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一定要懂得如何欣賞中國畫

2021-05-29 02:54:14 字數 5673 閱讀 3345

1樓:李狗呀呀

1、看「四看」原則:一看氣韻;二看意境;三看筆墨;四看詩書畫搭配。

對人物畫的欣賞要像看電影、看**、看環畫那樣看其是否用筆精準,看其是否細膩傳神,看其是否主題突出、故事精彩、情節感人。

2、遊對待山水畫欣賞要像旅遊區旅客觀景一樣一路仔細地觀覽過去。北宋畫家郭熙提「高、深·平」的「三選法」,就是對待一幅完整的山水畫要採取「平遠、深遠、高遠」的辦法來進行鑑賞。

3、悟對待花鳥畫欣賞要像在花園裡賞花在古玩店裡鑑賞古玩一樣認真觀賞,最後參悟出其精神內涵和表達的主題思路。

最後,簡單的說說當前中國畫鑑定:

一是看紙質(新老渲紙、麻紙、帛,有別於老畫新畫);

二是看筆墨(是否是印刷品再添筆,現今行畫有本刻水印,作坊拼圖等高仿作品);

三是看結構(是否屬於拼湊成圖);

四是看繪印(書法、印章是否真實)。

擴充套件資料:

一、中國畫的特點

1、講究「氣韻生動」,不拘泥於物體外表的肖似,而多強調抒發作者的主觀情趣。中國畫講求「以形寫神」,追求一種「妙在似與不似之間」的感覺

2、講究筆墨神韻,筆法要求:平、圓、留、重、變。墨法要求墨分五色,焦、濃、重、淡、清。

3、講究「骨法用筆」,不講究焦點透視,不強調環境對於物體的光色變化的影響

4、 講究空白的佈置和物體的「氣勢」。

二、中國畫的分類

1、人物畫

我國的人物畫,歷史悠久。據記載,商、周時期,已經有壁畫。東晉時的顧愷之專尚畫人物畫,是在我國繪畫史上第一個明確提出"以形寫神"主張的畫家。

唐代閻立本也擅長人物畫。還有吳道子、韓斡等等。都為人物畫做出了的貢獻。

唐以後畫人物畫的畫家就更多了,歷代都有。

2、山水畫

山水畫(俗稱風景畫、風光畫),是專門的藝術學科,歷史悠久。自唐代以來,每一時期,都有著名畫家,專尚從事山水畫的創作。儘管他們的身世、素養、學派、方法等不同;但是,都能夠用過筆墨、色彩、技巧,靈活經營,認真描繪,是自然風光之美,欣然躍於紙上,其買相同,雄偉壯觀,氣韻清逸。

3、 花鳥畫

中國花鳥畫多姿多彩,引人入勝。它與山水、人物畫並列為中國繪畫藝術的專門學科。花鳥畫就廣義講,應包括花鳥、禽獸、昆蟲、魚介等。

2樓:小薇薇

如何欣賞中國畫?對中國畫審美特徵的理解會敏銳我們的直覺,欣賞時再結合想象,方能領略作品的文化背景和氣韻、神韻、陶冶情懷。中國的書法與繪畫是在一種特殊而古老的文明環境中產生的。

幾千年來,它們曾走過了從發端、童稚、成熟到昇華變化,從實用到藝術化的漫長路程。毫不誇張地說,書與畫是華夏民族的聰慧與創造力最集中的表現之一,並在某種意義上標誌著華夏文明在古典文化藝術領域的最高水準。中國乃至東方世界對宇宙自然的看法,對社會人事的態度,對美與永恆性的追求,都在中國書處穿邊費裝渡膘殺博輯畫裡得到了顯化,並通過它們而獲得了千百萬炎黃子孫、東方朋友乃至世界各國朋友的認同。

歷代那些稚拙的或者雄健的或者秀美的碑帖法書,那些神祕的或燦爛的或淡雅的繪畫名品,都是我們民族的精華——書畫藝術家們(包括不知名姓的民間藝匠)以審美方式與主客體世界進行心靈對語的形象記錄。這種對語有時達到了哲學化的高度,——在「若坐、若行、若飛、若動」的縱橫筆畫之間,在「有豐致、有縹緲」的筆情墨象之中,蘊含著情思,也體現著「道」,表現著人格乃至對生命宇宙的體驗。可以說,每幅字、畫都凝結著民族與時代的心態,積澱著民族精神的文化層。

作為藝術,作為中國人心理意識結晶的書畫藝術,就更不待言了。但不是每個人都能夠在較高的層次上欣賞書畫藝術。它是如此的豐富而悠久,精緻而又神妙!

