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喜歡看中國古代歷史,但是不知道有那種書講歷史講的很全面,很豐富。請介紹介紹。謝謝

2021-05-27 16:51:35 字數 6832 閱讀 5921

1樓:木頭心裡的漣漪

我看過bai很多歷史書,現在也近du40歲了,有不zhi錯的大學文憑,dao可以算是知識淵版博。在此,我僅向權你推薦《明朝那些事兒》。其他歷史書不看也罷,這個書必看,越早看越好。

如果你只是為了考試,那推薦《上下五千年》。文言文那一類書除非是去考證歷史,否則沒必要。

2樓:匿名使用者

《中華上下五千年》或者是司馬遷的《史記》這些都可以

3樓:匿名使用者

二十四史中資bai治通鑑可以du看到北宋!

宋元明清zhi

各有一史,另外史dao記裡關於前秦版

4樓:匿名使用者

最好:二十四史、資治通鑑。

簡單:中國通史。

簡介:上下五幹年。

5樓:海邁精品鞋屋

有很多書都是講中國古代史的,但比較全面,又比較易懂的:【上下五千年】,【中國通史】。

6樓:藍盾之心

資治通鑑,四庫全書,有點文言文的感覺;易讀的有二十四史,中華上下五千年,史記

7樓:火沁月

《明朝那些事兒》不錯,另外,其實野史比正史好看,正史太嚴肅了,看不下去啊

8樓:匿名使用者

24史、6庫全書、資治通鑑、史記。如果粗淺的瞭解那就讀「上下五千年」

9樓:h299小劉

你多看看四大名著,囊括的很全面。看懂了也可以自己琢磨琢磨,好好研究一番

10樓:茄子的號碼

客觀一點是中華上下五千年,其他是百家講壇的系列叢書。

11樓:0瀟湘塵影

閻崇年講的《明亡清興六十年》很好看,極力推薦,

尤其是袁崇煥的悲情人生,很是感動

12樓:匿名使用者

培養:各朝的各種那些事兒;起步:史記,春秋,左轉,資治通鑑;加深:二十四史

13樓:如果愛

這就要看你是 是平時想看看作為消遣,還是想要對古代歷史做深入瞭解呢!

14樓:匿名使用者

強薦《明朝那些事兒》

15樓:埖葉桜

歷史是個什麼玩應 ***的

16樓:匿名使用者

正史當然是每個時代的史書,幾乎那樣的書都有文言文翻譯,如果是一些比較有意思的歷史就可以看看百家講堂一些教授寫的書。或者是現在比較時興的關於歷史的書

17樓:草煙國中

其實是沒有這樣的書的,你應該多讀史料,當然不可迷信正史,也不可輕信野史,要有自己的思考和判斷。史料掌握的多了,歷史自然就瞭然於胸啦。

18樓:孟令坤

那就看你喜歡歷史上的具體哪方面了

想要了解中國古代歷史,該看什麼樣的書籍?

19樓:奼紫嫣紅

我也是一名愛好歷史的女生,我學歷史的初級就是看的中華上下五千年的精編版,上面全是按朝代記錄的大事,也有詳細的介紹,但通俗易懂的.如果還想深入對歷史進行研究,我也推薦一本我正在參閱的呂思勉先生著的中國通史很有深度!上述個人意見,僅供參考哦,嘿嘿!

20樓:求知傑

呵呵,不知道前面幾樓為什麼給你推薦那些書,不過作為一個歷史愛好者,我想我們也算是同道中人了,想讀正史的話我建議你去看二十五史,知道二十五史都是哪些吧?如果感覺正史的古文難懂的話,那就去看《上下五千年》講述的是中國五千年的文明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些人物和事蹟....是一部很不錯的書...

21樓:變胖點

上下五千年 資治通鑑 二十四史,看完基本也都能扯一扯了。

22樓:匿名使用者

有專門介紹古代宮廷禮儀的書~網上搜搜就會找到的~想知道這些內容的話,一般都是野史裡記載著的,古代不是記載《起居注》《彤史》這樣的小官嗎?

