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三角洲的發展形勢如何

2021-05-27 16:24:34 字數 5452 閱讀 6767

1樓:天使之橙汁

■長江中國第一大河。發源於青藏高原唐古拉山主峰各拉丹東的西南側。幹流自青藏高原蜿蜒東流,經青海省、**自治區、四川省、雲南省、湖北省、湖南省、江西省、安徽省、江蘇省和上海市10個省、區、市,在上海市注入東海。

全長6300千米。流域面積180多萬平方千米,佔全國面積的1/5。

河源 長江的源頭,自古以來有不同說法。近代在一些地理著作中有關長江河源大致有兩種說法:一種是「江河同源於一山」,長江和黃河都發源於巴顏喀拉山,長江發源於南麓,黃河發源於北麓。

另一種是長江發源於可可西里山。源流有兩支:南支木魯烏蘇河,北支楚瑪爾河。

2023年夏和2023年夏,長江流域規劃辦公室先後兩次組織江源調查隊,深入江源地區進行了詳細的實地考察,查清了江源水系和源頭情況。長江上源位於崑崙山和唐古拉山之間,這裡河流眾多,較大的有楚瑪爾河、沱沱河和當曲3條。其中無論流域面積或水量都是當曲最大,根據「河源唯遠」的原則,確定了沱沱河為正源。

南源當曲,北源楚瑪爾河。江源地區,海拔6000米以上的雪山就有40多座。氣溫低,四季如冬。

年降水量200~400毫米,且以降雪為主。7月份的平均氣溫低於0℃,只有白天在太陽的強烈輻射之下,氣溫才能達到0℃以上,冰雪融水形成的涓涓細流就成為長江的最初水源。

幹流 長江由河源到河口橫跨中國地形上的**巨大階梯,穿過不同的地質構造和岩層,沿途接納支流的匯入,對長江的河谷形態和水流特性產生不同的影響。按水文、地貌特點把幹流劃分為上、中、下游3段:從河源至宜昌市為上游段,宜昌市至湖口為中游段,湖口以下為下游段。

★①上游段。上游河段橫跨兩個地形階梯。長4529千米,佔長江長度72.

0%。流域面積100.6萬平方千米,佔流域面積的55.

6%。上游的沱沱河和通天河(從囊極巴隴至巴塘河口),河流流行於第一階梯——青藏高原腹地內。因在高原頂部,河谷開闊,河槽寬淺,一般河寬300~1700米,河道蜿蜒曲折,水流緩慢散亂,汊流很多。

從巴塘河口到宜賓稱金沙江,是第一至第二階梯的過渡地段,這裡地形突變,山高谷深,除區域性河段為寬谷外,河流穿行於峽谷之中,比降大,河水湍急。到雲南石鼓以下,突然轉向東北流,著名的虎跳峽就在石鼓以下35千米的地方。峽長16千米,最窄處僅30米。

出虎跳峽後、穿越雲貴高原北部,到四川省新市鎮以下進入第二級階梯,在宜賓附近彙集了岷江之後,才稱長江。自宜賓以下至宜昌之間長1030千米,習慣上稱川江。河道蜿蜒於四川盆地之內,河床平緩,沿途接納沱江、嘉陵江和烏江等眾多支流,水量大增,江面展寬。

過川東奉節白帝城,長江穿行在第二階梯至第三階梯的過渡地段,切過七嶽、巫山和黃陵3個背斜,兩個向斜,形成舉世聞名的長江三峽(瞿塘峽、巫峽、西陵峽),長約200千米,峽谷與寬谷相間排列。

★②中游段。長江出三峽從宜昌以下,進入第**階梯的長江中下游平原,江面展寬,水流緩慢,河道彎曲。長927千米,佔長江長度14.

7%。流域面積67.9萬平方千米,佔流域面積37.

