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向古人學習為人處世之道時應該注意什麼

2021-05-05 03:38:46 字數 2018 閱讀 9473

1樓:a蘑菇雲

盡信書不如無書

《四書》十九章有云:「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這說的是為學的幾個層次,或者說是幾個遞進的階段。

「博學之」意謂為學首先要廣泛的獵取,培養充沛而旺盛的好奇心。好奇心喪失了,為學的慾望隨之而消亡,博學遂為不可能之事。「博」還意味著博大和寬容。

惟有博大和寬容,才能相容幷包,使為學具有世界眼光和開放胸襟,真正做到「海納百川、有容乃大」,進而「泛愛眾,而親仁」。因此博學乃能成為為學的第一階段。越過這一階段,為學就是無根之木、無源之水。

「審問」為第二階段,有所不明就要追問到底,要對所學加以懷疑。問過以後還要通過自己的思想活動來仔細考察、分析,否則所學不能為自己所用,是為「慎思」。「明辯」為第四階段。

學是越辯越明的,不辯,則所謂「博學」就會魚龍混雜,真偽難辨,良莠不分。「篤行」是為學的最後階段,就是既然學有所得,就要努力踐履所學,使所學最終有所落實,做到「知行合一」。「篤」有忠貞不渝,踏踏實實,一心一意,堅持不懈之意。

只有有明確的目標、堅定的意志的人,才能真正做到「篤行」。

現代的解釋

急事, 慢慢的說;大事,清楚的說;小事,幽默的說;沒把握的事,謹慎的說;沒發生的事,不要胡說;做不到的事,別亂說;傷害人的事,不能說;傷心的事,不要見人就說;別人的事, 小心的說;自己的事,聽聽自己的心怎麼說

靈活運用

2樓:匿名使用者

仁者見仁,智都見智,這人處事學老子,淡泊名利超然能達,做事學孔子積極入仕的同時遵循中庸之道

3樓:未老夢已老

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4樓:悲傷丶兔子

活學活用 而且 現在人的思想觀念和古時候差距很大 所以 借鑑就好 不需要刻意去學

5樓:匿名使用者

他們都是以人為中心,重點研究人與人,人與自然的關係

6樓:我的**

任何時候都不能夠教條,要因地制宜活學活用。

古人為人處世的道理有哪些?

7樓:南瓜蘋果

1、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三國志》劉備語

對任何一件回事,不要因為它是答很小的、不顯眼的壞事就去做;相反,對於一些微小的。卻有益於別人的好事,不要因為它意義不大就不去做它。

2、見善如不及,見不善如探湯。--《論語》

見到好的人,生怕來不及向他學習,見到好的事,生怕遲了就做不了。看到了惡人、壞事,就像是接觸到熱得發燙的水一樣,要立刻離開,避得遠遠的。

3、前事不忘,後事之師

出自《戰國策·趙策一》

記取從前的經驗教訓,作為以後工作的借鑑。

4、失之東隅,收之桑榆

出自《後漢書》

失之東隅,收之桑榆是一個漢語成語,拼音是shī zhī dōng yú,shōu zhī sāng yú,原指在某處先有所失,在另一處終有所得。比喻開始在這一方面失敗了,最後在另一方面取得勝利。

現考證,東隅為鄭州,桑榆為開封。東隅亦指早晨,桑榆亦指黃昏。

5、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出自《論語》

孔子說:"學習並且按時地去複習,不也很快樂嗎?有志同道合的人從遠方來,不也很高興嗎?別人不瞭解我但我不生氣,不也是道德上有修養的人嗎?"

求有關學習為人處世

8樓:小花豹

這個為人處世 要非黑即白 灰度相處 一定要掌握好 這個分寸 要進退有度 恪守原則 既不交淺言深 也不諱莫如深 知世故而不世故 出江湖而遠江湖

9樓:a趣味歷史

2023年4月,杜月笙與**榮、張嘯林組織中華共進會。4月11日晚,他誘殺了上海共產黨工人帶頭人汪壽華,使得次日共產黨工人武裝被迅速鎮壓,即清黨,共產黨方面稱為「四·一二事件」。

10樓:晨—月

子曰:君子有九思:視思明,聽思聰,色思溫帽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問,忿思難,見得思義。

表示向這人學習的詞語,形容虛心向他人學習的成語

不恥bai下問 b ch xi w n 生詞本基本du釋義 zhi 詳細釋義 樂於向學問或地位 dao比自己低的人學習內,而容不覺得不好意思。褒義出 處 論語 公冶長 敏而好學,不恥下問。論語 公冶長 論語 公冶長 敏而好學,不恥下問。近反義詞 近義詞移樽就教 不媿下學 不愧下學 形容虛心向他人學習...

在《論語》中,孔子告誡我們要善於向身邊的人學習,他說

在 論語 中,孔子告誡我們要善於向身邊的人學習,他說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則其善者而行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在論語中孔子告誡我們要善於向身邊的人學習他說 1 原文 子曰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回 2 翻譯 孔子說 答多個人走在一起,其中必定會有我的老師.拿他們的優點來...

描寫古人學習勤奮的成語,描寫勤奮的成語

映雪囊 n ng 螢 晉朝時候,有一個人名叫孫康,非常好學。他家裡很窮買不起燈油,夜晚不能讀書,他就想盡辦法刻苦地學習。冬天夜裡,他常常不顧天寒地凍,在戶外借著白雪的光亮讀書。孫康映雪苦讀 當時還有一個人,名叫車胤 yin 也和孫康一樣,沒有錢買燈油。夏天夜晚,他就捉了許多螢火蟲,盛在紗袋裡,用螢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