23樓:尾崎玲子

額 ***的''歷史是個什麼玩意

24樓:小熊吃草莓

至少先把中學歷史書看透了吧。。。如果真愛歷史,就請正視歷史。一些野史就算啦。哈哈、我就特別喜歡歷史

我想學中國古代歷史和國學,有沒有這一類的講座和書籍,有的話請列出名字來。

比較有名的中國歷史書籍

25樓:阿沾

1、《春秋

左氏傳》,原名《左氏春秋》,漢代時又名《春秋左氏》、《春秋內傳》,漢代以後才多稱《左傳》。

《左傳》相傳是春秋末年魯國的左丘明為《春秋》做註解的一部史書,與《公羊傳》、《穀梁傳》合稱「春秋三傳」。是中國第一部敘事詳細的編年體史書,同時也是傑出的歷史散文鉅著。

2、《呂氏春秋》是在秦國丞相呂不韋主持下,   集合門客們編撰的一部黃老道家名著。成書於秦始皇統一中國前夕。此書以儒家學說為主幹,以道家理論為基礎,以名、法、墨、農、兵、陰陽家思想學說為素材,熔諸子百家學說於一爐,閃爍著博大精深的智慧之光。

呂不韋想以此作為大秦統後的意識形態。但後來執政的秦始皇卻選擇了法家思想,使包括道家在內的諸子百家全部受挫。《呂氏春秋》集先秦道家之大成,是戰國末期道家的代表作,全書共分二十六卷,一百六十篇,二十餘萬字  。

3、《戰國策》是一部國別體斷代史史學著作,又稱《國策》。書中記載了西周、東周及秦、齊、楚、趙、魏、韓、燕、宋、衛、中山各國之事。

該書亦展示了東周戰國時代的歷史特點和社會風貌,是研究戰國曆史的重要典籍。《戰國策》一書的思想傾向,因其與儒家正統思想相悖,受到歷代學者的貶斥。

4、《三國志》,二十四史之一,是由西晉史學家陳壽所著,記載中國三國時期的魏、蜀、吳紀傳體國別史,是二十四史中評價最高的「前四史」之一。

當時魏、吳兩國已有史書,如官修的王沈《魏書》、私撰的魚豢《魏略》、官修的韋昭《吳書》,此三書當是陳壽依據的基本材料。蜀國無史官一職,故自行採集,僅得十五卷。

陳壽開始在蜀國任職,受宦官排擠不得志。蜀降晉後,歷任著作郎,晚年多次被貶,屢次受人非議,歷經十年艱辛,完成了紀傳體史學鉅著《三國志》。

5、《尚書》,最早書名為《書》,約成書於前五世紀,傳統《尚書》(又稱《今文尚書》)由伏生傳下來。傳說為上古文化《三墳五典》遺留著作。

西漢學者伏生口述的二十八篇《尚書》為今文《尚書》,魯恭王在拆除孔子故宅一段牆壁時,發現的另一部《尚書》,為古文《尚書》。

26樓:皓凌

比較有名的中國歷史書籍,推薦二十四史,它是中國古代各朝撰寫的二十四部史書的總稱,由於《 史記》的寫法被歷來的朝代納為正式的歷史寫作手法,故將和《史記》一樣用 紀傳體寫作的史書稱「 正史」。它上起傳說中的黃帝,止於明朝崇禎十七年,共計3213卷,約4000萬字,用統一的有本紀、列傳的 紀傳體編寫。

二十四史是我國古代二十四部正史的總稱。包括:《史記》(漢·司馬遷)、《漢書》(漢·班固)、《後漢書》(南朝宋·范曄)、《三國志》(晉·陳壽)、《晉書》(唐·房玄齡等)、《宋書》(南朝梁·沈約)、《南齊書》(南朝梁·蕭子顯)、《梁書》(唐·姚思廉)、《陳書》(唐·姚思廉)、《魏書》(北齊·魏收)、《北齊書》(唐·李百藥)、《周書》(唐·令狐德棻等)、《隋書》(唐·魏徵等)、《南史》(唐·李延壽)、《北史》(唐·李延壽)、《舊唐書》(後晉·劉昫等)、《新唐書》(宋·歐陽修、宋祁)、《舊五代史》(宋·薛居正等)、《新五代史》(宋·歐陽修)、《宋史》(元·脫脫等)、《遼史》(元·脫脫等)、《金史》(元·脫脫等)、《元史》(明·宋濂等)、《明史》(清·張廷玉等)。

27樓:

有名的中國歷史書籍首推二十五史:《史記》《漢書》《後漢書》《三國志》《晉書》《宋書》《南齊書》《梁書》《陳書》《魏書》《北齊書》《周書》《隋書》《南史》《北史》《舊唐書》《新唐書》《舊五代史》《新五代史》《宋史》《遼史》《金史》《元史》《明史》《清史稿》

