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根據《峨眉山月歌》和《渡荊門送別》兩詩內容,以「李白萬里行舟圖」為題目,寫左右的短文

2021-09-17 20:38:05 字數 6190 閱讀 6668

1樓:冰蓮潔

這好像老師留的作業!呵呵……

我很欽佩樓主,短文不能幫你寫,但他(她)給的意見是很好的,點到為止。佩服!!

2樓:紫嫣s雪兒

兩首詩歌都是李白離蜀之作,都以寫景為主,配以思鄉之情。詩歌中之寫景都頗有特色,是為佳作。

結合當時作者的心境——少年初出遊,既有見新奇景物之興奮雀躍,又有初次離鄉之坎坷不安。

其實,你只要靜心溶入當時的作者,體會作者的感情,達成共鳴不是很難的。

3樓:匿名使用者

短文你自己寫吧,給你點意見:

1、兩首詩歌都是李白離蜀之作,都以寫景為主,配以思鄉之情。詩歌中之寫景都頗有特色,是為佳作。

2、結合當時作者的心境——少年初出遊,既有見新奇景物之興奮雀躍,又有初次離鄉之坎坷不安。

其實,你只要靜心溶入當時的作者,體會作者的感情,達成共鳴不是很難的。

4樓:匿名使用者

遠別離」李白

遠別離,古有皇英之二女,乃在洞庭之南,瀟湘之浦。

海水直下萬里深,誰人不言此離苦。日慘慘兮雲冥冥,猩猩啼煙兮鬼嘯雨。我縱言之將何補,

皇穹竊恐不照餘之忠誠。雲憑憑兮欲吼怒,

堯舜當之亦禪禹。君失臣兮龍為魚,權歸臣兮鼠變虎。

或言堯幽囚,舜野死,九疑聯綿皆相似,

重瞳孤墳竟何是。帝子泣兮綠雲間,隨風波兮去無還。

慟哭兮遠望,見蒼梧之深山。蒼梧山崩湘水絕,竹上之淚乃可滅。

「公無渡河」李白

黃河西來決崑崙,咆哮萬里觸龍門。波滔天,堯諮嗟。

大禹理百川,兒啼不窺家。殺湍湮洪水,九州始蠶麻。

其害乃去,茫然風沙。被髮之叟狂而痴,

清晨臨流欲奚為。旁人不惜妻止之,公無渡河苦渡之。

虎可搏,河難憑,公果溺死流海湄。有長鯨白齒若雪山,公乎公乎掛罥於其間,箜篌所悲竟不還。

「蜀道難」李白

噫吁戲危乎高哉,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蠶叢及魚鳧,開國何茫然。爾來四萬八千歲,不與秦塞通人煙。

西當太白有鳥道,可以橫絕峨眉顛。地崩山摧壯士死,然後天梯石棧相鉤連。上有六龍回日之高標,

下有衝波逆折之回川。黃鶴之飛尚不得過,

猿猱欲度愁攀援。青泥何盤盤,百步九折縈巖巒。

捫參歷井仰脅息,以手撫膺坐長嘆。問君西遊何時還,畏途巉巖不可攀。但見悲鳥號古木,雄飛雌從繞林間。

又聞子規啼夜月,愁空山。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使人聽此凋朱顏。連峰去天不盈尺,枯鬆倒掛倚絕壁。

飛湍瀑流爭喧豗,砯崖轉石萬壑雷。其險也如此,嗟爾遠道之人胡為乎來哉。劍閣崢嶸而崔嵬,一夫當關,萬夫莫開。

所守或匪親,化為狼與豺。朝避猛虎,夕避長蛇。磨牙吮血,殺人如麻。

錦城雖雲樂,不如早還家。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側身西望長諮嗟。

《渡荊門送別》寫作背景

5樓:四舍**入

寫作背景:

這首詩是詩仙李白青年時期出蜀至荊門時贈別家鄉而作。

李白在公元724年(開元十二年)辭親遠遊。詩人從「五歲誦六甲」起,直至遠渡荊門,一向在四川生活,讀書於戴天山上,遊覽峨眉,隱居青城,對蜀中的山山水水懷有深摯的感情。此次李白離別家鄉,發青溪,向三峽,下渝州,渡荊門,輕舟東下,意欲「南窮蒼梧,東涉溟海」。

這是詩人第一次離開故鄉開始漫遊全國,準備實現自己的理想抱負。

《渡荊門送別》是唐代偉大詩人李白青年時期在出蜀漫遊的途中寫下的一首五言律詩。原文:

