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家五戒中「不殺生」是否意味著不能吃葷

2021-05-30 05:40:46 字數 5629 閱讀 4398

1樓:木繹

葷食和腥食在佛門中是兩個不同的概念。

葷專指蔥、蒜、辣椒等氣味濃烈、刺激性強的東西,吃了這些東西不利於修定,所以為佛門所禁食。

腥則指魚、肉類食品。

2樓:加內沙

3樓:匿名使用者

只有出去四處討飯、討來的有肉也算三淨肉,符合不為己殺的不聞不見不疑,超市買的肉是交易,不算三淨肉,更附帶使他人造惡業。

當然這是屬於相當較真的一種修行,能那樣修行(不是因為乞丐的原因)的人顯然吃素等五戒更不在話下。

一般人不必太認真,顯然沒到那種修行境界,就算少林高僧把他們練的易筋洗髓功夫教給你練也於事無補,所以,你還是應該先修練一般的健身養身功夫,先把身體調理好。

飲食方面以清淡可口為標準,不必刻板要求不肉,只要口味清淡,就在飲食這方面可以助益佛教修行。如果是要通過吃來磨礪修行的心性,就應該先絕對不吃肉葷之類,然後可以進一步參考苦行僧的做法。不過個人認為純粹把吃當成修行最多達到淨壇使者的水平。

不如觀禪直接智慧。

4樓:道法然

兩個概念,但是有一定聯絡。

對於一般人來說,不殺生是不殺生,吃肉一樣吃。

5樓:匿名使用者

放眼看此問題.

不殺生,那糧食、蔬菜也有生命啊?

萬物皆有靈。不只是有生命,還有精神因素。糧食、蔬菜自然也在其內。這裡且不論精神因素。

真正的修煉人為什麼節儉?為什麼珍惜每一粒米和每一縷布?因為他們知道,他們消費的每一粒米和每一縷布,都是涉及到了它們的生命,你撿食了落在碗外的那一粒米,那麼這粒米的生命沒有白活;反之,你棄置了這粒米,那麼這粒米的一生白活了。

沒有白活是因這粒米實現了它供養人的生命的價值。而作為修煉人來說,他吃了糧食、蔬菜,那麼當他修成圓滿時,就要回報被自己吃掉的糧食和蔬菜,報它們以福分等。

這就意味著,一個修煉人在生活中消費的越多,他將來要回報的就越多,也可以說度它們。修的出來,就沒有問題,修不出來,那就是業力,就要償還,從而會遭受許多磨難等。

所以消耗的少,欠的就少,債就好還。消耗的多,債多了就不好還。所以修煉人就會盡量少欠債。能不吃的不吃,能少穿的少穿。這樣好修一些。

當然修到一定層次的人,不會刻意要求自己多吃點兒或是少吃點兒;多穿點兒或是少穿點兒,因他心裡並沒有多吃少吃、多穿少穿等的執著。一切都是順其自然。

又:請問**:有人講疏菜也是有生命的,無論它們的靈性到底有多麼高,它們畢竟也是有生命,那麼是否佛家**吃素也在破戒律!

跟阿彌陀佛學,這是你前一半的問題。後一半講素食,沒錯!這個蔬菜也有生命,他也是屬於生物,佛不是不清楚,清楚!

所以出家戒經裡面說得很清楚,「清淨比丘不踏生草」,地上長的草,你要有路從那邊過去,你要是踏這個草,你就犯戒了。你對他不尊重,什麼時候可以從草地上過?沒有路。

如果有路你一定從路上走,不能從草地上走。

但是,人是業報之身,你沒有證果;你要修行證果了,這個素菜也不需要吃了。到那個時候是「襌悅為食」,你看每天我們上供天廚妙供的時候,襌悅為食,連這個植物也不需要了。但是現在沒有這個功夫,還不到這個境界,要維持這個生命取最低,這個動物靈性高,所以取植物。

取植物不得已!那你要再問那吃植物跟吃肉有什麼關係?那好了!

