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詩歌閱讀(10分)宋城子南宋李好古平沙淺草接天長。路茫茫,幾興亡。昨夜波聲,洗岸骨如霜。千

2021-05-25 16:49:56 字數 3634 閱讀 9379

1樓:那孩子

小題1:上闋既描寫了揚州經過戰爭劫難後的荒涼景象,又陳述了古往今來的英雄都隨著時間消逝的史實,在此基礎上,「徒感嘆」表現了作者對歷史興衰、英雄已逝的深沉思索與感嘆。下闋作者先寫自己見情勢的志向遠大,但隨著時間的流逝,壯志成空,「空悵望」抒發作者年華已逝、壯志難酬的惆悵心情。

小題1:(1)借景抒情。作者運用單調的景物形成一幅遼遠、悽迷的意境,抒發了作者對國事的擔憂、惆悵的心情。(2)用典。作者運用「少年有意伏中行』 ,馘』 名王」

「擊楫中流」等典故書寫自己年輕時的雄心壯。(3)直接抒情。作者運用「徒感慨,漫悲涼」「 空悵望」抒發悲傷、惆悵之情。

(4)對比。作者把年輕時的遠大理想與現在的願望成空進行對比,寫出作者的失落之情。(答出三點即可)

這是有關詩歌的鑑賞考點。詩詞理解與鑑賞,主要考查學生對詩句的理解和賞析能力。這類題往往從內容主題上、語言表達上、技巧手法上對詩歌進行鑑賞。

要求學生能體會詩歌所描寫和表達的情、理、景;同時從語言上抓住傳神的字詞;更要學會從借景抒情、託物言志、虛實結合等手法角度來對詩詞進行賞析。小題1:從詩歌「徒感慨」「空悵望」意境上來理解對歷史的感慨以及抒發自己年華已逝、壯志難酬的惆悵心情。

小題1:從借景抒情等手法上理解其詩歌的表達作用。學生分析合理即可。

古代詩歌閱讀。 宋城子 [南宋]李好古   平沙淺草接天長。路茫茫,幾興亡。昨夜波聲,洗岸骨

2樓:萌小離

(1)上闋既描寫了揚州經過戰爭劫難後的荒涼景象,又陳述了古往今來的英雄都隨著時間消逝的史實,在此基礎上,「徒感嘆」表現了作者對歷史興衰、英雄已逝的深沉思索與感嘆。下闋作者先寫自己見情勢的志向遠大,但隨著時間的流逝,壯志成空,「空悵望」抒發作者年華已逝、壯志難酬的惆悵心情。

(2)a、借景抒情。作者運用單調的景物形成一幅遼遠、悽迷的意境,抒發了作者對國事的擔憂、惆悵的心情。b、用典。

作者運用「少年有意伏中行』,馘』名王」「擊楫中流」等典故書寫自己年輕時的雄心壯。c、直接抒情。作者運用「徒感慨,漫悲涼」「空悵望」抒發悲傷、惆悵之情。

d、對比。作者把年輕時的遠大理想與現在的願望成空進行對比,寫出作者的失落之情。(答出三點即可)

《江城子》李好古 1從全詞看「徒感慨」「空悵望」分別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2這首詞主要運用那

3樓:驢驢愛

江城子[南宋]李好古

平沙淺草接天長。路茫茫,幾興亡。昨夜波聲,洗岸骨如霜。千古英雄成底事,徒感慨,漫悲涼。

少年有意伏中行①,馘②名王,掃沙場。擊楫中流,曾記淚沾裳。欲上治安③雙闕遠,空悵望,過維揚。

注:①中行:中行說,西漢文帝時太監,後降匈奴,成為漢朝大患。

②馘(guó):戰爭中割取敵人的左耳以記功。

③治安:賈誼曾給漢文帝上《治安策》。

閱讀答案

1.從全詞看,「徒感慨」「空悵望」分別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5分)

