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和左傳有什麼關係,《春秋》和《左傳》

2021-03-26 15:16:55 字數 5961 閱讀 8058

1樓:王王王小六

《左傳》是以《春秋》的內容為基礎記述春秋時期具體史實的史書。

《春秋》所記,是二百四十多年的春秋各國大事,現所存全文,不過一萬六千多字,文字簡練,不易理解。所以詮釋之作相繼出現,對書中的記載進行解釋和說明,稱之為「傳」。

《左傳》就是以《春秋》為本的史書,通過記述春秋時期的具體史實來說明《春秋》的綱目,是儒家重要經典之一。其中左丘明《春秋左氏傳》,公羊高《春秋公羊傳》,穀梁赤《春秋穀梁傳》合稱《春秋三傳》列入儒家經典。

擴充套件資料

《左傳》以《春秋》為基礎,記錄春秋時期社會狀況有以下特色:

1、它是記錄春秋時期社會狀況的重要典籍,工於記事,長於記人。內容多取材於王室檔案、魯史策書、諸侯國史等。

2、《左傳》記事基本以《春秋》魯十二公為次序,內容包括諸侯國之間的聘問、會盟、征伐、婚喪、篡弒等,對後世史學、文學都有重要影響。

2樓:千山鳥飛絕

1、不是。

(1)《春秋》即《春秋經》,又稱《麟經》或《麟史》,中國古代儒家典籍「六經」之一。也是周朝時期魯國的國史,現存版本由孔子修訂而成。

(2)《左傳》,即《春秋左氏傳》,原名《左氏春秋》,漢朝時又名《春秋左氏》《春秋內傳》,漢朝以後才多稱《左傳》。主要記載了東周前期二百五十四年間各國政治、經濟、軍事、外交和文化方面的重要事件和重要人物,是研究中國先秦歷史很有價值的文獻。作者相傳為春秋末年魯國的左丘明。

2、兩者關係:《左傳》是左丘明為《春秋》做補充、解釋、闡發的一部史書。

《左傳》以《春秋》為本,並採用《周志》《晉乘》《鄭書》《楚杌》等列國資料,通過記述春秋時期的具體史實來說明《春秋》的綱目。司馬遷《史記·十二諸侯年表》說:「魯君子左丘明懼**人人異端,各安其意,失其真,故因孔子史記具論其語,成左氏春秋。

」桓譚《新論》進一步認為:「《左氏》經之與傳,猶衣之表裡,相持而成,經而無傳,使聖人閉門思之十年不能知也。」楊伯峻在《左傳》一文中歸結《左傳》傳《春秋》的方式共有四種「即」說明《春秋》書法、用事實補充《春秋》、訂正《春秋》的錯誤和增加無經的傳文。