渡荊門送別

(唐)李白

流遠荊門外,來從楚國遊。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

月下飛天鏡,雲生結海樓。仍連故鄉水,萬里送行舟。

白話譯文

我乘舟渡江來到遙遠的荊門外,來到戰國時期楚國的境內遊覽。

高山漸漸隱去平野慢慢舒,江水一片彷彿流進廣闊的莽原。

波中月影宛如天上飛來的明鏡,空中彩雲結成綺麗的海市蜃樓。

但我還是更愛戀故鄉滔滔江水,它奔流不息陪伴著我萬里行舟。

6樓:一分大概還有

李白一生在四川生活,第一次離開故鄉,開始漫遊全國,準備實現自己的理想抱負。

7樓:

詩人李白一生足跡幾乎踏遍了祖國的名山大川,寫了不少歌頌祖國壯麗河山的名詩佳篇。這首詩是詩人於開元十三年(725)辭親遠遊,出蜀至荊門時贈別家鄉而作。詩人從「五歲誦六甲」起,直至二十五歲遠渡荊門,一向在四川生活,讀書於戴天山上,遊覽峨眉,隱居青城,對蜀中的山山水水懷有深摯的感情,這次是詩人第一次離開故鄉開始漫遊全國,準備實現自己的理想抱負。

8樓:天空

《渡荊門送別》是唐代偉大詩人李白青年時期在出蜀漫遊的途中寫下的一首五律。此詩由寫遠遊點題始,繼寫沿途見聞和觀感,後以思念作結。全詩意境高遠,風格雄健,形象奇偉,想象瑰麗,以其卓越的繪景取勝,景象雄渾壯闊,表現了作者少年遠遊、倜儻不群的個性及濃濃的思鄉之情。

作品名稱

渡荊門送別

創作年代

盛唐作品出處

《全唐詩》

文學體裁

五言律詩

作者李白

作品原文

趙玄荒院士楷書刻石拓片《渡荊門送別》

渡荊門送別⑴

渡遠荊門外⑵,來從楚國遊⑶。

山隨平野盡⑷,江入大荒流⑸。

月下飛天鏡⑹,雲生結海樓⑺。

仍憐故鄉水⑻,萬里送行舟⑼。

註釋譯文

詞句註釋

⑴荊門:山名,位於今湖北省宜都縣西北長江南岸,與北岸虎牙三對峙,地勢險要,自古即有楚蜀咽喉之稱。

渡荊門送別

⑵遠:遠自。

⑶楚國:楚地,指湖北一帶,春秋時期屬楚國。

⑷平野:平坦廣闊的原野。

⑸江:長江。大荒:廣闊無際的田野。

⑹月下飛天鏡:明月映入江水,如同飛下的天鏡。下:移下。

⑺海樓:海市蜃樓,這裡形容江上雲霞的美麗景象。

⑻仍:依然。憐:憐愛。一本作「連」。故鄉水:指從四川流來的長江水。因詩人從小生活在四川,把四川稱作故鄉。

⑼萬里:喻行程之遠。

白話譯文

我乘舟渡江來到遙遠的荊門外,來到戰國時期楚國的境內遊覽。

高山漸漸隱去平野慢慢舒,江水一片彷彿流進廣闊的莽原。

波中月影宛如天上飛來的明鏡,空中彩雲結成綺麗的海市蜃樓。

但我還是更愛戀故鄉滔滔江水,它奔流不息陪伴著我萬里行舟。

創作背景

渡荊門送別

這首詩是李白青年時期出蜀至荊門時贈別家鄉而作,這在學術界沒有爭議,但具體作年有多種說法,主要有三種:一說作於開元十二年(724年),二說作於開元十三年(725年),三說作於開元十四年(726年)。根據鬱賢皓的說法,李白是在開元十二年(724年)辭親遠遊。

詩人從「五歲誦六甲」起,直至遠渡荊門,一向在四川生活,讀書於戴天山上,遊覽峨眉,隱居青城,對蜀中的山山水水懷有深摯的感情,這次離別家鄉,發青溪,向三峽,下渝州,渡荊門,輕舟東下,意欲「南窮蒼梧,東涉溟海」。這是詩人第一次離開故鄉開始漫遊全國,準備實現自己的理想抱負。