要理解與感受神祕的陶繪,獰厲的青銅紋飾,靜穆的佛像,意在筆墨之外的文人畫和高度抽象、流動的書法點劃結構,都需要一定的知識和修養。欣賞中國書畫,允許欣賞者持的某種主觀態度,這需要情感與想象。需要理性、確切的知識與判斷。

將二者合而為一,是筆者試圖向讀者提供的既引導欣賞,又介紹知識的文章。

傳統中國畫以毛筆、水墨、礦物質顏料、絹帛、宣紙等為工具(原料)從表現形式上分工筆畫和寫意畫。人物畫強調「傳神」,通過對人物面部表情(特別是眼神的刻畫)、肢體語言、環境等的表現,達到以形寫神、突出人物的內心世界。山水畫強調「詩情畫意」表現雄壯粗獷或秀麗俊美的山式、雲吞霧幕——情景交融的意境創造即:

將大自然的美與文人逸趣(中國文化)緊密地糅合在一起,用高遠、平遠、深遠(或合三遠)法的結構畫面,計白當黑的處理方式。花鳥畫則以託物言志、借物抒懷;來讚美生命、歌頌大自然——揮灑「胸臆」。在筆墨色彩上講究:

1、筆法豐富、有力度,或浸潤凝重、或枯澀快疾;或中鋒、或逆鋒、或側鋒、或拖筆、或散筆。2、墨法多層次的變化(五墨六彩——焦、濃、重、淡、清加上紙的顏色),或積墨、或破墨、或潑墨。3、色彩為隨類賦彩等感性色彩,講求墨氣、沉著(色彩以墨骨為主,施以淡彩)並有工筆重彩。

總體上追求傳統文化(內在的)與以線造型的筆墨意趣(外顯的)融合,即:詩情畫意和「氣韻」、「神韻」的表現。在造型上不拘泥於外形的肖似(逼真),而著重表現物象內在的「氣韻」、「神韻」與畫家「胸臆」的揮寫(抒發)。

在構圖、透視上的處理有別於西方繪畫,以多角度、多視點(移動)的「散點透視」來表現畫家的主觀意圖自由組合空間。那么我們究竟如何欣賞呢?筆者認為可從以下幾個方面去欣賞:

中國的歷史、文化背景、文學藝術(詩情畫意)和筆墨技巧以及中國畫色彩的魅力等方面去品味(欣賞)中國畫作品。

如何欣賞中國畫?

3樓:迷經

如何欣賞中國畫?對中國畫審美特徵的理解會敏銳我們的直覺,欣賞時再結合想象,方能領略作品的文化背景和氣韻、神韻、陶冶情懷。中國的書法與繪畫是在一種特殊而古老的文明環境中產生的。

幾千年來,它們曾走過了從發端、童稚、成熟到昇華變化,從實用到藝術化的漫長路程。毫不誇張地說,書與畫是華夏民族的聰慧與創造力最集中的表現之一,並在某種意義上標誌著華夏文明在古典文化藝術領域的最高水準。中國乃至東方世界對宇宙自然的看法,對社會人事的態度,對美與永恆性的追求,都在中國書畫裡得到了顯化,並通過它們而獲得了千百萬炎黃子孫、東方朋友乃至世界各國朋友的認同。

歷代那些稚拙的或者雄健的或者秀美的碑帖法書,那些神祕的或燦爛的或淡雅的繪畫名品,都是我們民族的精華——書畫藝術家們(包括不知名姓的民間藝匠)以審美方式與主客體世界進行心靈對語的形象記錄。這種對語有時達到了哲學化的高度,——在「若坐、若行、若飛、若動」的縱橫筆畫之間,在「有豐致、有縹緲」的筆情墨象之中,蘊含著情思,也體現著「道」,表現著人格乃至對生命宇宙的體驗。可以說,每幅字、畫都凝結著民族與時代的心態,積澱著民族精神的文化層。

作為藝術,作為中國人心理意識結晶的書畫藝術,就更不待言了。但不是每個人都能夠在較高的層次上欣賞書畫藝術。它是如此的豐富而悠久,精緻而又神妙!