3樓:匿名使用者

不是同一本書。

相傳《春秋》是戰國的孔子所著,而《左氏春秋》(通常稱其為《左傳》)是戰國時期魯國的史官左丘明所著,是我國目前發現的第一部最詳備的編年史通史。

至於它們的關係,是《左傳》補充《春秋》。順便說一句,補充《春秋》的還有《公羊傳》和《穀梁傳》。

擴充套件資料

《春秋左氏傳》(the spring and autumn annals),原名《左氏春秋》,漢朝時又名《春秋左氏》、《春秋內傳》,漢朝以後才多稱《左傳》。

《左傳》相傳是春秋末年魯國的左丘明為《春秋》做註解的一部史書,與《公羊傳》、《穀梁傳》合稱「春秋三傳」。

也是中國第一部敘事詳細的編年體史書,共三十五卷,是儒家經典之一且為十三經中篇幅最長的,在四庫全書中列為經部。

《左傳》的記敘範圍起自魯隱公元年(前722年),迄於魯哀公二十七年(前468年)。

主要記載了東周前期二百五十四年間各國政治、經濟、軍事、外交和文化方面的重要事件和重要人物,是研究中國先秦歷史很有價值的文獻,也是優秀的散文著作。

4樓:菊韻飄香夏雪天

一般認為左傳是為了解釋春秋而做的,漢時將春秋奉為經,傳用來釋經

5樓:流水流流

左傳又名《左氏春秋傳》,是對《春秋》的解釋。

6樓:薰衣草伊人

相傳《春秋》是戰國的孔子所著,而《左氏春秋》(通常稱其為《左傳》)是戰國時期魯國的史官左丘明所著,是我國目前發現的第一部最詳備的編年史通史。

至於它們的關係,是《左傳》補充《春秋》。順便說一句,補充《春秋》的還有《公羊傳》和《穀梁傳》。

7樓:施奧陶水蓉

春秋有三種注本:左氏春秋,左丘明註釋,公羊春秋,公羊高;穀梁春秋.穀梁赤.一般說,左氏春秋的評註水準較高,後人研究者眾.

這有點象脂觀齋評點紅樓夢一樣,大家多半採用他的觀點了.

漢代講授《春秋》經義有三種主要傳本,即「公羊春秋」、「穀梁春秋」和「左氏春秋」。傳述《公羊春秋》和《穀梁春秋》的公羊高與穀梁赤,均為子夏門人。

另外戲說一句,西廂記也曾叫"崔氏春秋"或"關氏春秋",某年會試,一考生還用這個題了一篇教養交了上去,哈哈,好象用《大唐雙龍傳》去參加高考一般,結果自然可想而知啦.

《春秋》和《左傳》

8樓:夜秀殘夜

《春秋》和《左傳》不是同一本,《左轉》是《春秋》的註釋。

《春秋》和《左傳》並非同一本著作,但兩者有關聯。《春秋》是一部史書,相傳為孔子所著,或稱是魯國的史官所作。因《春秋》記載史事非常簡略,後世常有文人為之做註解闡釋,稱之為「傳」。

其中以《春秋左氏傳》最為著名,後人簡稱其為《左傳》。

《左傳》以《春秋》為本,並採用《周志》、《晉乘》、《鄭書》、《楚杌》等列國資料,通過記述春秋時期的具體史實來說明《春秋》的綱目。

9樓:千山鳥飛絕

1、不是。

(1)《春秋》即《春秋經》,又稱《麟經》或《麟史》,中國古代儒家典籍「六經」之一。也是周朝時期魯國的國史,現存版本由孔子修訂而成。

(2)《左傳》,即《春秋左氏傳》,原名《左氏春秋》,漢朝時又名《春秋左氏》《春秋內傳》,漢朝以後才多稱《左傳》。主要記載了東周前期二百五十四年間各國政治、經濟、軍事、外交和文化方面的重要事件和重要人物,是研究中國先秦歷史很有價值的文獻。作者相傳為春秋末年魯國的左丘明。

2、兩者關係:《左傳》是左丘明為《春秋》做補充、解釋、闡發的一部史書。

《左傳》以《春秋》為本,並採用《周志》《晉乘》《鄭書》《楚杌》等列國資料,通過記述春秋時期的具體史實來說明《春秋》的綱目。司馬遷《史記·十二諸侯年表》說:「魯君子左丘明懼**人人異端,各安其意,失其真,故因孔子史記具論其語,成左氏春秋。

」桓譚《新論》進一步認為:「《左氏》經之與傳,猶衣之表裡,相持而成,經而無傳,使聖人閉門思之十年不能知也。」楊伯峻在《左傳》一文中歸結《左傳》傳《春秋》的方式共有四種「即」說明《春秋》書法、用事實補充《春秋》、訂正《春秋》的錯誤和增加無經的傳文。

