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伏有什麼習俗,初伏有什麼習俗麼

2022-01-19 10:13:22 字數 3044 閱讀 6162

1樓:生活中的小蜜蜂

末伏是立秋後的第一個庚日,是三伏天中的最後一伏,俗稱秋老虎。末伏早晚較涼快,白天陽光依然劇烈。

通常也指從立秋後第一個庚日起到第二個庚日前一天(共十天)的一段時間。也作終伏、三伏。到末伏的第10天為止。

很多人認為末伏既然是最後一個階段,天氣應該就不熱了。其實,末伏白天還是很熱的,要注意防秋老虎。

相關說明

三伏天是一年中氣溫最高且又潮溼、悶熱的時段。造成三伏天溼度高原因是,三伏天吹東南風,而東南方是太平洋和印度洋,空氣潮溼,風的潮溼造成了三伏天溼度大。

「伏」的日期是按照干支紀日來推算的。我國古代一些地方常用天干和地支紀年,六十年周而復始。在六十年(月、日)當中,每一個年(月、日)都有一個不同的干支名稱,例如甲子年、乙丑月、丙寅日等。

庚日就是每逢有天干「庚」的日子,因天干有10個,所以每10天就有一個庚日。傳統的推算方法規定,立秋以後的第一個庚日為末伏的第一天,至立秋以後的第二個庚日前一天結束。

2樓:水瓶星際

頭伏蘿蔔二伏菜,三伏還能種蕎麥;頭伏餃子,二伏面,三伏烙餅攤雞蛋。

數伏天氣要一個多月,古人把這段時間叫「三伏」,由初伏、中伏、末伏組成。夏至後的第三個庚日入伏,是初伏的第一天,10天后是第四個庚日叫中伏,如果第五個庚日在立秋之前,那麼中伏就需20天。

伏天的說法據說歷史相當久遠,起源於春秋時期的秦國,《史記·秦紀六》中雲:「秦德公二年(公元前676年)初伏。」

唐人張守節曰:「六月三伏之節,起秦德公為之,故云初伏,伏者,隱伏避盛暑也。」

古代伏天時跟其他節令一樣,民間傳承著很多食俗。,俗稱兩個中伏;若在立秋之後,中伏就是10天;立秋後的第一個庚日叫末伏。

3樓:匿名使用者

我日你咋了 [知識團隊] 立秋前就沒有啥習俗,天氣比較熱,進入秋季習俗caiduoyixie

什麼是入伏,頭伏,各地入伏有什麼習俗

4樓:匿名使用者

你好:三伏天分為頭伏、中伏和末伏。 頭伏的傳統習俗始於時代。

秦漢時盛行五行相生相剋的說法,認為最熱的夏天日子屬火,而庚屬金,金怕火燒熔(火克金),所以到庚日,金必伏藏。於是規定從夏至起的第三個庚日起為初伏(有10天),從夏至起的第四個庚日起為中伏(有的年是10天,有的年是20天),立秋起的第一個庚日起為末伏,也稱終伏(有10天),總稱為三伏。 頭伏的傳統習俗有很多,而且每個地區各自不同。

1、頭伏吃餃子:頭伏餃子二伏面,三伏烙餅攤雞蛋。頭伏吃餃子是傳統習俗,伏日人們食慾不振,往往比常日消瘦,俗謂之苦夏,而餃子在傳統習俗里正是開胃解饞的食物。

山東有的地方吃生黃瓜和煮雞蛋來治苦夏,入伏的早晨吃雞蛋,不吃別的食物。入伏這天吃餃子,是希望能平安度過夏季,祝願祈福之意。

2、頭伏蘿蔔二伏菜:從傳統意義上講,北方冬季的主要蔬菜是儲存的大白菜和大蘿蔔,所以種植秋菜大白菜和大蘿蔔就顯得很重要。所謂的頭伏蘿蔔二伏菜是指入伏以後,第一個10天稱為頭伏,這個季節就要種蘿蔔了,第二個10天稱為二伏,這時就要種白菜了。

3、給牛改善飲食:山東臨沂地區有給牛改善飲食的習俗。伏日煮麥仁湯給牛喝,據說牛喝了身子壯,能幹活,不淌汗。

民謠:春牛鞭,舐牛漢(公牛),麥仁湯,舐牛飯,舐牛喝了不淌汗,熬到六月再一遍。

4、貼三伏貼:頭伏第一天,市民排隊貼「伏貼」。三伏貼是民間的一種老習俗,據說,三伏天是一年中陽氣最盛的日子,利用這一時機**某些寒性疾病,能調整人體的陰陽平衡,預防舊病**或減輕其症狀。

