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建的樑柱體系是怎樣的,中國古代建築結構主要是以什麼結構為主

2021-08-04 16:22:51 字數 5779 閱讀 3631

1樓:創秋小林

中國2023年古建的頂樑柱「檜樹」

2樓:雙子滴滴答答地

一 殿式,大式和小式

殿式:宮殿的樣式,為建築的最高等級。通常為帝王后妃起居之處。

佛教中的大殿(大雄寶殿),道教中的三清殿也屬於殿式建築。 特點:巨集偉華麗,瓦飾,建築色彩和繪畫有專門的意義。

如:黃琉璃瓦,重簷廡殿頂式,朱漆大門,彩繪龍鳳等為帝王之所。

大式:各級**和富商縉紳宅第。 特點:不用琉璃瓦,斗拱彩飾有嚴格的規定。

小式:普通百姓住房規格。顏色只能為黑白灰。

二 屋頂

按照式樣等級次序由高到低為:廡殿式,歇山式,攢尖式,懸山式,硬山式,盝頂,捲棚頂。另外還有重簷和單簷之分,重簷頂等級高於單簷頂。

總的說來,屋頂的等級由高到低排序為:重簷廡殿頂,重簷歇山頂,重簷攢尖頂,單簷廡殿頂,單簷歇山頂,單簷攢尖頂,懸山頂,硬山頂,四角攢尖頂,盝頂,捲棚頂。

三 屋頂飾物

即脊獸和角獸。角獸按列均由單陣列成,一般採取1.3.

5.7.9數列排列(即陽數),最高為10個。

其排列順序為龍,鳳,.獅子,天馬,海馬,狻猊,押魚,獬豸,鬥牛,行什。最前面有騎鳥仙人。

他們除了有自己的裝飾意義外,還有一定的實際用途,具體的介紹在精彩講詞中的歷史文化中已有詳細的介紹,這裡就不再贅述了。建築的地位越高,角獸的數目越多。以紫禁城為例,太和殿為舉行大典的場所,皇權的象徵,設神獸10個。

乾清宮為帝王理政,居住的地方,地位僅次於太和殿,設神獸9個。坤寧宮為皇后的寢宮,清代為祭神及結婚之用,設神獸7個,東西六宮是妃子的住所,設神獸5個,最少的為次要角門,只設神獸1個。

四 臺基

一般原則為級數多的大於級數少的,漢白玉臺基高於其他材料,有圍欄的大於無圍欄的。

最高階臺基:幾層帶玉石欄的須彌座疊在一起用於皇宮中的最高階建築和一些寺廟最高階殿堂。

較高階臺基:通常稱的須彌座,座上有漢白玉石欄杆。用於宮殿建築兩廡的次要建築。

一般臺基:座壁平整且直,多用於大式和小式建築。根據〈〈大清會典〉〉:

公侯以下,三品以上,準高二尺;四品以下到士民,準高一尺。而一般皇家建築的臺基可有5尺之高。除顯示等級外,臺基的最普遍功能是為了對古代木結構建築物進行保護。

五 踏道

踏道,就是建築物出入口供人蹬踏的建築輔助設施。其中階級型踏道最為常見,也稱踏跺或臺階。 可分為**。

一般臺階(如意臺階):由幾塊大小不一的石頭從大到小,由下至上疊砌而成。三面都可以供人上下。

用於次要房舍及主要建築的次要出口。 高階臺階(垂帶臺階):用長短一致的石條砌成,並在其左右兩邊各垂直鋪設石條一塊。

用於高階建築。較高階臺階:在垂帶臺階的兩邊加上石欄杆。

用於較高階建築。 斜道,又叫做輦道或御路,傾斜度平緩可行車。 分為兩種形式:

一為鋪設光面或印花方磚,一為斜道上用磚石露稜側砌而成。 7世紀以後,一些大型的建築物特別是皇宮廟宇大殿前又有三階並列或分列的做法。講究的御道,後來雕龍刻鳳,裝飾以水浪之氣,以示皇帝專有,兩旁自然是大臣進退的臺階。

