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赤壁賦》看生死觀,赤壁賦體現了蘇軾怎樣的人生觀,生死觀,宇宙觀?

2021-05-04 10:07:11 字數 5707 閱讀 6153

1樓:上官愁心

在《蘭亭集序》裡,王羲之高呼:「死生亦大矣」,在《赤壁賦》裡,蘇軾借客之口嘆息:「哀吾生之須臾,羨長江之無窮」,兩個朝代的智者均在其作品中流淌著生命的意識,**著生命的現象,表現了他們的人生觀和宇宙觀。

但兩位作者的對生命的思辯意識卻有很大的不同,下面嘗試分析之。

表達方式不同

在兩篇文章中王羲之和蘇軾都闡明瞭生命之理,但他們的說理方式不一樣。

《蘭亭集序》說理比較直白,談到死亡是人的歸宿時,作者就直呼:「終期於盡」;談到死生是人的大事時,作者就高喊:「死生亦大矣」;他不同意莊子的「齊死生,等彭殤」的生死觀,就直說:

「一死生為虛誕,齊彭殤為妄作」。這樣直白的說理方式容易引起讀者的共鳴。

《赤壁賦》說理十分形象,作者把他對人生的見解隱含在赤壁之遊的特定環境裡,始終圍繞著江水和明月這兩個具體的意象話題,藉助對比、比喻、想象等藝術手段,形象化地表達出來。 「吾與子漁樵於江渚之上,侶魚蝦而友麋鹿」,意思是自己與凡夫俗子無別,只是世間的匆匆過客而已; 「挾飛仙以遨遊,抱明月而長終。知不可乎驟得,託遺響於悲風」,形象地寫出了常人承受不了人生短暫、無常的打擊的痛苦之情; 「客亦知未水與月乎?

逝者如斯,而未嘗往也;盈虛者如彼,而卒莫消長也。蓋將自其變者而觀之,則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變者而觀之,則物與我皆無盡也」,借江水與明月形象地闡明瞭短暫與永恆的辯證:變與不變,都是相對的。

思辯內涵不相同

王羲之生活的年代是東晉,當時政治恐怖,統治集團內部互相傾軋。士大夫不滿這個時代卻又無能改變它,於是普遍崇尚老莊,追求清靜無為自由放任的生活。

蘭亭集序》也打上了這個時代的烙印,但可貴的是王羲之雖出生高門,為東晉名士,卻沒有像那些「名士」一樣一味追求自由放任的生活。所以,他在對「況修短隨化,終期於盡」的生命短暫的哀嘆中懂得了人生要有憂患意識,認為人生在世要揚長避短,在有限的生命裡進行無限的價值創造。可以這樣說,王羲之對流逝的歲月如此哀嘆正是他對人生充滿執著的反映,可謂「消極其表,執著其裡」,他留下了一筆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書法藝術寶藏就是這種生命意識的最好見證。

蘇軾生長在號稱「百年無事」的北宋中葉,他的思想跟王羲之相比要複雜得多,把儒、佛、老三家哲學結合起來,儒家政治思想成就了他輔君治國、經世濟民的理想;佛老思想幫助他觀察問題比較豁達、超然;道家的齊生死、等是非的虛無主義又帶給他嚴重逃避現實的消極作用。

在《赤壁賦》裡,蘇軾借客之口也談到了人生短暫的問題,「哀吾生之須臾,羨長江之無窮」,但他沒有在對生命短暫的哀嘆之中一蹶不起,而是以辯證的眼光來看待生命,隱含著他的生命態度,即:不必對生命的流逝作無謂的哀嘆,而應該處在順境時「兼濟天下」,處在逆境時「獨善其身」,豁達、超脫地取「江上之清風」、「山間之明月」是最好的生命方式。可見,蘇軾對待生命的態度是矛盾的,對待人生的態度也是矛盾的。

叩問目的不同

王羲之借《蘭亭集序》寫出世人性情與人生的異中之同,感慨快樂年華的易逝,借古人「死生亦大矣」的感慨,引出他對人生的痛惜,對錯誤荒誕的「一死生」、「齊彭殤」的觀點加以批判,其結集的目的在於警醒後來的讀者在讀該文的時候,不要感染士大夫之消極的思想情緒,能夠充分地認識到「死生亦大矣」的思想精蘇軾借《赤壁賦》宣揚自己對生命的獨特理解,告訴世人不要把生命絕對化,而應該從多角度看待生命。在身處逆境的時候,要保持豁達、樂觀、隨緣、閒適的精神狀態,以達觀的胸懷尋求精神上的解脫,重尋人生快樂之源。

