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的八旗子弟兵有那八旗,清朝八旗子弟具體有哪八旗?

2022-01-10 20:21:27 字數 6143 閱讀 5028

1樓:匿名使用者

八旗是清太祖努爾哈赤獨創的一種「軍政合一」、「寓兵於民」的組織,遇有徵伐,抽調旗下甲士組成軍隊,即通常所說的八旗兵;同時它又是政權組織,具有管理旗下人民戶籍、田土、賦役、教養、訴訟、婚姻等廣泛職能。

那麼八旗的幾種顏色到底是什麼含義呢?原來,八旗顏色取自金朝的五種顏色——紅、黃、藍、白、黑。紅色代表太陽,黃色代表土地,白色代表水,藍色代表天,黑色代表鐵。

但是鐵又生於土,有了土就可以不要黑色了。這樣,就只剩下四種顏色了。「咱女真人,靠天靠地,有水有日,就能發跡。

所以就用黃、紅、藍、白四旗分別代表天、地、日、水來統轄軍隊」這是當時女真人內部流行的一句話。後又增編鑲黃、鑲紅、鑲藍、鑲白四旗,合稱八旗。

八旗分別由努爾哈赤和他的子孫們統領。他親領兩黃旗,次子代善領兩紅旗,第五子莽古爾泰領正藍旗,第八子皇太極領鑲白旗,長孫杜度領正白旗,侄子阿敏領鑲藍旗。

滿洲八旗在前後排列是有一定順序的。以鑲黃、正黃、正白為上三旗,正紅、鑲白、鑲紅、正藍、鑲藍為下五旗,並按方向定該旗的位置。以鑲黃、正白、鑲白、正藍四旗居左,封稱左翼。

正黃、正紅、鑲紅、鑲藍四旗居右,封稱右翼。

清人關前,凡人均隸於八旗,可以說旗外無兵無民,八旗的重要性自不待言;就是入關以後,清統治者仍視八旗為國家根本,以八旗禁旅衛護京師,駐防衝要大城。

清軍進關後,清**為了鞏固政權,加強對各族人民的控制與鎮壓,抵禦外來侵略和擴大國土,在全國各地駐防部隊。而滿洲八旗的主力則按旗駐紮在北京城內外,人們稱之為「禁旅八旗」。

入關之前,滿洲八旗子弟兵有很強的戰鬥力,否則怎麼能打敗明朝的百餘萬軍隊。八旗子弟自幼苦練騎射,彪悍勇猛。由於連年戰爭,八旗子弟一直保持著尚武的民族風尚,按時操練,堅持不怠,每月在校場練習弓馬六次,春秋兩季集中操練馬步騎射和火器,今日的東安市場就是城市八旗演練的舊址

2樓:匿名使用者

八旗:清朝的八旗分為滿洲八旗,蒙古八旗和漢軍八旗.

滿洲八旗:共有正黃,鑲黃,正白,正藍,鑲白,正紅,鑲紅,鑲藍八個部分。請注意上面的順序,並不是隨意寫的,而是滿洲八旗的由高到低的排列順序,另外一種排法是分左右翼,左翼鑲黃,正白,正藍,鑲白,右翼正黃,正紅,鑲紅,鑲藍。

這在老瀋陽城區的八旗駐防圖上非常清楚,地位高的北方是正白,正藍旗,西方是正黃、鑲白旗,東方是正紅,鑲紅旗,南方是鑲黃、鑲藍旗。

3樓:匿名使用者

八旗制是清代兵民合一的社會組織制度,由太祖努爾哈赤在女真人牛彔制基礎上建立的。明萬曆二十九年(2023年)始建四旗,正黃旗、正藍旗、正白旗和正紅旗。明萬曆四十三年(2023年)增設四旗,稱鑲黃旗、鑲藍旗、鑲紅旗和鑲白旗。

定三百人為一牛彔,五牛彔為一甲喇,五甲喇為一固山(固山即旗)。滿族人按八旗制分隸各旗,平時生產,戰時從徵。初建時,不但在軍事上發揮重要作用,而且具有行政和生產職能。

清朝統一,太宗皇太極為加強對旗人的束縛,增強了八旗制的軍事職能,併為擴大軍事實力和籠絡人心,又建立了漢軍八旗和蒙古八旗。各旗有軍營、前鋒營、驍騎營、健銳營和步軍營等常規伍,司禁衛,雲梯和佈陣等職。另外,設立了相禮營、虎槍營、火器營和神機營等特殊營伍,演習摔跤、射箭、刺虎和操練檢槍等。

由於清初諸帝很重視槍炮武功等實戰本領,八旗軍在平定三藩,收臺灣各抵禦沙俄侵略等戰鬥中都取得了輝煌戰績。八旗兵分為京營和駐防兩類。京營是守衛京師的八旗軍的總稱,由朗衛和兵衛組成。

侍衛皇室的人。稱朗衛,且必須是出身鑲黃、正黃和正白上三旗的旗人,如紫禁城內午門、東西華門、神武門等由上三旗守衛。駐防是指駐防全國各要地的八旗。

京營總兵約十萬,駐防兵人類也在10萬左右。

清朝八旗子弟具體有哪八旗?