2.這首詞主要運用哪些表現手法?請列舉出兩種,並作簡要分析。(6分)

(3)請從「景」「情」關係的角度對這首詞上闕的寫景句進行賞析。(4分)

(4)這首詞的主旨與姜夔《揚州慢》相比有何異同?(4分)

參***:

1、(5分)上闋既描寫了揚州(維揚)經過戰爭劫難後的荒涼景象,又陳述了古往今來的英雄都隨著時間消逝的史實,在此基礎上,「徒感慨」表現了作者對歷史興衰、英雄已逝的深沉思索與感嘆。下闋作者先寫自己年輕時的志向遠大,但隨著時間流逝,壯志成空,「空悵望」表現了作者年華已逝、壯志難酬的惆悵心情。

2、(6分)①借景抒情。作者運用了單調的景物,形成遼遠、悽迷的意境,抒發了對國事的擔憂、惆悵之情。 ② 運用典故。

作者運用了「少年有意伏中行,馘名王,掃沙場」「擊楫中流」等典故,書寫了自己年輕時的雄心壯志。③ 直接抒情。作者直接運用「徒感慨,漫悲涼」「空悵望」抒發悲傷、惆悵之情。

④對比。作者把年輕時的遠大理想與現在的願望成空進行對比。(每答出一種手法並分析,給3分;答出任意兩種即可。

)(3)上闕寫景句情景交融。「平沙淺草接天長」、「路茫茫」兩句以「平沙」、「淺草」、空闊的「天」、「茫茫」的「路」這些單調的景物,為我們展現了維揚劫後蒼茫、荒涼的畫面,象徵著作者惆悵的心情。(2分,「景」「情」各1分;意思對即可)「昨夜波聲,洗岸骨如霜」兩句通過寫夜間波濤拍岸,令人寒意頓生,表現了詞人輾轉難眠、憂慮國事、功業未成的悲涼之感。

(2分,「景」「情」各1分;意思對即可)

(4)同:兩首詞都有對國家昔勝今衰的痛惜傷感之情(或答「抒發了『黍離之悲』」)。(意思對即可)

異:李詞除了與姜詞一樣都表達了對國家昔勝今衰的痛惜傷感之情外,還寫了自己年青時的報國之志和如今報國無門的失意憤懣。(意思對即可)

【賞析】

《江城子·平沙淺草接天長》是南宋詞人李好古的詞作。南宋時,金人多次攻入揚州,破壞之慘重,令人目不忍睹。這首詞就是詞人李好古的感懷之作。

這首詞不著力渲染敵人去後的殘破,而將重點放在自己保衛家國的責任上,所以其立意高出眾人一籌。

於此,其最著名的莫過於姜白石的《揚州慢》,其中有「胡馬窺江去後,廢池喬木,猶厭言兵」這樣的句子,但李好古過維揚時寫的這首《江城子》,此外,詞人把自己不能「馘名王,掃沙場」(馘,殺敵後割取左耳以計功)的原因,歸結為「欲上治安雙闕遠」(治安,賈誼曾作《治安策》評議的時政。雙闕,指代朝廷),等於說興亡的關鍵、維揚屢遭破壞的根子,都因為統治者不納忠言。這種尖銳態度和批判精神,在同代詞人中也是少見的。

這首詞在寫法上注意了兩個結合。一個是寫景與抒情結合。詞中寫景的地方只有四句:

「平沙淺草接天長,路茫茫」、「昨夜波聲,洗岸骨如霜。」即僅僅是沙、草、天、路。這些單調的景物,為讀者展現了維揚劫後的荒涼。

再說,作者又逐次為它們加上「平」「淺」「長」「茫茫」等修飾語,從而共同組成一幅遼遠、悽迷的圖畫,正好象徵著作者惆悵的心情。「昨夜波聲」一句表面寫波濤,背後卻有一個在揚州的某一間屋子裡聽著波聲久久不能入睡,想起無限往事的人兒。把這一句同「洗岸骨如霜」放在一起,夏承燾說:

