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音菩薩何時由男相變女相的 為什麼會有這種轉變

2022-02-15 12:47:26 字數 3236 閱讀 2582

1樓:匿名使用者

約在公元五世紀至六世紀吧.

應該是傳入中國後,因為妙法華蓮經中普度眾生的理念和民間傳說相結合.產生了女相觀音.

2樓:

觀音其實就是男的,只不過很多人把他女性化了,就是因為他母衣天下,有慈母般的形象!

3樓:匿名使用者

如果,變成女像,可以使我們得度,就變女像。若變男像,易於使我們得度就變男像。觀世音菩薩的變現都是根據眾生的需要而顯現。沒有自己的執著分別。

我國的宗教政策是什麼?

4樓:宋濂

我覺得應該把宗教取締了,嚴重妨礙農業生產,還有工業生產。

什麼是宗教

5樓:初夏的塵埃

宗教是人類社會發展到一定歷史階段出現的一種文化現象,屬於社會特殊意識形態。

華嚴五教章卷一有『分教開宗』之說,即將宗教二字分開解釋,一般以宗為主觀的、個人的主義信念;教則有客觀教說之意。又一宗之教旨,亦稱宗教。此外,或以宗為無言之教,以教為有言之宗;或以宗為宗門,教為教門。

宗教四大特徵 10

6樓:楊必宇

第一,宗教現象是一個歷史範疇的課題,考古學證實,宗教不是與人類社會歷史相伴而生的,其也就必然只是一個階段性的社會現象。

第二,從民族發展角度來看,不是世界所有民族都有宗教信仰,有宗教信仰的民族也不都是讓宗教信仰成為主流社會意識。

比如中華文明就被認為是缺乏宗教基因的文明,宗教一直不佔主流意識。實際上,在中國的帝王術上,宗教是手段不是目的,孔子就說過"神道設教",意思是老百姓願意信就信去,只要把握好限度就行了。在這樣的民族中,宗教也不會永遠存在的。

第三,從宗教發展歷史來看,宗教總的趨勢是兩個方向:一個是方向是全世界政教分離原則,宗教脫離對人類社會的控制,其逐漸成為一種純精神的東西;一個方向是世俗化,也就是宗教的某些東西變為習俗,可宗教的特徵逐漸減弱。

第四,人的精神需求是變化的,人還是在不斷髮展的,從古猿到人是一個過程,即使發展到人這個階段以後不會停止,而人的發展必然包括人的意識和精神的發展,而宗教一旦提出一個信仰目標就不能變了,一個不變的東西是不會永遠滿足發展著的人的精神生活的需要。

7樓:匿名使用者

我只聽說過教會有四大特徵的,沒聽說宗教有四大特徵的。。

宗教的共同特徵多了,宗教甚至可以不以教為名:

1、救贖承諾

2、不信恫嚇

3、描繪「天堂」「來世」「極樂」

4、教義【倫理】構建

5、由教義倫理生教法、戒律

宗教是人類非理性一面的產物,矇昧時代,人無法理解、解釋,善、理。。先賢只能以宗教的方式教導正道。。

但是時代會變,世界會進步,人類的理性會開發,社會價值觀會變,所以所有宗教都存在怎麼適應社會價值與常識變革的難題,教義經典是神聖的不能輕易變的,能變的唯有對教義的解釋。當對教義的重新解釋都做不到的時候,這個宗教就危險了。

對於今人而言,所有宗教都帶有反智性,但是正教勸善、守邊界(專注於靈魂領域)。

一切不守邊界的宗教都是邪教:企圖干預物質世界的、立論於現世的、要在世間建烏托邦的,都是邪教。

8樓:虛無僧團

宗教的特徵

一、是系統完備的儀軌、冥思、祈禱和藝術形式,以及對超自然現象的形而上學解讀;

二、是經常與社會及政治等相互交織;

三、是源自宗教法條的道德要求和生活方式;

四、是具有神聖的著作、神話的歷史,以及個人的宗教信念和經驗祝您一切吉祥圓滿!.

9樓:八重仙

絕對信仰,可以是不同神,但是是一個宗教!

可獨立於世的文化元素!

可以影響一個地區或者一個民族等影響力!