4樓:業竹花嬋

八旗由來

八旗制是清代兵民合一的社會組織制度,由太祖努爾哈赤在女真人牛錄製度上建成的,明萬曆二十九年(2023年)始建四旗,正黃旗、正藍旗、正白旗、正紅旗。明萬曆四十三年(2023年)增設四旗,稱鑲黃旗、鑲藍旗、鑲紅旗和鑲白旗,定三百人為一牛錄,五牛錄為一甲喇,五甲喇為一固山(固山即旗),滿族人按八旗制分隸各旗,平時生產,戰時從徵。初建時,不但在軍事上發揮了重要作用,而且具有行政和生產職能。

大清統一,太宗皇太極為加強對旗人的束縛,增強了八旗制的軍事職能,併為擴大軍事實力和籠絡人心,又建立了漢軍八旗和蒙古八旗。各旗有軍營、前鋒營、驍騎營、健銳營和步軍營等常規伍,司禁衛、雲梯和佈陣等職。另外,設立了相禮營、虎槍營、火器營等特殊營伍,演習摔跤、射箭、刺虎和操練檢槍等。

由於清初諸帝很重視槍炮武功等實戰本領八旗軍在平定三藩收臺灣抵禦沙皇侵略等戰鬥中都取得了輝煌的戰績。八旗兵分為經營和駐防兩類,京營是守衛京師的八旗軍總稱,由郎衛和兵衛組成,侍衛皇室的人。稱郎衛,且必須是出身鑲黃、正黃、正白上三旗的人,如紫禁城內武門,東西華門、神武門由上三旗守衛。

駐防是指駐防全國各要地的八旗。京營總兵約十萬,駐防兵總人數也在十萬左右

希望採納為答案啊,謝謝

5樓:糕調

八旗制度是清太祖努爾哈赤於明萬曆二十九年(2023年)正式創立,初建時設四旗:黃旗、白旗、紅旗、藍旗。2023年因「歸服益廣」將四旗改為正黃、正白、正紅、正藍,並增設鑲黃、鑲白、鑲紅、鑲藍四旗,合稱八旗,統率滿、蒙、漢族軍隊。

6樓:

上三旗有 正黃 鑲黃 正白 下旗有 鑲白 正紅 鑲紅 正藍 鑲藍 八旗其實就是分佈在皇城的八支戰鬥軍隊

7樓:凌洲業話

八旗有:正黃、正白、正紅、正藍、鑲黃、鑲白、鑲紅、鑲藍,但是按照地位不同分為上三旗和下五旗,上三旗為:正黃,鑲黃和正白三旗,旗內無王,是皇帝親統,其他五旗為下五旗!

8樓:西羽快鬥

清代滿族的軍隊組織和戶口編制制度,以旗為號,分正黃、正白、正紅、正藍、鑲黃、鑲白、鑲紅、鑲藍八旗。後又增建蒙古八旗和漢軍八旗。八旗人的後代稱八旗子弟,後多借指倚仗祖上有功於國而自己遊手好閒的紈絝流氓子弟。

9樓:握權枕膝

正黃、正白、正紅、正藍 鑲黃、鑲白、鑲紅、鑲藍 。最早降清的很多漢人、蒙古人也被編入了八旗。所謂滿漢不能通婚其實不準確,其實應該是旗漢不能通婚,滿人跟八旗裡的漢人其實是可以通婚的,乾隆的母親就是漢人。

但漢人女子不能做皇后。

10樓:忻亦水

正黃旗,正白旗,正紅旗,正藍旗

鑲黃旗,鑲白棋,鑲紅旗,鑲藍旗

(八旗為清代滿族的軍隊組織和戶口編制,以旗為號)『後又增建蒙古八旗和漢軍八旗』

11樓:

正黃旗、正白旗、正紅旗、正藍旗、鑲黃旗、鑲白旗、鑲紅旗、鑲藍旗

12樓:匿名使用者

正黃旗,正白旗,正紅旗,正藍旗;

