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價一下李斯這個人?他的一 生 輝煌嗎

2021-03-20 21:55:10 字數 4217 閱讀 5574

1樓:匿名使用者

我對李斯的分析——李斯,中國第一個封建王朝的相邦(宰相);他的故事我就不說了,lz都知道的。他對秦長子扶蘇說過一句話:他說秦無二世!

以黎民百姓之生命來換取扶蘇自刎;李斯何等聰明,試看,秦朝的滅亡非常迅速,滅掉了章邯就基本上沒有遇到什麼抵抗!如果扶蘇在世,老百姓還是會反,但是以扶蘇的能力,吊頂他先秦的150萬大軍是一點問題都沒有的!他會改革那是必然的,所以扶蘇不死,戰火會越燒越旺,還很有可能老秦人繼續退守關內,又回到戰國時期的紛爭割據時代!

哎···是李斯看到了這點,才會和趙高同流合汙!試想李斯是扶蘇的岳父,再怎麼樣,李斯最多是丟官,是不可能殺他的!而立一個跟他一點關係都沒有的胡亥,他想要幹什麼呢?

是啊!人都是如此,能夠左右歷史的人更是讓人揣摩不透,就像諸葛亮明知劉氏氣數已盡,可是還是逆天而行,硬撐著來了個三分天下!跟李斯相比他又是另外一種心境!

一個是順天,憐惜黎民百姓,憐惜萬物生靈; 一個是逆天,為報知遇之恩,不惜己命,與天拼鬥!都是最後滄桑離世,無不傷感悲秋啊!!

李斯支援秦始皇堅持郡縣制,並主持制定《秦律》,推行殘酷的秦式法制。秦末,上《行督責書》,將酷法推至極致,導致民變抗暴。 高中歷史說,秦朝以法制統一六國是歷史的趨勢,是正確的!

嬴政建立的秦朝是對於春秋戰國--漢朝的過度,然而這種過度經歷了諸多的摸索,是思想起到了最主要的作用! 歷史事實證明,當矛盾激發到一定程度,任何軍事集團想瓦解對方的軍事抗爭靠談判是不行的,只能靠武力,融合擁有自主軍事政治的外民族也只有靠軍事鬥爭!但是秦朝的激進手段也給歷史留下了滄桑的印記!

但是正是他以他的犧牲,促成了中華幾千年的民族團結意識,是他將各民族的手捆在一起,是他告訴生活在這片土地的人,我們是一家! 說到了這種作用,作為秦始皇最高大臣的李斯,應該對他稱讚,他做的是對民族團結進步的事,雖然他看不到這麼遠,但是他所做的,正是給我們創造了我們如今依然習慣的這種意識! 這就是我們愛國的起源;所以我覺得他是成功的!

2樓:匿名使用者

李斯,姓李,名斯,字通古。戰國末年楚國上蔡(今河南上蔡西南)人。早年為郡小吏,後從荀子學帝王之術,學成入秦。

初被呂不韋任以為郎,後勸說秦王政滅諸侯、成帝業,被任為長史。秦王採納其計謀,遣謀士持金玉遊說關東六國,離間各國君臣,又任其為客卿。秦王政十年(前237年)下令驅逐六國客卿。

李斯上《諫逐客書》阻止,為秦王趙政所採納,不久官為廷尉。在秦王政統一六國的事業中起了較大作用。秦統一天下後,與王綰、馮劫議定尊秦王政為皇帝,並制定有關的禮儀制度。

被任為丞相。他建議拆除郡縣城牆,銷燬民間的兵器,以加強對人民的統治;反對分封制,堅持郡縣制;又主張焚燒民間收藏的《詩》、《書》、百家語,禁止私學,以加強**主義**集權的統治。還參與制定了法律,統一車軌、文字、度量衡制度。

秦始皇死後,他與趙高合謀,偽造遺詔,迫令始皇長子扶蘇自殺,立少子胡亥為二世皇帝。後為趙高所忌,於秦二世二年(前208年)被腰斬於咸陽鬧市,並夷四族。  李斯重新受到秦王政的重用後,他以卓越的政治才能和遠見, 順應歷史發展的趨勢,佐助秦王政制定了吞併六國,實現統一的 策略和部署,並努力組織實施。