「 兩句寫夜間聽到波聲拍岸,使人激奮而氣節凜然。」(《唐宋詞選注》)則景中之情就更為顯著了。還有一個傷今與懷舊的結合。

這首詞目睹揚州破敗景象,痛悼國家不幸,這是「今」;可是詞篇中又有「幾興亡」一句,接下去還有「千古英雄成底事」,這是「舊」。有了歷史舊事的陪襯,眼前的感慨變得越發深沉幽遠;相反,由於當前維揚的變故,千年的興亡也變得越發真切。同時這一句也奠定了下片的基調,暗示自己也像歷史上的無數英雄一樣,壯志難酬,只能「徒感慨,漫悲涼」。

下半闋開頭五句寫自己少年時的志向。詞人年輕時就有降服中行說(漢文帝時宦者,後投匈奴,成為漢朝的大患)和「馘名王,掃沙場」的雄心壯志,甚至象祖逖的樣子,在中流擊楫,立下報國誓言。這樣,有千古、少年時、目前三個時間層次的結合,詞篇抒情的背景就非常開闊,作者因國事而生的憂慮也就特別深廣。

這首詞直接寫到維揚的是前面五句和最末兩句。前五句寫見聞,結尾處點維揚,全詞自然構成一個整體,中間的感慨部分則正好處在包孕之中,這樣能使結構緊湊,抒情集中,應該是作者精心安排之作。

【作者簡介】

李好古(生卒年不詳)高安人。有《碎錦詞》一卷,「自署鄉貢免解進士」。清吟閣本《陽春白雪》載:

「好古字仲敏,原籍下郢(今陝西渭南縣東北),可備一說。」大約活動於南宋中後期。其《八聲甘州》揚州詞雲:

「百萬貔貅夜築」,似賈似道築揚州城事。《酹江月》雲:「平生英氣,嘆年來,都付山林泉石。

不作雲霄軒冕夢,只擬綸竿蓑笠。」蓋自慨身世。王鵬運跋謂亦「白石老仙之亞」。

宋代名李好古者非止一人,這裡指的是寫《碎錦詞》的李好古。

古代詩歌閱讀11分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下列各題

小題1 5分 用比喻的手法。首句說女子的羅裙綠得象荷葉一樣 次句的芙蓉即荷花,說少女的臉龐紅潤豔麗如同出水的荷花。2分 前兩句作者描繪出一幅美麗的圖景 在那一片綠荷紅蓮叢中,採蓮少女的綠羅裙已經融入田田荷葉之中,幾乎分不清孰為荷葉,孰為羅裙 而少女的臉龐則與鮮豔的荷花相互照映,人花難辨。2分 讓人感...

古代詩歌閱讀梅花絕句陸游聞道梅花坼

梅花絕句 陸游 聞道梅花坼曉風,雪堆遍滿四山中。何方可化身千億?一樹梅前一放翁。1 雪堆遍滿四山中 的賞析 這句話的意思是放眼四顧,樹樹梅花開遍山野,猶如山中落滿了皚皚的白雪,極為壯觀。顯示出了梅花不畏嚴寒,不畏艱難,遍開山中,笑迎晨風,紛繁似雪不屈不撓的精神。2 何方可化身千億?一樹梅前一放翁。寫...

按體裁分,古代詩歌主要分為哪四類

古代詩歌的體裁常識 古代詩歌的分類 古代詩歌包括詩 詞 曲。1 從詩歌的形式可分為 古體詩,包括古詩 唐以前的詩歌 楚辭 樂府詩。注意 歌 歌行 引 曲 呤 等古詩體裁的詩歌也屬古體詩。古體詩不講對仗,押韻較自由。古體詩的發展軌跡 詩經 楚辭 漢賦 漢樂府 魏晉南北朝民歌 建安詩歌 陶詩等文人五言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