6%。其中,從湖北的枝城到湖南城陵磯一段,長約420千米,因古代為荊州地區,所以取名為荊江。荊江又分為上荊江(枝城至藕池口)和下荊江(藕池口至城陵磯)兩段。

下荊江河彎發育,素有「九曲迴腸」之稱。中游兩岸湖泊眾多,江湖相通,構成龐大的洞庭湖和鄱陽湖兩大水系。長江接納兩大水系以及直接入江的支流來水後,水量猛增一倍以上。

湖口以下進入下游段。

★③下游段。水深江寬,從湖口到入海口,長844千米,佔長江長度13.3%。

流域面積12.3萬平方千米,佔流域面積的6.8%。

江蘇省揚州、鎮江一帶的長江干流又稱揚子江。得名於這一帶古代有揚子津和揚子縣,現在外國人常用揚子江這一名稱泛指整個長江。在大通以下受潮汐影響,進入長江口的平均潮流量達26.

6萬立方米/秒,是長江多年平均入海流量的8.8倍。在一般情況下,一次進潮總量約為32.

5億立方米,大潮時可達45億立方米。由於海水倒灌,使江水流速減緩,所攜帶的泥沙便在下游河段,尤其是靠近河口段沉積下來,因此,在江心形成了數十個大小不一的沙洲,其中最大的是崇明島。

徑流資源和水力資源流 域處北緯24°27′~35°54′,東經90°33′~122°19′。位於東亞季風區內,除小部分屬高原寒冷氣候外,大部分地區屬**帶季風氣候。降水豐沛,流域平均降水量達1057毫米。

除青藏高原江源地區降雪較多外,大都以降雨為主,雨水成為大部分河流的主要補給源。徑流量主要來自上游和中游,分別佔徑流量的47.1%和47.

2%,下游僅佔5.7%。多年平均年徑流總量9755億立方米。

可能開發利用的水力資源約可裝機1.97億千瓦,年發電量約1萬億千瓦,佔全國可能開發水能資源的53.4%。

水力資源主要集中在宜昌以上的上游地區,佔流域的81.5%。

長江干流源遠流長,支流眾多,水量豐富,全年不凍,干支流通航里程7萬千米,約有3萬千米航道可以通行機動船,宜昌以下3000千米的幹流可通行輪船,萬噸海輪可直達南京。同時,幹流與海洋相通,不但便利流域內部與沿海各地的聯絡,而且,也可以與國外進行經濟**上的交往,因而有**水道之稱。

■長江三峽

中國長江中瞿塘峽、巫峽和西陵峽三段峽谷的總稱。西起四川省奉節縣白帝城,東到湖北省宜昌縣南津關,全長204千米。河段為峽谷與寬谷相間排列,當長江切穿堅硬的石灰岩時,便形成峽谷,而流經鬆軟的砂頁岩時則形成寬谷。

三峽的分段 長江過了白帝城,從白帝城夔門到巫山縣大溪鎮(黛溪鎮),橫穿由石灰岩構成的七嶽山,形成瞿塘峽,此峽谷段還包括風箱峽和錯門峽,全長約8千米,是三峽中長度最短的峽谷。兩岸山峰海拔多在1000米以上,巖壁直立,江面狹窄,最寬處不超過150米。出瞿塘峽,經過25千米的大寧河寬谷後進入巫峽。

從四川省巫山縣大寧河口,到湖北巴東縣官渡口,全長45千米,是一段完整而幽深的峽谷,兩巫峽風光岸重巒疊翠,奇峰如屏。高出江面千米以上的巫山十二峰,矗立於峽谷南北兩岸。巫峽又稱大峽,此峽段還包括金盔銀甲峽和鐵棺峽。

出巫峽東口,經過約50千米的香溪寬谷,便進入長約75千米的西陵峽。從湖北秭歸縣香溪口到宜昌縣南津關,包括兵書寶劍峽、牛肝馬肺峽、崆嶺峽,其間經約有35千米的廟南寬谷(廟河到南沱),再進入燈影峽(又名明月峽)、黃貓峽(又名宜昌峽)。西陵峽灘多水急,著名的青灘和崆嶺灘均在這個峽谷中。

長江三峽控制了長江宜昌以上100多萬平方千米流域面積的來水,多年平均徑流量4530億立方米,約佔長江入海總水量的一半。出了南津關,江面展寬,離南津關約2千米處,便是長江干流上的葛洲壩水利樞紐。

三峽的形成 三峽是在這一地區地殼的間歇性抬升、河流的下切以及長江兩岸石灰岩的不斷溶蝕的綜合作用下形成的。在距今2億年前的中生代三疊紀,中國西部曾是古地中海的一部分,當時的海灣一直向東延伸到川東、鄂西一帶。距今約1.