你吃雞肉吃鴨肉你吃人肉有什麼關係,你為什麼不吃人?必須要懂得這個道理。你說虎狼這些野獸,它不能不吃肉,業報。

但是說實在的話,虎狼雖然吃肉,比人要仁慈多了!人不吃人肉要殺人,那個老虎、獅子它吃飽之後,小動物在它的旁邊的時候它動都不動,碰都不碰它。這個我們在外國這個動物奇觀影片上看得太多了!

而且這個老虎、獅子吃一餐大概是三天,三天吃一餐,所以它殺害這個小動物也很少,也不是很多的!最殘酷的人,人最殘酷!不吃它也要殺它,所以最容易造罪業的是人,虎、狼那是它不得已,那是它沒有法子。

像我們現在也是必須要維護自己的生命,你不能不吃東西,所以飲食以素食為最好。

素食實在講也最衛生。常常吃素食的人,你得的這個疾病機會就很少。古人常講病從口入,特別是現在這個肉食,現在這個肉很可怕!

我在臺灣聽到同修們告訴我,他說臺灣現在養豬,六個月就殺了,他給它吃什麼荷爾蒙,叫它快快長大,肉裡頭都有毒素!很容易得疾病,那個雞聽說是六個星期,他用這個化學藥物的時候,讓它快速長成。不是像從前畜養這個家畜是養在野外,那個不一樣!

現在都是關在籠子裡養。所以那個肉食裡頭帶的這個疾病就太多太多了!那麼我們現在看看這個社會,一般人生的這奇奇怪怪的病,那從前沒聽說過的,奇奇怪怪的病從哪兒來的,都是從殺生飲食裡頭來的。

所以這個素食,不要說素食沒有破戒,佛在戒律裡面,還沒有叫我們吃素食。戒律裡面,因為釋迦牟尼佛當年在世,僧團的制度是託缽,雖有精舍有居士提供道場,但是道場裡面不煮飯的,出去託缽的。託缽,佛家的時候一定是慈悲為本,方便為門。

你出家人一定吃素食的時候,讓信徒天天做素菜來侍候你,你不是找人家的麻煩!所以佛說:你們家裡吃什麼,就供養什麼。

一點忌諱都沒有,現在在南洋、在泰國、在斯里蘭卡,他們託缽還是肉食。所以這個齋主並不特別給出家人來做這個飲食,自己吃什麼就供養什麼,這是最方便的。

所以佛在戒經上講,出家人是吃三淨肉。什麼叫三淨肉?不見殺,你沒有看到他殺;不聞殺,沒有聽到殺的聲音;第三個不為我殺,他不是為我殺的。

那麼像現在這個市場上你們所買的這些肉的時候,都是屬於三淨肉。那麼住茅蓬、住山上的,佛又開緣叫有五淨肉,另外在加上兩種,一種是自己死的,這個肉可以吃的;另外是鳥殘,鳥獸吃剩下來的,這個肉食也可以吃。所以佛法裡頭沒有講吃素食。

吃素食只有大乘經上有提倡,但是沒有限制。大乘經就是菩薩慈悲,不忍心吃眾生肉,這個經上有這樣的**。

那麼相傳中國的素食是梁武帝提倡的,梁武帝是佛門的**,他是聽說的是相傳,他讀《楞伽經》,也就是讀到菩薩慈悲不忍心吃眾生肉,他非常受感動,那麼他自己就開始素食。因為以他的身份、地位在佛門裡面**,於是僧團裡面就嚮應,這樣才變成中國的佛教徒現在無論在家、出家都是素食。這個素食運動是中國佛教的特色,在全世界除了中國佛教之外,任何佛教的國家都吃肉,都沒有吃素。

