》打頭的一章裡告訴我們說:「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而且又在這末尾的一章裡再次語重心長地說:「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全篇恰好首尾呼應。

2樓:夢浮生

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3樓:誒見我餓

如果懼怕前面跌宕的山岩.生命就永遠只能是死水一潭。

論語中當別人不瞭解自己或誤解自己時應採取的正確態度的是哪一句

4樓:116貝貝愛

論語中當別人不瞭解自己或誤解自己時,應採取的正確態度的一句話為: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出處:春秋·孔子《論語·學而》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白話釋義:孔子說:"學習後經常實踐所學的知識,不也很令人愉悅嗎?有志同道合的人從遠方來,不也很高興嗎?別人不瞭解我但我不生氣,不也是道德上有修養的人嗎?"

孔子提出以學習為樂事,做到人不知而不慍,反映出孔子學而不厭、誨人不倦、注重修養、嚴格要求自己的主張。

寫作背景:

在春秋時代,社會變化十分劇烈,反映在意識領域中,即人們的思想信仰開始發生動搖,傳統觀念似乎已經在人們的頭腦中出現危機。於是,曾參提出了「反省內求」的修養辦法,不斷檢查自己的言行,使自己修善成完美的理想人格。

《論語》書中多次談到自省的問題,要求孔門**自覺地反省自己,進行自我批評,加強個人思想修養和道德修養,改正個人言行舉止上的各種錯誤。這種自省的道德修養方式在今天仍有值得借鑑的地方,因為它特別強調進行修養的自覺性。

文章簡介:

宋代著名學者朱熹對此章評價極高,說它是「入道之門,積德之基」。本章這三句話是人們非常熟悉的。歷來的解釋都是:

學了以後,又時常溫習和練習,不也高興嗎等等。三句話,一句一個意思,前後句子也沒有什麼連貫性。

但也有人認為這樣解釋不符合原義,指出這裡的「學」不是指學習,而是指學說或主張;「時」不能解為時常,而是時代或社會的意思,「習」不是溫習,而是使用,引申為採用。而且,這三句話不是孤立的,而是前後相互連貫的。

這三句的意思是:自己的學說,要是被社會採用了,那就太高興了;退一步說,要是沒有被社會所採用,可是很多朋友贊同我的學說,紛紛到我這裡來討論問題,我也感到快樂;再退一步說,即使社會不採用,人們也不理解我,我也不怨恨,這樣做,不也就是君子嗎?

5樓:雲遮世說

1、原文是: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2、出自《論語》第一章,《學而》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3、翻譯:人家不瞭解(我),(我)也不生氣,不也是品德上有修養的人嗎?

4、解說:人不知而不慍:「知」在古代漢語裡,除了相當於 「知道」、「知識」外,還經常與「智」字通用,相當於「智慧」。

例如孔子的名言「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最後一個「知」,即為聰明、智慧之意。「人不知而不慍」的知,既可以作「知道」講,也可以作「智慧」講。

「知」作「知道」講的時候,首先可以與知人善任的「知」相同,可以解釋為「瞭解」。是說咱的才華、能力不被瞭解,不被賞識,得不到提拔重用,咱也不必鬱悶,也不必生氣上火,該怎麼幹還怎麼幹,心平氣和,一如既往。這樣的表現是合乎君子的修養的。

孔子告誡我們說:「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別人不瞭解自己,不怕;怕的是自己不瞭解別人,誤會了別人。 「知」還可以解釋為「理解」。

自己做了好事,有了正確的主張,明明是對他人對社會有益,可是大家都不理解、不贊成、不支援、不褒揚,有時還會招致些誤會、曲解甚至誹謗、攻擊。在這種情況下,我不生氣,不抱怨,不惱怒,不頹廢,不放棄,繼續行善積德,探求真理,絲毫不在意自身的譭譽。這樣的修養、德行,當然符合君子的品行。

 以上兩層含義,是說的別人怎麼看自己,我如何對待。當自己不被別人瞭解的時候,問題可能出在溝通不夠。要主動多溝通、多交流,當然還要注意方法恰當。

不被理解的時候,或許需要做些解釋、疏通的工作,有時則需要耐心的等待,時間會證明一切。 下面一層,是說自己怎麼看別人、怎麼對待別人。如果把「知」解釋為「智慧」,「人不知」就是跟自己相處的人不聰明、不明智,腦瓜不靈活,怎麼辦?