在後來經過一段漫長的發展階段,斜道成為一種裝飾。

六 面闊開間

間是指由4根柱子圍成的空間。面闊指橫向的間數。縱向的則叫做進深。

開間以單數命名,尺寸或相等或遞減,開間越多等級越高。九五,為皇帝所專用。即皇帝的大殿為九開間,五進深。

北京故宮的太和殿,太廟大殿在清朝時為十一間,更顯示了「皇威」。 明朝規定,公侯府第,大門三間,有金漆獸面錫環,前廳,中堂,後堂各七間 三品到五品,廳堂各七間,門用黑漆錫環(王府為朱漆大門)。 六品到九品,廳堂各三間,正間一間,門為黑色,有鐵環。

百姓,正房不能超過三間。

七 斗拱

斗拱是我國古代建築特有的結構構件,他由方形的鬥,矩形的拱和斜的昂組成。 作用是支撐無頂出簷,減少室內大梁的跨度,將屋頂大面積的荷載經其遞減到柱子上。等級規則是,有斗拱的大於無斗拱的,斗拱多的大於斗拱少的,層次多的大於層次少的。

八 彩畫

建築彩畫為我國建築藝術的重要組成部分。它起源很早,早在春秋時期就已經有木結構建築上施塗料的記載。在裝飾的同時,它也是保護木材的措施之一。

(關於彩畫的起源及發展將另做篇幅)在宋及明清,彩畫的發展相對完備,等級制度反映在彩畫中也比較明顯。

宋:宋代的彩畫多用疊暈的畫法,使顏色逐步由淺到深,或由深到淺,變化柔和無生硬感,極少用金,呈淡雅風格,並催彩畫定有6種規則,這些在宋代的〈〈營造法式〉〉中可以見到。簡述為:

五彩遍裝,用於宮殿及廟宇的主要建築; 碾玉裝和青綠疊暈稜間裝,用於住宅園林、宮殿的次要建築; 解綠裝、解綠結華裝和丹粉裝飾,用於次要房舍。

明清:明清彩畫的主要分類我們是比較熟悉的。即和璽彩畫,旋子彩畫和蘇式彩畫。

其中和璽彩畫,為最高等級,用於皇宮主殿。 旋子彩畫,一般用於官衙,廟宇主殿和宮殿,壇廟次要殿堂。 蘇式彩畫,多用於宅第園林 九 色彩 古代建築的用色也是有著嚴格的使用規則的,一般排列為黃(金),赤(紅),青(有時被認為是黑),藍,黑,灰 。

《禮記》中規定:「楹,天子丹,諸侯黝(黑)大夫蒼,士黈(黃)。根據五行學說:

赤色象徵喜富,故宮的宮牆,簷牆,門窗,柱一律用紅色。因此文學作品中多用「丹楹」,「朱闕」,「丹樨」,「朱榬」等描寫之。 自隋以來,黃色反映在等級上,地位遠超過紅色,併為皇帝的專用色。

五行之中,黃色為**方位。由於黃色的地位上升,紅色也可用在在親王官邸中。但平民百姓門柱仍用黑色。

十、門釘

朱門上有金黃色門釘,這一排排門釘,不僅有構造的功能,也是裝飾品,並體現了中國封建等級制度。 門釘的起源很久,從隋唐以來就在大門上施用門釘了,一直延續了幾千年。 中國古代為防禦外侵,城門製作十分堅厚。

由於自身構造的需要,在木板和穿帶部位釘上鐵釘,目的是為了防止門板鬆散。但釘帽外露,有礙美觀,於是古人將釘帽打成泡頭狀,這樣,門釘又兼有裝飾功能。

關於門釘使用的數量,明代以前無明文規定,到了清代,才把門釘數量和等級制度聯絡起來。《大清會典》記載:「宮殿門廡皆崇基,上覆黃琉璃,門設金釘。

」「壇廟圓丘,外內垣門四,皆朱扉金釘,縱橫各九。」皇宮城門上的門釘,每扇門九排,一排九個,一共九九八十一個。

對親王,郡王,公侯等府第使用門釘數量有明確的規定: 親王府,正門五間,門釘縱九橫七 世子府制,正門五間。門釘間親王七之二(七分之二) 郡王,貝勒,貝子,鎮國公,輔國公與世子府同 公 門釘縱橫皆七,侯 以下至 男 遞減至五五,均以鐵。

中國古代建築結構主要是以什麼結構為主?

