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三甲 指《狀元 榜眼 探花》三甲出自何故

2021-05-30 14:45:01 字數 3925 閱讀 8452

1樓:聲幻鑲

殿試取中的前三名進士,分別稱為狀元、榜眼、探花,合稱三鼎甲。 殿試在唐代已有,至宋初才成為定製。唐武則天時,試貢舉之士立於殿前,門下省長官奏狀,名次最高者置於最前,因而稱為狀頭,也叫做狀元。

自宋代起,沿用舊稱,以殿試第一甲第一名為狀元。狀元雖亦被稱狀頭,但已不算正式名稱了。 唐無榜眼,卻有探花郎。

唐代新進士榜公佈後,他們在曲江有盛大宴遊活動,以最年少者為探花郎;原意只是戲稱,與登第名次無關。宋代初期,以第一甲第

二、第三名進士為榜眼。因為填進士榜時,狀元的姓名居上端正中,

二、三名分列左右,在進士榜上的位置好像人體的眼部地位,所以稱作榜眼。北宋陳若拙並無文才而取中第二名,人們都嘲笑他是「瞎榜」。 到了南宋後期,第三名進士改稱為探花,於是榜眼成為第二名的專名。

因此說,狀元、榜眼、探花作為三鼎甲的三個專稱,合成於南宋。 太祖以後,學校與薦舉變得有名無實,科舉考試卻日益受重視。 明代的科舉,分鄉試、會試、殿試三階段。

學校生員(秀才)每三年一次到省城參加會考,教做鄉試,錄取的人稱為舉人,第一名稱為解元。 舉人和國子監的監生在隔年春天到禮部應考,稱為會試,錄取的稱為進士,第一名稱為會元。 同年再由天子親自在殿上出題測驗進士,稱為殿試或廷試,把會試錄取的進士分為三等:

一甲三人,分別稱為狀元、榜眼和探花;

二、三甲若干人,第一名都叫傳臚。 所謂「三元及第」就是指一連考了解元、會元、狀元三個第一名 進士一詞始於隋煬帝之設進士科進士第一名稱狀元,又稱「魁甲」第二名稱榜眼第三名稱探花 宋太祖正式建立了殿試製度,即在吏部考試後,皇帝在殿廷之上主持最高一級的考試,決定錄取的名單和名次。所有及第的人於是都成了「天子門生」。

殿試後,舉行皇帝宣佈登科進士名次的典禮,並賜宴瓊林苑,故稱瓊林宴。殿試第一名稱榜首,第

二、三名稱榜眼,

一、二、三名都可稱狀元。南宋以後,第一名稱狀元,第二名稱榜眼,第三名稱探花。宋哲宗時,將進士分為經義、詩賦兩科,分別舉行考試,經義進士以經義定取捨,詩賦進士以詩賦定去留。

宋代的常科考試分為州府試、禮部試、殿試**。州府試稱解試,禮部試稱省試,殿試帶有複雜的性質。宋代在正科之外,還設立恩科。

連續考十五場不中的,皇帝用「特恩」的辦法,賜予本科出身。

2樓:匿名使用者

古代科舉三甲 古代中國科舉制度中,殿試中進士第

一、二、三名(狀元、榜眼、探花)的合稱,又稱「三鼎甲」。 一甲三名賜進士及第,通稱狀元、榜眼、探花;二甲賜進士出身,第一名通稱傳臚;三甲賜同進士出身。 但是在明、清時期,把考中進士的前三名狀元、榜眼、探花稱為一甲或第一甲,但絕不能稱為三甲。

從第四名開始至100名左右,稱為二甲或第二甲。餘者統稱為三甲或第三甲,約200人左右。

[排序]秀才 舉人 解元 進士 會元 三甲 二甲 一甲 探花 榜眼 狀元

3樓:匿名使用者

會元 三甲就是探花 榜眼 狀元 這個排序對解元 進士 這個排序對

秀才之前是童生

童生 秀才 舉人 舉人第一解元 進士 進士第一會元 探花 榜眼 狀元

古代科舉考試殿試有三甲,一甲前三名是狀元,榜眼,探花,那麼二甲、三甲前三名叫什麼

4樓:各種怪

1、二甲若干名,賜「進士出身」的稱號;三甲若干名,賜「同進士出身」的稱號。

二、三甲第一名皆稱傳臚,

一、二、三甲統稱進士。

2、「三甲」源自我國始於隋唐的科舉考試製度。自宋太平興國八年始,進士殿試後分一甲、二甲、三甲三等,合稱三甲。《辭源》有「三甲」條目,引用《宋史·選舉制》指出「三甲」的由來:

「太平興國八年,進士諸科,始試律義……進士始分三甲。」

3、「三甲」人數各個朝代不盡相同,以清光緒癸卯科為例,共錄取進士360人:一甲3人,二甲183人,三甲174人。如此看來,前三名只是一甲而非「三甲 」,「三甲」是殿試中榜進士中的末等即三等。

5樓:只乎者

二甲:「進士出身」若干名

三甲:「同進士出身」若干名

二三甲:第一名通稱傳臚;

擴充套件資料古代府級考試及第的童生稱秀才;鄉試(省級)考中者稱舉人;在京師禮部會度及第者稱貢生;由皇帝親自主持的殿度及第者稱進士,其中又分三甲:一甲三名,即狀元、榜眼、探花,(殿試第一名叫狀元,第二名叫探花,第三名叫榜眼.)俗稱三鼎甲或三及第;二甲名額較多,三甲就更多了。