所以我們到別的國家去參訪,都感覺到很奇怪;他們看我們不吃肉,也覺得很奇怪。所以一定要了解這個歷史的背景,要知道這些。

但是現在一般很多這個佛教國家知道我們中國佛教徒是吃素的,他們也很尊重!所以我們到日本去訪問,到韓國去訪問他也特地給我們準備素菜。當然有的時候素菜並不很乾淨,因為他那個鍋是燒肉的鍋,鍋洗的並不乾淨就燒出菜了。

所以那個味道總是還有一點,他已經是很恭敬了!給我們做素菜,我們就不可以再去難為他了。這也是國際交流的一種禮節,就不必多責怪他,我們各人有各人生活的方式,都正確,都不違背佛法。

希望對你有用

阿咪託佛

佛教認為不能殺生和吃葷但是植物也有生命為什麼就可以吃它們呢

佛學裡的不殺生如何理解

6樓:金果

不殺生跟儒家所講的「仁」意思相同。仁是會意字,是兩個人,意思就是推己及人;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這是仁的意思。一切眾生,尤其是指有情的眾生(動物),沒有不愛惜自己生命的,沒有一個動物甘心情願被人殺,被殺是沒有抵抗的能力,可是這種怨恨之心不會消失。

殺生的人有失仁慈,被殺的眾生懷恨在心,念念要報復,這就是佛家所謂欠錢的要還債,欠命的要償命,冤冤相報沒完沒了。

為什麼?兩方面都迷。被殺的眾生不會想到,過去世我曾經殺他,這是一報還一報;就這樣算了,那這個事就完了,就沒事;若還要殺他報復是迷,這是沒有做還債想。

你殺我,我將來有機會再殺你、再報復,報復一次比一次要慘烈。

戰爭是非常殘酷的事情,佛告訴我們,殺生招感世間刀兵的劫難。佛法教我們不殺生,不但是不與一切眾生結冤仇,同時更是培養自己的大慈悲心。

慈悲心是性德,真心裡面本來就是慈悲的,養自己的慈悲心。所謂「無緣大慈,同體大悲」,是從不殺生上來培養,幫助我們明心見性,這條戒律有這麼大的功德。

殺生業障非常重,障礙明心見性,障礙我們得一心不亂。因為一個好殺的人,瞋恨心必定重,瞋恨心重的人,唸佛怎麼會得一心?修禪怎麼會得禪定?

所以佛法把不殺生列為一切戒條裡第一條戒,是有道理的。

7樓:丶蘇酌

不殺生

是中國大乘佛教中五戒

之一,其所說不殺生,是指不殺「有情眾生」。所謂有情眾生,實質是指「有靈魂的眾生」,表現為有眼耳鼻舌身意六根之類和思想感情。

植物屬於無情眾生地水火風也是無情),所以不在佛教所說的「不殺生」範圍內。

不殺生是為了:

不讓有靈魂的眾生,因為身體的損毀而感到痛苦,同時避免這些靈魂,因為痛苦而生怨恨,前來報仇

增長自己的慈悲心,令自己更容易平靜,更容易契合修行。

佛教主張不殺生,主旨在於眾生平等的慈悲精神一切眾生都有生存的權利和自由,我們自己怕受傷害、畏懼死亡,眾生無不皆然。眾生的類別雖有高低不同,但眾生的生命絕沒有貴賤、尊卑之分,如果人人發揚這種平等、慈悲的精神,我們的世界一定是和諧、和平、互助、互敬、互愛、融洽無間,將沒有一人會受到故意的傷害。雖然佛經中說,殺生有果報,殺人償命,吃它半斤,還它八兩,這是說明了因果不爽的事實。