3樓:demon陌

中國古代建築以木構架為主,構成富有彈性的框架。有抬樑、穿鬥、井榦三種不同的結構方式。抬樑式是在立柱上架樑,樑上又抬樑,所以稱為「抬樑式」。

宮殿、壇廟、寺院等大型建築物中常採用這種結構方式。

穿鬥式是用穿枋把一排排的柱子穿連起來成為排架,然後用枋聯接而成,故稱作穿鬥式。多用於民居和較小的建築物。井榦式是用木材交叉堆疊而成的,因其所圍成的空間似井而得名。

中國的這種庭院式的組群佈局所造成的藝術效果,與歐洲建築相比,有它獨特的藝術魅力。一座歐洲建築,是比較一目瞭然的。而中國的古建築,卻象一幅中國畫長卷,必須一段段的逐漸展看,不可能同時全部看到。

走進一所中國古建築也只能從一個庭院走進另一個庭院,必須全部走完才能看完。北京的故宮就是最傑出的一個範例,人們從天安門進去,每通過一道門,進入另一庭院;由庭院的這一頭走到那一頭,一院院、一步步景色都在變換,給人以深切的感受。故宮的藝術形象也就深深地留在人們的腦海中了。

4樓:喬飛鴿下

以木構架為主的結構方式 中國古代建築慣用木構架作房屋的承重結構。木構樑柱系統約在西元前的春秋時期已初步完備並廣泛採用,到了漢代發展得更為成熟。木構結構大體可分為抬樑式、穿鬥式、井榦式,以抬樑式採用最為普遍。

抬樑式結構是沿房屋進深在柱礎上立柱,柱上架樑,樑上重疊數層瓜柱和樑,再於最上層樑上立脊瓜柱,組成一組屋架。平行的兩組構架之間用橫向的枋聯結於柱的上端,在各層樑頭與脊瓜柱上安置檁,以聯絡構架與承載屋面。檁間架椽子,構成屋頂的骨架。

這樣,由兩組構架可以構成一間,一座房子可以是一間,也可以是多間。斗栱是中國木構架建築中最特殊的構件。築美藝墅為你解答

5樓:匿名使用者

木結構、磚結構、磚木混合結構。

6樓:大眾便利店山

主要以抬樑式構架為主

7樓: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中國古代建築以木構架結構為主要的結構方式,木構架又包括有抬樑式、穿鬥式和井榦式三種結構。

抬樑式即在地面上先立柱,柱上架樑,每兩組平行的樑之間安置與樑成垂直角度的檁,這些檁上排列若干椽子,從而形成完整的木構架。每兩組平行樑之間的空間稱為「間」。

穿鬥式也是在地面上立柱,但柱上不架樑,而是直接安檁,柱子的間距較密,柱與柱用數層「穿」貫通連結,組成構架。這種結構較省木材,尤其是不需要什麼大型的柱材。從地域上看,我國南方建築多用這種結構。

井榦式即將木材橫豎交叉,層層累疊構成房屋的壁體。這種形式如同井筒一樣故名井榦式,這種形式的房屋較少見。

什麼事建築結構中的樑柱

8樓:

樑是承受樓層荷載的結構構件,將樓層的荷載傳遞給支撐它的牆或柱。柱是承受樑或板傳遞過來的豎向荷載,最終將荷載傳遞到基礎。樑柱是建築結構中最經常使用的兩種結構形式。

只有這兩種構件作為受力體系建成的建築成為框架結構體系。

9樓:匿名使用者

呵呵,首先你的分清什麼是體系 比如說建築裡有磚混結構 框架結構 剪力牆結構 剪支結構 同體結構 。其實樑和柱在這些結構中都有 就是除了磚混結構。怎麼說呢樑和柱就是整個建築的骨架,就和人一樣的。

在這個骨架中的牆就好像是我們的**一樣,牆到了房子不會垮,那只是隔斷作用,並沒有承重。樓板以及屋蓋的重量都是壓在樑上,而樑所受的力是壓在柱上的。柱子就把力傳到基礎。