作品鑑賞

整體賞析

這首詩是李白出蜀時所作。李白這次出蜀,由水路乘船遠行,經巴渝,出三峽,直向荊門山之外駛去,目的是到湖北、湖南一帶楚國故地遊覽。「渡遠荊門外,來從楚國遊」,指的就是這一壯遊。

這時候的青年詩人,興致勃勃,坐在船上沿途縱情觀賞巫山兩岸高聳雲霄的峻嶺,一路看來,眼前景色逐漸變化,船過荊門一帶,已是平原曠野,視域頓然開闊,別是一番景色:

「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

「山隨平野盡」,形象地描繪了船出三峽、渡過荊門山後長江兩岸的特有景色:山逐漸消失了,眼前是一望無際的低平的原野。著一「隨」字,化靜為動,將群山與平野的位置逐漸變換、推移,真切地表現出來。

這句好比用電影鏡頭攝下的一組活動畫面,給人以流動感與空間感,將靜止的山嶺摹狀出活動的趨向來。

渡荊門送別

「江入大荒流」,寫出江水奔騰直瀉的氣勢,從荊門往遠處望去,彷彿流入荒漠遼遠的原野,顯得天空寥廓,境界高遠。後句著一「入」字,寫出了氣勢的博大,充分表達了詩人的萬丈豪情,充滿了喜悅和昂揚的激情,力透紙背,用語貼切。景中蘊藏著詩人喜悅開朗的心情和青春的蓬勃朝氣。

頷聯這兩句不僅由於寫進「平野」、「大荒」這些遼闊原野的意象,而氣勢開闊;而且還由於動態的描寫而十分生動。大江固然是流動的,而山脈卻本來是凝固的,「隨、盡」的動態感覺,完全是得自舟行的實際體驗。在陡峭奇險,山巒疊嶂的三峽地帶穿行多日後,突見壯闊之景,豁然開朗的心情可想而知。

它用高度凝鍊的語言。極其概括地寫出了詩人整個行程的地理變化。

寫完山勢與流水,詩人又以移步換景手法,從不同角度描繪長江的近景與遠景:

「月下飛天鏡,雲生結海樓。」

長江流過荊門以下,河道迂曲,流速減緩。晚上,江面平靜時,俯視月亮在水中的倒影,好象天上飛來一面明鏡似的;日間,仰望天空,雲彩興起,變幻無窮,結成了海市蜃樓般的奇景。這正是從荊門一帶廣闊平原的高空中和平靜的江面上所觀賞到的奇妙美景。

如在崇山峻嶺的三峽中,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夏水襄陵,江面水流湍急洶湧,那就很難有機會看到「月下飛天鏡」的水中影像;在隱天蔽日的三峽空間,也無從望見「雲生結海樓」的奇景。這一聯以水中月明如圓鏡反襯江水的平靜,以天上雲彩構成海市蜃樓襯托江岸的遼闊,天空的高遠,藝術效果十分強烈。頷頸兩聯,把生活在蜀中的人,初次出峽,見到廣大平原時的新鮮感受極其真切地寫了出來。

頸聯兩句反襯江水平靜,展現江岸遼闊,天空高遠,充滿了浪漫主義色彩。

李白在欣賞荊門一帶風光的時候,面對那流經故鄉的滔滔江水,不禁起了思鄉之情:

「仍憐故鄉水,萬里送行舟。」

詩人順著長江遠渡荊門,江水流過的蜀地也就是曾經養育過他的故鄉,初次離別,他怎能不無限留戀,依依難捨呢?但詩人不說自己思念故鄉,而說故鄉之水戀戀不捨地一路送我遠行,懷著深情厚意,萬里送行舟,從對面寫來,越發顯出自己思鄉深情。詩以濃重的懷念惜別之情結尾,言有盡而情無窮。

詩題中的「送別」應是告別故鄉而不是送別朋友,詩中並無送別朋友的離情別緒。清沈德潛認為「詩中無送別意,題中二字可刪」(《唐詩別裁》),這並不是沒有道理的。

這首詩首尾行結,渾然一體,意境高遠,風格雄健。「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寫得逼真如畫,有如一幅長江出峽渡荊門長軸山水圖,成為膾炙人口的佳句。如果說優秀的山水畫「咫尺應須論萬里」,那麼,這首形象壯美瑰瑋的五律也可以說能以小見大,以一當十,容量豐富,包涵長江中游數萬裡山勢與水流的景色,具有高度集中的藝術概括力。