但是我們不必把不殺生的著眼點擺在害怕受報的觀點上,果報是有的,但也並非絕對不可以改變的;養成慈悲心,才是不殺生的重點,也是佛菩薩化世的精神。

眾生(佛學術語):又名有情,即一切有情識的生命形態。集眾緣所生,名為眾生,又歷無量生死輪迴,名為眾生。

十法界中,佛、菩薩、阿羅漢、辟支佛為聖者,脫離生死,餘皆有情,天、人、阿修羅、傍生、鬼、地獄,歷經六道輪迴,是為凡夫。

梵語bahu-jana,jantu, jagat 或 sattva 之意譯。音譯僕呼那、禪頭、社伽、薩埵。又譯作有情、含識(即含有心識者)、含生、含情、含靈、群生、群萌、群類。

『眾生』一語,普通指迷界之有情。雜阿含經卷六(大二·四○上):『佛告羅陀,於色染著纏綿,名曰眾生;於受、想、行、識染著纏綿,名曰眾生。

長阿含經卷二十二世本緣品載,無男女尊卑上下,亦無異名,眾共生於世,故稱眾生。俱舍論光記卷一解為受眾多之生死,故稱眾生。大智度論卷三十

一、大乘同性經卷上謂,眾生系以五蘊等眾緣假合而生,故稱眾生。又不增不減經載,法身為煩惱所纏,往來生死,故稱眾生。一般以為無明煩惱所覆,流轉生死者為眾生。

若廣義言之,佛及菩薩亦含攝於眾生之中。摩訶止觀卷五上(大四六·五二下):『攬五陰通稱眾生。

眾生不同:攬三途陰罪苦眾生,攬人天陰受樂眾生,攬無漏陰真聖眾生,攬慈悲陰大士眾生,攬常住陰尊極眾生。』[雜阿含經卷四十

五、法華文句卷

四、大乘義章卷

六、往生論注捲上]

五戒是五條戒律或行為準則。中國大乘佛教中的五戒是:一不殺生,二不偷盜,三不邪淫,四不妄語,**飲酒。

五戒,是佛門四眾**的基本戒,不論出家在家皆須受持。

《大毗婆沙論》雲:此五戒名學處。是近事者所應學故。

又名學跡。若有遊此。便升無上智慧殿故。

又名學路。此為徑路。一切律儀。

妙行善法。皆得轉故。又名學本。

諸所應學。此為本故。

佛教五戒是哪啊五戒,佛教的三皈依受五戒是指那五戒?

佛教的五戒是 不殺生 不偷盜 不邪霪 不妄語 不飲酒其中前四戒是根本戒。不飲酒是庶戒。在受的時候可以受三戒 也可受四戒,五戒全受是更好。南無阿彌陀佛!不殺生 不殺害一切動物等生命和禽蛋 包括教別人殺 不偷盜 不是自己該得的不要拿。不邪霪 不搞婚外情。不妄語 不說慌,不說挑撥離間的話,不說不好的俏皮話...

受五戒後吃了肉邊菜犯殺戒嗎,受了五戒能吃肉嗎?

五戒裡沒有不吃肉這個戒,佛允許比丘吃三淨肉。佛當年在世時,僧團是乞食託缽,施主給什麼吃什麼,沒有分別。素食是中國佛教的特色,在外國佛 仍然吃三淨肉。素食是梁武帝發起的,梁武帝是佛門的大 他讀 愣伽經 讀到 菩薩不忍心吃眾生肉 時,受感動了。發心不吃肉,並以國王的身份號令全國的佛 不吃肉,佛門當然響應...

受菩薩戒之前一定要先受過五戒嗎?皈依五年的居士一直沒有受五戒,可以直接受菩薩戒嗎

菩薩戒含攝五戒,屬於大乘戒,盡未來際受持的戒律。你可以直接求受菩薩戒。但是你雖然沒受過五戒,必須能持五戒。否則五戒都不能持,受菩薩戒也是虛的。攝心 為戒。把心都懾住,不跑,做什麼都是戒 沒受五戒可以受在家菩薩戒嗎 可以的。不授五戒,可以直接授在家菩薩戒。在家菩薩戒要求更高更嚴格,基本涵蓋了三皈五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