就是這麼個受力的結構。他的好處就是靈活的空間佈局,應為牆是可以隨意拆的。當然是在樑柱的結構體系中的隔斷牆

中國仿古建築體系在特點上有哪些特色

10樓:匿名使用者

中國建築體系在特點上,可以基本上概括為以下幾個方面:

一、單體建築

中國建築體系以木材結構為它的主要結構方法,中國單體古建築的材料基本上都是木材。也就是房子的房身部分是以木材做柱子和樑的,成為樑架式結構。這種結構,也是當代建築中框架式結構的前身模型,為現代建築事業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除了這些,中國古建築體系中建築的特點還在於它的細部等各方面的處理。

二、屋頂的處理

這是這個建築體系中的一個特色,它在中國建築中向來佔著極其重要的地位。瓦面是彎曲的,當屋頂是四面坡度時,屋頂的四角也就是翹起的。尤其是屋頂壯麗的裝飾性也很早就被發現面予以運用了。

相對說來,在其它的建築體系中,屋頂是向來不受重視的,除了有時候穹隆頂得到處理之外,一般坡頂都是草草處理了事的,生硬無趣。但在中國,建築師很早就發現了屋頂部分的巨大裝飾作用。在古書中都有記載和歌頌屋頂和出簷的詩句。

它是中國古建築體系中一個重要的特色。

三、建築物的大膽用色

在古建築體系中,大膽地使用了硃紅作為大建築物的屋身的主要的顏色,用在柱,門窗等部位,並用彩色繪畫圖案來裝飾木構架的上部結構,比如:柱、棟樑、枋等地方,無論外部內部都是如此。在合使用顏色上,中國的古建築是最大膽的,這也是古單體建築的一個特色。

大量有色琉璃瓦的使用,充分發揮各色油漆的使用潛力。木上刻花,石面上作浮雕,磚面也加以雕刻——這些都是中國古建築體系的特徵。

四、木結構細處的精緻處理

中國古建築,一般會把構件交接的部分裸露出來,再在它們的外表形狀上稍稍加工,使它成為整個建築本身的裝飾的一部分。比如:在整組的樑柱上刻畫圖案、門環、角葉等,此外,屋脊、脊吻、瓦當等而下之都是屬於這一類的細部處理。

相對於西方國家,中國建築在單體體型上可能並沒有優勢,但精巧的構造,完美無缺的細部處理,以及中國傳統手法的運用,都讓中國的建築有了自身的特色。

中國古建築的裝飾都有什麼,中國古建築的裝飾都有什麼?

中國古建築的裝飾有龍紋或者是鳳紋雕的雕飾,還有刻有獅子的莊嚴 有雀替 石墩 斗拱 屋脊獸 彩繪 影壁 鏤空窗等等 中國古建築裝飾有哪些特點 中國古建築的特點非常之多,從3個主要方面來分析的話,主要是其裝飾,城市規劃的選址整體佈局,還有建築等級制度。建築裝飾 指的是用料主要是由木雕 石雕 磚雕構成,同...

中國古建築門樓的具體結構名稱中國古建築中的門,由哪些構件組成?

門樓的門框分兩側,門肩裝在中間,下有門檻,門檻兩側又有裝飾品擺件。門樓四周有彩繪,並有挑簷式建築,門楣上雙面磚雕或石雕,刻有匾額,鬥框邊有彩繪或彩繪畫。門樓是一戶人家的總甬道,又是大戶人家的門面和社會地位的象徵,門樓建築的大小規格在古代都有規定,所建門樓要與身份相符。現在的房屋建築已經沒有了門樓規劃...

中國古人是怎樣生活的?中國古代的生活是怎樣的

170萬年前的中國古人正處於人類成長的童年時期,他們只會打製石器,加工簡單的木質工具。採集 狩獵和捕撈是他們獲取衣食的主要方式。人們多住在天然的洞穴裡,或者在樹上棲居。人們最初是生食,後來才發明了人工取火 人們按照季節遷徙,居無定所。專家們還在元謀人的遺址中,發現了古人用火的痕跡。可以說,古人從用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