鑲黃旗,鑲白旗,鑲紅旗,鑲藍旗。

其中:正黃旗,鑲黃旗,正白旗為上三旗,其餘的為下五旗。

皇宮的秀女一般都出自上三旗中有地位的人家。

上三旗由皇帝直接控制,下五旗由王公大臣控制(和珅曾是正紅旗的旗主,康熙皇帝的八阿哥胤禩曾統領下五旗)。

有滿洲八旗,也有漢軍八旗,康熙皇帝的生母佟佳氏就是漢軍八旗的旗人(也就是說康熙皇帝的生母是正了八經的漢族人),(別奇怪,康熙皇帝的母親的祖父曾隨李成樑的長子李如鬆出兵朝鮮,史稱壬辰戰爭。隆科多還是她的侄子!!!!)。

13樓:抑鬱的蘭陵王

正黃旗、正白旗、正紅旗、正藍旗、鑲黃旗、鑲白旗、鑲紅旗、鑲藍旗

旗幟的特點是鑲黃旗、鑲白旗、鑲藍旗在正黃旗、正白旗、正藍旗旗幟的基礎上鑲紅邊,鑲紅旗是在正紅旗旗幟的基礎上鑲白邊

14樓:流笑

紅藍黃白,鑲紅鑲藍鑲黃鑲白

15樓:劉怡善

正黃旗,鑲黃旗(兩黃旗都是皇室),正白旗,鑲白旗,正藍旗,鑲藍旗,正紅旗,鑲紅旗

16樓:匿名使用者

正黃旗、正藍旗、正白旗、正紅旗(旗皆純色)、鑲黃旗、鑲藍旗、鑲白旗、鑲紅旗(黃、白、藍均鑲以紅,紅鑲以白)

17樓:鳳凰茜茜

一開始設正黃,正白,正藍,正紅;後來增沒鑲黃,鑲白,鑲藍,鑲紅

18樓:關注王摩詰

黃白藍紅,鑲黃,鑲白,鑲藍,鑲紅。

19樓:隨浩飄移

正黃旗 鑲黃旗 正紅旗 鑲紅旗 正白旗 鑲白旗 正藍旗 鑲藍旗

20樓:愛鑫de人

正黃、正白、正紅、正藍`鑲黃、鑲白、鑲紅、鑲藍

21樓:藤支

正黃、正白、正紅、正藍、鑲黃、鑲白、鑲紅、鑲藍.分為上三旗和下五旗,上三旗為:正黃,鑲黃和正白三旗,旗內無王,是皇帝親統,其他五旗為下五旗!

人人都說的八旗子弟到底是哪八旗?

22樓:匿名使用者

滿洲八旗:共有正黃,鑲黃,正白,正藍,鑲白,正紅,鑲紅,鑲藍八個部分。

詳情到這裡看

滿族有八旗子弟,哪個旗的勢力最大

23樓:

鑲黃旗的勢力最大。

八旗分為:正黃、鑲黃,正白、鑲白,正紅、鑲紅,正藍、鑲藍。按照地位和勢力來劃分的話八旗又分為上三旗和下五旗,上三旗建立比較早地位也高於下五旗。

鑲黃旗是上三旗裡地位最高的一個旗,這個旗的旗色為黃色鑲紅,由皇帝直接管理,鑲黃旗裡的士兵基本上都是從上三旗裡精挑細選出來的精銳,皇帝和皇家的侍衛都出自鑲黃旗。

24樓:

最初設立時只有正黃、正白、正藍、正紅四旗。後來又增設了四旗鑲黃、鑲白、鑲藍、鑲紅。

兩黃和正白是上三旗 其他是下五旗。

其中正白旗是搶的正藍旗的位置。順治時多爾滾將自己所領的正白旗納入上三旗而將正藍旗降入下五旗。誰讓那時候他厲害呢。

八旗制度

中國清代滿族的社會組織形式。滿族的先世女真人以射獵為業,每年到採捕季節,以氏族或村寨為單位,由有名望的人當首領,這種以血緣和地緣為單位進行集體狩獵的組織形式,稱為牛錄製。總領稱為牛錄額真(牛錄意為大箭;額真,又稱厄真,意為主)。

八旗的建立 努爾哈赤在統一女真各部的戰爭中,取得節節勝利。隨著勢力擴大,人口增多,他於明萬曆二十九年(1601)建立黃、白、紅、藍四旗,稱為正黃、正白、正紅、正藍,旗皆純色。四十三年,努爾哈赤為適應滿族社會發展的需要,在原有牛錄製的基礎上,建立了八旗制度,即在原有的四旗之外,增編鑲黃、鑲白、鑲紅、鑲藍四旗(鑲,俗寫亦作廂)。

