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的國際形勢和背景,二戰時期的背景

2021-05-30 13:05:05 字數 4986 閱讀 2453

1樓:荒誕不經

2023年3月,德意志第三帝國併吞了奧地利。接著,希特勒以保護捷克斯洛伐克境內德意志少數民族的利益為藉口,對捷克斯洛伐克提出領土要求。面對德意志第三帝國法西斯的咄咄逼人的侵略,英法兩國以犧牲捷克斯洛伐克的利益,並與希特勒達成協議,希望把德意志第三帝國的侵略矛頭引向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

2023年9月,英、法、美、德、意四國首腦阿瑟·尼維爾·張伯倫、愛德華·達拉第、阿道夫·希特勒和貝尼託·墨索里尼在德意志第三帝國的慕尼黑開會,簽訂協議,在沒有捷克斯洛伐克代表的情況下,強行把蘇臺德等地區割讓給德意志第三帝國。歷史上把這次會議成為「慕尼黑陰謀」。至此,綏靖政策達到頂峰。

慕尼黑協定的簽訂產生了很大的消極影響。

德意志第三帝國更加肆無忌憚,第二年控制了捷克斯洛伐克的全境,德意志第三帝**事和經濟實力大增,加速了侵略擴充套件的步伐。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對英、法兩國更加不信任,出於自己國家的安全考慮,2023年,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與德意志第三帝國簽訂了《蘇德互不侵犯條約》。

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後的國際形勢?

2樓:何處惹丨塵埃

1、第二次世界大戰前:

2023年10月,義大利王國國王任命墨索里尼擔任義大利王國總理,法西斯**在義大利王國開始建立。

西方國家大蕭條所帶來的動亂,使法西斯主義惡性發展。納粹黨迅速膨脹為德意志第三帝國第一大黨。

2023年1月,阿道夫·希特勒在德意志第三帝國上臺,2月製造國會縱火案,3月通過《授權法》,繼之一系列法西斯法案出籠,至次年8月頒佈《國家元首法》,對國家生活進行了全面改組,建立起集權統治的法西斯體制,並且加緊擴軍備戰。

從2023年九一八事變起,日本走上了戰爭和法西斯化的道路。在日本以軍部為中心,從首先發動侵略戰爭著手,然後通過天皇制機構,自上而下的逐步法西斯化,以適應進一步擴大侵略戰爭。2023年,日本法西斯青年軍官發動的「二二六」兵變,使軍部實力大大加強。

不久,受軍部控制的廣田弘毅上臺組閣,建立軍事法西斯**。之後,德意志第三帝國、義大利王國與日本簽訂**產主義協定,並且干預西班牙內戰。到2023年11月,法西斯運動遍及23個國家,半年後增至30個國家。

2、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美國成為了唯一變得更加強大的西方國家,在經濟方面,美國經濟在資本主義之中佔有比重上升,軍事上,有著另人害怕的原子彈,是無人敢招惹的軍事強國。

3樓:匿名使用者

在二戰時期,因為丘吉爾的努力,把蘇美拉到了一起,那時候丘吉爾算到戰後會有冷戰,因為在戰爭時期各同盟的利益之手就已經伸到了戰後的德國分配問題上,戰後美蘇弄走了大批的德國科學家,製造火箭製造航天工具,製造導彈,那時候就是一種軍事競爭,誰強大誰說了算,最後蘇聯誇了,隨著蘇聯的失敗,中國也開始慢慢走向共產主義的資本社會,因為蘇聯朝鮮都是共產主義國家,但是最後的結果卻是發人深省,中國目前國情就是努力發展誰也不惹當然誰也不鳥,因為我們現在還不到發達國家程度,再次國家太大。從中國反對戰爭來看,大多數時候都是友好國家或者是周邊國家發生戰爭,衝突,中國會出來說話,這是因為中國要給世界一個我愛好和平的表象,因為有這個表象任何人打我沒有理由,打我就是侵略,什麼叫趾高氣昂?而戰爭確實是一種利益的賭博,如果你贏了,這個國家的資源就是你的,你看美國打人都是奔著資源型國家還有地理型國家去的,阿富汗,邊上是誰你該清楚,伊拉克,伊朗,你也該清楚它們有什麼,而世界都反對戰爭一方面不能讓戰爭擴大,誰也不知道誰有核**誰會先扔核**,這時候誰敢說誰捱揍了我要去幫?

