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人在蠟燭下看書是不是有很多近視眼?他們近視了怎麼辦?當時可沒有眼睛啊

2021-04-15 04:31:13 字數 3633 閱讀 4926

1樓:0o大肉肉

平常老百姓日落而息不用擔心近視,但是讀書人確實有很多近視,當然也只能忍著。韓愈就在文章裡寫到餘未五十而目茫茫,很是無奈。

2樓:匿名使用者

沒研究過。。不過他們一般晚上七點左右都會睡覺。有錢的才晚上點燈。

3樓:手機使用者

誰說蠟燭下看書會有近視眼的

檯燈光和蠟燭光下看書,哪個對眼睛好點?(看一下問題補充)

4樓:小高和哈

檯燈 因為蠟燭點有化學毒素揮發 人會吸入 所以是檯燈好於蠟燭 但是推薦還是晚上不要看書 希望能幫到您

5樓:阿童一木

理論上講看書時候 光線不好是對眼睛有傷害的

6樓:匿名使用者

檯燈光亮雖好,但是長時夜裡看肯定有損視力。燭光雖弱視力感覺長時對比眼角輕鬆一些。我說的對嗎?你怎麼看呢?

7樓:天上沒有雞

不正常!應該去看醫生了解情況!

古代有人近視了 怎麼辦.......? 5

8樓:口才叔

古人遇到近視的情況不多,但是也給它起了個名字叫「視近怯遠症」。

9樓:腦洞快歷史

街上基本上可以看到很多人戴著眼鏡,近視給我們生活帶來了很多的不便,那麼在物質文明不發達的古代古人近視了怎麼解決?

10樓:奇葩歷史課

古人近視看不清字便會招專門的書童為他讀書,而隨著中西文化交匯,玻璃鏡片也漸漸傳入中國

11樓:雪落千夜

一、古人患近視眼的概率不多

1、大部分人不認字,那時也沒多少人讀得起書,書香門第畢竟少,只有家庭條件好或有地位的人才讀得起書,如解放前,能唸完小學就可以當先生了。

2、他們近用眼情況很少,不存在形成近視眼的大環境。

1)沒有電腦、電視,不用一天到晚盯著螢幕看;他們沒有遊戲機,不用擔心孩子在網咖裡幾小時甚至幾天不出來。

2)古代自然科學不發達,那時的學生讀的書很少,如沒有外語、物理、化學等,數學也只是加減乘除等簡單運算,主要是四書五經,一本《論語》要讀好幾年,沒有書讀自然不太會近視了。

3)古代學生讀書不多,科考主要是寫文章,這不需要大量的閱讀(可讀的書也很少),在煤油燈下讀書對近視的加劇作用很弱(本人已考證此觀點)。

4)古人點油燈怕費油,為儘量利用自然光,早睡早起,室外閱讀或書寫有利於預防近視。

二、近視在古代的危害很小

1、古人讀的是私塾,沒有現在的黑板,不會產生看黑板困難,也就不用想什麼辦法治近;

2、古人的生活節秦慢,交通以騎馬與步行為主,不用擔心交通安全,所以患近的危害就小。

3、近視了,將書與眼睛移得稍近些即可,而字比現在刊印的字大許多。

4、古人沒有眼鏡,不會發展至高度,也極少患併發症。

三、古人有預防近視的自然**

1、 前的書都是大字,雖然沒有什麼標點,但字號大,不用貼得很近。

2、古人書寫用的是毛筆,比較長,眼睛不能緊貼紙,距字的距離較遠,寫的字也相對大些,客觀上起一定的預防作用。

3、古人沒有眼鏡,看似不利,但客觀上能防近視度數加深,所以近視的危害就很小,基本沒有玻璃體混濁等近視眼併發症(其理論依據見本人的眼鏡專題)。

5、古代沒少有高樓大廈擋視線, 出門四周一覽無餘視野開闊,室外活動多,有利於預防近視。

6、此外,古人行路、騎馬、野外生活都有預防近視作用,所以古人的近視非常之少,危害也很小,與其他疾病相比,簡直算不了什麼。

四、古人近視的反映及眼鏡應用

1、古人還是有不少的近視眼,這從一些史料和笑話中也可以看出。明代有人作了一首嘲諷近視眼的詩是這樣的:「笑君雙眼太稀奇,子立身旁問誰是?

日透窗櫺拿彈子,月移花影拾柴枝。因看畫壁磨傷鼻,為鎖書箱夾著眉。更有一般堪笑處,吹燈燒破嘴脣皮。

」老眼昏花,到處磕磕碰碰,只能在雲山霧罩中過一生的近視眼形象在這首打油詩中已經栩栩如生了。

——這說明古人對近視有了初步的認識。

2、眼鏡發明的年代較晚,且極少,從整體上看基本沒有什麼影響。在那個時候絕對是身份的象徵。15世紀中期才傳進中國。

鏡片由水晶石、石英、黃玉或紫晶磨製成,材料稀少,**昂貴,普通老百姓是戴不起的,故而皇帝當作好東西賜給大臣。在電視劇《劉羅鍋》中,那個羅鍋好像也戴了一副眼鏡,還有根鏈子綴著;《鐵齒銅牙紀曉嵐》裡,張鐵林扮演的乾隆也是一天到晚地戴著墨鏡裝酷。而古代的影視劇中布衣百姓卻沒有戴眼鏡的。