到了元、明、清,科舉考試「殿試」的中榜者,一甲僅限三名,二甲、三甲則各取若干名。一甲的第一名叫狀元,一甲的第二名叫榜眼,一甲的第三名叫探花;而「三甲」,實際上是殿試的末等。因此,中國封建社會科舉制度的「三甲」,並不是指狀元、榜眼、探花,而是殿試中榜進士當中的第三等的。

參考資料

6樓:夢令の瀾

「三甲」源自我國始於隋唐的科舉考試製度。自宋太平興國八年始,進士殿試後分一甲、二甲、三甲三等,合稱三甲。《辭源》有「三甲」條目,引用《宋史·選舉制》指出「三甲」的由來:

「太平興國八年,進士諸科,始試律義……進士始分三甲。」 以清代科舉為例,分四級:童試包括縣、府、院試,考中者為生員,通稱秀才;鄉試是省級考試,考中者為舉人,第一名為「解元」;會試是全國性考試,考中者為貢士,第一名為「會元」;殿試在會試後舉行,由皇帝在宮中主持,也叫廷試。

貢士均可參加,以成績高低分為「三甲」:一甲賜「進士及第」只取三名,第一名狀元,第二名榜眼,第三名探花;二甲賜「進士出身」若干名,第一名通稱傳臚;三甲賜「同進士出身」若干名

7樓:葉燕鏡湖

在科舉制度發展到鼎盛的明朝,科舉分為鄉試,會試和殿試,殿試分為三甲的劃分是在明朝才有的,在殿試結果中分為三甲。一甲錄取三名,賜進士及第出身,第一名稱狀元、鼎元,二名為榜眼,三名稱探花,合稱三鼎甲。

二甲賜進士出身,三甲賜同進士出身。

二、三甲第一名皆稱傳臚。

一、二、三甲通稱進士。進士榜稱甲榜,或稱甲科。一般說來,在殿試之中,取得一甲三名及二甲的第一名,也就是總名次的前四名,就已經不錯了,在這之後,就沒有直接的稱號,統稱為進士,只是進士的含金量不同,一甲是進士及第出身的,二甲是進士出身,三甲是同進士出身。

不同的出身在以後的發展中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鄉試榜單為桂榜,參加者為生員,也就是秀才,中榜單之後就是舉人,第一名就是解元;會試為杏榜,參加者就是舉人,中者就是貢士,第一名就是會員;殿試為進士榜,參加者為貢士,中者為進士,第一名就是狀元。進士榜用黃紙書寫,故叫黃甲,也稱金榜,中進士稱金榜題名。

連中三元是在科舉制中的佳話。。。。。

用作現在的話來說,鄉試就是小學升初中,參加的都是小學生,考上了,就是初中生;會試就是中考,參加的是初中生,考過了就是高中生;殿試就是高考,參加的肯定是高中生,能過的就是本科。

而在本科裡面,也是有區別的,分為一本,二本,三本這些。而一甲就是一本,不過是這個一本錄取的人比較少,只有三個;二本就是二甲,錄取的人比較多,不過在歷史上,最多的時候,也不過是幾十上百個;三甲就是三本,能錄取的就比較多了。不過同樣的,一本二本三本什麼的,各種出身地位,決定以後的前途。

就像是名牌大學出身,還是重點大學,或者是一般大學出身一樣,用人單位都是希望自己能夠找到清華北大的,出身一甲的,自然也是有著更好的前途。

8樓:雲海飛花

一甲三名,賜「進士及第」的稱號,第一名稱狀元(鼎元),第二名稱榜眼,第三名稱探花;二甲若干名,賜「進士出身」的稱號;三甲若干名,賜「同進士出身」的稱號。

二、三甲第一名皆稱傳臚,

一、二、三甲統稱進士。

9樓:痴吃居室

童試包括縣、府、院試,考中者為生員,通稱秀才;鄉試是省級考試,考中者為舉人,第一名為「解元」;會試是全國性考試,考中者為貢士,第一名為「會元」;殿試在會試後舉行,由皇帝在宮中主持,也叫廷試。貢士均可參加,以成績高低分為「三甲」:一甲賜「進士及第」只取三名,第一名狀元,第二名榜眼,第三名探花;二甲賜「進士出身」若干名,第一名通稱傳臚;三甲賜「同進士出身」若干名

10樓:匿名使用者

二甲都叫進士,三甲叫同進士出身

杭州哪家三甲醫院看婦科病好點,杭州哪家三甲醫院看婦科病好點

汽車南站有個瑪什麼利亞的很不錯的 省婦保在這方面會專業很多 浙江省婦保 杭州市一醫院。兩家醫院都在一起的。浣紗路上的省婦保,也就是浙江大學婦幼保健院,那裡應該不錯的,只是人很多。一家好的 醫院不僅要用優質的服務來增加患者對醫院的好感,更要用有效且安全的治版療來幫助權女性朋友們儘快的擺脫疾病的困擾,這...

2019加油好男兒前三甲,2007加油好男兒前三甲

井柏然 冠軍 喬任樑 亞軍 付辛博 季軍 井柏然,喬任樑,付辛博 這就是3位的排名啊!不過,票絕對有問題,所以,所謂的排名根本就沒有意義,都已經內定了。本來就是內定的,雖然我也挺喜歡井寶,但對kimi很不公平,誰都知道kimi的投票通道提前給關了!kimi不希望看到我們vip和bbf有什麼爭執,雖然...

上海動物園到三甲港怎麼走

駕車路線 全程約50.5公里 起點 上海動物園 1.從起點向西南方向出發,沿虹橋路行駛750米,左轉進入滬青平公路 2.沿滬青平公路行駛350米,過外環滬青平立交橋,稍向右轉進入外環滬青平立交橋 3.沿外環滬青平立交橋行駛30米,過外環滬青平立交橋約210米後,直行進入外環滬青平立交橋 4.沿外環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