28樓:幸運知秋

你是看文學類還是正史,文學的話可以看看三國演義、水滸傳,正史去翻二十四史吧

29樓:heygirl軒

史記啊,上下五千年啊,左傳,後漢書,資治通鑑,明朝那些事兒,中國通史,這些都可以吧

30樓:匿名使用者

《史記》,《漢書》,《資治通鑑》這三部應該說是最有影響,當然每部史書都受到當時歷史政治因素的影響,所以所記歷史事件並非都一致。

31樓:阿介

比較有名的中國歷史書籍有史記、儒林外史、傳記

32樓:匿名使用者

這個太多了,我比較喜歡的有:

史記、資治通鑑、二十四史、中國通史、中國曆代政治得失、萬曆十五年、

明朝那些事兒、中國大歷史

33樓:無極小屁孩

《史記》、

《漢書》、《後漢書》、《三國志》、《晉書》、《宋書》、《南齊書》、《梁書》、《陳書》、《魏書》、《北齊書》、《周書》、《隋書》、《南史》、《北史》、《舊唐書》、《新唐書》、《舊五代史》、《新五代史》、《宋史》、《遼史》、《金史》、《元史》、《明史》、《清史稿》

34樓:ˇ白蘭地

以下書籍在國內外都有一定的影響力!

《詩經》《左傳》《國語》《晏子春秋》

《楚辭》《呂氏春秋》《山海經》《戰國策》

《論語》《列子》《玉臺新詠》《樂府詩集》

《史記》《漢書》《後漢書》《淮南子》

《西遊記》《三國演義》《紅樓夢》《水滸傳》

**一本關於歷史的書並寫感想

35樓:風過葉隙

【萬曆十五年】

歷史的另一種書寫

--讀《萬曆十五年》

明代的歷史,因其撲朔迷離、跌宕起伏而被歷史學家所關注。有關明代的史著可謂洋洋大觀,如黎東方的《細說明朝》、孟森的《明代史》、當然還有吳晗的《朱元璋傳》與《海瑞罷官》都對明代這段長達267年的紛雜歷史作了細盡的載錄。美籍華裔學者、歷史學家黃仁宇先生所著的《萬曆十五年》也是一部明史研究著作,該書從計劃撰寫到定稿,歷時七年,2023年由英國劍橋大學出版,八年之後在中國大陸發行,是一部獨到、嚴謹的史著。

在具體評述這本書之前有必要對書名作一交代。萬曆十五年是明代第十四個皇帝明神宗朱翊鈞當政的第十五個年頭,既公元2023年。這一年是極為平淡的一年(《萬曆十五年》一書英文名為"1587,a year of no significance"中文直譯為《無關緊要的2023年》),除了一些難以避免的災患之外,在這塊古老的土地之上沒有發生任何一件足以影響歷史程序的大事。

但是作者卻獨獨選擇這一年作為其切入點,以全新的視角,新穎的形式,深刻的思想為我們揭示了明代歷史程序中的一頁,昭示了東方這個古老的帝國衰敗的必然。

全書以人物為主線,分為七個章節,每一個章節都有一個主角,而這些主角的選擇又涉及到社會不同的階層,構成了明代中晚期社會結構的一個縮影。在這些人物中既有當時的最高統治者萬曆皇帝,又有權傾一時的重臣張居正;既寫了當權的保守派官僚海瑞,又寫了身為布衣的自由派知識分子李贄。而這些人物之間又暗藏著各種矛盾:

有萬曆皇帝同群臣之間的矛盾,有各級官僚之間的矛盾,有保守派與自由派的矛盾等等。但是所有的矛盾都集中於一個矛盾即個人與體制的矛盾,這個主要矛盾的存在導致了所有這些人物都具有一個共同點--最終的命運都具有悲劇色彩。如萬曆皇帝雖然貴為一國之君,但在立儲這個問題上卻一直不能如願,在與群臣爭鬥了數十年之後最終屈服,這種屈服表面上是向群臣屈服,實際上是在向體制屈服;又如戚繼光為了建立新軍和保衛國家,不得不在理想與現實之間遊離,這種遊離迫使他投機取巧,巴結權貴,最終仍逃脫不了政治中的現實,在貧病交加中死去。

在書中,所有的人物,無論地位,無論善惡,統統都不能在事業上取得有意義的發展,他們或身敗,或名裂,還有的身敗兼名裂,沒有一個功德圓滿者。他們的個人理想、價值在一個大黑暗時代裡被社會現實擊得粉碎,而他們的人生軌跡也隨之湮滅了。這不僅是個人的悲劇,也是整個民族的悲劇,這個悲劇一直延續到2023年而發揮成了極致。