跟這種人相處,也不生氣,給他以足夠的尊重和寬容。

6樓:哀忠曲雪

《論語.為政》記載,孔子說過「人不知而不慍」。這應當是在別人不瞭解甚至誤解自己時,所採取的正確態度和方式。

一個人如果自認為很有才學、才幹,卻沒有被社會發現、沒有被領導看重,心裡一般都會很委屈、憋悶,感覺懷才不遇,會產生各種不同的消極表現。古往今來這樣的人、這樣的事可以說太多了。如果不因為懷才不遇而不高興,一直泰然處之,這不是一般人能夠做到的。

這需要極大的胸襟和氣度,不是有樂觀的態度就可以做得到。有了這樣極大的胸襟和氣度,也一定能夠表現出極好的風度。而具有這樣極大胸襟和氣度,表現出這樣極好風度的人,在孔子看來當然是已經達到君子的高度了,所以才說「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論語八則》選取了《論語》的這段內容,即,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悅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7樓:匿名使用者

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8樓:匿名使用者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出自論語:不要說別人不懂自己,而是自己不瞭解別人。那句原話是什麼

9樓:陌染戲子

子非魚,焉知魚之樂?出自《孟子》的《莊子與惠子游於濠梁之上》,意思是你不是魚,怎麼知道與快樂呢?

10樓:獨角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論語告訴我們當別人誤解我們的時候該怎麼做的句子是那句

11樓:半路遇到狗

【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出自】《論語》第一章,《學而》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譯文】人家不瞭解(我),(我)也不生氣,不也是品德上有修養的人嗎?

人不知而不慍:「知」在古代漢語裡,除了相當於 「知道」、「知識」外,還經常與「智」字通用,相當於「智慧」。例如孔子的名言「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最後一個「知」,即為聰明、智慧之意。

「人不知而不慍」的知,既可以作「知道」講,也可以作「智慧」講。

論語 十句 誤解

12樓:匿名使用者

1.唯女子與小人為難養也,近之則不遜,遠之則怨

13樓:火焰死神

不大明白問什麼,但我知道一句「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這個樂不讀悅而是樂,快樂的樂,專家們最新的解析,08年12月最新的解析。

《論語》中當面對別人的誤會,我們應該________,__________.闡述當別人不理解甚至誤解自己時,應當採取的正

14樓:海芬楊勇

《論語》中當面對別人的誤會,我們應該(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闡述當別人不理解甚至誤解自己時,應當採取的正確的態度是(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表達要善於向周圍有長處的人學習的名句是(敏而好學,不恥下問。)

15樓:無法無天他爹

呵呵、初中生( ⊙o⊙ )哇.脫離初中都好幾年了、如果木有記錯的話、答案應該是這樣滴——第一空: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第二空:

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第三空:三人行,必有我師焉.再多告訴你幾個、方便你以後學習用——.

《論語》中孔子論述學習與思考的辨證關係的句子是(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論語》中體現實事求是的精神,倡導謙虛態度的兩句話是:(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 ).

望採納、、、

16樓:比比不懂愛

第一個(不知道-- ) 第二個 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第三個 三人行並有我師

形容一個人面對別人的誤解,不願與人爭辯的詩句?

17樓:

想了下,沒找到詩句,但找了幾句古話

道不同不相

為謀1、道不同,不相為謀.

出自《論語》,意思是:主張不同,不用互相商議.現在說這話,通常也有不屑與人爭辯之意.

2、豎子不足與謀.

出自《史記·項羽本紀》,意思是:小子,你不值得跟我商量謀劃!「豎子」在那時是罵人的話,這句含貶義,比第一句的語氣更為激烈.

3、清者自清,公道自在人心.

俗語.通常用於面對飛短流長的謠言,不屑辯解,相信真相終會大白.

18樓:匿名使用者

是非曲直苦難辯,自有日月道分明踩踩你

自己被別人誤會了,好朋友替自己說話,心裡感動,但是不知道怎麼表達謝意,應該說些什麼,求解答,謝謝

難過了就跑跑步,傷心了就放聲哭。就是千萬不要將自己的爛臉色公諸於世,不要以為對方偶然一句問候就可以抓住他講自己的心事。長大了,就要學會不讓身邊的人為你的爛情緒買單。沒有人會理會你的好嗎,他們只會躲得遠遠的 好朋友嘛,不用特別的去計較,當他有事你不也會挺身而出嗎?必要的一句謝謝,還是應該有的。可以直接...

夢見自己撿到東西被別人誤會是偷的

夢見撿到東西被誤會是偷的,這兩天的你似乎缺少了點面對實際狀況的勇氣。遇到不敢面對真相的時候就開始感情用事 設法逃避。自己厭惡的一面 不想承認的缺點或弱點偏偏被映照出來,內心雖然想逃避 不願面對,不過這才是你真正的自己,事實可是抹不掉的喔。也別老想要在別人心目中維持好人 零缺點的形象,如此只會讓自己掩...

發現自己說錯話了,怕別人誤會,要不要解釋,總感覺會越描越黑,所以不怎麼解釋,這樣對嗎

我的意見是如果解釋這句話會越描越黑的話就不要解釋。但是要通過別的方法讓對方感覺到自己的歉意和好意。這就不會影響兩人的關係了。會越描越黑的話就不要解釋了,等問起你的話再說明白一下就好了,省的適得其反就不好了,我們有時候還是要學會說話的藝術,這樣的事情不宜多犯,可以說話前多考慮下,慢點開口的好。我們都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