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樂大典》為何沒有被後世完整的儲存下來

2022-03-14 18:25:40 字數 2928 閱讀 3257

1樓:珠竹

明朝永樂年間,明成祖朱棣命內閣首輔解縉總編的百科全書式文獻集。全書22937卷,11095冊,三億七千萬字,彙集古代圖書七八千種,被公認為人類有史以來最大的百科全書。足以證明中國文明未必最古老,但用漢字書寫的文明卻最豐富,三千年綿延而不絕,別無分店!

《永樂大典》

一共有兩個版本,分別是明成祖朱棣永樂七年完成的《永樂大典》,也稱永樂正本或永樂本;還有是嘉靖皇帝在位期間重錄的嘉靖副本或者嘉靖抄本,這兩個版本在內容、大小、格式、字型等等方面都是一模一樣的,沒有差別。

現在全球僅存800餘卷,400冊左右,散落在8個國家和地去的30多個單位和個人手中。在中國國家圖書館中藏有約221冊,中國臺灣圖書館藏有60冊,這60冊是從戰火中遠渡重洋先到達美國,後運往臺灣而留存下來的。同時,這所有的《永樂大典》都是嘉靖副本,並不是永樂正本。

嘉靖皇帝雖不是一位功勳卓越的皇帝,但是對《永樂大典》卻是一往情深,枕邊讀物即是《永樂大典》,在嘉靖36年,宮中發生大火,嘉靖帝多次發號命令,搶救《永樂大典》,之後便開啟了浩大的重錄工程,嘉靖皇帝要求,兩個版本要分藏兩處,祕不示人。至於藏在宮中的哪一個地方,沒有明確的記載。

《永樂大典》正本僅有一套,但是卻從未現身過。有種說法是,毀於乾清宮大火,但是根據《天祿琳琅數目》記載,並沒有《永樂大典》;還有人說毀於明亡之際,李自成的大火,但只是一種猜測,無法證實;最有可能的一種是,作為嘉靖皇帝的陪葬物,埋葬在永陵地宮,雖然嘉靖皇帝駕崩時,《永樂大典》並沒有完成,但嘉靖皇帝是死後三個月才下葬的,嘉靖帝下葬之後,正本也隨之失蹤,但是除非開啟永陵,否則也不能確認。

至於嘉靖副本為何也只剩下幾百冊,有研究專家認為,是清朝時,編撰《四庫全書》時,需要查閱《永樂大典》,這個過程中,編書**偷竊了大量的《永樂大典》。在《四庫全書》完成之後,官方對《永樂大典》管理不那麼重視,一些**趁機順手牽羊。

如果說還有完整的版本,只可能是寄希望於嘉靖皇帝的陵墓了。

2樓:筆削春秋

各方動亂是一方面,且後期的清朝是滿族統治,而剛開始的滿族其實是有些看不起漢族的,所以對中原的文化並沒有盡全力保留,這也是一方面哇。

3樓:莫言名與利

《永樂大典》明成祖時《永樂大典》的纂修,是我國文化史上的一件大事,如此一部規模巨集大的類書,永樂帝當時未能毅然付之刊印,僅抄寫一部,存於皇宮深院中。嘉靖末年雖抄寫成副本,而正本卻杳如黃鶴,不知蹤跡。

4樓:文娛吃瓜

《永樂大典》沒被儲存下來實為遺憾。大概是因為那時候對於這本書不夠重視,沒有專人看管。

5樓:后羿撒了謊

我覺得是因為當時人們由於戰亂,沒有辦法儲存下來,或者說由於朝代更替的原因,難以儲存

6樓:逆水適溫

因為官吏的竊取、英法聯軍的盜購和八國聯軍的焚掠,導致這些書屢遭厄運,最後散佚甚巨。

7樓:奔跑的玥玥

戰亂中的動盪是《永樂大典》沒有被儲存下來的重要原因,但同時因為是獨一無二的,沒有影印版因此損壞之後就無法挽回了。

8樓:上邪

我覺得這些史料沒被完整儲存才是常態,要知道在改朝換代的戰亂時期皇帝都不能保全自身更不用想這些東西了。

9樓:

古代有很多著名的書籍都沒有拓本,即使有拓本也因為戰爭,民間流傳流失的也有很多,書本不來就很不易儲存,所以沒有完整儲存下來是遺憾,也是情理之中

10樓:艾清彗

朱棣的永樂正本僅有一本可以說也是經歷了世間滄桑,經過了乾清宮大火,明亡之際的李自成大火,更有人猜測是被嘉靖皇帝帶入了帝陵,只有最後一種情況下完好無損的可能性最大,畢竟嘉靖皇帝也是永樂大典的忠實書粉。

11樓:嫣然

**不重視就是很大的原因了,沒有很好去重視,把他們儲存好。又有某些**偷竊,能夠儲存好是很難的。

12樓:念夏

中國古代到近代,經歷了不少的戰火洗禮,有很大一部分的《永樂大典》毀於戰火,而且當時《永樂大典》並不是明朝的每一代皇帝都重視,所以儲存與世的更少了。

13樓:叨叨

主要的還是戰亂導致的典籍的流失和毀壞。在戰亂時期好多的經典典籍和文獻資料都不同程度的丟失或有損。

14樓:杭夢槐

《永樂大典》沒有儲存下來,主要是在戰爭中被焚燬了,包括清末侵略戰爭,所以現在很多流失海外。還有就是清代為了加強思想控制,刪掉了很多。

15樓:無名小櫻子

現存的《永樂大典》僅佔百之三四,大批書毀於明清之際的戰火。《永樂大典》體量太大,歷代皇帝皇帝看的都不多,所以儲存的時候也沒有多加重視。加上朝代的更替,《永樂大典》沒有專門的人保護又如何完整的儲存下來。

16樓:懷念那一抹嬌羞

我覺得應該是戰亂,沒辦法保護好,再加上以前技術條件差,就導致沒有儲存下來

17樓:和而不同

如果儲存了,就不用四庫全書了。

18樓:菊與刀的神話

明清交替之時戰火不斷,《永樂大典》在戰爭中損失了很多。如果能完整儲存下來,我國可供歷史研究的史料就多了好了啊,現存的只是一點點。

19樓:xsc一

《永樂大典》應該是在戰火當中遺失了部分。

20樓:匿名使用者

存放《永樂大典》的翰林院淪為戰場,打仗的地方,東西怎會完好無缺,《永樂大典》在戰後當然幾乎喪失殆盡。

永樂大典現在儲存在哪?

21樓:窩窩◇緒凡

《永樂大典》正本已經杳無音信了,僥倖逃過明末戰亂的《大典》副本也有兩千多卷的殘缺。在整個清王朝,《永樂大典》被學者和統治者們重新重視和使用,也經歷了被偷盜、焚燒和劫掠的悲慘命運,最終於2023年八國聯軍進佔北京時被毀滅了。剩下的約400冊零本被8個國家和地區的30個機構收藏。

永樂大典和四庫全書到底哪個更好,《永樂大典》與《四庫全書》哪個規模更大?

四庫全書還有個名字 四庫毀書 調侃 清朝是一個自卑的朝代,可見一斑,所以其文化也是自卑的,猥瑣的。明朝的永樂大典是漢人正統編篡的,旨在為後世留下珍貴的文化資源,雖然可以想象對朱隸的出身 出兵等有一定的掩飾,但是其對明朝以前的各種文獻資料都無鉅細的保留下來。永樂大典的編制需要巨大的國家財富支撐,當時編...

2萬餘冊的《永樂大典》,為何僅存800卷

在中國歷史上,有一個不成文的規矩 盛世修書 衡量一個帝王乃至朝代是否偉大,無外乎文治武功。而盛世修書,則是文治的重要組成部分。1402年,明成祖朱棣經過三年的靖難之役,成功的將南京城攻破,建文帝不知所蹤,自己得以登上夢寐以求的皇位。作為一個野心勃勃的皇帝,天下大定之後,他就想要做一項前所未有的工程 ...

引經據典的典和開國大典的典和永樂大典的典意思是一樣的嗎

引經據典和永樂大典的 典 是書籍的意思,開國大典的 典 是典禮的意思。典 拼音 di n 本義是指有垂範價值的重要文獻書籍。典籍的內容是要人們信奉遵守的,因此引申為常道 準則,進而引申出制度 法律義,又引申為禮節 儀式和典禮。引經據典 意思是引用經典書籍作為論證的依據,這裡的 典 就是取自本義。永樂...