9億年的侏羅紀早期,在一次大規模的地殼運動中,這裡地殼隆起,尤其是湖北境內的黃陵廟附近,地殼抬升更為顯著。海水後退,海底隆起為山,成為這一帶第一座地表分水嶺。從此,統一西流水系被切斷,東翼水系的水流匯入宜昌以東的湖盆。

在距今約1.4億年的白堊紀初期,又一次大規模的地殼運動(地質上稱為燕山運動)使巫山崛起,併成為新的分水嶺,沿巫山山脈東西兩坡發育的河流,產生溯源侵蝕,此過程進行相當緩慢,到距今約6、7千萬年的白堊紀末或第三紀初,東翼水系終於切穿巫山分水嶺,掠奪了西翼水系,原始長江始告形成。以後,這一帶地殼仍然不斷產生間歇性拱型隆起,而長江水流也不斷向河床下切侵蝕,久而久之,長江河床下切了1000多米左右。

由堅硬且具可溶性的石灰岩類組成的河谷,在水流沿垂直裂隙的不斷溶蝕、搬運的作用下,形成兩岸險峻,幽深的峽谷。

三峽水利樞紐 三峽具有豐富的水能資源,從重慶到宜昌的600多千米的河段中,集中了140多米的落差,水量大而穩定。有修築高壩的地質、地貌條件。2023年4月3日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通過了興建三峽水利樞紐工程的決議。

三峽工程壩址選在湖北省宜昌縣三鬥坪鎮。三峽工程興建後具有防洪、發電、航運、供水和發展庫區經濟等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2023年11月8日實現長江三峽工程大江截流。

■長江中下游平原

中國長江三峽以東的中下游沿岸帶狀平原。北界淮陽丘陵和黃淮平原,南界江南丘陵及浙閩丘陵。由長江及其支流沖積而成。

面積約20多萬平方千米。地勢低平,海拔大多50米左右。中游平原包括湖北江漢平原、湖南洞庭湖平原(合稱兩湖平原)、江西鄱陽湖平原;下游平原包括安徽長江沿岸平原和巢湖平原(皖中平原)以及江蘇、浙江、上海間的長江三角洲。

氣候大部分屬北**帶,小部分屬中**帶北緣。年均溫14~18℃,最冷月均溫0~5.5℃,絕對最低氣溫-10~-20℃,最熱月均溫27~28℃,無霜期210~270天。

農業一年二熟或三熟,年降水量1000~1400毫米,集中於春、夏兩季。地帶性土壤僅見於低丘緩岡,主要是黃棕壤或黃褐土。南緣為紅壤,平原大部為水稻土。

農業發達,土地墾殖指數高(上海62.1%,江蘇45.6%),是重要的糧、棉、油生產基地。

盛產稻米、小麥、棉花、油菜、桑蠶、苧麻、黃麻等。河汊縱橫交錯,湖蕩星羅棋佈,湖泊面積2萬平方千米,相當於平原面積10%。兩湖平原上,較大的湖泊有1300多個,包括小湖泊,共計1萬多個,面積1.

2萬多平方千米,佔兩湖平原面積的20%以上,是中國湖泊最多的地方。有鄱陽湖、洞庭湖、太湖、洪澤湖、巢湖等大淡水湖,與長江相通,具有調節水量,削減洪峰的天然水庫作用,產魚、蝦、蟹、蓮、菱、葦,還有中華鱘、揚子鱷、白鱀豚等世界珍品,水產在中國佔重要地位,素稱魚米之鄉。是經濟最發達的地區之一,有上海市、南京市、武漢市、南昌市、蘇州市、無錫市、常州市、南通市、蕪湖市、長沙市等城市。