結果僅僅用了十年的時間,就先後滅了六國,於公元前221年建立了我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 **集權制的封建國家,第一次完成了統一大業。 秦朝建立以後,李斯升任丞相。他繼續輔佐秦始皇,在鞏固秦朝政權,維護國家統一,促進經濟和文化的發展等方面屢建奇 功。

他建議秦始皇廢除了造成諸侯**割據、長期混戰的分封制, 實行郡縣制。把全國分為36郡(後增加到41郡),郡下設縣、鄉,歸**直接統轄,宮吏由**任免。在**設三公、九卿,分職 國家大事。

這一整套封建**集權制度,從根本上剷除了諸侯王國**割據的禍根,對鞏固國家統一,促進社會發展起了積極作用。所以,這一制度在秦以後的封建社會裡一直沿用了近兩千年。 秦統一後,由於過去各諸侯國長期**割據,語言、文字有很大差異, 對於國家的統一和經濟、文化的發展極端不利。

李 斯及對地向秦始皇提出了統一文字的建議,並親自主持這一工作, 他以秦國文字為基礎,廢除異體字,簡化字形,整理部首,形成 了筆畫比較簡單、形體較為規範,而且便於書寫的小篆(也稱秦篆和斯篆),作為標準文字。他還親自用小篆書寫了一部《倉頡篇》,作為範本,推行全國。小篆的出現是漢字發展史上的一大進步。

魯迅先生說,李斯在我國文學史上是有「殊勳」的。今人遺憾的是,斯手書已汛大多散失。現在,中國歷史博物館還收藏有李斯親書的琅玡刻石,山東泰山岱廟現存有李斯篆書的秦二世詔書刻石的殘片,這些刻石雖己嚴重殘損,但它是我國已發現的最早文字刻石,實為稀世珍寶。

李斯還在統一法律、貨幣、度量衡和車軌等方面付出了巨大努力做出了重大貢獻。

3樓:我是科南我怕誰

李斯功過世人皆知,道岸貿然,得勢後便禍害昔日助其升遷的呂不韋,後因個人利益勾結趙高害死扶蘇,間接滅亡了秦國。

4樓:匿名使用者

李斯是個聰明的笨蛋 有機會功成名就最終卻譭譽參半 人都不是按照公式活著的

5樓:匿名使用者

李斯=輝煌 **集權 統一法律、貨幣、度量衡和車軌 小篆 實行郡縣制

談談戰國時期李斯這個人?

6樓:諸葛_孔明

李斯,公元前284年生,公元前208逝世,楚上蔡(今河南省上蔡縣西南)人。秦代書家。字通古。

從荀卿學帝王術,西仕於秦,為客卿。始皇定天下,斯為丞相。定郡縣之制,下**令,變倉頡籀為小篆,後世稱為「小篆之祖」。

李斯篆書「畫如鐵石,字若飛動,作楷隸之祖,為不易之法」。(《書斷》捲上《小篆》)。清代王澍在《虛舟題跋》中說:

「小篆開自李斯,省大篆之繁縟以趨簡易,三代以來風氣至此一變。蓋李斯筆法敦古,於簡易中正有渾樸之氣。」李斯佐秦滅六國,後為趙高構陷,腰斬咸陽。

著有《倉頡》七篇,已佚。傳世書跡有《泰山刻石》、《琅玡臺刻石》等。《泰山刻石》,又稱《封泰山碑》,秦小篆碑刻,傳李斯書,為秦始皇二十八年(前219)所刻。

內容是頌揚秦始皇的功德。此刻石為四面環刻,三面為始皇詔,一面為二世詔(二世詔刻於公元前209年)。南向二世詔文7行,滿行12字。

傳宋拓本為223字,後不知何時被毀壞。元拓本存50餘字,明末殘存29字。清乾隆五年(1740)毀於祠火。

嘉慶二十年(1815)復為蔣因培訪得殘石2塊,僅存10字,2023年羅正均作亭護之,時已僅存9字。殘石今存山東泰安岱廟東廡。現傳世的拓本以明安國藏北宋拓本為最,存165字,現在日本,其餘大多是29字本。

《泰山刻石》為典型秦小篆,在書法史上,上接《石鼓文》之遺緒,下開漢篆之先河,是中國古文字的最後階段。觀其書法,用筆似錐畫沙,勁如屈鐵,體態狹長,結構上緊下鬆,平穩端嚴,疏密勻停,雍容淵雅,有廟堂之概。唐張懷瓘則稱頌李斯的小篆是:

「畫如鐵石,字若飛動」,「骨氣豐勻,方圓妙絕」。並非過譽。《泰山刻石》的篆書,世稱「玉筯篆」,對後世影響深遠,歷來習小篆者無不奉為圭臬。

李斯泰山刻石具有相當重要的價值。它是秦篆保留至今的唯一真跡。據《史記.