有個精神領袖,且是唯一性,如道家老子,佛教如來..

10樓:匿名使用者

宗教有五大特徵:民族性;長期性;國際性;複雜性;群眾性。

宗教的四要素指的是什麼?謝謝!很急!

11樓:莫憶千

宗教觀念、宗教行為、宗教體驗和宗教體制。

宗教作為一種社會化的客觀存在具有一些基本要素。這些要素分為兩類:

一類是宗教的內在要素,其中有兩部分:

1、宗教的觀念或思想;

2、宗教的感情或體驗。

一類是宗教的外在要素,也有兩部分:

1、宗教的行為或活動;

2、宗教的組織和制度。

一個比較完整的成型的宗教,便是上述內外四種因素的綜合。

擴充套件資料在近代宗教學中,有三種研究方法最有影響,一是宗教人類學和宗教歷史學,二是宗教心理學,三是宗教社會學。它們對宗教的本質和基本特性的看法各有側重,在此基礎上對宗教提出了不同的界說。

宗教人類學和宗教歷史學一般強調以宗教信仰的物件(神和神性物)為中心來規定宗教;宗教心理學則著眼於宗教信仰者個人內心世界對神或神性物的內在體驗;宗教社會學則往往以社會為中心來看待宗教,把宗教對於社會生活的影響和功能視為宗教的核心和基礎。

可以這樣概括:在把握和規定宗教的本質問題上,第一種是以宗教信仰的物件(神或神性物)為中心;第二種是以宗教信仰的主體(人)為中心;第三種則是以宗教信仰的環境(社會)為中心。

我國的民族宗教政策是什麼 30

12樓:感性的長

我國實行宗教自由政策,依法管理宗教事物,宗教信仰與社會主義國家相適應,

13樓:原一甜

民族平等、民族團結、各民族共同繁榮。

三項原則是相互聯絡、不可分割的.民族平等是實現民族團結的政治基礎.民族平等和民族團結是實現民族共同繁榮的前提條件.

各民族的共同繁榮特別是經濟發展,又是民族平等、民族團結的物質保證。

14樓:黑色也很美

1、黨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針是什麼?

1、 中國宗教的五性是什麼

15樓:傅七段

在50年代初期,中國共產黨對宗教情況作了科學分析,提出了中國宗教具有「五性」的基本特點,即:群眾性、民族性、國際性、複雜性、長期性。這是馬克思主義和中國國情相結合的科學概括,是中國共產黨正確處理問題、制定宗教工作方針政策的重要理論依據。

16樓:要微笑面對

群眾性、民族性、國際性、複雜性、長期性

宗教信仰種類?

為什麼看到觀音菩薩會哭,看到觀音菩薩為什麼會哭

1 有些人聽經 唸佛的時候,會感動得流眼淚,這是什麼原因?佛給我們說出來,是念佛的音聲觸動他的善根。2 他會有這個現象,證明他過去生中是學佛的,而且學得很不錯。為什麼今天流淚?他前一生修持功夫還差了一點,沒去得了 這一生很幸運又遇到了,他才會有這個感動。3 有的時候,我們讀經 唸佛,甚至會有寒毛直豎...

觀音菩薩到底是男是女,觀音菩薩到底是男的還是女的???

其實觀音菩薩最初是男性,其性別的轉變是在印度佛教傳入中國後,在結合了中國本土文化和風俗的基礎上完成的。佛教並非中國的本土文化,在印度佛教的教義中,觀世音是古印度轉輪王的大兒子不眴,印度人信奉的觀音菩薩為男相。這是因為古印度等級制度森嚴,女性處在社會的最底層地位,完全是男性的附屬品,像觀音菩薩這種普渡...

觀音是男的還是女的,觀音菩薩是男的還是女的?

據記載屬 男身女相 觀音本為男身,傳到中國後,因為傳說救苦救難,很多閨中女子競相參拜。封建時代認為 加上觀音有眾多法像,因此人們將觀音像塑為男身女面。在佛經中,釋迦牟尼稱觀世音為 善男子 而不是 善女子 可見觀音本來應是男身。觀音菩薩剛傳到中國時是男身,在敦煌壁畫中的觀音菩薩嘴脣上也有兩撇小鬍子,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