《說岳全傳》中的大奸臣張邦昌是個近視眼,官位那麼高,還沒眼鏡戴,估計當時沒什麼措施。

在西元2023年,馬可波羅就曾經描述中國老人家戴著眼鏡看小字的景象。據說,中國古代的眼鏡呈大橢圓形,鑲在龜殼做的鏡框裡,用銅製的眼鏡腳卡在鬢角上,或用細繩子栓在耳朵上,或者直接把眼鏡固定在帽子上。而且當時的眼鏡造價不斐,也因此被當作身份地位的象徵。

據說,就有一位鄉紳用一匹馬的代價換一付眼鏡的記錄。

cc別人的答案~~~~~

12樓:匿名使用者

沒辦法,只能就那樣,那時沒法治也沒近視眼鏡。據說最著名的就是明四大才子之一的祝枝山,鬥雞眼,其實也就是深度近視。針掉地上他都要摸半天。

13樓:天地遊魂

戴眼鏡,明朝就已經有眼鏡了(在早有沒有就不確定了,沒有記載)。中國早期的眼鏡是水晶打磨的,故此只有皇家和富豪才有。皇家的一般做賞賜大臣用。

眼鏡出現以前就沒有辦法了,只能忍著。不過那時的近視眼較少。

14樓:匿名使用者

好問題~~

用感覺嘍!!!應該還是有很多藥可以緩解的~~~必定讀書人不多~~

15樓:西門吹雪

古代沒什麼人經常看書,晚上都休息,不大可能很年輕就近視,如果近視了,要看書,那就是找人念,讀。

沒辦法**的。

16樓:愛喝劣酒

近視主要是不正確的用眼習慣引起的, 古人生活的環境好啊,天高地闊,白天看地平線,晚上看星星,怎可能近視!!!!!!!!!!!!!!!

17樓:匿名使用者

眼鏡是在羅馬帝國首先出現的,最先用眼鏡的是凱撒大帝。

其實古代人近視也沒有辦法啊,那就只有憑感覺啊

18樓:匿名使用者

明中期出現了眼鏡,到了乾隆江南地區有作坊可以生產眼鏡。這時期的讀書人近視了,可以戴眼鏡。之前的讀書人只能把書放近點看了吧。

19樓:好人聰明吉祥

宋丹丹說:「忍著!」

20樓:軒轅幻桃仰頡

按道理應該是有近視的,但古代近視就只能這樣。不能治。不能配眼鏡,就跟我們現在很多人近視但也不戴眼鏡一樣。

但是古代人近視的很少,雖然讀書人很用眼睛,但與我們現在相比要少得多,再說古代人讀書也沒有現代人早。

況且讀書人不併是佔社會人數的大多數,很多人並不是天天都用到眼睛的,所以古代人近視的很少的。

大概到清代的時候,中國就開始從外國引進眼鏡了。

古代人用眼睛主要在看書,那時他們書上的字很大,不易近視,除非眼病,那就只好用西洋引進的放大鏡了,不過那玩意兒也是後來才有的.

古代最有名的大近視是明朝「四才子」之一的祝枝山!不過那時候已經有西洋傳教士把眼鏡帶到中國來了。至於更久遠的嘛,沒有記載耶!

在古代,真的有武功高強的人嗎,古代人是不是真的會武功?

其實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可以看到一些表演雜技的人,比如說拿著一根鐵槍紮在喉嚨那裡,這就是傳說中的硬氣功,就算這根長槍已經摺彎了,但是它始終沒能夠刺激人的身體裡面,由此可見中華武術的文化還是有幾分真本事的,不是一般人可以修煉成功的,正所謂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傻瓜才會有這種疑問。在古代有十八...

古代人戴項鍊嗎?是不是隻有那些皇族貴族才會戴?那些平民是不是

古代 比如bai說公元前的 半坡和河姆渡 他們du都帶項鍊啊,那zhi個時候也沒有什麼貴dao族回之分,那個時候都沒朝代。答還是象牙 或者 貝殼什麼做的。我覺得比現在的鑽石 的好多了。真正有朝代的開始是 我國從夏開始,平民和皇族都可以佩戴。不是因那個評判貴賤之分的。奴隸制時候的 都是 以臉上刺字什麼...

古代人為什麼能把東西放袖裡衣服是不是有什麼特殊結構

這個袖子指得是外衣袖子,寬寬大大,別忘了,裡面還有內衣呢,其實是在內衣袖子的內側,距手腕約現在尺寸20公分處縫製了一個口袋,袋口朝斜上方,只固定袋口,袋底不固定,盛物後,無論胳膊怎樣運動,口袋自然下垂,不影響胳膊運動.行走時,只要胳膊稍微彎曲,載物的口袋就自然依附在胳膊上了,也不可能搖擺.捉襟見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