[1]名家點評

《升庵詩話》:太白《渡金(荊)門》詩:「仍憐故鄉水,萬里送行舟。」……寓懷鄉之意。

《詩藪》:「山隨平野闊,江入大荒流」,太白壯語也;杜「星垂平野闊,月湧大江流」,骨力過之。

《唐詩解》:此自蜀入楚,渡荊門而賦,其形勝如此。

《唐詩鏡》:詩太近人,其病有二,淺而近人者,率也;易而近人者,俗也。如《荊門送別》詩,便不免此病。

《唐詩選脈會通評林》:周敬曰:三四雄壯,好形勝。

《唐詩評選》:明麗杲如初日。結二語,得象外於圜中。「飄然思不窮」,唯此當之。氾濫鑽研者,正由思窮於本分耳。

《李太白全集》:王琦注:丁龍友曰:

胡元瑞謂「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此太白壯語也;子美詩「星隨平野闊,月湧大江流」二語,骨力過之。予謂李是晝景,杜是夜景;李是行舟暫視,杜是停舟細觀:未可概論。

《精選五七言律耐吟集》:包舉宇宙氣象。

《石洲詩話》:太白雲「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少陵雲:「星隨平野闊,月湧大江流。」此等句皆適與手會,無意相合,固不必謂相為倚傍,亦不容區分優劣也。

《聞鶴軒初盛唐近體讀本》:三、四寫形勢,確不可易,復爾蒼亮。五、六亦是平曠所見,語復警異。觀此結,太白允是蜀人,語亦有情,未經人道。

《唐詩近體》:煉句雄闊,與杜匹敵(「山隨」二句下)。

《唐宋詩舉要》:語言倜儻,太白本色。

《詩境淺說》:太白天才超絕,用筆若風檣陣馬,一片神行。……此詩首二句,言送客之地。

中二聯,寫荊門空闊之景。惟收句見送別本意。圖窮匕首見,一語到題。

昔人詩文,每有此格。次聯氣象壯闊,楚蜀山脈,至荊州始斷;大江自萬山中來,至此千里平原,江流初縱,故山隨野盡,在荊門最切。四句雖江行皆見之景,而壯健與上句相埒。

後顧則群山漸遠,前望則一片混茫也。五、六句寫江中所見:以「天鏡」喻月之光明,以「海樓」喻雲之奇特。

惟江天高曠,故所見如此;若在院宇中觀雲月,無此狀也。末二句敘別意,言客蹤所至,江水與之俱遠,送行者心亦隨之矣。[2]

作者簡介

李白畫像

李白(701~762),字太白,號青蓮居士,是屈原之後最具個性特色、最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有「詩仙」之美譽,與杜甫並稱「李杜」。其詩以抒情為主,表現出蔑視權貴的傲岸精神,對人民疾苦表示同情,又善於描繪自然景色,表達對祖國山河的熱愛。

詩風雄奇豪放,想像豐富,語言流**然,音律和諧多變,善於從民間文藝和神話傳說中吸取營養和素材,構成其特有的瑰瑋絢爛的色彩,達到盛唐詩歌藝術的巔峰。存世詩文千餘篇,有《李太白集》30卷

望洞庭和峨眉山月歌古詩的拼音,峨眉山月歌古詩帶拼音

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面無風鏡未磨。遙望洞庭山水翠,盤裡一青螺。w ng d ng t ng zu zh li y x h gu ng qi yu li ng xi ng h t n mi n w f ng j ng w i m y o w ng d ng t ng sh n shu cu b i y ...

峨眉山月歌怎樣變成散文急用,峨眉山月歌運用的寫作手法,要簡單,急

在一個寧靜的秋夜,一輪彎月掛在了峨眉山上,皎潔的月光投在了平靜的平羌江面。江上,一艘潔白而輕盈的小舟正在飄著。這艘小舟從清溪就開始順江而下,目標是三峽。一個人在船上孤獨地坐著,船上有張小桌子,桌上有3個酒杯,但只有他一個人在對這影子喝酒。因為思友心切,孤零零的他人不住寂寞,離開了住所,踏上了尋友之路...

李白寫的峨眉山月歌全詩的意思

原文 峨眉山月歌 唐 李白 峨眉山月半輪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發清溪向三峽,思君不見下渝州。意思 峨眉山上,半輪明月高高地掛在山頭。月亮倒映在平羌江那澄澈的水面。夜裡我從清溪出發奔向三峽,到了渝州就看不到你 峨眉山上的月亮 了,多麼思念啊!1.峨眉山 在今四川峨眉市西南 2.半輪秋 半圓的秋月,即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