2樓:一起找東東

《赤壁賦》在描寫江風明月的同時,抒發人生無常的感嘆,表達了蘇軾不汲汲於個人得失,人生當融於自然的生命觀點

3樓:匿名使用者

豁達的宇宙觀和人生觀,看淡生死。

赤壁賦體現了蘇軾怎樣的人生觀,生死觀,宇宙觀?

4樓:巴黎圍牆巍峨

蘇軾在《赤壁賦》中表現了豁達的宇宙觀、生死觀和人生觀,表明如果從事物變化的角度來觀察天地萬物,則萬物時刻都在變動。

怎樣理解蘇軾在《赤壁賦》中表達的人生觀

5樓:匿名使用者

文章通過泛遊赤壁的所見所感以及主客之間的相互辯駁,反映了作者由故作曠

版達到陷入苦權悶,又由苦悶到解脫思想過程,表現了蘇軾他身處逆境仍適意自然、熱愛生活的積極樂觀的人生態度,一個封建社會的知識分子在極端失意時難忘懷得失,處之泰然,是很難得的. 縱觀蘇軾一生,既堅持了一個富有社會責任感的士大夫積極入世、剛正不阿、恪守信念的人格理想,又保持了文化追求超越世俗,追求藝術化的人生境界與心靈境界的高度和諧.無數的宦海風波和人生挫折鑄煉了詩人巨集大曠達胸懷,尤其當我們讀他這一時期的作品時,會多一些人生的感悟與哲理的思考

怎樣看蘇軾在《赤壁賦》所表達的人生觀。人在遭遇挫折時最好採取什麼態度?

6樓:匿名使用者

蘇軾因「烏臺詩案」獲罪流放黃州,這是他人生的重要轉折。政治上失意訪惶,精神上孤獨苦悶,但是生性曠達的詩人在老莊佛禪和山水之樂中求得解脫,才寫了千古傳唱《念奴嬌•赤壁懷古》和《赤壁賦》這樣充滿哲學意味,凝聚人生思考的名篇佳作。

《前赤壁賦》以浪漫的筆調描寫了月夜美景和泛舟江上飲酒吟詩的舒暢情懷,繼而通過客人及其幽怨的洞簫聲調,引出一番主客爭辯,以**人生觀和宇宙觀。

「客」的回答,闡發了懷古傷時之情,感**彩甚為悲傷。「客」之所以「悲」,在於觸景傷懷,有感於人生短暫。眼前之景,很容易讓人聯想到曹操的詩句,進而聯想到曹操兵敗赤壁的慘狀。

這麼個「一世之雄」尚且隨著「大江東去」,而銷聲匿跡,有為者尚且如此,更何況我們生命短暫、有志而無為者,羨慕長江永恆,哀嘆人生短暫,表現出一種消極的人生觀和虛無主義思想。對於封建社會的文人士大夫來說,當他們政治失意或生活遇到挫折的時候,往往就陷入這樣的苦悶與迷茫之中。像曹操《短歌行》中說的:

「何以解憂?唯有杜康!」 這是古人解救自我的好方法。

李白在感嘆「夫天地者,萬物之逆旅;光陰者,百代之過客」以後,不是接著說:「浮生如夢,為歡幾何?古人秉燭夜遊,良有以也」;另一位唐代詩人韋莊也說過:

「須愁春漏短,莫訴金盃滿。遇酒且呵呵,人生能幾何!」。

但蘇軾不用此法。他認為舉杯消愁只有愁更愁,俗話說「心病還要心藥醫」,欲求精神苦悶的真正解脫,只有求之於自身在哲學上的「解脫」,所以雖然他借客之口表達了自己的悲情,但醉翁之意並不在宣揚這種悲觀的論調,而是沿用賦家「抑客伸主」的方法,力求闡明萬物變與不變的道理,超脫於無益的悲觀,憑仗哲學**,他的精神世界也就隨之而轉出了一個更新的境界。因此文中的「悲」與豪放風格並不矛盾。