10樓:匿名使用者

不是同一本書。

相傳《春秋》是戰國的孔子所著,而《左氏春秋》(通常稱其為《左傳》)是戰國時期魯國的史官左丘明所著,是我國目前發現的第一部最詳備的編年史通史。

至於它們的關係,是《左傳》補充《春秋》。順便說一句,補充《春秋》的還有《公羊傳》和《穀梁傳》。

擴充套件資料

《春秋左氏傳》(the spring and autumn annals),原名《左氏春秋》,漢朝時又名《春秋左氏》、《春秋內傳》,漢朝以後才多稱《左傳》。

《左傳》相傳是春秋末年魯國的左丘明為《春秋》做註解的一部史書,與《公羊傳》、《穀梁傳》合稱「春秋三傳」。

也是中國第一部敘事詳細的編年體史書,共三十五卷,是儒家經典之一且為十三經中篇幅最長的,在四庫全書中列為經部。

《左傳》的記敘範圍起自魯隱公元年(前722年),迄於魯哀公二十七年(前468年)。

主要記載了東周前期二百五十四年間各國政治、經濟、軍事、外交和文化方面的重要事件和重要人物,是研究中國先秦歷史很有價值的文獻,也是優秀的散文著作。

11樓:諶寒留昶

春秋與左傳不實一回事。《春秋》流傳到現在的有左氏、公羊、穀梁三傳,並稱「春秋三傳」。鄒氏、夾氏等已失傳。

三傳是註釋《春秋》的書。晉範寧評《春秋》三傳的特色說:「《左氏》豔而富,其失也巫。

《穀梁》清而婉,其失也短。《公羊》辯而裁,其失也俗。」

《春秋》是記事的,後多散佚,只留下經孔子整理的魯國《春秋》。漢代有重新編撰整理的「

春秋三傳

」,即《公羊傳》、《谷(榖)樑傳》、《左傳》

。現僅存左丘明編寫的《左傳》。《春秋》和《左傳》是編年體史書。

12樓:薰衣草伊人

相傳《春秋》是戰國的孔子所著,而《左氏春秋》(通常稱其為《左傳》)是戰國時期魯國的史官左丘明所著,是我國目前發現的第一部最詳備的編年史通史。

至於它們的關係,是《左傳》補充《春秋》。順便說一句,補充《春秋》的還有《公羊傳》和《穀梁傳》。

13樓:善奕聲靖巳

,《春秋》是按時間來的,只有對歷史事件的大略記載。《左傳》(《左氏春秋》)與《公羊傳》(《公羊春秋》)、《穀梁傳》(《春秋穀梁傳》)合稱春秋三傳,都是詳細闡釋《春秋》的書,其中《左傳》對《春秋》的闡釋重在記事,就是把《春秋》裡很簡單的記載詳細補充,因為是以記敘為主的史料,所以今天提得最多;而《公羊傳》是根據《春秋》裡的句子,專門闡發微言大義;《穀梁傳》則是解釋《春秋》裡的字詞,並說明義理

14樓:培春

不是,《左氏春秋》是左丘明在《春秋》基礎上寫的

15樓:王王王小六

《左傳》是以《春秋》的內容為基礎記述春秋時期具體史實的史書。

《春秋》所記,是二百四十多年的春秋各國大事,現所存全文,不過一萬六千多字,文字簡練,不易理解。所以詮釋之作相繼出現,對書中的記載進行解釋和說明,稱之為「傳」。

《左傳》就是以《春秋》為本的史書,通過記述春秋時期的具體史實來說明《春秋》的綱目,是儒家重要經典之一。其中左丘明《春秋左氏傳》,公羊高《春秋公羊傳》,穀梁赤《春秋穀梁傳》合稱《春秋三傳》列入儒家經典。

擴充套件資料

《左傳》以《春秋》為基礎,記錄春秋時期社會狀況有以下特色:

1、它是記錄春秋時期社會狀況的重要典籍,工於記事,長於記人。內容多取材於王室檔案、魯史策書、諸侯國史等。

2、《左傳》記事基本以《春秋》魯十二公為次序,內容包括諸侯國之間的聘問、會盟、征伐、婚喪、篡弒等,對後世史學、文學都有重要影響。

《春秋》與《春秋左傳》區別

16樓:beling不琳

《春秋》與《春秋左傳》的區別有以下幾點:

1、內容不同,《春秋》是按時間來的,只有對歷史事件的大略記載。《春秋左傳》以《春秋》為本,並採用《周志》、《晉乘》、《鄭書》、《楚杌》等列國資料,通過記述春秋時期的具體史實來說明《春秋》的綱目。