主要工業有鋼鐵、機械、電力、紡織和化學等,是重要的工業基地。平原居中國南北和東西交通網的樞紐地帶,水陸交通都很發達。長江貫穿中部,成為一條東西向的水運大動脈,加上其無數支流,構成一龐大水道網。

■長江三角洲

中國長江和錢塘江在入海處沖積成的三角洲。包括江蘇省和上海市東南部、浙江省東北部。是長江中下游平原的一部分。

面積約5萬平方千米。三角洲頂點在鎮江市、揚州市一線,北至小洋口。南臨杭州灣。

海拔多在10米以下,間有低丘(如惠山、天平山、虞山、狼山等)散佈,海拔200~300米。長江年均輸沙量4~9億噸,一般年份有28%的泥沙在長江中沉積,個別年份高達78%,三角洲不斷向海延伸。長江以南常州市、常熟市、太倉市、金山縣一帶的古沙嘴海拔多為4~6米;長江以北揚州市、泰州市、泰興市、如皋市一帶的古沙嘴海拔7~8米。

江南和江北的古沙嘴是冰後期最高海面穩定後逐漸發展起來的,到距今約2023年時北岸沙嘴伸到廖角嘴,南岸沙嘴隨長江主流向東南延伸與錢塘江口沙嘴相連,泥沙繼續堆積,1958~2023年平均每年前移148米。屬北**帶季風氣候,雨量充沛,水道縱橫,湖蕩棋佈,向有水鄉澤國之稱。土地肥沃,農業產水稻、棉花、小麥、油菜、花生、蠶絲、魚蝦等,是中國人口最稠密的地區之一。

在長江下游和滬寧線兩旁有許多重要城鎮,如上海市、蘇州市、常州市、無錫市、鎮江市、揚州市、泰州市、南通市等。其中,上海是中國最大的工商業城市,世界著名的外貿港口,蘇州、無錫等是風景遊覽地和新興的工業城市。

■長江水能資源

長江是中國第一大河,河流長度僅次於尼羅河與亞馬孫河,入海水量僅次於亞馬孫河與剛果河,均居世界第三位。長江流域面積180.7萬平方千米。

上游多流經高山峽谷,坡陡流急,落差5360米。干支流水能資源蘊藏量共約2.68億千瓦,其中可能開發1.

97億千瓦,年發電量約1萬億千瓦時。至2023年止,全流域已建、在建水電站裝機共1170萬千瓦以上,其中葛洲壩水電站裝機容量271.5萬千瓦,是中國最大的水電站。

規劃中的三峽水電站裝機1768萬千瓦。其他可供開發的較大型水電站有金沙江向家壩(460萬千瓦),雅礱江的錦屏(300萬千瓦),大渡河的瀑布溝(280萬千瓦)等

讀長江三角洲地區圖,回答問題1長江三角洲地區主要包括

1 長江三角bai洲地區主要包du括上海市,江zhi蘇省南部和浙江省北 dao部地區,瀕臨黃海和東海內.2 長容江三角洲位於我國三大平原中的長江中下游平原,平原有利於城市建設和經濟發展.長江三角洲位於 帶 溼潤區,耕地型別為水田,是我國著名的魚米之鄉,農業的發展為工業 居民的生活提供了保障.長江三角...

長江對長江三角洲經濟發展的影響包括提供旅遊資源嗎

都江堰經過 之後,已經偏向發展旅遊資源了,而且發展的還不錯,每年都有不少人過去玩 上海對長江三角洲區域經濟發展有哪些帶動作用?帶動作用 江三角洲區域的企業可通過上海金融市場籌集發展資金 上海是國際區域性 中心,長江三角洲區域的城市可以以上海為橋樑,積極開展對外 長江三角洲包括上海市 江蘇省和浙江省,...

列舉長江在長江三角洲地區區域發展中的作用。幫幫忙

1提供水資源2上游豐富的水能為工業提供動力3便利水陸交通,加強區域內的聯絡 有利漁業,生活用水,旅遊發展,水能資源。關於長江三角洲地區經濟發展的問題 500分相贈 長江三角洲地區經濟發展的模式和機制 作 者 洪銀興 劉志彪 同作者作品 叢 書 名 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2000重大專案研究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