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厭之有」的「之」字應該如何解釋

2021-08-08 02:39:32 字數 1182 閱讀 6684

1樓:白羽千千

在《陋室銘》中「何陋之有」,其中「之」字作為賓語前置的標誌助詞,用作連線,起加強反問的語氣作用。可省略,如「何陋有」,如果恢復到後置為「有何陋?」問句顯然沒有什麼氣勢。

王力的《古代漢語》中解釋「何厭之有」的「之」字為:復指賓語,復指前面的「何厭」。復指,重複提示,作代詞,代替賓語,用作連線,起重複強調作用,可省略,如「何厭有」,同樣是「有何厭」的倒狀句。

兩個「之」字,都是助詞,作連線用,可以加強語氣,也可以說成是重複賓語來加強語氣,有著同樣的意義。所以,兩個解釋並不矛盾對立,可以互為補充。

2樓:匿名使用者

「何厭之有」的正常語序是「有何厭」,意思是「有什麼(讓你)討厭」。

「之」在此處沒有實意,是一個助詞,表明狀語前置。

此處使用狀語前置的作用是,表示強調「(有)何厭」。

整個句式,使用的是反語。用來提示和反問:以表示沒有什麼(值得)討厭(的)。

這是一個帶有強烈情緒的句式,這型別的句式流傳已久。相似的還有「何罪之有」。

3樓:匿名使用者

語氣助詞,沒有翻譯。

何厭之有 是什麼意思

4樓:洛£水水

出自《燭之武退秦師》

解釋為:有什麼能讓他滿足的呢?

「厭」同「饜」,滿足。

這是賓語前置句,「之」是賓語前置 的標誌,無義。

原語序為:有何厭。

5樓:匿名使用者

賓語前置,夫晉,有何厭之。

意思是晉國(的慾望)有什麼滿足(的可能)呢?

「厭」通「饜」,滿足

6樓:山海軒

何厭之有:(晉國)copy有什麼使它滿足的呢?

夫晉何厭之有?即東封鄭,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闕秦,將焉取之

晉國,有什麼滿足的呢?已經把東邊的鄭國作為邊界,又想擴大它的西邊疆界,不侵犯秦國又從**取得(領地)呢?

7樓:匿名使用者

何厭之有 節選自《燭之武退秦師》

厭,通「饜yàn」,滿足。

整個句子是一個賓語前置句,倒裝過後是「有何厭?」

翻譯過來就是 有什麼(能使他得到)滿足呢?

8樓:匿名使用者

**會討厭呢?根本不會討厭

下列句子與「何厭之有」句式相同的一項是A不者,若屬皆且為所虜B

c試題分析 例句是賓語前置句。a句是被動句,b句是定語後置句。c句為賓語前置句,安在 就是 在安 d句是被動句。點評 文言中不同的句式,指的是判斷句 被動句 賓語前置句和省略句。特殊句 包括固定句式 的翻譯,也往往是考題設定的關鍵得分點之一。考生如果不能識別某個特殊句式,不知道它的特殊順序 固定譯法...

「未之思耳夫何遠之有」文言文翻譯是什麼

未之思耳來夫何遠之有 這句話正確應源該是 未之思也,夫何遠之有?其意思是 他還是沒有真的想念,如果真的想念,有什麼遙遠呢?1 出處 這句話出自 論語 子罕 2 原文如下 節選 唐棣之華,偏其反而。豈不爾思,室是遠而。子曰 未之思也,夫何遠之有?3 譯文 古代有一首詩這樣寫道 唐棣的花朵啊,翩翩地搖擺...

孔子的原話是君子居之,何陋之有作者引用時為什麼只引用半句

君子的美德彌補了居室的簡陋 子欲居九夷.或曰 陋,如之何?子曰 君子居之,何陋之有?有,而孔子的原話是君子居之何陋之有作者為什麼省 論語子罕 中原為 子曰 君子居之,何陋之有?而 陋室銘 中卻省略了前半句,為什麼?首先,引用沒說一定得引全部 可以摘一些來引用 其次,引用分 直接引用 與 間接引用 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