要理解與感受神祕的陶繪,獰厲的青銅紋飾,靜穆的佛像,意在筆墨之外的文人畫和高度抽象、流動的書法點劃結構,都需要一定的知識和修養。欣賞中國書畫,允許欣賞者持的某種主觀態度,這需要情感與想象。需要理性、確切的知識與判斷。

將二者合而為一,是筆者試圖向讀者提供的既引導欣賞,又介紹知識的文章。

傳統中國畫以毛筆、水墨、礦物質顏料、絹帛、宣紙等為工具(原料)從表現形式上分工筆畫和寫意畫。人物畫強調「傳神」,通過對人物面部表情(特別是眼神的刻畫)、肢體語言、環境等的表現,達到以形寫神、突出人物的內心世界。山水畫強調「詩情畫意」表現雄壯粗獷或秀麗俊美的山式、雲吞霧幕——情景交融的意境創造即:

將大自然的美與文人逸趣(中國文化)緊密地糅合在一起,用高遠、平遠、深遠(或合三遠)法的結構畫面,計白當黑的處理方式。花鳥畫則以託物言志、借物抒懷;來讚美生命、歌頌大自然——揮灑「胸臆」。在筆墨色彩上講究:

1、筆法豐富、有力度,或浸潤凝重、或枯澀快疾;或中鋒、或逆鋒、或側鋒、或拖筆、或散筆。2、墨法多層次的變化(五墨六彩——焦、濃、重、淡、清加上紙的顏色),或積墨、或破墨、或潑墨。3、色彩為隨類賦彩等感性色彩,講求墨氣、沉著(色彩以墨骨為主,施以淡彩)並有工筆重彩。

總體上追求傳統文化(內在的)與以線造型的筆墨意趣(外顯的)融合,即:詩情畫意和「氣韻」、「神韻」的表現。在造型上不拘泥於外形的肖似(逼真),而著重表現物象內在的「氣韻」、「神韻」與畫家「胸臆」的揮寫(抒發)。

在構圖、透視上的處理有別於西方繪畫,以多角度、多視點(移動)的「散點透視」來表現畫家的主觀意圖自由組合空間。那么我們究竟如何欣賞呢?筆者認為可從以下幾個方面去欣賞:

中國的歷史、文化背景、文學藝術(詩情畫意)和筆墨技巧以及中國畫色彩的魅力等方面去品味(欣賞)中國畫作品。

4樓:益古齋茶與文化

南齊謝赫的書《古畫品錄》,其中就提到:

氣韻生動、骨法用筆、應物象形、隨類賦彩、經營位置、傳移模寫。

這便是後人稱之的國畫欣賞的「六法」。

氣韻生動

氣韻,如同人的氣質。一個滿腹詩書的人和一個販夫走卒給人的感覺,就是氣質上的不同。而這種感覺用到國畫的描述上,就是指的氣韻。

作品的氣韻靈動,反映的是作者的文化底蘊、審美傾向、創作激情,這絕不是技法上的學習可以造就的,也就是說兩個氣韻相同的畫家,不論派別師承,出來的作品會給人相似的感覺。氣韻正是作品的精髓,功夫不在技法,不在畫中,而在生活。

一副好畫的精氣神,是作品綜合氣質對欣賞者的視覺和心理衝擊。觀賞者能夠感受到作品的氣勢,或閒適,或冷峻,或放曠不羈,這些感受都來自對氣韻的理解。

骨法用筆

用筆表現在技法上,就是勾勒、點染、皴筆,而暈染、潑墨則是融合「點線面」為一體的技法。

除了色彩之外,繪畫的基本支撐,即點、線、面三術。傳統國畫最講線條:「平、留、圓、重、變」五筆和「濃、淡、破、積(漬)、焦、宿」六墨,就是指線條的頓挫、疏密、快慢、濃淡、乾溼、粗細、虛實的組合搭配。