明代在中國歷史上是一個具有特殊意義的朝代。西歐近代史的起點與明代的建立都在十四世紀,在此之前,中國的經濟、軍事、科技都還處於世界先進水平。但是到了明代滅亡的十七世紀中葉,古老的中國就明顯落後了。

這種衰亡是否已經為兩百多年後鴉片戰爭的失敗和近代史的屈辱埋下了伏筆?這是幾乎每個涉及明史的人都會思考的問題。作者對此也進行了思考,他在《後序》中提到:

"萬曆十五年公元為2023年,去鴉片戰爭尚有二百五十三年,但是**集權,技術不能,財政無法核實,軍備只能以效能最低的因素作標準,則前後相同。"那麼造成這種局面的癥結在**呢?作者又進一步一針見血地指出"中國兩千年來,以道德代替法制,至明代而極,這就是一切問題的癥結"。

這正是《萬曆十五年》不同於別家史著的關鍵所在。有了如此的思想定位,那些深刻、一語中的地論述不斷地從書中流瀉而出。如作者在談及海瑞時就提出"法律的解釋和執行離不開傳統的倫理,組織上也沒有對付複雜的因素和多元關係的能力"這個當時的弊端;又如在談及官僚階層時,又尖銳地提出"**們在道德的掩蓋下爭權奪利,導致文官集團的渙散,進而導致整個帝國無法治理"。

諸如此類的論述很多,似乎這又是一本以暴露中國傳統弱點為主的著作,但是這種"暴露"的目的是什麼?作者自己這樣評價:"《萬曆十五年》指出道德並非萬能,不能代替技術,尤不可代替法律,但是從沒有說道德可以全部不要,只是道德的觀點應當遠大。

"由此可見作者這種"暴露"並不是為了譁眾取寵,而是檢討過去的錯誤,以作為現在乃至將來的借鑑,同時也告訴每一位讀者應該如何保全中國傳統中有價值的東西。

黃仁宇先生以深厚的史學素養和遠見卓識,用大膽、平時的筆觸評說明史,進而評述中國的歷史。他在這本史著中賦予了歷史真實鮮活的面容,不僅使人們可以清晰地體驗到光明與黑暗、進步與倒退的較量,更重要的是給人們以遐想的空間和回味的餘地。細心的人們不僅可以從中品味個人人生的酸楚,而且還會發現隱藏於表面背後的歷史積澱。

用這種方式撰寫歷史,不僅能喚起人們對往昔的客觀歷史的記憶,更重要的是讓人們從深厚的歷史迷霧中走出,進而思索。讀《萬曆十五年》給人現實意義上的啟迪遠在其史料價值之上。

想了解中國古代歷史看哪本書,我想了解中國歷史要看什麼書?

中華上下五千年,下面有電子版的,你看看吧!還是看 二十四史 那個最全面 在加上 清史稿 看完後你就成才了 如果覺得麻煩我建議你多看央視上面也經常講古代歷史知識 或著 看 百家講壇 這個省事 可以看看朱紹侯 週一良 陳寅恪的 中國古代史 沈長雲先秦史。有一套叢書我覺得很好,叫 話說中國 有十幾本吧,不...

我想知道古代宮裡的所有職位,中國古代宮廷裡有幾種職位?哪幾種?

內務府內務府是清朝管理宮廷事務的機構。為清代特有,始設於順治初年。至順治十一年 1654 仿明制改內務府為十三衙門 十八年,裁十三衙門,復設內務府。自此遂為定製。內務府的組織淵源於滿族社會的包衣 奴僕 制度,其主要人員分別由滿洲八旗中的上三旗 即鑲黃 正黃 正白旗 所屬包衣組成。最高長官為總管內務府...

我現在想惡補一下中國歷史(古代和近代),不知道有什麼好一點的書籍能給一下

看你想怎麼補 瞭解歷史有個辦法 無論是中國古代還是其他國家的 要想讀通史有一個大體的脈絡,民族大學出版社的中華上下五千年 不錯,從社會經濟文化各個方面都有涉獵的同時還加入了很多歷史故事。讀完通史之後,可以選擇性的看一些斷代史,如左傳 戰國策 二十四史 看不進去可以看一些演義 推薦幾本 東周列國志 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