當然也會去提出反對不讓擴大戰爭,因為戰爭鬧大了對誰都不好,總而言之,這個時代從二戰以後到現在,就是利益的衝突,維護利益的時代、

4樓:絎戠湅綰㈠皹

1二戰前後,國際形勢發生了巨大而深刻的變化,從而為時代主題的轉換準備了客觀條件。首先,隨世界經濟全球化趨勢的日益加強,帝國主義國家之間的關係出現了新的變化,即由大戰前的軍事爭奪,轉向全方位的競爭、協調與合作。從而使資本主義世界呈現相當穩定的狀態。

儘管帝國主義經濟政治發展不平衡的規律依然存在,但這種發展不平衡所引起的矛盾和鬥爭不再表現在軍事領域,而是集中在經濟領域。2中國的局勢是國共2黨共存 都有各自的軍隊 整個中國都被內戰的氣氛籠罩著 基本國情 戰爭過後 經濟幾乎崩潰 災民遍野 餓殍遍地 人們渴望獲得和平3 各種矛盾指 國與國之間的利益衝突的矛盾 霸權主義妄圖建立和主宰世界次序的矛盾 恐怖主義破壞世界和平的矛盾宗教間衝突的矛盾 等等 抑制戰爭的因素有5點第一,兩次世界大戰的浩劫給人類留下深重災難和沉痛教訓,世界各國人民對和平的追求十分強烈,民心向背,對霸權主義和世界大戰形成越來越大的遏制力量;

第二,世界經濟的發展加深了各國利益的相互交織和相互依賴,冷戰結束後多極化程序使世界各種主要力量彼此制衡,對霸權主義戰爭政策的牽制力量在增加,成為制約戰爭的一個重要因素;

第三,核**等毀滅世界的戰爭工具形成的「恐怖平衡」,也成為制約戰爭的一個重要因素;

第四,廣大發展中國家力量的發展,對世界和平與發展起著不可低估的作用,通過和平方式解決國際爭端越來越受到國際社會的重視。

第五,生存與發展是廣大發展中國家的首要任務,繼續發展和保持優勢也是發達國家面臨的問題,對內圖穩,對外思和,是多數國家的政策取向,對抑制戰爭起到積極作用。

二戰時期的背景

5樓:京城「老炮兒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的20年間,資本主義各國經濟政治力量發展不平衡,德國和日本的工業發展比較突出,經濟實力明顯增長;英、法、美等國則先後出現停滯局面。二戰蓄勢待發。

6樓:好快樂的小豬

2023年3月,德國併吞了奧地利。接著,希特勒以保護捷克斯洛伐克境內德意志少數民族的利益為藉口,對捷克斯洛伐克提出領土要求。面對德國法西斯的咄咄逼人的侵略,英法兩國以犧牲捷克斯洛伐克的利益,並與希特勒達成協議,希望把德國的侵略矛頭引向蘇聯。

2023年9月,英、法、美、德、意四國首腦阿瑟·尼維爾·張伯倫、愛德華·達拉第、阿道夫·希特勒和貝尼託·墨索里尼在德國的慕尼黑開會,簽訂協議,在沒有捷克斯洛伐克代表的情況下,強行把蘇臺德等地區割讓給德國。歷史上把這次會議成為「慕尼黑陰謀」。至此,綏靖政策達到頂峰。

慕尼黑協定的簽訂產生了很大的消極影響。

德國更加肆無忌憚,第二年控制了捷克斯洛伐克的全境,德**事和經濟實力大增,加速了侵略擴充套件的步伐。蘇聯對英、法兩國更加不信任,出於自己國家的安全考慮,2023年,蘇聯與德國簽訂了《蘇德互不侵犯條約》。

二戰簡介:

第二次世界大戰(world war ii,簡稱二戰,亦可稱世界反法西斯戰爭)。2023年9月1日—2023年9月2日,以德國、義大利、日本法西斯等軸心國( 及保加利亞、匈牙利、羅馬尼亞等國)為一方,以反法西斯同盟和全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為另一方進行的第二次全球規模的戰爭。

從歐洲到亞洲,從大西洋到太平洋,先後有61個國家和地區、20億以上的人口被捲入戰爭,作戰區域面積2200萬平方千米。據不完全統計,戰爭中軍民共**9000餘萬人,4萬多億美元付諸流水。第二次世界大戰最後以美國、蘇聯、中國、英國等反法西斯國家和世界人民戰勝法西斯侵略者贏得世界和平與進步而告終。

7樓:最是英雄

二戰前,是凡爾賽華盛頓體系,也就是在歐洲,英法稱霸,在亞太地區,美國和日本爭奪霸權(美國佔據菲律賓,日本佔據朝鮮半島)

但是,由於,德國的迅速崛起,蘇聯的國力也大大提升。凡爾賽華盛頓體系變得脆弱起來。

在歐洲,由國聯中沒有美國,只有英法能夠對抗德國。希特勒上位後,實力更上一層樓,積極擴軍備戰。

蘇聯,斯大林的兩個五年計劃後,國力也恢復甚至超過了沙俄時期。

在亞洲,日本已經開始大肆侵略擴張,31年奪我東北,37年進入中原。

在這個時候,世界上有七大強國,

第一強國,美國。第二,德國。第三,蘇聯。第四,日本。第五,英國。第六,德國。第七,義大利。

斯大林時期的國際形勢或者是背景。

8樓:匿名使用者

一戰和內戰結束後不久的幾年,2023年列寧逝世,斯大林上臺。接手時國內政局穩定,但受到外部封鎖,實行新經濟政策,遭到巨大破壞的經濟有恢復和發展,但是生產力相當落後,用後來丘吉爾的話說,用手扶木梨耕作的農業國家。