蘇子的回答照應文章開頭的寫景和客的笑話,以明月、江水作比,說明世上萬物和人生,都既有變的一面,又有不變的一面。從變的角度看,天地萬物就連一眨眼的功夫都不能保持不變; 而從不變的角度看,萬物和人類都是永久存在的,用不著羨慕長江的無窮和明月的永不增減,也用不著哀嘆人生的短促。應該輕物質而重精神,執著於自己的不朽事業,保持平靜超然的心態和樂觀曠達的情懷。

作者的某些語言容易被誤解為及時行樂,但這種思想並未從文章中直接反映出來,表明的觀點是希望一個人不要發無病之呻吟,不要去追求那種看似超脫塵世其實並不現實防幻想境界;而應適應現實,在目前這種寧靜恬適的環境中不妨陶醉於大自然的懷抱。蘇軾的這種觀點包含一定的合理性,因為他不同意看問題絕對化,注意到事物相反相成的辯證關係。但這種觀點並非科學,因為作者沿襲了莊子的相對主義觀點,否認衡量事物的客觀標準,抹殺事物質與量的實際界限。

總之,在當時的背景下,作者的觀點還是積極的。 這種「物我一致」的觀點說明了蘇軾對生命的肯定和對生活的熱愛。 大自然是個無窮寶藏,可以作為人們的精神寄託,所以蘇軾認為人對自然萬物,不該取的不取,該取的就取。

不必因「吾生之須臾」而羨慕其「無窮」,而要使無窮的自然萬物為「吾生」所享用,從中得到樂趣。

縱觀蘇軾一生,既堅持了一個富有社會責任感的士大夫積極入世、剛正不阿、恪守信念的人格理想,又保持了文化追求超越世俗,追求藝術化的人生境界與心靈境界的高度和諧。無數的宦海風波和人生挫折鑄煉了詩人巨集大曠達胸懷—尤其當我們讀他這一時期的作品時,能否更多一些人生的感悟與哲理的思考?

7樓:匿名使用者

在黃州的蘇軾心情格外的爽達。世上最快的路是仕途,世上最窄的路還是仕途。蘇軾看淡了功名利祿,在他寫給參寥子的詞中有一詞"白首忘機",頭已斑白,何必計較官海沉浮,與好友彈琴把酒,暢談古今也不是為一個好漢!

8樓:假如給我一個餅

應該輕物質而重精神,執著於自己的不朽事業,保持平靜超然的心態和樂觀曠達的情懷。

不要發無病之呻吟,不要去追求那種看似超脫塵世其實並不現實防幻想境界;而應適應現實,在目前這種寧靜恬適的環境中不妨陶醉於大自然的懷抱。

9樓:

積極樂觀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蘇軾在《前赤壁賦》所體現的人生觀

10樓:一起找東東

蘇軾因「烏臺詩案」獲罪流放黃州,這是他人生的重要轉折。政治上失意訪惶,精神上孤獨苦悶,但是生性曠達的詩人在老莊佛禪和山水之樂中求得解脫,才寫了千古傳唱《念奴嬌•赤壁懷古》和《赤壁賦》這樣充滿哲學意味,凝聚人生思考的名篇佳作。

《前赤壁賦》以浪漫的筆調描寫了月夜美景和泛舟江上飲酒吟詩的舒暢情懷,繼而通過客人及其幽怨的洞簫聲調,引出一番主客爭辯,以**人生觀和宇宙觀。

「客」的回答,闡發了懷古傷時之情,感**彩甚為悲傷。「客」之所以「悲」,在於觸景傷懷,有感於人生短暫。眼前之景,很容易讓人聯想到曹操的詩句,進而聯想到曹操兵敗赤壁的慘狀。

這麼個「一世之雄」尚且隨著「大江東去」,而銷聲匿跡,有為者尚且如此,更何況我們生命短暫、有志而無為者,羨慕長江永恆,哀嘆人生短暫,表現出一種消極的人生觀和虛無主義思想。對於封建社會的文人士大夫來說,當他們政治失意或生活遇到挫折的時候,往往就陷入這樣的苦悶與迷茫之中。像曹操《短歌行》中說的:

「何以解憂?唯有杜康!」 這是古人解救自我的好方法。

李白在感嘆「夫天地者,萬物之逆旅;光陰者,百代之過客」以後,不是接著說:「浮生如夢,為歡幾何?古人秉燭夜遊,良有以也」;另一位唐代詩人韋莊也說過:

「須愁春漏短,莫訴金盃滿。遇酒且呵呵,人生能幾何!」。

但蘇軾不用此法。他認為舉杯消愁只有愁更愁,俗話說「心病還要心藥醫」,欲求精神苦悶的真正解脫,只有求之於自身在哲學上的「解脫」,所以雖然他借客之口表達了自己的悲情,但醉翁之意並不在宣揚這種悲觀的論調,而是沿用賦家「抑客伸主」的方法,力求闡明萬物變與不變的道理,超脫於無益的悲觀,憑仗哲學**,他的精神世界也就隨之而轉出了一個更新的境界。因此文中的「悲」與豪放風格並不矛盾。

蘇子的回答照應文章開頭的寫景和客的笑話,以明月、江水作比,說明世上萬物和人生,都既有變的一面,又有不變的一面。從變的角度看,天地萬物就連一眨眼的功夫都不能保持不變; 而從不變的角度看,萬物和人類都是永久存在的,用不著羨慕長江的無窮和明月的永不增減,也用不著哀嘆人生的短促。應該輕物質而重精神,執著於自己的不朽事業,保持平靜超然的心態和樂觀曠達的情懷。

作者的某些語言容易被誤解為及時行樂,但這種思想並未從文章中直接反映出來,表明的觀點是希望一個人不要發無病之呻吟,不要去追求那種看似超脫塵世其實並不現實防幻想境界;而應適應現實,在目前這種寧靜恬適的環境中不妨陶醉於大自然的懷抱。蘇軾的這種觀點包含一定的合理性,因為他不同意看問題絕對化,注意到事物相反相成的辯證關係。但這種觀點並非科學,因為作者沿襲了莊子的相對主義觀點,否認衡量事物的客觀標準,抹殺事物質與量的實際界限。

總之,在當時的背景下,作者的觀點還是積極的。 這種「物我一致」的觀點說明了蘇軾對生命的肯定和對生活的熱愛。 大自然是個無窮寶藏,可以作為人們的精神寄託,所以蘇軾認為人對自然萬物,不該取的不取,該取的就取。

不必因「吾生之須臾」而羨慕其「無窮」,而要使無窮的自然萬物為「吾生」所享用,從中得到樂趣。

縱觀蘇軾一生,既堅持了一個富有社會責任感的士大夫積極入世、剛正不阿、恪守信念的人格理想,又保持了文化追求超越世俗,追求藝術化的人生境界與心靈境界的高度和諧。無數的宦海風波和人生挫折鑄煉了詩人巨集大曠達胸懷—尤其當我們讀他這一時期的作品時,能否更多一些人生的感悟與哲理的思考?

《前赤壁賦》表現了蘇軾怎樣的人生態度

在幾度遭貶後,蘇軾確實有頹廢消極情緒,但曠達的心胸又讓他走出低迷狀態,積極面對人生,可見蘇軾 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 的積極曠達的人生態度 表現了蘇軾豁達的宇宙觀和人生觀,他贊成從多角度看問題而不同意把問題絕對化,因此,他在身處逆境中也能保持豁達 超脫 樂觀和隨緣自適的精神狀態,並能從人生無常的...

蘇軾的《前赤壁賦》表現出了作者怎樣的人生觀

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 的積極曠達的人生觀。蘇軾既堅持了一個富有社會責任感的士大夫積極入世 剛正不阿 恪守信念的人格理想,又保持了文化追求超越世俗,追求藝術化的人生境界與心靈境界的高度和諧。無數的宦海風波和人生挫折鑄煉了詩人巨集大曠達胸懷。蘇軾 北宋文學家 書法家 唐宋八大家之一 蘇軾 1037...

赤壁賦中對蘇軾的人生態度的評價,學習《前赤壁賦》後,談談你對蘇軾人生態度的看法

文章通過泛遊赤壁的所見所感以及主客之間的相互辯駁,反映了作者由故作曠達到陷入苦悶,又由苦悶到解脫思想過程,表現了蘇軾他身處逆境仍適意自然 熱愛生活的積極樂觀的人生態度,一個封建社會的知識分子在極端失意時難忘懷得失,處之泰然,是很難得的。哥們你哪的,安陽二中的麼?學習 前赤壁賦 後,談談你對蘇軾人生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