2、作者以及寫作的年代不同,《春秋》,中國古代儒家典籍「六經」之一。也是周朝時期魯國的國史,現存版本由孔子修訂而成。《左傳》相傳是春秋末年魯國的左丘明為《春秋》做註解的一部史書,與《公羊傳》、《穀梁傳》合稱「春秋三傳」。

也是中國第一部敘事詳細的編年體史書。

擴充套件資料:

一、《春秋》

孔子所作的《春秋》是一部蘊涵著作者深刻政治思想的政治學著作,這是從先秦孟、荀到兩漢馬、班諸家一致的看法。兩漢以後,今文經學衰微,學者多受古文經學門戶之見的影響,開始視《春秋》為歷史學著作,並由此引發了長期以來聚訟紛紜的《春秋》性質之爭。

圍繞《春秋》是歷史學著作還是政治學著作這一問題,千餘年來先後形成了以下三種觀點:

1、傳統今文經學家的觀點,即以《春秋》為政治學著作,持此說者如清人皮錫瑞,近人徐復觀、呂思勉、胡適等;

2、古文經學家及近代「古史辨」派學者的觀點,即認為《春秋》是歷史學著作,古文經學家如晉人杜預,近人錢玄同、顧頡剛、劉節等人堅持這種看法;

3、調和說,即認為《春秋》「亦經亦史」,持此說者如錢穆、雷戈。就「亦經亦史」的說法,錢穆認為《春秋》是一部「亦經亦史的一家言」,理由是古無經、史的區別,經、史之分是後代才有的觀念。

二、《春秋左傳》

《左傳》相傳是春秋末年魯國的左丘明為《春秋》做註解的一部史書,與《公羊傳》、《穀梁傳》合稱「春秋三傳」。

《左傳》也是中國第一部敘事詳細的編年體史書,共三十五卷,是儒家經典之一且為十三經中篇幅最長的,在四庫全書中列為經部。記述範圍從公元前722(魯隱公元年)至公元前468(魯哀公二十七年)。

《左傳》傳文比《春秋》**多出13年,實際記事多出26年(最後一件事為略提三家滅晉),以《春秋》記事為綱敘事,其中有說明《春秋》書法的,有用實補充《春秋》**的,也有訂正《春秋》記事錯誤的。全書絕大部分屬於春秋時候事件,但全書的完成已經進入戰國時期。這些都說明《左傳》與《春秋》的密切關係。

《左傳》原名為什麼,是春秋末年什麼撰寫

左傳 原名為 左氏春秋 相傳是春秋末年魯國史官左丘明根據魯國國史 春秋 編成。左傳 是中國古代最早一部敘事詳盡的編年史,共三十五卷。左傳 全稱 春秋左氏傳 漢朝時又名 春秋左氏 漢朝以後才多稱 左傳 是為 春秋 做註解的一部史書,與 春秋公羊傳 春秋穀梁傳 合稱 春秋三傳 左傳 既是一部戰略名著,又...

比和除法有什麼關係?比和分數有什麼關係

當有除法除不盡的時候,可以用分數來表示這個數。用字母表示比 除法 分數三者之間的關係,可以表示為a b a b a b b 0 分號 除號 比號 約等於括號 比和除法分數有什麼關係?比跟除法 分數比較,比的前項相當於被除數 分子,比的後項相當於除數 分母,比值相當於商 分數值,比號相當於除號 分數線...

戰國時期和春秋時期,大夫和國君關係的區別,和變化

司馬光在 資質通鑑 的開篇就向封建統治者揭示了維繫封建統治的最重要的工具 森嚴的等級制度。在春秋戰國,與周天子匹配的地域是天下 與諸侯匹配的地域是國 與大夫匹配的地域是家。周天分封天下諸侯,諸侯再在自己的封地內分配一定的土地來養活大夫。大夫就為諸侯處理國政。這是春秋時期的格局,春秋和戰國的分水嶺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