旗幟除四正色旗外,黃、白、藍均鑲以紅,紅鑲以白。把後金管轄下的所有人都編在旗內。其制規定:

每300人為1牛錄,設牛錄額真1人;5 牛錄為1甲喇,設甲喇額真1人;5甲喇為1固山,設固山額真1人。據史籍記載,當時編有滿洲牛錄308個,蒙古牛錄76個,漢軍牛錄16個,共400個。此時所編設的八旗,即後來的滿洲八旗。

清太宗時,又建立蒙古八旗和漢軍八旗,旗制與滿洲八旗同。八旗由皇帝、諸王、貝勒控制,旗制終清未改。

八旗制度的特點 八旗初建時兵民合一,全民皆兵, 凡滿洲成員皆隸於滿洲八旗之下。旗的組織具有軍事、行政和生產等多方面職能。入關前,八旗兵丁平時從事生產勞動,戰時荷戈從徵,軍械糧草自備。

入關以後,建立了八旗常備兵制和兵餉制度,八旗兵從而成了職業兵。清定都北京以後,絕大部分八旗兵丁屯駐在北京附近,戍衛京師的八旗則按其方位駐守,稱駐京八旗,俗稱京旗,實即禁軍。另抽出一部分旗兵派駐全國各重要城市和軍事要地,稱駐防八旗。

八旗有一套完整的制度。如封爵,崇德元年(1636)始定親王、郡王、貝勒、貝子、鎮國公、輔國公、鎮國將軍、輔國將軍、奉國將軍9等。八旗按引軍旗色定戶籍。

八旗興辦宗室覺羅學、官學等,課其子弟。八旗宗室王公及官兵的婚喪等均有規定。清初定滿漢不通婚,直到光緒二十七年(1901)才取消禁令,實際上民間早已通婚。

八旗的興衰 清軍入關, 滿族人口大量湧入北京及其附近地區。為了安置八旗官兵和閒散人口,清**進行大規模的圈地運動,八旗官兵因此獲得一部分旗地。兵丁份地大多數靠本人帶同家屬從事耕種,後多迫於生計被典押出去。

清統治全國以後,八旗兵丁生計日漸拮据。清王朝雖採取了種種措施,但直至清末,八旗生計問題非但沒有解決,反而陷於貧困的境地。

八旗制度從正式建立到2023年辛亥革命後清王朝覆滅,共存在 296 年。它是清王朝統治全國的重要軍事支柱,曾為發展和鞏固中國多民族統一的國家、為保衛邊疆防止外來侵略等都作出了重要貢獻,對滿族社會的發展,更起到不可磨滅的作用。隨著歷史的嬗變,八旗制度中落後的一面也日益明顯,嚴重地束縛了滿族人民的發展,在征戰中的作用也愈來愈小。

八旗制度與清王朝的命運緊密地聯絡在一起,經歷了由盛而衰,由衰而亡的整個歷史過程。

清朝八旗子弟具體有哪八旗,清朝八旗中有哪八旗?

八旗由來 八旗制是清代兵民合一的社會組織制度,由太祖努爾哈赤在女真人牛錄製度上建成的,明萬曆二十九年 1601年 始建四旗,正黃旗 正藍旗 正白旗 正紅旗。明萬曆四十三年 1615年 增設四旗,稱鑲黃旗 鑲藍旗 鑲紅旗和鑲白旗,定三百人為一牛錄,五牛錄為一甲喇,五甲喇為一固山 固山即旗 滿族人按八旗...

清朝的八旗指的是哪八旗?各旗代表了什麼

明萬曆二十一年 1601年 清太祖努爾哈赤整齊編制,規定300人為一牛錄,五牛錄為一甲喇,五甲喇為一固山,分別以牛錄額真,甲喇額真,固山額真為首領。初置黃,白,紅,藍四色旗,編成四旗。萬曆四十三年增鑲黃,鑲白,鑲紅,鑲藍四旗,八旗之制確立。八旗制是清代兵民合一的社會組織制度,由太祖努爾哈赤在女真人牛...

清朝常說滿八旗,這個滿八旗代表的是什麼,是有什麼意義嗎

首先,八旗是一種制度,是社會結構和軍隊建制合二為一的制度,也是清代旗人社會生活軍事組織的形式,這樣利於清朝的領導和管理 八旗主要分為三個大旗,滿洲旗 蒙古旗 漢軍旗,而每個大旗又分為八個小旗,分別為黃 白 紅 藍 鑲黃 鑲白 鑲紅 鑲藍八旗,因此加起來共有二十四個旗。滿八旗是努爾哈赤在清朝入關之前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