應物象形

這個就是指國畫的內容了。我們知道國畫分為工筆和寫意,工筆者,筆法精緻細密,講究的是形像;寫意者,筆法粗枝大葉,講究的是神似。

但不論是工筆還是寫意,國畫都是以意為先。工筆畫也是講究的意會,有那樣現實中的東西真的長成畫裡面那樣?工筆畫再像也不會像**。

因為底子還是神似,所以我們會了意,不自覺地忽略了這種差距,認為真像。實際上是畫家抓住了事物的神韻並重現了出來。

國畫應物象形的內涵是神似。

隨類賦彩

國畫中的用色,和「應物象形」一樣,並不完全追求真實。畫師們總能夠通過色彩的運用來表現自己想突出表現的東西,給觀賞者提示。淡雅、明豔、超然,都能夠通過著色來表現。

而水墨畫裡則以墨色的濃淡、深淺來表現。

經營位置

是指國畫布局。和西方的畫作比起來,國畫的透視性差,是二維的,平面的。只有通過佈局來營造曠遠、高聳、深邃、寧靜等往往需要用透視來表現的視覺效果。

這種手法是反自然的,卻能給人藝術的觀感和享受。比如《洛神圖》、《韓熙載夜宴圖》、《清明上河圖》以及描繪皇家巡遊的各種繪畫作品,如果用透視法來表現,必將捉襟見肘,而國畫的方法則顯得遊刃有餘。

國畫和詩詞相同的地方,就在於經營位置裡的留白。這是最能體現佈局的功夫的,留白,能讓觀者看到沒有畫出的內容,以通過各自的想象裡,獲得各自不同的藝術感悟。

傳移模寫

這個是指國畫的藝術技法的傳承。國畫作為一門傳統藝術,對前人的學習和自身創新都非常重要。

「傳」是傳承,「移」是改進,「模」是學習,「寫」是創新。

一個畫家能不能把前人的技法靈活地運用到自己的畫作裡,那是要功夫和悟性的。而一個人的畫毫無章法,則會被視為「瞎畫」。

但是隻會技法,沒有個人風格,算不上好的作品。藝術講究創新,不能給人新意,不能讓人眼前一亮,那是「工匠之氣」,永遠稱不了大家。

這種創新,必須以傳統為基礎,而不是憑空創造。

不懂國畫的技法,不懂技法產生、發展的源流,是無法說出一幅畫好在**,頂多只能說:「好看,我喜歡。」

這大都是出於一種直覺,也就是我們的六法之首的「氣韻生動」,其實是我們感受到了畫家的個人修養、價值傾向等內心素養的氣質體現。

宋代文人畫興起之後,文化底蘊成為國畫作品的精髓。

畫者有底蘊,欣賞者也不能缺少啊。

為什麼中國人就一定要喝酒,為什麼中國人這麼喜歡喝酒?

對於生意,雖然說中國人作生意講究吃飯喝酒,但是真正看到的還是雙方的利益得失,你是否能給你們雙方帶來利益才是最重要的,但是為了應付不可推脫的應酬,可以學一點喝酒,但是抽菸還是不必要的。為什麼中國人這麼喜歡喝酒?一群自欺欺人的人集體的死亡性做法 這是社會陋習 但卻被人們長期傳承。鬱悶人生不喝酒,難在世上...

如何欣賞中國畫的神似與西洋繪畫中的形似?要有自己的見解

我想中國畫的神似主要是在意境上的表現吧,例如在國畫中常有留白的效果,讓人有想象的空間。而西洋繪畫的形似可以讓人準確的去了解明白繪畫者的寓意和表達的思想。中國畫講究意大於型 中國的文化相對含蓄 歐洲的繪畫相對於中國畫 要更加直接 追求造型 是為了 更直接的瞭解內容 菊花 秋叢繞舍似陶家,遍繞籬邊日漸斜...

去泰國旅遊為什麼一定要去芭提雅,中國人旅遊很多都去泰國,為什麼國人都愛去泰國旅遊?

因為芭提雅是最能代表泰國風情萬種的一個地方,在 你可以見識到最特色的泰國黃色產業,且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 泰國文化 去泰國旅遊一點要去芭堤雅,因為那裡是一個旅遊度假勝地,只要你去了,肯定會喜歡上那個地方。泰國的芭提雅環境優美,適合渡假旅遊,旅遊景點也是非常多的,遊客都會將芭提雅作為一個重要的旅行地。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