但並不是說「伏貼」可以包治百病,也不是所有人都適宜貼「伏貼」,陰虛火旺、**病、惡性腫瘤、急性咽喉炎、強過敏體質等患者就不宜採用中藥貼敷**進行**。

5、六月六晒伏:「六月六」相傳這是龍宮晒龍袍的日子。民諺有云:

「六月六,人晒衣裳龍晒袍」,「六月六,家家晒紅綠」,「紅綠」就是指五顏六色的各樣衣服。因為這一天,差不多是在小暑的前夕,為一年中氣溫最高,日照時間最長,陽關輻射最強的日子,所以家家戶戶多會不約而同的選擇這一天「晒伏」,就是把存放在箱櫃裡的衣服晾到外面接受陽光的暴晒,以去潮,去溼,防黴防蛀。

6、入伏吃羊肉:徐州人入伏吃羊肉,稱為吃伏羊這種習俗可上溯到堯舜時期,在民間有彭城伏羊一碗湯,不用神醫開藥方之說法。徐州人對吃伏羊的喜愛莫過於當地民謠:

六月六接姑娘,新麥餅羊肉湯。當地人認為此法能「以熱治熱、發汗排毒」。

7、伏日吃麵:伏日吃麵習俗至少三國時期就已開始了。魏氏春秋:

伏日食湯餅,取巾拭汗,面色皎然這裡的湯餅就是熱湯麵。荊楚歲時記:六月伏日食湯餅,名為辟惡五月是惡月,六月沾邊兒也應辟惡。

伏天還可吃過水麵、炒麵。所謂炒麵是用鍋將麵粉炒幹炒熟,然後用水加糖拌著吃。唐代醫學家蘇恭說,炒麵可解煩熱,止洩,實大腸。

8、伏天吃雞:江西、湖南人三伏天養生吃雞。民諺雲:

「起伏吃只雞,一年好身體。」三伏天里人的體能消耗較多,須適當補充營養。在燒雞時可適量加入生薑,生薑性溫,可以調節人體在夏季內外溫差,使得人體適應外界環境,起去溼強身的作用。

這就是初伏吃雞的科學道理。

9、頭伏吃餛飩:上海一直有「頭伏餛飩二伏茶」的風俗,所以在毫無胃口的燥熱夏季,來一碗加花生醬、少許醬油和醋調味的冷餛飩來拌食,冰涼愜意的同時也令人食慾大增。餛飩,古人稱其形「有如雞卵,頗似天地混沌之象」,而「餛飩」又與「混沌」諧音。

盤古開天,混沌初分,吃了餛飩可得聰明。

5樓:匿名使用者

馬上都出伏了。還在問入伏。

初伏有什麼習俗麼

6樓:匿名使用者

我家是遼寧盤錦,想我門這裡有頭伏餃子,二伏面,三伏打餅攤雞蛋的習俗,其餘的我就不太清楚了,不過頭福不是什麼重要的節日,一般情況下沒有什麼特殊的習俗,好象吃餃子是為了避暑

7樓:匿名使用者

我們華北地區的習俗是「頭伏餃子二伏面,三伏烙餅攤雞蛋」,這天還要看天氣,如果頭伏有雨,就有「頭伏有雨,伏伏有雨」的說法。

進伏有什麼習俗嗎?

漳州有什麼習俗

8樓:匿名使用者

春節吃團圓飯,發紅包!

馬來西亞有什麼習俗

冬至有哪些習俗,冬至有什麼習俗?

冬至到了,這個節氣,每個地方都是有著不一樣的風俗習慣。我們這個地方的冬至,就是標誌著寒冷的冬天來到了,過了冬至節這天就是正式進入最冷的冬天,也就是說入九了,數九寒天就此拉開了帷幕。俗話說 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 此時人們開始穿上了厚厚的棉衣,家家戶戶的暖氣爐開始冒煙了。天冷了,羊肉湯走上了餐...

佛教有什麼習俗,佛教有什麼節日和習俗?

1 佛誕節 陰曆四月初八是佛教創始人釋牟尼佛出生的日子。傳說釋迦牟尼誕生時有九龍吐水沐浴其身。所以民間在這一天以各種香料浸水洗浴佛像,以各種香 花供奉佛像,這一天也必定齋戒佈施,以紀念這個不尋常的日子。佛誕節也叫 浴佛節 我國雲南的 潑水節 就是由浴佛節而來的。釋迦 牟尼佛誕生人間,倡導眾生平等,揭...

春節有什麼習俗,春節有哪些習俗,各有什麼寓意?

老北京的春節習俗 日落日升,斗轉星移,回首往昔,歷史為我們留下了太多的繫念和玄想,而這 歲時禮俗 就是其中之一。比如,春節習俗成了我國最大的傳統民俗節日。春節在古都更受到人們普遍重視,由此也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春節習俗。農曆的正月初一為春節,俗稱 過年 春節原起於殷商時期年頭歲尾的祭神祭祖活動。古代的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