始皇本紀》載,秦始皇稱帝后曾五次出巡,先後留下泰山、嶧山、琅琊、芝罘、碣石、會稽六處七篇刻石,皆為李斯所書。泰山刻石堪稱是李斯小篆唯一的傳世真跡了。李斯泰山刻石還是中國碑刻制度演變的重要見證。

李斯泰山刻石矗立於泰山之巔碧霞祠西側。經過兩千多年的風雨滄桑,屢遭劫難,極富傳奇色彩。漢代至隋唐罕有人提起,至宋代開始引起注意。

宋真宗封禪泰山時,兗州太守獻出40字拓本。歐陽修好友江鄰幾任奉符縣令時,親臨岱頂尋訪此碑,尚存數十字。此後學者劉支專程登岱考察,製成拓本,撰為《秦篆譜》一書。

歐陽修《集古錄》,趙明誠《金石錄》都有著錄。明代嘉靖年間刻石被毀,僅存二世詔書29字,移置碧霞祠東廡。現流傳29字拓本即出於此。

清乾隆五年(2023年)碧霞祠毀於火,此石遂失。嘉慶二十年(2023年)在岱頂整修時被發現,僅餘殘石兩塊,存10字「臣斯臣去疾昧死請矣臣」,嵌於大觀峰前東嶽廟牆外側之「讀碑亭」內。道光十二年(2023年)讀碑亭倒塌,泰安縣令徐宗幹「索殘石於瓦礫中」,移至山下岱廟中儲存。

光緒十六年(2023年)殘石被盜,縣令毛蜀雲大索十日,得石於泰城北關橋下,宣統二年(2023年)五月,泰安知縣俞慶瀾在岱廟環詠亭附近專門建亭置放。今存於岱廟東御座,周圍以玻璃鑲嵌,使遊客能一睹李斯小篆風采。李斯泰山刻石對泰山文化的貢獻是巨大的。

評價一下《曾國藩家書》!謝謝!

7樓:匿名使用者

《曾國藩家書》內容包括修身養性﹑為人處世﹑交友識人﹑持家教子﹑治軍從政等﹐應有盡有。誦之悟之﹐大有裨益。人生豐富﹑性格複雜﹑譭譽參半﹑爭議不休。

然千封家書﹐足見其殷切之情。今以文白對照的形式﹐向讀者展示這本蔣介石終生苦心研究的書的魅力所在。

8樓:匿名使用者

曾氏家書可立家業,守家業;可識人,可用人;但萬萬不可用於奸惡之處

大家評價一下這個人客觀的評價一下這個人長的怎麼樣?

朋友,其實你的同學中和你有同樣想法的人應該不在少數,只是時間未到,都懶得撕破臉面罷了。所以,靜觀其變,和其他人保持一致即可。一個沒有自知之明的人,遲早會失去自己現在擁有的朋友們的。如果這女孩子本質不壞,一時迷糊犯傻了,待人接物還不錯的話,倒還有繼續相處下去的理由,反之不用我說,大家都知道結果。這種人...

誰能評價一下杜月笙,怎麼評價杜月笙這個人

是個流氓,是個壞人但是抗日 誰能評價一下杜月笙 浪奔浪流,萬里濤濤江水永不休。淘盡了世間事,混作滔滔一片潮流。是喜是愁。浪裡分不清歡笑悲憂,成功失敗浪裡看不出有未有。愛你恨你,問君知否?似大江一發不收。轉千彎轉千灘亦未平復此中爭鬥。又有喜又有愁,就算分不清歡笑悲憂。仍願翻百千浪在我心中起伏夠。說他再...

如何評價一下張雨生,他的唱功,作品等等

張雨生是臺灣創作型歌手,在臺灣有 魔術師 之稱,被劉德華張學友評價為唱功最好的創作人歌手。張雨生其 成就由於英年早逝而失去了再發展的機會,但他的堅持與努力在歌壇成為了一種精神象徵。張雨生在歌壇的地位永遠是相當高的,張雨生是我們永遠的歌者。1988年,因演唱歌曲 我的未來不是夢 而獲得關注 同年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