上任幾年後,斯大林鞏固了自己的權位,開始扔掉他說的該死的新經濟政策,搞大規模的斯大林式社會主義改造,並且在二戰以前連續制定兩個讓工業超高速發展的五年計劃【每個五年計劃都是提前一二年完成,所以兩個計劃實行的時間並非10年這麼久】,這些計劃靠榨乾農民的每一滴血,逼迫工人大量高強度勞動,並且大量使用**營裡像奴隸一樣的勞動力來幹許多重大基礎工程,大量出口農產品獲取西方的機器和技術,來完成。

2023年資本主義大危機,對蘇聯的技術封鎖有放鬆,蘇聯趁機大量進**術和機器,但是國內農民已經因為過度剝削等天災人禍,釀成大饑荒【僅在烏克蘭這樣的農業重鎮,就餓死幾百萬人】,蘇聯領導人不願意放過獲得技術和機器的這個國際機會,在大饑荒的年代裡大搞飢餓出口。。。

當然,做這一切只顧發展不顧人命的幹活,是要賠上黨和領導人的威信,並捱罵的,還會直接威脅既定路線。有人分析主要是這樣的原因,造成斯大林忌憚黨內所謂右派領導人的威信,自己製造冤假錯案設法**他們,消弭他們的主張。因為國內外的各種環境和制度因素,肅反無情的擴大化,稱之為大清洗,斯大林主要於1937~1939兩年間,自己簽字殺害70萬,加上其他原因死亡的人口,總共殺人至少200萬。

斯大林於此期間的國際環境,主要是面臨著已經明朗化的二戰戰爭威脅,斯大林害怕第五縱隊搗蛋,但是西方經常有意利用這一點,製造讓他疑慮的種種謠言等。國內環境,可能是一種各種因素合起來,能把任何好政策的效應擴大10倍,壞政策的效應擴大100倍的既有巨大的公眾激情,又有無限寒蟬效應的環境。。。

還有值得一提的,是這個時期,蘇聯和德國的關係也很微妙。一戰結束後,德國被迫接受割讓領土,無法完成賠款,嚴厲限制軍事發展的屈辱條約,這使得蘇德接近,德國幫助蘇聯提高工業,蘇聯培訓德**官。。。但是蘇聯並非全無防備,戰略上他更傾向於和英法聯合以應付未來的世界戰爭,只不過始終無法實現。

二戰前,資本主義大危機,戰爭的危險也已經顯現,各大國忙著合縱連橫,蘇聯和英法談判,但是英法不信任他,非但談判白費勁,而且私下裡和德國搞慕尼黑陰謀,這個因素對蘇聯跟著犯壞,和德國簽訂出人意料的瓜分波蘭的密約,起到了逼迫作用。這使德國吃下了放心丸,引發他立刻發動二戰。

二戰時期,眾所周知,就不用說了吧。

當然,這個時期還有一個靜悄悄的大國:美國。美國基本是孤立主義,儘量不插手歐洲的戰局,直到二戰打起來,美國賣軍火撈足了利益之後,蘇聯和英法求他出兵。。。

二戰時期的美日關係是怎樣的二戰期間和二戰後,美日關係發生了怎樣的變化

二戰期間,也是分階段的。一是貌合神離階段。隨著中國盧溝橋事變 歐洲德國突襲波蘭,二戰逐漸拉開序幕。德意日的結盟,表面上是 產國際的,根本上來說對現有的國際秩序和利益劃分不滿,只不過是借 產國際這個幌子,強化自己的同盟。初期,美日關係是貌合神離。因為小日本要獨霸中國,美國肯定不同意,但是攝於美國的強大...

二戰時期美軍名將有哪些,二戰時期的飛機有哪些變化?

豪膽老將 巴頓 巴頓是美國諸多指揮家當中少有的不按套路出牌的人,年過五旬,卻驍勇善戰,趾高氣昂,無所畏懼。或許巴頓真的註定是為戰爭而生,他的指揮才能堪稱藝術,出其不意,攻其不備,經常在關鍵時刻給對手以致命打擊。北非登陸戰時,巴頓便略現才華,之後在非洲便是一路克敵制勝。西西里島登陸時,巴頓以迅雷閃電之...

二戰時期最偉大的軍事家是誰,二戰時期最著名的軍事家 領袖都有誰(外國的)

主要是看哪個陣營的 德國的是 隆美爾 古德里安 吧?日本的 三百五十六 蘇聯的 朱可夫 美國的巴頓 艾森豪 二戰時期最著名的軍事家 領袖都有誰 外國的 沙漠之狐是德國二戰時期天才 軍事家,但可惜德國戰敗,枉費一世英名 波瀾壯闊的第二次世界大戰湧現出眾多戰爭將領。比如,蘇聯的朱可夫 崔可夫 鐵木辛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